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2015-11-18 06:58
环境技术 2015年6期
关键词:动车组寿命配电网

[新闻资讯]

中国新型高寒高铁动车组获制造许可

11月10日,由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制的CRH2G型高寒动车组,正式获得中国国家铁路局颁发的“型号合格证”和“制造许可证”。

作为中国高铁全新的一款高寒车型,CRH2G型高寒动车组攻克了耐高寒、抗风沙、耐高温、适应高海拔、防紫外线老化五大技术难题,能同时适应高寒、风沙、高海拔等恶劣运营环境,这种能适应多种特殊气候的高铁动车组在全世界尚属首个。

CRH2G型高寒动车组的研发前后历时近3年,全面验证了动车组的技术性能,其中仅耐低温试验67项,抗风沙试验16项,高海拔试验6项。CRH2G型高寒动车组还首次在世界最大的气候风洞试验室——奥地利RTA试验室进行低温试验,进一步验证了动车组耐高寒抵御冰雪的能力。

该公司高级主任设计师程建峰介绍说,CRH2G型高寒动车组时速250 km,采用8辆编组,能在零下40 ℃到40 ℃极端气候条件下正常运营。动车组所使用的材料、润滑油脂及电气元件都通过零下40 ℃的耐低温试验,升级了耐寒能力。CRH2G型高寒动车组采用大量的新材料和新技术,解决了高寒高温适应性难题。

据悉,CRH2G型高寒动车组的成功研制,为中国以及海外高寒、沙漠和高原地区的高铁线路提供了适应性更强的动车组车型。预计2015年底,CRH2G型高寒动车组将在中国的兰新高铁正式投入运营。

国网天津电力“配电网高可靠性供电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项目通过成果鉴定

日前,国网天津电力牵头完成的“配电网高可靠性供电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项目通过天津市科技成果鉴定,该项目为我国智能配电网高可靠性供电奠定了技术基础。

项目成果攻克了配电网规划、优化控制、精益化抢修、配用电集成等突出难题,提出了多电压级高可靠性配电网网架协调优化技术,发明了考虑负荷不确定性的设备故障安全性检验方法,构建了预防控制与紧急控制相结合的高可靠性控制体系,研制了集中分布协同的配电网运行控制系统软件与关键装备,发明了配电网故障精确可视化定位技术,开发了国内首套配用电业务一体化综合能量管理系统,建设了以天津城南核心区和中新生态城为代表的一批高可靠性配电网工程。

该项目成果已成功应用于我国90 %的直辖市和省会城市、67 %以上地级市配电网建设改造工程,提出的配电网规划、运行、抢修技术的集成应用使我国城市配电网供电可靠率提升到99.995 %,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海洋工程装备材料腐蚀与防护关键技术基础研究”通过中期验收

以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为项目依托单位,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973项目)“海洋工程装备材料腐蚀与防护关键技术基础研究”6个课题于2015年10月通过了科技部的中期验收。

项目的研究工作围绕着“多重海洋环境因素下材料腐蚀及损伤的力学-电化学交互作用机理与规律”、“高温高湿海洋环境下材料腐蚀的化学-电化学相互作用机理与规律”、“海洋环境中生物在材料表面的粘附与微生物腐蚀机理”和“深海和高湿热环境下新型耐蚀耐磨金属和防护材料的结构与性能调控”等四个关键科学问题,开展全方位的研究。

项目基于大量实验研究数据,首次阐明了海洋大气腐蚀、海水环境腐蚀、海洋微生物腐蚀、海洋生物腐蚀等我国海洋环境腐蚀的四个新规律;提出建立了中高温盐水蒸气共存环境中合金的化学-电化学协同腐蚀机理、我国海洋大气环境腐蚀机理、海洋大气和飞溅带的环境腐蚀应力机理、深海环境腐蚀机理、海水环境中硫酸盐还原菌作用腐蚀机理、基于藤壶的海洋生物污损分子动力学机理等六个理论新认识。在新型耐蚀钢种研发、南海岛礁防腐蚀设计指导和动态耐磨防腐涂层应用、文昌航天发射场腐蚀综合治理和泰国腐蚀普查等4项重要工程中获得应用。

中科院海洋新材料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宋振纶团队还首次发现一种名为新喀里多尼亚弧菌(Vibrio neocaledonicus sp)的海洋细菌,可在金属表面形成具有高度缓蚀作用的生物膜,使普碳钢的腐蚀速度降低60倍,该细菌的高缓蚀特性,可为未来金属材料防护技术的开发提供新思路。

