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久弥新拾级而上
——写在《中国储运》杂志创刊二十五周年之际

2015-11-21 02:53本刊常务副主编崔柏
中国储运 2015年1期
关键词:储运栏目期刊

文/本刊常务副主编 崔柏

特别策划|砥砺前行绽放精彩

历久弥新拾级而上
——写在《中国储运》杂志创刊二十五周年之际

文/本刊常务副主编 崔柏

2015年,时值《中国储运》杂志创刊25周年。本期杂志的“特别策划”栏目,就是以这一时间跨度为周期,以《中国储运》杂志、物流环境、物流企业以及物流人物的发展变化为主线呈献给读者的,同时我们也邀请了众位专家、企业家题词祝贺。25年,弹指一挥间,作为一家平面媒体,能够生存、发展25周年,最终成为物流领域的主流媒体,《中国储运》的发展历程确实是可圈可点,值得认真总结。

历久弥新的《中国储运》

《中国储运》杂志,创刊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

1990年1月,由中国物资储运总公司主办、天津物流研究所承办的期刊《储运科技》(季刊)面世。创办《储运科技》的初衷,是为天津物流研究所物流管理及物流技术部门提供一个展示成果的平台,为国内外物流同行提供一个沟通与交流的平台。这一年七月,适逢中国物资储运南口会议召开,印制数万册的1990年第三期《储运科技》(储运工作会议专辑)成为当时储运员工的必备读物,这期杂志在业内的广为散发迅速扩大了《储运科技》在行业内的影响。

1991年1月,《储运科技》正式更名为《中国储运》,内容也由关注储运技术成果转为关注行业的发展。这一年的《中国储运》,因应储运改革的形势,注重储运企业新模式的总结与推广,以其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和实用性获得国内储运企业的青睐。

1992年8月26日,《中国储运》申请刊号获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复,刊号是CN12—1204/F,这里的F,代表着《中国储运》属于经济类刊物。《中国储运》也由此成为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杂志。翻开那时的期刊出版许可证,主管单位还是当时的国家物资部,主办单位为中国物资储运总公司。现在回想起来,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前期,《中国储运》曾以较好的编辑、设计与印刷质量成为当时行业期刊中的佼佼者。

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中国储运》的发展一度陷入了低谷,这和当时的大环境有关,也和国内储运行业发生的变化、国企改制有关。这一时期的杂志仅仅是维持生存。在当时异常艰难的条件下,《中国储运》仍然维持着杂志的正常出刊,并在1997年的全国期刊大整顿中得以幸存。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了新世纪。

2001年,中国加入WTO。中国从闭关自守的计划经济转向一个更为市场化的贸易强国,现代物流的理念也开始逐渐深入人心。对于《中国储运》来说,这就面临着一个大的机遇。能不能抓住机遇,将《中国储运》打造成为业内有影响力的物流期刊,成为当时编辑人员和主办单位的最大心愿。

2002年下半年,《中国储运》开始改为双月刊,期刊建设也由此走上了市场化之路。这一时期杂志的内容开始变得丰富多彩,栏目设置也更加合理。独特的视角,犀利的笔锋,开始形成《中国储运》杂志独特的风格。办刊质量也跃上了一个更高的台阶。从2004年开始一直到今天,《中国储运》已连续十年被国家新闻出版管理部门评为一级期刊。

《中国储运》的再次腾飞是在2007年。这一年,杂志由双月刊变为月刊,杂志用纸由胶版纸变为全铜版纸;至2010年,《中国储运》实现了全彩印刷,页码也由2002年的48页增加到后来的64页、80页、128页,到最后的136页。

在天津市的行业期刊中,《中国储运》的快速发展成为媒体改制成功的杰出典范。我本人在2009年度的“天津市首届优秀期刊工作者”评选中,也获得了天津市“十佳”期刊工作者的荣誉称号。

截至2014年12月,《中国储运》总出版期数已达172期。

二十五年的风风雨雨,《中国储运》伴随着中国物流不断成长,见证了中国物流翻天覆地的变化,也在为助推中国物流的发展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这是《中国储运》杂志得到行业各界的关注与厚爱的结果,在这里,我要向二十五年来支持、爱护《中国储运》的各界人士及各位读者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1990年7月出版的中国储运南口会议专辑

