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绍良
《石渠宝笈》一书谈的是什么?
“石渠”一词源出《汉书》。西汉初年,当时著名的建国宰相箫何建起了两座藏书处,一处是供他存放文献典籍的“石渠阁”,另一处则是供他存放天文历法等历史文案的“天禄阁”。后来,清乾隆皇帝按照这两处所藏书目,连同自己的藏品以及前朝帝皇的御笔书画,一起编录进《石渠宝笈》。接着,他将清宫收藏的全部书籍收录进《天禄琳琅》。最后,他再将清宫中所收藏的佛道书画及佛像编入《秘殿珠林》。
《石渠宝笈》的编撰分三阶段:第阶段是乾隆九年(1744),当时的编纂官是董邦达和张照二臣;第二阶段是乾隆五十八年(1793),由董邦达长子董诰和嘉庆帝老师王杰编撰;第三阶段是嘉庆二十二年(1817),这次则是英和和黄钺负责编纂的,总数加起来逾上万件,其内容涵盖了三大部分:一是清宫历代藏书画及佛教题材作品;二是康、雍、乾、嘉,康熙这四位清皇帝的御笔创作,这部分所占比重较大;三是诗臣画家、宗室画家及清宫画院的画家,在这部分中尤以清宫画院的画家为主。
著作中的印玺也颇为讲究。先说初编:第方正方印朱文称“石渠宝笈”;第二方椭圆朱文印称“乾隆御览之宝”;第三方白文圆印称“乾隆鉴赏”;第四个和第五个印是连起的,一个是长方朱文印“三希堂精鉴玺”,另一个在它压角处的白文正方印叫“宜子孙”。《石渠宝笈》在续编时从五玺增至八玺,包括“石渠定鉴”、“宝笈重编”、“殿座玺”。到三编时,嘉庆帝又加盖了两方印:“嘉庆御览之宝”和“宝笈三编”。此外,这当中还有一类行宫收藏玺,如圆明园的、沈阳故宫的、避暑山庄的等等。
乾隆帝生前如何藏宝?
《石渠宝笈》所著书画的贮藏点有22处,其中最有名的处莫过于乾隆帝的御书房——三希堂,里面贮藏三件稀世国宝:即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王殉的《伯远帖》,故刻有“三希堂精鉴玺”。至于“宜子孙”的意思,大概指乾隆帝以为自己所做的一切皆有利于子孙后代,即宜子宜孙,因此他要在著作中所录的书画一律盖上“三希堂精鉴玺”印。唯一例外的是以上四位清皇帝的御笔书画及其御容绘画。这些作品中只盖有他们自己的御笔之宝,如殿堂玺、“宝笈三编”等,但最重要的是它们都盖有“石渠宝笈所藏”一玺。这些印玺代表了当时乾、嘉两朝的清宫收藏。
尽管乾隆帝在真伪问题上闹过不少笑话,如黄公望的真假《富春山居图》,但他的藏品中大多是精品,如今散落在海内外各大知名博物馆并成为镇馆之宝。除了这次展出的《清明上河图》、《伯远帖》等,另外在“台北故宫”的镇馆三宝,包括范宽的《溪山行旅图》、郭熙的《早春图》、李唐的《万壑松风图》,这皆是乾隆帝的旧藏。
乾隆帝生前尤其对字画十分着迷,可谓是不惜重本。他的藏品来源有三大部分:一是抄家所得,二是从民间收购,三是御前进贡。史书上明确记载了一段关于傅恒向乾隆帝推荐安岐的藏品。当时,傅恒对乾隆帝说:“这东西不能吃、不当喝的,有何用?”乾隆帝立马斥责傅恒:“大胆!这些东西都是历代流传下来的国宝,你知道这其中的价值吗?你根本就不懂!”还有部分是嘉庆帝为了与父亲乾隆帝媲美藏品,他就把毕沅、毕泷兄弟家中的藏品全数抄家,其中就有《清明上河图》。作品入宫后,乾隆帝开始逐
对它们进行研究,并在上面题诗、作词,然后再重新装裱。乾隆帝本人的御笔字画、御容像,以及上述四位清朝皇帝的字画一般作挖镶式装裱,而其他些职业画家、宗室画家等作品基本上是一直镶式装裱,但是他对前朝皇帝流传下来的书画藏品保持原封不动,比如北宋梁师闵的《芦汀密雪图》,宋徽宗的藏品,还有金章宗旧藏唐代一张宣的两张《捣练图》和《虢国夫人游春图》等。
清宫书画如何重返旧地?
