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主持/陈祥森
破除羁绊打造中国大物流
栏目主持/陈祥森
2015年,中国经济改革和转型将进入“新常态”,在此背景下物流业将如何应对呢?为此,本刊邀请把酒临风、夜雨观澜、金玉其中三位专家做客“深度”栏目,就物流界关心的事直抒胸臆,畅谈看法。
专栏小编:欢迎三位专家做客“深度”栏目。进入新的一年我们物流界最关心的是经济新常态能否促进物流业发展。现在大家都感到经济增速放缓,众多产业产能过剩,已经影响到了物流业,许多人都说要以转型升级来应对经济的回落,去年出台的《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也提出以转型升级应对物流新常态,对此三位专家有何考量?
把酒临风:我国经济回落、增速放缓已经成为新常态,不过增速放缓也是意料之中。那么这个“新常态”对物流业来说是好还是坏?我看对“新常态”不要太乐观。当经济增速降低到7%时,表明社会需求也在放缓,那么第二产业产能得不到释放,我们物流业恐怕不会太乐观。
金玉其中:在2014年,以物流快递等为代表的新业态迅速成长,表明物流等第三产业必然要成为未来一段时期新的经济增长点,所以说,物流业还是有很多发展机遇的。从服务业所占比重看,我们只有46%,低于印度的60%,未来中国经济发展中,制造业是升级,服务业是做大。中国经济增长的引擎一定在服务业。现在,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比逐年增多,物流的经济地位已不同以往,把物流纳入到现代服务业,这就是物流新常态。我看,今后物流业将出现新一轮的创业热潮。对此,物流业要及时把握今后一段时期产业发展的新趋势,自身也要尽快转型升级。
夜雨观澜:无论转型升级也好,还是创业热潮也罢,在应对物流新常态中首先要给物流企业松绑,多消除一些限制,这样它才能转型升级。像企业注册登记制度改革,你就是把注册资本由实缴登记制改为认缴登记制,1元钱也可以创办企业了,但孩子好生不好养,吃不饱,穿不暖,生下没几年也会夭折。中国的实体经济的状态一直非常不好,中小企业寿命平均只有三到五年。媒体报道说,近两年来浙江省的中小企业倒闭数在三万家左右。我看,不管经济走势怎样,传统企业大概未来有一半左右会倒闭,而存活下来的企业将完成一次重大的转型。
金玉其中:我觉得今年将会掀起一个创业的浪潮,而且以年轻人为主体。我们每年有740万大学毕业生需要就业,就业压力非常大,政府要解决这个问题,扶持创业是必须要做的工作,包括资金扶持,孵化器扶持帮助等等。中国经历了几次大的创业浪潮,第一次是上世纪80年代,第二次是90年代初,第三次是本世纪初以互联网企业为代表的新兴产业的涌现。今年大概是第四次创业时期吧,服务业可能会成为热点。
夜雨观澜:所以清除羁绊,让企业走得更快些是当务之急。
专栏小编:对于体制和政策上的障碍,物流企业感触很深。这一期本刊的“特别策划”栏目谈甩挂运输就有这个问题。甩挂运输即使国家大力提倡也是叫好不叫座,其中就有政策原因。
夜雨观澜:确实如此。我们的道路交通安全法里是禁止挂车上高速公路行驶的,这样的话怎么能推广甩挂运输呢?所以说,物流业所处的环境非常重要,现在还有很多政策束缚着物流业,给物流企业平添了许多愁。
把酒临风:目前存在主要的政策问题是,该管的,政府没有管理好;不该管的,政策管得又太多了。改革物流管理体制,首要的是政府的改革,政府部门乱收费、乱罚款阻碍着物流的畅通,
金玉其中:解决多年来困扰物流业发展的突出问题需要深化改革,打破条块分割和地区封锁,使之形成大物流。我国地区之间、城乡之间都存在较突出的“封锁”问题,这不仅表现在很多便利优惠措施只是针对本地物流企业的,而且体现在不同地区运输系统之间缺乏相互衔接的枢纽设施,结果导致无效环节增加,物流效率降低。此外,缺少全国统一的物流标准,各个环节自成体系,难以实现信息的交换和共享,难以形成完整通畅的供应链。
专栏小编:最近,上市的高速公路公司全线飘红引起物流界关注,它们与物流企业息息相关,这些比肩奢侈品暴利的高速公路公司,可否说明我们的物流环境很不好?
