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迪
《论语》是儒家的经典文献,它以“仁”为核心,试图将家庭伦理推广到整个社会,以此拯救那个纷乱的世界。它内容丰富、博大精深,许多论述不仅未过时,而且还闪耀着独特的光芒。笔者想强调的是,它所包含的丰富的法治意识,时至今日仍然具有多方面的积极意义,值得发掘和整理。
礼仪之道包含了有益的“规矩意识”
礼,在《论语》中讲得很多,狭义的礼是指礼仪,广义的礼是指规矩。例如《八佾篇第三》:“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子贡想把每月初告祭祖庙的羊省去不用,孔子就说:赐呀,你可惜的是那只羊,而我可惜的是这种仪式。)在孔子看来,祭祀祖先的礼,可用来表达慎终追远的孝心,这是不能动摇的。这里所说的礼,指的是礼仪。又如《颜渊篇第十二》:“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答,国君要像国君,臣子要像臣子,父亲要像父亲,儿子要像儿子。)这里说的也是礼,指的就是规矩。孔子坚决反对“僭越礼仪”,在谈到季氏时,他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话:“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八佾篇第三》)在孔子看来,臣子胆敢使用天子的礼仪,是大逆不道的,是绝不能原谅的。
应当指出,孔子所极力维护的规矩,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它所包含的具体内容,许多东西已经变得不合时宜。但是,它所包含的规则重于地位,规则重于权势,规则重于兴趣,规则重于个人意志的理念,难道不值得肯定吗?它所包含的对既定规则的充分尊重,对践行规则的充分肯定,对践踏规则的极度鄙视态度,难道不值得在新的形势下发扬光大吗?《论语》所包含的强烈的规矩意识,在今天仍然具有积极意义。
中庸之道包含了可贵的“衡平意识”
中庸之道的重要含义之一是强调适度,“过犹不及”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五美”美在哪儿?美在适度。孔子心目中的官员理想形象是:“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尧曰篇第二十》)意即惠民而不浪费,役民而无怨言,有欲望而不贪婪,泰然自若而不傲慢,威严而不凶猛。很明显,这里强调的就是适度,适度即美,适度即佳,适度即理想状态。“四恶”恶在哪儿?恶在过度。“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尧曰篇第二十》)在孔子看来,为官者有“四恶”,不教而杀就是虐待,不督促而要求成功就是粗暴,要求不严而又限期完成就是贼行,给人财物而又小里小气就是庸人。“四恶”之所以恶,在于过度,在于过分,在于极端化。
中庸之道的要义,是反对极端主义和单向主义,这是《论语》留给我们最宝贵的思想财富之一。无独有偶,西方英美法系中有个渊源为“衡平法”,它遵循公平正义的原则来审理案件。在西方,许多人认为法律的基本功能就是平衡不同利益,消弭各种冲突,实现社会和谐。由是观之,东方的中庸意识与西方的平衡意识是遥相呼应的,它们不仅互相应和,互相印证,而且还互相补充,互相神交。当然,它们毕竟是不同的东西,并不可以互相代替。在今天的条件下,认识中庸之道的本来面貌,恢复中庸之道的冷静理性,拂去中庸之道身上的灰尘,对于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无疑是一件具有意义的事情。
君子之道包含了积极的“操守意识”
《论语》浓墨重彩谈君子之道,提出了完整的“操守意识”。它反反复复比较了君子和小人,热情地褒扬君子,无情地斥责小人,并且在一褒一贬中显示对操守的理解和洞见。
在孔子看来,君子和小人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是思想信仰不同,例如“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怀德,小人怀土”(《里仁篇第四》)等。其二是人际关系不同,例如“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为政篇第二》),“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子路篇第十三》)等。其三是外部形象不同,例如“君子坦荡荡,小人常亲戚戚”(《述而篇第七》),“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篇第九》)等。这里提出的是完整的君子之道,也是完整的德治遵循。
现代文明的一大特点,就是法治与德治的结合,法治必须以德治为自己的深厚基础。《论语》的君子之道所包含的“操守意识”,为今日之德治,提供了丰富而宝贵的资源,值得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