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援华志愿航空队:奇袭日本海军松山机场

2015-11-22 08:03高荣伟
文史春秋 2015年11期
关键词:航空队轰炸机日军

●高荣伟

苏联援华志愿航空队:奇袭日本海军松山机场

●高荣伟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苏联政府抱着对中国抗日战争同情和支持的态度,采取了积极的援华行动。1937年8月20日签订 《中苏互不侵犯条约》,11月组成苏联志愿航空队援华作战。由于当时苏联并未对日宣战,派出人员是以志愿者的身份来华参与对日作战,苏联成为“七七事变”后第一个援助中国抗战的国家。

迫降芜湖沼泽地

1938年1月,苏联派遣志愿航空队驱逐、轰炸等4个大队来华支援中国抗战。苏联不但派出了援华志愿飞行队直接参战,而且向中国提供了大量作战飞机。当时西方诸国均以 “严守中立”的名义,停止向中国出售军用物资,抗战初期的国民政府可谓孤立无援。据陈纳德回忆:“当那些驻华的美国外交官正忙于促使美国空军人员离开中国时,苏联的空军就到中国来了。他们派来4队战斗机,2队轰炸机,装备都很完整,准备抵抗日本。”

到1938年2月止,苏联出售给中国的飞机为232架,合2254万美元。其中战斗机156架,轻轰炸机62架,重轰炸机6架,教练机8架。苏联的援助,对国民党空军来说,真可谓雪中送炭。抗战开始的时候,中国空军名义上有500架飞机,但实际上真正具备空战能力的只有91架。而国民党空军的这些飞机在淞沪会战中几乎拼光,急需补充。本来国民党空军已向欧美国家订购了363架飞机,但到1938年4月仅得到85架,这其中还有13架是未组装好的。在这关键时刻,苏联政府伸出了援助之手。得到苏联援助的国民党空军实力大增,到1938年2月,共有作战飞机390架。其中,驱逐机230架,轰炸机160架。

1938年1月,苏联飞行员在航空志愿兵轰炸机大队长波雷宁率领下,驾驶26架轰炸机从汉口飞往南京袭击日军机场。波雷宁全称费奥多尔·彼得罗维奇·波雷宁(1906—1981),生于苏霍伊特罗格镇,1928年参加苏联红军。1931年和1935年先后毕业于奥伦堡飞行学校和空军学院,1936年升任航空兵支队长。1937年11月加入苏联援华志愿航空队参加抗日战争。

在南京袭击日军机场返航时,波雷宁的轰炸机遭遇日军防空炮火还击。由于飞机中弹,波雷宁和其他机组成员果断选择芜湖附近一片空旷的沼泽地迫降。刚一降落,飞机周围很快聚集起200至300名民众。当他们看到飞机上的标志物和飞行员的制服时,一个个露出微笑,波雷宁和他的战友们像看到了久别的家乡亲人一样,不禁长长地出了一口气。

民众一边跑一边喊:“哦!俄国人!俄国人!”飞行员和他们一番比划后,民众跑回家取来绳子、木板,如同蚂蚁搬家一般,将7吨重的飞机拖至长江岸边,并送上一艘开往汉口的船。

波雷宁在回忆录中写道:“随后,老乡们把苏联飞行员领到一家小饭馆饱餐一顿。等他们休息够了,又用3头毛驴拉东西送他们离开。”

日军在松山建大型空军基地

在华期间,苏联志愿航空队这支抗日 “外援”屡建奇功,重创日军,其中最为人所称道的是1938年奇袭日军台北松山空军基地。

1938年2月初,驻武汉的中国空军司令部传给苏联志愿航空队一份情报,称“发现日本海军航空队在台北附近的松山建立了一座大型空军基地,装满飞机零部件的巨大箱子不断从日本本土运抵基地。”进一步的情报显示,“在松山机场,日本人正组装从意大利得到的菲亚特BR.20轰炸机,它们编号为 ‘1型’轰炸机。”中国空军与苏联志愿航空队秘议,制定了一个大胆的计划——选择时机,奇袭松山机场,打日军一个措手不及。袭击时间定在苏联红军成立20周年纪念日——2月23日。