金玉其中:我看到了这个报道。沪深两市一共有19家高速公路上市公司,从公开数据看,这些公司的销售毛利率高得惊人,整体毛利率甚至超过了很多奢侈品行业。这19家上市公司中,营业毛利率最高的分别是重庆路桥和吉林高速,毛利率分别达到89.65%和74.78%,如此营业毛利率甚至达到或超过了被称作“把水变黄金”的高档白酒行业。去年前三季度五粮液的营业毛利率为74.86%,高速公路上市公司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暴利行业。
把酒临风:谁成全了高速公路的暴利?《收费公路管理条例》分别规定了“政府还贷公路”与“经营性公路”的收费期限,前者是15年,后者最长是25年,中西部地区可放宽至30年。前者不以营利为目的,但很多“政府还贷公路”在收费即将期满之时,会被转让出去,于是这些公路摇身一变成为“经营性公路”。其实,即使转让经营权了,那也要扣掉前面的收费时间的,然而北京没有一条收费公路是如此执行,最典型的就是首都机场高速路,多少人为此奔走呼号,就是撼不动这座收费站。
夜雨观澜:在美国,只有大约8000公里是收费路段,而我们却有10万公里的收费路段。高速公路丧失了公益属性,自然就成了利益集团的盈利工具。不仅是路桥费增加了物流成本,公路三乱更是让物流企业头痛。这方面的例子举不胜举,我看都是政府一些部门的人为了私利枉法乱法。
把酒临风:清除暴利,还路于民,政府应该主动承担起更多的公共责任。在中国,暴利行业基本都垄断在国企手中,而这些垄断企业与政府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并通过政府使其利益固化。比如,国人意见颇多的“三桶油”,开放市场说了好几年了,但仍是雷声大雨点小。所以说,这些问题归根结底还是体制改革的问题。
专栏小编:从企业角度看,政府的行政改革其实就是对企业的松绑。从以上海自贸区为试点的审批制度改革中,我们看到了对政府的限制,对企业的松绑,不过有些企业界的人认为,仅仅在审批制度上进行改革还是不能给企业松绑,那么你们认为还应该怎样为企业松绑?
夜雨观澜:给企业松绑企业才能成长,大家都明白这个道理,可是在实际中企业背负的枷锁很沉重。比如现在大家热议的养老金问题,政府征收五险一金,万元税前工资,员工只拿到7454元,企业实际支出了14410元,上缴给政府6956元,而且养老金缺口还不断扩大。所以,现在企业给员工加薪很头痛,还得支出额外的五险一金,因此不敢给员工加薪。
把酒临风:尽管已给企业减税了,但是企业仍感税负偏重,因此我认为还要在税负上给企业减轻负担。我国每年的税收都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总额约在GDP的四分之一左右。这些钱很大一部分用于行政费用,即供养政府工作人员。按照公务员与GDP的比例指标来看,中国公务员数量大大超出发达国家。吃皇粮的人员超过7000万人,中国的官民比例为1:18,按纳税人口算则高达1:10。另外,同为企业对央企扶持力度显然更大,从财政上政府给予补贴央企的亏损与利润缺口,光中石油和中石化每年都能就获得上百亿的补贴。
夜雨观澜:其实我国的税率并不高,大约占GDP的20%左右,但我们都感到税负沉重,关键原因是政府如何使用税收,像瑞典,税收占GDP的51%,但它大部分用于国民福利上了。税收的本质是给大家提供必需公共服务,但税收的同时,也提高了商品价格,付出了市场需求下降,企业利润减少,经营困难的代价,这是一个必然的现象。我们之所以呼吁减税,原因是政府提供的福利并不多,与其政府开支过大还不如给企业减税,这样最起码企业能活得滋润些。
专栏小编:大家谈了许多,我看就是一点:我们物流企业以转型升级应对物流新常态,政府先要给企业松绑,消除体制与政策上的羁绊,这样的话企业转型升级才会顺畅一些。
金玉其中:其实,政府给企业松绑只是让物流企业活起来的一部分因素,经济走势对企业来讲也是至关重要的因素。因此我们要认清经济形势,主动寻找契机,尽快发展自己。
专栏小编:对于今年经济形势的判断,我看到有多种说法,对此你们是怎样看的?