宇航用小型、高频、高可靠温补晶体振荡器在二院203所问世

近日,中国航天科工二院203所研制出一款集小型、高频、高精、高可靠性为一体的温补晶体振荡器,此款小型高可靠温补晶振只有半个小手指甲盖大小。

此款温补晶体振荡器采用陶瓷一体化全密封结构,将所有元器件和电路集成密封在陶瓷基座中,同时具有频率高、体积小和频率温度稳定性好和可靠性高的特点。该产品输出频率上限达到了200 MHz,相对于国内现有宇航用小型温补晶振,频率上限提高了3倍;相对于现有宇航用高频温补晶振,体积缩小为1/20;相对于分体式结构的小型高频温补晶振,具有更高的可靠性。

普通小型高频温补晶振多采用分体式结构,电路和元器件没有完全封装到一起,用于宇航等恶劣环境下会有发生故障的隐患。203所重新设计了结构和电路,采用混合集成工艺,攻克了高频温补晶体振荡器高可靠小型化这个难题,研制出集小型、高频、高精、高可靠性为一体的温补晶体振荡器,为火箭和卫星在恶劣气候环境下稳定工作提供保障。目前此产品已应用于卫星、火箭等领域中,可以推广应用于通信、导航、汽车等各个领域。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防腐蚀老化分会成立

2015年12月3日,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防腐蚀老化分会成立大会在长安汽车会场召开,标志着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防腐蚀老化分会正式成立。

该分会由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牵头设立。该分会将开展汽车防腐蚀老化理论与实务研究,建立贯穿汽车产品规划、设计、制造、运输及贮存、使用等整个生命周期的防腐蚀老化标准体系,不断加强与国内国际相关行业交流。

据悉,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于去年开始筹备该分会,并以“汽车主机厂”为牵引龙头,联合汽车防腐蚀老化产业链上的金属材料厂商、非金属材料厂商、涂料厂商、化学药品厂商、涂覆电镀加工企业、腐蚀老化检测机构、防腐蚀老化科研院所、包装贮运厂商等,贯穿汽车设计、制造、运输、贮存、使用等整个生命周期。在公布的第一届委员名单中,《环境技术》杂志主办单位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的揭敢新和王俊,分别担任副主任委员和副秘书长一职。

中国海洋大学为主研发的海洋可控源电磁勘探系统近海实验取得成功

近日,在青岛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码头及其附近海域成功完成了中国海洋大学为主研发的海洋可控源电磁勘探系统浅海联调联试。测试期间,布放了中国海洋大学自主研发的五台海底电磁采集站和大功率水下电流发射器。

此次在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进行的是海洋可控源电磁勘探装备近海环境系统联调测试和功能性试验,将海底电磁采集站和水下电流发射器布放至指定海域,利用电流发射器发射低频电磁信号,位于海底的电磁采集站接收并采集来自海底的电磁感应信号,测试电流发射器和电磁采集站的协同工作。

工作人员将海底电磁采集站运往船上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近海测试将水下电流发射器的最大发射电流调至1 000 A并测试成功。据试验团队介绍,目前国际上只有一家专门从事海洋电磁油气勘探的地球物理公司具有研发1 000 A以上可控源电磁发射系统的能力,国际知名海洋研究机构美国Scripps海洋研究所研制的海洋可控源电磁发射系统的最大输出电流为500 A,而此次中国海洋大学自主研发的水下电流发射系统样机的最大输出电流达到1 000 A,此次海试成功证明中国海洋大学自主研发的水下大功率电流逆变系统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中车唐山公司地铁防撞吸能大部件国内首个通过冲击试验

近日,中车唐山公司研发的地铁车辆防撞吸能大部件,在国内第一个通过冲击试验。

中车唐山公司技术团队通过“产学研用”一体化的模式,联合国内高校资深专家进行了历时三年的研究。在揭示碰撞变形吸能机理的同时,基于列车碰撞被动安全防护的需求,从顶层指标展开研发设计。唐山公司技术团队中前后提出了近20种设计方案,进行了5 000多次仿真分析和再优化,使设计的地铁车辆防撞吸能大部件结构实现渐进的、有序的、可控和可靠的折叠变形压溃,能够满足在一定的相对速度下,两列编组地铁列车发生碰撞的吸能保护需求。