清宫书画的命运可谓跌宕起伏,前后历经四次重大变故。第一次发生在嘉庆二年(1797),乾清宫、交泰殿失火,殃及毗邻藏乾隆字画的昭仁殿,上千件宝物化为灰烬。第二次是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事件。第三次是八国联军从寿皇殿抢走了大量的御笔字画、御容像类的书法。最后次是溥仪偷盗清宫藏品。溥仪逐出宫之前为复辟大清王朝需要一笔资金,他以赏赐弟弟溥杰进宫陪读的名义将宫中所藏的1700多件书画、手卷册印、古籍善本等同赏赐溥杰,让他偷运到天津。
1925年,冯玉祥率军打进北京城,溥仪等人驱赶出宫,他们行逃至天津,接着又将这批书画辗转送到溥仪在东北所住的伪皇宫小白楼里,溥仪又在这批书画上加盖一方“宣统御览之宝”。后来苏联红军打到东北,溥仪逃离,他的住所被伪满洲国卫队洗劫一空,其中包括许多清宫书画。一部分盗窃者因慑于政府的压力把不少偷来的书画给烧掉,结果损失惨重。所以,就现在《石渠宝笈》所收的清宫藏品,远不及当年三部《石渠宝笈》所录入的数目之多。
从民国时期开始,中国开始大规模地搜集流散出宫的文物。民国政府于1935年将故宫藏品搬到英国公开展出后,开始陆续在社会上收购清宫字画。最典型的个例子,是大画家溥儒把韩干的《照月白图》通过天津古董商人白坚甫,先是卖到了日本,后又远渡到美国。溥儒也因此事在国内备受谴责。后来,溥儒为他生母办丧时,他这次并没有把《平复帖》卖给白坚甫,转而卖给了张伯驹。特别是在1945年以后,溥仪住所中的大量藏品散遗到民间,这时,民国政府决定采取个特别的收购措施——在北京琉璃厂设立家“八公司”,专门前往东北广泛搜罗清宫书画。同时,民国政府又聘请张伯驹、马衡、张葱玉、启功等人成立鉴定委员小组。然而,由于当时政府资金有限,不少回流书画都是先由张伯驹提前买下,如展子虔的《游春图》、杜牧的《张好好诗》等等。
谈起古书画鉴定,其中有个人的名字不得不提——中国古代书画鉴定奠基人张葱玉先生。尽管自张先生于1963年辞世之后,他的名字就再也没有出现在鉴定界,但毋庸置疑的是,直到今天,他的书画鉴定体系依然被一些现代鉴定家所推崇。张先生去世以后,中国鉴定界形成三大流派:启功先生的文献鉴定、徐邦达先生的技术鉴定、谢稚柳先生的望气鉴定。这实际上都是在张先生的理论基础上延伸出来的三段枝杈。
新中国成立后,徐伯郊、郑振铎、胡惠春等人在香港组织了个抢救国宝的小组,张葱玉先生鉴定后,并成功得到周恩来总理的大力支持,最终以48万港元的天价向郭昭俊成功购买了“三希堂”中的二希——《中秋帖》和《伯远帖》。这个价格在当时可以买48架飞机!另外,韩混的《五牛图》也是花了2万美元从张大干手中买回来的。蒋介石也因张大干没将此画给“台北故宫”而对他非常不满,最后张大千只好跑到巴西去定居。最后件被抢救的国宝,是北京故宫博物馆于2003年在中国嘉德拍卖会上以2200万元高价夺得的隋《出师颂》书法卷。
目前,据我所知,国家从海外征集回流的出自《石渠宝笈》类作品的数量很少。比如宋徽宗所藏的《写生珍禽图》被上海的某家私人美术馆收购了。不少清宫藏品仍留在海外私人藏家手中,虽然这些珍品国家很想拿回来,但是那些海外藏家也想建立自己的个收藏体系以确立自己在收藏界的地位,所以不大轻易忍痛割爱。国家征集到的作品中大多并非是出自《石渠宝笈》。例如,2002年,国家文物局委托观复博物馆在北京中贸圣佳拍卖会上,以2999万元的天价拍下了米芾的《研山铭》,虽然这件书法作品也没有录入该著作中,但是谁又能说它不是国宝?
私人捐赠是否应该“免费”?