把酒临风:社科院出了本经济蓝皮书,对2015年中国经济形势进行分析与预测。蓝皮书认为,2015年市场需求不旺的态势仍将持续,产能过剩问题突出,劳动力、土地资源要素价格仍将趋势性上涨,企业效益难以明显改观。从国内看,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强,下行压力仍然存在。一是需求增长面临较多制约。2014年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2.0%,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0.9个百分点。这些情况表明,2015年市场需求不旺的态势仍将持续。二是传统行业产能过剩问题仍将比较突出。2014年第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能利用率为78.7%,同比下降0.9个百分点,仍处于近四年的较低水平。未来在市场需求不旺、产能过剩问题突出的同时,劳动力、土地资源等要素价格仍将趋势性上涨,企业效益难以明显改观。
金玉其中:尽管今年经济不容乐观,但发改委方面也有了应对的打算。发改委主任徐绍史讲,定向精准保持投资平稳增长,并且发改委也是备足了“弹药”。今年开工项目预计约300个,旨在通过扩大有效投资稳定当前经济增长,确保投资继续对今年经济增长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很多具体项目已下发至各地方政府,有些项目去年底已经开工。
夜雨观澜:我看到国外媒体彭博新闻社的报道称,国务院去年底已批准总投资额逾10万亿元的七大工程包基础设施项目,其中今年投资超过7万亿元,这一数额占到2013年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5.66%,占比较高,数额较大,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情况下,这则消息引起市场的广泛关注。
专栏小编:一提投资拉动经济,我们就会想到2008年时搞的那个4万亿投资,之后留下不少后遗症。那么,这次投资有哪些新意呢?
金玉其中:现在国家新增加的投资不可能再投入到产能过剩的领域,这是与那个4万亿投资最根本的区别。据发改委披露,投资将用于七大工程,包括信息电网油气等重大网络、健康养老服务、生态环保、清洁能源、粮食水利、交通、油气及矿产资源保障等。七大工程选择的是有利于调结构、补短板,加强薄弱环节建设,增加公共服务产品供给的重大工程,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全局性、基础性、战略性意义的重大工程,以促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从这个意义上讲,七大工程既是宏观政策,也是产业政策,两者形成叠加效应。如果后续措施得当,七大工程将形成“稳增长”和“调结构”的合力。
夜雨观澜:从外贸、内需和投资这“三驾马车”看,促进消费扩大和升级,调整优化外贸结构,这些可能短期内都不足以挑起“稳增长”的重担,因此投资成了第一位的选择。不过,借机我们可以为打造大物流筑牢基础,先把硬件搞上去,还能促进稳增长,也是一件不错的事情嘛。
专栏小编:打造物流基础设施也是为了培育经济增长点奠定基础,这也迎合了物流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的需要。另外,在短期内的重要意义是对物流企业升级有拉动作用。企业改革是下一步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你们对此有何考量?
把酒临风:深化改革是一盘大棋,对于企业来说,目前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已被大家看好。混合所有制经济有利于在更大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各类所有制经济优势互补。不过,在物流业,国有、民营、外资,三种性质企业并存,其中民营企业发展最快,国有企业规模最大。怎样融合这些体制确实要创新,以往也有物流合资性企业,但经营几年后纷纷解体,最后还是成为独资性企业,所以这条路如何走还需探讨。
金玉其中:我觉得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有利于形成多元制衡机制,有效避免企业被内部人控制,使股东获得最大投资收益。有些企业搞不好,往往是由于企业被内部利益集团控制,不顾投资者利益。特别是一些上市企业,大量小股东不可能参与企业经营决策,而企业经营和财务又不透明,导致股东利益受损,挫伤投资者积极性,成为股市不振的根本原因。在混合所有制基础上形成科学的公司治理结构,能有效矫正企业经营行为,促使上市公司以提高企业价值为最高经营目标。
专栏小编:我国目前正由工业大国走向服务业大国,消费需求成为中国增长转型的突出优势,这样的话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经济结构。对于物流业来讲,在这个调整结构的过程中有哪些有利条件,需要突破什么瓶颈?