松山机场是日军的重要航空基地,自1937年8月以来,日本海军航空队多次从这里起飞,对中国大陆进行狂轰滥炸。此外,这里还是日本至南洋一条重要航线的枢纽,战略位置极为重要。历史资料显示,为了支持日军在上海的作战,日本海军鹿屋航空队于1937年8 月14日中午由松山机场出发,以18架 “96式”陆攻机分别空袭广德与笕桥。“但是攻击者并没有占到便宜,当时刚好有中国空军霍克三型战斗机移防笕桥,中国空军马上对这批没有护航机的日本轰炸机进行阻击。”最后中方声称击落6架日机,日方承认 “战损4架,没有中华民国空军战机被击落”。

攻击松山机场的任务由苏联志愿航空队指挥官帕维尔·瓦西里耶维奇·雷恰戈夫指挥,轰炸机大队长波雷宁具体执行作战任务。雷恰戈夫决定组成两个轰炸机编队执行该项任务:一队为驻在汉口的28架轰炸机,均由苏联飞行员驾驶;另一队为驻在南昌的12架轰炸机,由中苏混合编队。

执行这次任务的是苏联“图波列夫”SB轰炸机。来华后,SB轰炸机在最初几个月的战斗中并没有战斗机护航,原因在于SB速度很快,即使是在挂满炸弹的时候。波雷宁后来回忆说:“我们的SB时速超过日本战斗机,并没有受到其威胁。强大的自卫火力可以击退其攻击,如果需要,就我们的速度而言,我们可以脱离和对手的接触。”日军的95式和96式(美国人称 “克劳德”)舰载战斗机的速度均无法超越SB轰炸机。

苏联援华志愿航空队部分援华顾问

苏联 “图波列夫”SB轰炸机

然而,对于SB轰炸机来说,此次任务非同小可,这是一次远征——从汉口到台湾的直线距离超过1000公里,几乎是苏联志愿航空队装备的 “图波列夫”SB轰炸机的航程极限,且远远超过护航战斗机的航程,因此轰炸机只能在无护航的情况下执行这次任务。这意味着,一旦行动被发现,尤其是在轰炸返回途中,飞行员们将会陷入极其危险的境地。为了确保轰炸成功,中苏双方采取了严格的保密措施,甚至连机场的地勤人员都被蒙在鼓里。

长途奔袭松山机场

1938年2月23日7时许,出击台湾的轰炸机群迎着凛冽的寒风从南昌和汉口秘密起飞了。波雷宁对这次飞行记载得更加详细:“1938年2月23日,飞行员们没有像节日一样睡会儿懒觉,而是起得很早。大家要再次仔细察看飞机,检查油料是否加满,炸弹挂牢没有,确认飞行路线和轰炸目标。这时,雷恰戈夫一声令下,轰炸机群腾空而起。”不幸的是,南昌编队起飞后不久,因领航员计算错误,偏离预定航向,最后被迫在福州机场降落,加油后无功而返。

汉口编队在波雷宁大尉指挥下,采用节省燃料的5500米高度直线飞行。“在我们到达波光粼粼的台湾海峡上空的时候,我们没有氧气器具,所以都感到呼吸急促。但又不能飞得太低,因为损失高度就意味着缩短航程。”当时飞机上没有供氧设备,苏联飞行员以惊人的毅力克服了高空缺氧的生理反应。穿越台湾海峡后,机群降至2000米高度,飞行员才得以呼吸到充足的氧气。逼近台北时,机群又拉到4000米高空。为了突袭,攻击航线通过台湾岛北部,并在西端急剧右转,调头南下,并下降高度,直逼松山机场。

苏联轰炸机奇袭松山机场前挂弹

轰炸机群领航员布鲁斯科夫生动地描述了当时的情景:“去台湾岛是我在中国的第七次飞行。起初天气很好,我们准确地沿预定路线飞行,高度5500米。当飞到台湾海峡上空时,我们下降到4100米高度,然后继续飞向目标。当接近台湾岛时,可以看见海岛东部云雾笼罩,山峰从云端高耸而出。我开始准备数据,以便按预定时间实施轰炸。突然,浓密的云层形成一扇窗口,目标显露出来。远处的大城市台北清晰可见,其北三公里处有座飞机场。我们准确地朝着目标飞去……”