这次冲击试验,中车唐山公司研制的地铁防撞吸能大部件以28 km/h的速度撞击刚性墙,不仅一次性试验成功,并且在四次充分性重复试验中,都完全一致地重现了防撞吸能大部件良好的压溃吸能状态。中车唐山公司研发设计团队还巧妙地运用模块化技术,使这种吸能装置能够通过“变形”灵活地应用于多种地铁车型中,提供可靠的安全防护。

航天14所高温介电测试设备建成

前不久,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一院14所天线罩材料高温介电测试设备建成,该所研制的天线罩在飞行器再入过程中必须经历严酷的力热环境,导致材料在高温环境下的介电性能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其透波性能。目前,国内的高温介电测试设备仅能在1 000 ℃以下开展测试,无法满足研制的需要。这套设备的建成,将使技术人员对天线罩材料在高温环境下的介电性能的变化有更深入的了解,将大幅提升天线罩透波性能的设计水平。

兰州510所电推进寿命考核试验首次突破1万小时

近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510所开展的LIPS-200离子电推进系统地面1:1长寿命考核试验累计工作时间达到1万小时,开关机5 000次。这标志着我国离子电推进系统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我国航天器即将进入“全电推进”时代。

2013年12月25日,510所全面启动了电推进系统地面1∶1长寿命考核试验。此后,该试验先后确定了离子推力器关键部组件主要失效模式和关键性能参数,首次实现了离子推力器栅极腐蚀形貌在线测量,并创新提出了基于整机和关键部组件的小样本可靠性评估方法,试验取得了一个个重大突破。截至18时,该系统在地面长寿命考核试验中已突破1万小时,具备确保卫星在轨可靠运行15年以上的能力。

目前,该试验已转入寿命极限摸底阶段。专家预计,未来3至5年内,我国将实现航天器的“全电推进”。届时,可大大提升中国通信卫星、深空探测航天器、重力场测量卫星等整体技术水平及性能,进一步增强我国商业卫星的国际竞争力。

张福泽首创飞机结构日历寿命新理论新方法

中国工程院院士、空军装备研究院飞机寿命专家张福泽,应用自创的飞机日历寿命新理论新方法,对飞机金属材料进行理论计算和试验对比研究,其计算结果与试验值吻合,验证了这种理论和方法的可靠性、适用性,该研究成果已引起学术界广泛关注。

国际上衡量飞机寿命的指标通常有疲劳寿命和日历寿命两种,飞机只要达到任一指标就必须报废。据张福泽介绍,飞机的日历寿命主要依据飞机金属材料的腐蚀和非金属材料的老化损伤来确定,由于涉及温度、湿度、紫外线照射和各种介质等繁多因素,至今国际上仍未建立起有效的飞机日历寿命计算理论和方法,导致无法给出准确的日历寿命,使飞机或过度使用引发事故,或提前报废造成浪费,严重制约了飞机的正常使用。

为准确测算飞机的日历寿命,张福泽长期开展飞机腐蚀、疲劳、损伤力学和表面工程等多学科交叉综合研究,历经20年反复论证和验证,找到金属材料与真实环境参数之间的多种新规律曲线,建立了飞机金属结构日历寿命确定的新理论法则、新试验方法和新编谱方法。

应用张福泽创立的新理论新方法,可用腐蚀参量直接计算或试验给出真实环境下的金属使用日历寿命,这在国内外尚属首创,将为飞行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航天702所首台20吨油冷感应式振动台诞生

近日,航天科技集团一院702所研制成功了世界上第一台20 t油冷感应式振动台。

该振动台采用油冷方式给振动台降温,代替了通用的水冷、风冷降温方式,降温效果好,可靠性强,可用于测试航天设备及民用领域的高铁、汽车等设备的结构可靠性。

该振动台使用熔点低的冷却油代替水为振动台降温,让振动台不怕低温。同时,冷却油不导电,可以确保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经过初步试验,该振动台已通过相关可靠性考核,冷却效果良好,相关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猜你喜欢
动车组寿命配电网
人类寿命极限应在120~150岁之间
“95后”动车组女司机的首个春运
仓鼠的寿命知多少
动车组BTM带内干扰的排查与整治
马烈光养生之悟 自静其心延寿命
关于城市10kV配电网自动化实施的探讨
人类正常寿命为175岁
CRH3型动车组轮对压装曲线研究
高速铁路动车组站内对标停车难的研究
基于IEC61850的配电网数据传输保护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