金玉其中:2008~2013年,中国服务业增加值从13.1万亿元增长到26.2万亿元,实现了规模上的倍增。未来五六年,如果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速保持在10%左右,那么总规模有望扩大到48~53万亿元,到2020年服务业规模有望实现倍增,在此背景下物流业将会有极大提升,同时也表明中国经济增长动力正在发生重大变化。
夜雨观澜:在这个过程中国企变化最大,规模较小的国企注定逃不掉私有化的命运,很多大型国企也会进行薪酬改革压缩薪酬水平。私营企业成为促进就业的主力军,但是这类就业大多属于薪酬较低的低端岗位。今年,政府将更重视服务业对就业的吸纳能力,将会出台政策鼓励企业扩招,但今年很可能是近十年来收入增长最低的一年,企业加薪压力降低。原因是过去十年,几乎每个行业的平均工资都保持着两位数增长,很多城市的最低工资在五年内翻了一番,工人们对自身的定价脱离了市场,这也造成了我国企业成本上涨,国际订单流向低成本国家的原因。
把酒临风:由工业大国走向服务业大国更需注重创新,形成全社会创新创业的新常态。进入工业化中后期,生产性服务业直接融入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全过程。为此,服务业主导不仅是形成新一轮创新创业潮的主要推动力,而且将为创新创业开辟巨大的市场空间,由此形成创新驱动新格局的重要条件。中国由工业大国走向服务业大国,关键在于加快服务业市场开放和制度创新。但是服务业供给瓶颈问题突出,难以满足社会服务需求,根源不在于国内资本短缺,而在于服务业市场开放的严重滞后。
专栏小编:服务业市场的开放程度相对是低了一些,不过物流业还是比较高的,尤其是近些年来国务院不断出台支持发展物流业的政策,物流业成了投资的热点。那么,要使我国尽快发展,成为物流强国,你们认为最先要解决哪些突出问题?
夜雨观澜:我认为,物流业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还不能满足社会需求。怎样解决?我看还是以开放促改革——扩大双边和区域服务贸易协定,或可打破或减少对中国的贸易壁垒。在这方面,可以率先在新兴经济体、亚太地区、欧洲等国家和地区取得突破,加快拓展与这些国家在金融、信息、物流业等服务领域的开放合作,这样能促进物流业整体水平提升,或许又迎来一个发展物流业的十年黄金期。
把酒临风:从产业发展规律看,物流业个性化、差异化程度高,而恰恰是中小企业更能够灵敏地适应市场需求。所以,发展物流业,主体是中小企业,关键是放开市场,重点是激活社会资本,打破对社会资本的限制,鼓励支持社会资本进入物流业,尽快使社会资本成为物流业发展的主体力量。
金玉其中:中国实现由工业大国向服务业大国的转型,意味要打造中国大物流,那么必须要加快公共资源配置市场化进程。比如,物流用地是个掣肘物流业发展的大问题,因此土地等公共资源配置要向物流业倾斜。在中国提出的设立亚太自贸区设想中,服务贸易和服务业开放将成为重点,我想未来提高服务贸易比重,打造中国大物流将会是个十分紧迫的任务。
专栏小编:今天,三位专家用你们的发散性思维谈了许多,我总结为一个中心吧,就是“破除羁绊打造中国大物流”。要实现这个目标的根本在于改革,尤其是在当今经济新常态的大背景下,我们物流业更要坚定信念,把工作落到实处。好,今天的谈话就到这里,感谢三位专家的参与,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