这项奇袭战略高超,完全出乎日军意料。由于日本空军基地离大陆较远,日本人一直感到这里十分安全,日军做梦也想不到远在台湾的松山机场会遭到空袭。松山基地的日军毫无防备。

轰炸机组很幸运,透过云层的缝隙,他们找到了日本空军基地。“否则,如果看不清目标,且不知下面云层有多厚,飞行员们就得冒更大的风险——突破云层向下俯冲,或者进行盲目轰炸,但无论如何,这都会使轰炸效果极差。”

此刻,机场上战斗机整齐地排列成行,飞机后面是巨大的绿色机库和容器。装满飞机零件的大箱子四处摆放,机库旁堆放着一堆堆尚未启封的包装箱,停着油罐车。

畅通无阻的轰炸机群转眼就飞临松山机场上空。此时,既无战斗机升空拦截,也无高射炮火拦阻。波雷宁大尉首先进入轰炸航路,将飞机所载炸弹全部投了下去。接着,其余飞机也依次进入,对机场上的目标投下一颗颗炸弹。

此次部署周密的突然奔袭,充分展示了苏联志愿飞行员的勇敢和技术。机群指挥官波雷宁回忆:“我们觉得,日本人好象把我们的飞机当成了自己人:高射炮鸦雀无声,空中见不到一架敌人的战斗机。我们按预定计划展开队形,开始不慌不忙地瞄准轰炸。轰炸机把炸弹都倾泄到停机坪上的日本飞机和飞机库上,机场上顿时浓烟弥漫。然后,对没炸毁的飞机和高炮,我们继续用机关炮进行扫射。”轰炸机在3000米高度一共投下280颗炸弹,大多数直接命中目标。刹时间,松山机场浓烟滚滚,爆炸声四起,日军的飞机、机库和储油罐七零八落地掀到了天上。战报显示,此役在地面烧毁约40架组装完的飞机,以及10栋营房、3座机库,机场上储存的可使用3年的航空油料和设备。

任务完成得如此顺利,完全出乎预料。望着地上腾起的浓烟烈焰,飞行员们禁不住高呼:“乌拉!乌拉!”轰炸完机场,波雷宁指挥机组还对一座港口设施和军事运输船实施了轰炸。

中午时分,28架轰炸机排着整齐的队形,毫发无损返回汉口机场。

次日晚,为庆贺苏联飞行员胜利凯旋,苏联和中国指挥部为他们举行了盛大的庆功宴。宋美龄以航空委员会秘书长的名义致词:“出击台湾在国际上引起巨大反响,日本当局已将其驻台行政长官罢免,并将松山基地指挥官撤职,交法庭审判。”不久,松山基地指挥官自杀。这次远袭重创日军,极大地鼓舞了中苏将士的士气。1938年11月14日,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下令,授予波雷宁上校 “苏联英雄”称号。战后,波雷宁曾任轰炸航空兵师少将师长,1946年在波兰空军司令任内晋升苏联空军上将军衔,1947年返回苏联。1959年任苏联空军后勤部长。

针对苏联空军对台湾的轰炸,1938年4月4日,日本通过驻莫斯科大使向苏联外交人民委员利特维诺夫发出照会,抗议苏联向中国提供军援。但苏联向日本外交官解释说,苏联的行动完全符合国际法。

1941年6月22日,由于苏联卫国战争爆发,大规模援华中断。1937年至1941年共有2000多名苏联飞行员先后来到中国,帮助中国抗击日本侵略者,其中大部分飞行员是参加过西班牙内战的苏联空军的精粹。其历任负责人有日加列夫、雷恰戈夫、阿尼西莫夫和波雷宁等。在华最多时有8个航空队,最少时有2个航空队。援华期间,有200多名苏联飞行员牺牲在中国战场上。

猜你喜欢
航空队轰炸机日军
第十一页 知识点 轰-6K轰炸机
彩色照片里的中国(1944~1945年)
B-1B轰炸机
“我党第一支航空队”诞生始末
侵华战争中的日军“三羽乌”
图-95轰炸机
汉口上空的鹰
日军“特攻战之父”大西泷治郎
对日军编制和军衔称谓的商榷
日军密码四次落入美军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