1991年更名后的第一期《中国储运》杂志

时任物资部部长柳随年在阅读《中国储运》杂志

与时俱进的《中国储运》

近十年,是《中国储运》逆势而上的十年,也是《中国储运》发展最快的十年。无论是从发行量、影响力以及从杂志社的经营上看,《中国储运》都是拾级而上,一年一个新台阶。

《中国储运》的发展,得益于坚持走自己的路,坚持塑造自己的风格,确立起自己的特色。我们所做过的很多尝试,都是在其他的物流期刊上所看不到的。在栏目设置上,我们的“深度”、“专栏”、“漫画”、“心雨”、“雷语新解”、“物流世界”、“观潮”等栏目,都是《中国储运》独创的,我们希望给读者留下这样的印象:《中国储运》杂志是这一本杂志,而不是那一本。我们希望一提到《中国储运》,读者会马上想到我们杂志特有的那些栏目,那些有着自己观点和风格的文章。

《中国储运》“高端访谈”栏目的设立在物流媒体中独树一帜。物流领域的问题,人们所见到的大多是表象,根儿上的问题还是在于中国的物流环境,在于中国的经济体制。跳出物流的圈子,站在更高的层面,借助专家的远见卓识,就会为解决物流领域的问题开启思路。遵循这样的思路,《中国储运》杂志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近两年记者部采访了厉以宁、吴敬琏、李稻葵、马光远、吴晓灵、魏际刚等知名经济学家,这些专家有针对性、充满睿智的思想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于开拓物流人的视野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与经济学家的对接中,《中国储运》的记者也提升了认识世界、解决问题的水平。

《中国储运》“特别策划”栏目的形式已经日臻成熟。这种从多角度、多层面对一主题进行深度开掘的形式,更强调深度,更强调对热点问题、焦点问题的关注。读者在阅读的时候更集中,更方便,记者在采访中也更有针对性和方向性。《中国储运》善于把握物流发展中的大问题、重要问题。在所做的各期策划中,我们通过接触业内一些权威的专家、企业家,力求找出这些问题的症结,探求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为处在“挑战——应战”状态中的物流企业,提供一种帮助,一种支持。我们要求记者能够将专业能力融汇于物流发展的潮流当中,尽可能体现媒体的价值。

1991年第四期《中国储运》天津改革现场会专辑插页

著名漫画家梅逢春每期为本刊配图,画笔幽默犀利,寓意深远。

《中国储运》明显的变化还在于,翻开现在的杂志,能够反映和代表刊社声音的文章越来越多。像“卷首语”、“专栏”的杂文,“深度”栏目下的文章,以及“媒体”栏目,还有我们记者、编辑们撰写的大量的文章等等,这也是在争取和扩大《中国储运》的话语权方面进行的有益尝试。“专栏”栏目特聘的专家,丁俊发、姜超峰、王之泰、李炜光、林木等作者,都是有思想、有见地的专家,阅读这些观点鲜明、见解独到的文章,总是能让读者感到发人深省,耳目一新。

《中国储运》开办的“案例分析”栏目,案例的文章一般通过一些故事展开,同时邀请业内的一些精英对案例进行分析,由于形式生动,切入的角度密切联系企业实际,所以也比较受读者的喜爱。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外面的世界变化也很快。

传统的一切都在受到挑战。传统制造业,传统零售业……当然也包括传统媒体。大家紧跑慢赶跌跌撞撞挤进了互联网时代,正得意自己搭上了时代的快车,倏忽之间又进入了移动互联时代。大数据,云计算,新概念层出不穷,互联网思维、移动客户端,令人目不暇接。这样的背景下,平面媒体还有生存空间吗?

面对形势的发展,《中国储运》做出向新媒体转型的决策。这一决策即是《中国储运》向多媒体、多元化方向发展。从中国储运网www.chinachuyun.com的精心打造,到中国储运官方微信zhongguochuyun订阅号的推出,吹响了《中国储运》转型的号角。

从2013年开始,《中国储运》在所有文章中加添了二维码,这在物流媒体中走在了前列。读者用移动客户端扫描二维码,可以即时阅读数字化的《中国储运》。二维码作为一种连接期刊、手机和网络的新兴数字媒介,其应用使期刊的容量得到扩展,读者阅读的乐趣也大大增加,期刊已经不仅仅是平面的新闻纸,同时还可以轻松阅读观赏期刊的延伸内容。也可通过二维码浏览文章之外的记者采访花絮视频等精彩内容。互联网的便捷和大容量,《中国储运》杂志这个平台也可以无限接近和利用互联网这一优势。这样我们就能扬长避短,把平面媒体和最新媒体形式紧紧结合在一起。未来期刊的发展方向应该是,成为读者手中的一个精品要目,更多的精彩内容都放在后台,读者喜欢看什么,链接进去就可以看到。

应该说,在打造新媒体、进军多元化方面,《中国储运》的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007年1月,《中国储运》改为月刊

“十佳”期刊工作者荣誉证书

《中国储运》荣获天津市第九届优秀期刊提名奖

物流媒体的社会责任

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传媒愈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舆论的力量不可小觑。作为物流媒体,如何坚守住这片高地,做植根于物流企业的瞭望者和社会责任的守望者,这是媒体人的担当,也是媒体生存发展的根本之道。

一方面是物欲横流的诱惑,另一方面,是平面媒体的日渐式微。不断传出的老牌媒体关张的消息总是令圈子里的同行唏嘘不已。此时此刻,再论媒体的社会责任,合时宜吗?

