■刘 瑾
《朗读者》与当代中国文学发展方向
■刘 瑾
《朗读者》所表现出来的文学品质对当代中国文学发展方向有一定的启迪意义,而人性的深刻思考、苦难的温暖展现、庄重的品格存在,这应成为当下中国文学应有的魂魄。
当代中国文学在多元化发展,多元化也是文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如何在多元化发展的文学作品中融入更多的公共情怀,是一个作者在进行文学创作的过程中应有的自醒意识。诚然,一个作者是无法左右读者的阅读感受的,但一个优秀的作家是可以通过文字的表达来引发读者对生活、生命、世界、历史等等之类思考的,这也就是所谓的作家作为创作主体的“问题意识”。《朗读者》的作者施林克就明确表示了“朗读者”的主题是他关注和思考的,是他这代人的主题。《朗读者》沉思和内省的视角不仅仅是德国民众所习惯的思维方式,这样的视角对于任何一个民族和国家来说,都是必要的。深刻的人性探究和个体与历史间的相互牵连是与每一个人灵魂息息相关的。
《朗读者》在人性、苦难、庄重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品质对当代中国文学发展方向是有一定的启迪意义的。
中国当代小说也写人性,但却大多浮于表面。人物的思考有时对于情节的直接推动作用不大,对于快餐文化占主导地位的中国文化市场来说,这种“思考”是缺失的。中国文学作品中对人性的描述往往过于单一化,无法展示其丰富性和复杂性。
中国当代小说也写苦难,但却有时过于残酷、血腥,缺乏温暖的情怀和内省的精神。《朗读者》在书写苦难时,叙述话语中始终洋溢着某种宽广而温暖的人性,这种人性超越了日常伦理的规约,甚至屏蔽了简单的道德判断。
通过前文对《朗读者》的解读,我们不难发现,一部作品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文学现象的原因。作为人学的文学,只有其作品包含了丰富复杂的蕴涵,才能够引发广泛读者的深度思考,而这种思考也就形成了一种群体性思索的现象。在探讨中国文学发展方向问题时,既要考虑本土文化的实际情况,也不能完全摒弃或完全效仿外国文学。莫言也是在创作过程中不断改变和提升的。魔幻写实风格并不只是属于一个国度或一种文化的,任何一种创作风格都是如此。
2012年,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使得中国民众为之一震,进而称讥毁誉接踵而来,形成了“莫言热”的文学现象。大部分文学研究者,都希望可以将“莫言现象”回归到文学本身。华中师范大学教授、青年文学评论家李遇春这样说:在大量生产观点的时代,许多观点都未经过深入探究就提上台面,但是对于莫言的研究,一定要从其多方面进行深入阅读,并提出一定要 “回到文学本身,还原莫言。”在中国当代文学评论体系中,有“垃圾论”,也有“成就说”,文学批评的多元化并不是件坏事,只是如何建构健全的理性的文学批评,他认为莫言获奖应该成为当代中国文学批评在观念上和实践上自我调整的一个历史契机。
不仅中国当代的文学批评需要自省,也这是中国当代文学主流价值观的摸索和建构的过程。文学创作者、文学研究者、文学教育者都应同时具备一定的公共理性和公共情怀。雷达曾说“对民族灵魂的发现与重铸,就是这种贯穿在现当代文学历史中的思想主线和精神命脉。”笔者认为,这样的观点放在中国文学未来发展方向的问题上,也是适用的。
当代中国文学在世界文学建构的过程中已经在彰显着自己魅力。现在,无论是在韩国,还是在欧洲的一些国家,包括在美国,中国作家出版作品不仅变得非常容易,而且他们已经开始竞争了。笔者认为,当代中国文学只需要按照自我既定的路线,或平淡、或多变、或简单、或繁复,海纳百川地走下去,即好。
人性的深刻思考、苦难的温暖展现、庄重的品格存在,这应成为当下中国文学应有的魂魄。
(南昌工学院)
本论文为 “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批准号:WGW1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