另一种方式捐赠的形式也有。上海博物馆专门划出部分区域供私人捐赠,包括来自英国秦先生夫妇的捐赠,潘祖荫后人捐赠的青铜器,以及过云楼家族所捐赠的书画等。北京故宫博物院也曾收到来自张伯驹、孙瀛洲等人的慷慨捐赠。不过近些年来,这类捐赠的数量确实不多,尤其是无偿捐赠的乃属少数,大多是属于有偿捐赠。从目前情况来看,由于每年国家征集的经费很少,而拍卖市场上的价格又如此高,所以国家在市场上想买好的作品是较为困难的。实际上,国内博物馆光靠捐赠是不够的,他们需要考虑对这些重要的收藏家给予他们应有的社会地位及荣誉,同时也应象征性地支付一些费用。可参照现有的美国大都会博物馆以及上海博物馆的捐赠制度。例如,美国大都会博物馆专门为王季迁家族建立了个永久性的“王季迁家族收藏纪念馆”,里面展出的全是王氏家族捐赠给馆内的些重要藏品,这对于这个家族而言是种崇高的荣誉。另外,上海博物馆会把捐赠者的名字统统上墙,或是建议让文博机构聘他们为顾问或给予在学术领域上的表彰。这些方法都不失为些好的参考途径。
当然,我国文博系统尤其在书画方面做了不少善事。比如,“文革”时期给文物带来不少破坏,但国家仍然重视对文物的保护,尽管当年很多人被抄家,这些东西最后还是保存在国家文物局。尤其书画类的基本上受损程度都不太大。它不像器物的损失比较严重,像黄花梨家具、瓷器等给烧了、砸了的都有。比如,当时的上海博物馆会第时间派人专车前往被抄家家族的住所中,将屋内的所有藏品押回馆内保存,日后再谈退赔问题。
《石渠宝笈》给我什么收藏启示?
在艺术圈,我是半路出家之人,玩字画不过十几年而已,但从开始我就没走什么偏路,我最初玩的就是《石渠宝笈》。和现在几千万元件相比较,这些作品在当年不算太贵,平均100万元件。那么,《石渠宝笈》给我个什么启示?我们收藏实际上分成若干等次,你收藏《石渠宝笈》就预示着你的收藏地位、你的收藏品味有多高,所以收藏《石渠宝笈》这段过程对我来讲是刻骨铭心的。因为每件《石渠宝笈》所著录的作品,你都要通过翻阅大量的文献资料来学习。对待《石渠宝笈》这本书,你首先要有个明确的认识,什么样的东西是好的,什么样的东西是不好的。
还有
点,通过掌握这本书的知识,你基本上对清宫的艺术文化,特别是对乾隆帝的审美趣味更是一目了然。经历这段过程以后,我的收藏品味有了很大的提升,也加深了我对古代书画的收藏热爱。因此,我建议有经济条件做收藏的朋友,最好是以《石渠宝笈》作为本入门指南。前些年,我前前后后共经手过30来件《石渠宝笈》中的作品。在这过程中,我似乎感觉到自己的收藏地位是崇高的。因为我玩的是皇帝也在玩的东西。但我最大遗憾的是,我至今手上一件不留,当时过早地卖掉了,现在想再追回来,恐怕要付出更大的代价!这在经济层面上对我造成了相当大的损失。在中国古书画收藏的范畴中,只要是在《石渠宝笈》中著录的作品,它就意味着它的身价是多少。这教训告诉我们,作为一位藏家,我们在研究的过程中,要学会针对书中的作品进行研究、分类,并且定要沉得住气,不能受市场的影响。
当然,中国古代书画博大精深,《石渠宝笈》只是古代书画收藏范畴中的个门类。中国古书画成就最高的是宋元时期的书画,但宋元书画真迹在此书中提及的数量不多,所以绝不能把《石渠宝笈》作为衡量古代书画研究的唯标准,这样的话容易犯错误的。因此,《石渠宝笈》类的东西只是对清宫收藏的鉴定起到个决定性的作用,但不能用于对历代古书画的
个普遍性的鉴定方法。最近故宫出版了本图文结合的《石渠宝笈》新版,但是对藏家的指导意义不大,因为它大部分的内容都是从清宫里的东西编译而成,不少真迹如果你没有拿到,是很难编写进入的。而且相应的造伪集团也会根据这部彩图的书来重新对他们的一些装帧知识做一番调整。
如何看清宫书画中的“双胞胎”真假?
“双胞胎”问题自古都是伴随着书画发展的,但是高古的书画出现“双胞胎”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比如说《石渠宝笈》里著录的《清明上河图》有四卷,那最后为什么把故宫这件作为真迹,其他的就没有定为真迹?原因是我们要用比较分析法来对它进行判断和分析,综合建筑物、服饰、作品构图、作品材料等各方面,最后得出的结论。在清宫里出现“双胞胎”的问题就很正常。例如,郎世宁画的《平安春信图》有3个版本,还有郎世宁画的《纯惠贵妃》、《孝贤皇后》、《乾隆皇帝》等各种肖像画重复的就更多了。如果说历代流传的作品出现“双胞胎”那要小心了。比方说,《富春山居图》先见了一赝画,后见了真迹,弄得乾隆帝不好意思推翻,这种现象是有的。所以对这些就要当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