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坚
云南地方有种东西叫做房头草。这几年用水泥塑料改造世界以后,已经难得见着了。过去云南房子,瓦顶才铺好不久,一场雨,茅草就在房顶上疯长起来,非常茂盛。秋天枯黄,春天转绿,有时候我们打羽毛球,飞到房头上,还要爬到草丛里去找。里面野花、蝴蝶、马蜂、虫虫的什么都有。我昔日读书的云南大学,前身是东陆大学,我在校时,那学校有法国式样的高大建筑,清朝留下来的贡院,整个校园是一个浑然一体的中国式古典园林,有个院子还是林徽因设计的。曲径通幽,古木参天,野草肥沃,那时我们一下了课,随便就去那厚草上躺着,还要拔两根吸些草浆。樱花上面是蓝天,蓝天深处是未来,那校园很是培养了几代人的浪漫主义。
从来没有见过有人给那野草浇水,它自生自灭,但总是茂盛。最近再进去,发现一切已经焕然一新,云南野生蔓草已经被每天要剃头浇水的进口芳草更新,建筑物粉刷一新,一览无遗。80年风雨创造出来的青苔、苍茫、古典感觉统统被几桶中华牌油漆、双飞粉清除得没有一点痕迹,就像一所刚刚竣工的中学。模仿的是外国某个三流大学。(一流大学总是以古老为荣,我最近曾经在索邦大学小坐,那些旧椅子磨得发亮)。令人以为,这个大学的建筑系是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学问方面的文盲。
不愿意做一个自己,总是要做别人。这不是说当下正在我国风起云涌的整容染发运动,而是说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化习惯。上个世纪,最时髦的主义之一是“拿来主义”。鲁迅留学日本,日本人善于模仿,于是拿来“拿来主义”;胡适留学美国,美国人崇尚实用,于是拿来“实用主义”。20世纪初,拿来还比较讲究实用,还要脱了鞋试试是否硌脚,比较小心,甚至为脚的痛痒而吵到翻脸,大动干戈。到现在,拿来好像已经只是拿来而已,至于是否合脚已经不管了,甚至削足适履也很正常。西方不再是理论、道德、主义、自尊什么上的障碍。都是现成品,拿来就是,发展到盗版,也是理所当然。
西方创造的时候,是根据自己的身体,量体裁衣。那文明首先不是为中国人创造的,中国文明也是一样。文明当然有普遍性的一面,但是文明更有具体的一面。具体的生活方式、物质、器皿是根据具体的身体来创造,各民族生活对人生的意义、幸福的含义的理解也许大同小异,但生活的细节并不一致。世界的魅力在于细节,而不在于一致。拿来,如果在普遍性的层面,问题不大,到了细节上,问题就大了。
我切身地感觉到,中国的身体并不适合如此多的汽车。西方人少地大,居住传统是彼此独立,距离很远。文化传统自古就崇尚速度,崇拜“在路上”,发展出汽车文明,是身体与文化的需要。一家有三四辆车很正常,随时把一个家搬进汽车迁移到世界的尽头去,也很正常。坐在汽车内并不觉得拥挤,可以感受世界的自由辽阔。中国那么多人,那么点地盘。经常坐在汽车里,感受的不是世界的辽阔,而是拥挤、堵塞、漫长、闷躁、窒息。许多人买汽车,并不是因为身体舒服,而是用来撑个面子派头,象征财富权利地位成功。
其实在我看来,自行车王国是令中国身体最舒服的工业文明,它本是西方的,但适合于中国的身体。用一辆自行车来象征财富与用一辆汽车来象征财富有多少不同?都是机器么。但你不能这样思考问题,因为人们“拿来”已经成性,拿来与身体已经没有多少关系了。我听说,把头发染黄的化学颜料用多了会掉头发,伤害身体、无益于生命,青年们都知道的,但谁在意呢?只要那是一个“拿来”的。
(选自《今晚报》)
“世界的魅力在于细节,而不在于一致。”在拿来成性的中国人眼中,魅力主要体现在“面子派头”和“财富权力地位成功”,唯有获得这些,才标志着个人魅力与利益的最大化,即使身体不舒适也在所不辞。经济的进步却导致文明的退化,简单粗暴的“拿来”背后潜伏着不求甚解的愚昧与浮泛之风,我们是否该反思自身的行为——“拿来主义”真的只要拿来就是吗?在越来越多华而不实的情形中,我们该抛弃求取“一致”的想法,回归细节,去粗取精,洋为中用,细细思索拿来的东西是否合身合意,从而形成具有真正实用价值的审美观念和文明态度,清醒地、自持地“拿来”,而不是让拿来“由着性子”。(方青柠)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