新媒体时代、全媒体传播体系下,在手中接受信息资讯越来越便捷的大背景中,信息的狂轰滥炸、信息意义的消解、信息的娱乐包装,时常让受众感到应接不暇;传媒技术的异化、传播内容的碎片化,甚至使受众感到迷茫。

但一个负责任的媒体,总会顺应潮流,把握脉搏、研判走势、提出关键命题、做出核心引领。无论是对大局的宏观梳理,还是对细节的微观把握,都应高屋建瓴,走在时代的前列。

而媒体的从业者,也确实需要有着与常人不同的追求。从事这项工作与其说是一种职业,是一种兴趣,更是一份责任。在传统传媒没有彻底退出历史舞台以前,平面媒体还将发挥着重要的无可替代的作用。

目不暇接的变化总是在出现,但不是所有东西都变。就像变化多端的传媒世界,虽然新奇的东西层出不穷,但仔细分析便可发现,变化的是传播媒介、传播途径和传播手段。不变的是传播的内容和对观点、深度的追求,“渠道为王”最终还是要落足在“内容致胜”上。而这一方面,传统媒体仍然具有较强的优势。而这一优势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将会最大限度地拓展传统媒体的生存空间。

2009年,我们提出了一个口号:“打造中国最有影响力的物流期刊”,我曾经告诉编辑和记者,这句话不仅仅是贴在墙上的标语口号,这种信念要渗透到每一位编辑、每一位记者的骨子里,成为我们矢志不渝追求的目标,成为指导我们实践的最大动力。

提升影响力不是噱头。媒体要有影响力,就要有思想,有观点。而思想和观点,对物流媒体人来说,是最为宝贵的。特立独行、敢为人先、勇于开拓的大手笔、大气魄,才是卓尔超群必备的要素。而且,要想使媒体具有影响力,还要花大气力培养出一批有影响力的编辑与记者,要能够写出不仅有信息、还要有观点、有价值的好文章,这方面,《中国储运》杂志应该是当仁不让。

在这一指导思想下,中国储运杂志社的记者能够深入到物流最前沿,追求原创,追寻真相,追索答案,为实现这一目标在不懈的努力。

在这一思想指导下,《中国储运》的卷首语、深度、专栏、乃至新创立的“物流世界”、“雷语新解”等栏目才会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在业界留下了良好的口碑。

有了这样的勇气和实践,《中国储运》才会在深度的追求上,永远不会停止探索的脚步。

珍惜媒体平台的话语权,不辜负读者对真实、真相和真理的追求与期待。媒体作为社会公器,它反映民意,传达民众声音,为公众提供话语平台。作为一种社会舆论的载体,媒体绝非属于自己,而是属于读者。媒体的生存依赖读者的支持。对物流媒体来说,透过物流看中国,能够设身处地站在物流企业的立场上,关注物流热点,反映企业诉求,揭露物流顽疾,呼吁整肃物流环境,甚至是规范公权、镜鉴政府,等等,这些工作任重道远。做到做好这些工作,才是找到提升媒体影响力的根本之道。

真实、深刻的内容是读者永远需要的。虽然《中国储运》杂志的记者、编辑水平不是最高的,但我们有信心将《中国储运》打造成物流业界一个高水平的平台。让这个平台聚集起更多的有识之士,成为思想交流、观点碰撞的阵地,为中国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做出自己最大的贡献。

2014年第一期《中国储运》:著名经济学家李稻葵接受本刊记者专访

《中国储运》创刊25周年,京东商城“亚洲一号”项目总监王银学特为本刊制印一方

猜你喜欢
储运栏目期刊
天然气水合物储运技术研究进展
期刊更名启事
期刊简介
原油储运管道缺陷安全性评价
油品储运系统油气回收
期刊问答
栏目主持人语
“大师问答”栏目问答精选
“大师问答Ask the Guru!”栏目问答精选(二)
栏目制,为什么这样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