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义换用 情深意长

2015-11-20 02:08周章轼
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 2015年11期
关键词:反动派同义敌人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开篇即吟诵这脍炙人口的诗句,是想说道我汉民族语言的又一特点优势:一词多义,多词一义。一个词语能表达多种意思,如普通的“吃”“套”分别有8个和16个义项。反之,一个意思又可以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如表示争冠得胜、竞赛失利两种意思的词语,就有数十个之多,如此这般,我们曲致多变地达意传情、千姿百态地构架文章,才有了丰富的词源、灵妙的技法。

一代文坛斗士闻一多先生1946年7月云南大学追悼李公朴大会上的演讲,慷慨激昂,堪称声讨反动派的檄文。先生在演讲词中,实施词语的同义换用,一再变换“灭亡”的不同说法,鞭辟入里,气冲霄汉。(引文中的序号,系笔者所加)

“(1)历史上没有一个反人民的势力不被人民毁灭的!(2)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面前倒下去了吗?翻开历史看看,(3)你们还站得住几天!(4)你们完了,快了,快完了!我们的光明就要出现。(5)我们的光明恰是反动派的末日!”

词段中“消灭”这一词义的五次变换出现,同中有异,文旨精深,“(1)被人民毁灭的”——强调灭亡的施动者是人民,深意是:与人民为敌,必被灭亡。“(2)倒下去”——以漫画笔触,将反动势力的灭亡脸谱化、形象化,含蓄而又决绝。“(3)站得住几天”——以反诘式的俗语,极言反动统治大限将到。“(4)完了,快完了”——用连续反复,宣称敌人已是崩溃之势。“(5)末日”——极言反动派注定将从最后的疯狂,坠入最终的灭亡。

看得出来,“灭亡”一义的多词换用,催生了一个强大的气场,充溢着对敌人的无比蔑视,对人民必胜的强大信念。

在这篇演讲中,闻一多先生对抽象的心理活动,也施以词语同义换用,且大同之中又生新义,把词语同义异表的功能发挥到极致。

“这些无耻的东西,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想的,他们的心里是什么状态,他们的心是怎样长的!”作者揭露敌人的邪恶无耻的心态,连用了三种说法——“怎么想的”——“心理是什么状态”——“心是怎样长的。”分别用了“怎么”“什么”“怎样”疑问词道出敌人的邪恶心理已到了常人难以想象、不可理喻的状态,并且这三者不是简单的重复,从“怎么想”到“怎样长”对邪恶心理的刻画层层加深,同义换用中见出劲道。

上述词语的同义换用表明,同一语义,变换不同的载体,以不同的词语出现,既强化了意念情感,又避免了用词的单调雷同,一显闻一多先生高超的语言艺术,摄魂夺魄的演讲才能。

时下社会,这种同义换用的语言现象,十分普遍,受人青睐,现从报刊中拈来一例,可见一斑。

“广东队一枝独秀,在九个项目的比赛中夺得六项冠军,福建队获得两项第一名,广西队摘得一项桂冠。在最后一天的比赛中,南国名将谭良德独占男子三米跳板鳌头……”

(搞自《全国跳水锦标赛落幕》)

作者对竞赛得胜这一语义,采用了“一枝独秀”“夺得冠军”“得第一”“摘得桂冠”“独占鳌头”五种说法,文面活络,全无雷同之嫌,且于文辞的变通中,悄然传出跳水健儿龙腾虎跃、攻关夺隘的英武之气。

变换视角,扫描乡村普通人家,这种语言现象也比比皆是,十分有味,君不见多年恩爱夫妻,因语境、心境的不同,女方对男方称谓变化多多:“孩子他爹”“他爸”“当家的”“老头子”“老伴”“咱男人”“夫君”“咱家那口子”“老不死的”“死冤家”……虽同指一人,但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声声呼叫中常常是情趣横生,兴味盎然。

回味以上赏析,对于如何紧追文旨文情,扣含语言环境,切中语者个性,从而成功实施词语的同义换用,想必各位已是了然于心,但愿这一语言技巧在你的文丛里含苞绽放、熠熠闪光。

周章轼,著名语文教育家,著有《徜徉在语文世界里》等。endprint

猜你喜欢
反动派同义敌人
Dale Carnegie
捡敌人的枪来用,靠不靠谱
我是一个叛徒
西夏文《同义》重复字研究
敌人派(下)
西夏文《同义》考释三则
同义句转换专项练习50题
《论人民民主专政》
狱中诗
技术好比一把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