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子宫全切与经腹全子宫切除对盆底功能的损害情况对比分析

2015-11-18 06:17陈芬林锦莲邓林花
河南医学研究 2015年9期
关键词:盆底盆腔膀胱

陈芬 林锦莲 邓林花

(徐闻县妇幼保健院妇产科 广东 湛江 524100)

在子宫疾病各类临床手术方案中,全子宫切除术是其中的主要倚重,然而子宫切除术往往对患者盆底整体结构造成破坏,不利于术后盆底功能恢复,且有较大几率出现盆底功能障碍(pelvic floor dysfunction,PFD),对患者生活质量产生较大影响[1]。目前随着妇产科临床工作以及腹腔镜技术的快速发展,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成为当前妇科疾病的一种广泛且有效的手术方法。本文对比腹腔镜子宫全切与经腹全子宫切除对盆底功能的影响,旨在为临床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帮助,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徐闻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70例子宫切除术患者,年龄42~74岁,平均(53.9±5.2)岁;全组患者均被确诊为子宫良性疾病,其中22例为子宫腺肌症,36例为子宫肌瘤,8例为宫颈上皮内瘤变,4例为子宫内膜增生。按照RevMan5.0软件生成的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两组年龄、性别等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入院后两组均行常规妇科检查,观察组接受全身麻醉,取膀胱截石位,常规放置杯状举宫器和尿管,并建立人工气腹,经气腹穿刺孔(10 mm)将腹腔镜置入,然后分别在下腹左右对称部位做一穿刺孔,将手术器械置入。首先对患者盆腔以及腹部具体情况予以检查,对于存在粘连的情况可采取钝性分离处理;将双侧子宫韧带以及卵巢固有韧带予以电凝离断,反折剪开膀胱子宫腹膜,下推膀胱;将子宫动静脉予以水平电凝离断处理,并将骶主韧带切断,切开阴道穹窿后常规取出子宫,操作完成后即可清洗缝合。对照组取常规平卧位,于腹部正中作一切口探至患者腹腔,按照观察组操作方法处理子宫血管、韧带,并最终切除子宫,操作完成后清洗缝合。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分别在手术前后评估两组手术情况,包括手术用时、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肛门排气时间;术后随访6个月~1 a,记录两组阴道顶端脱垂、压力性尿失禁以及直肠膨出发生率,其中阴道前后壁膨出和阴道脱垂程度评估标准参照POP-Q定量分期法;尿失禁情况则通过Gaudenzs尿失禁问卷调查评分表进行评估[2]。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6.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定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定性资料以百分比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情况以及术后恢复情况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更少(P<0.05);两组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以及住院天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盆底功能障碍率 术后随访6个月~1 a发现,观察组压力性尿失禁率、直肠及膀胱膨出率、阴道顶端脱垂率分别为8.6%、5.7%、5.7%,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1 两组手术情况以及术后恢复情况比较(±s)

表1 两组手术情况以及术后恢复情况比较(±s)

注:与对照组相比,a P>0.05;与对照组相比,b P<0.05。

组别 n 手术时间/min术中出血量/ml住院时间/d肛门排气时间/d对照组35 170.3±19.5 160±39 9.1±1.8 2.3±1.1观察组 35 172.2±23.6a 132±38b 8.9±1.6a 2.2±0.9 a

表2 术后两组盆底功能障碍率对比[n(%)]

3 讨论

对于子宫良性病变患者,临床多以全子宫切除术为首选方案,效果确切,安全性较高。然而全子宫切除术往往会对患者盆腔整体结构造成破坏,严重损伤血管、韧带,导致盆腔内神经支配被严重破坏,最终造成盆底功能改变,引发诸多病理性体征[3]。患者盆底肌肉肌力受到手术影响而不同程度减退,同时盆腔组织结构以及膀胱位置均发生改变,导致尿道失去依托,从而导致排尿功能出现异常,而难以避免地出现盆腔器官脱垂以及压力性尿失禁现象,同时也可见直肠以及膀胱膨出[4]。

腹腔镜手术属于微创术式,较传统开腹手术更轻微,同时出血量明显更少,具有较高的应用安全性,由此广泛应用于外科手术治疗中。从本次研究结果来看,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以及住院天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单纯腹腔镜手术操作具有较好的连贯性,有效控制了患者所受术创程度以及术中出血量,安全性更高。

盆底功能障碍为一种较常见的女性疾病,多以压力性尿失禁以及盆腔器官脱垂为主,其表现主要包括尿失禁、性生活不和谐、阴道肿物脱出以及排便困难等,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传统经腹全子宫切除术由于电气化操作较多,容易损伤患者盆底神经,盆底不同器官相对解剖位置受到严重破坏,由此导致盆底功能障碍。而腹腔镜子宫全切术由于术创小而不会对盆底神经造成较大损伤。本次研究术后随访6个月~1 a发现,观察组患者的压力性尿失禁率、直肠及膀胱膨出率、阴道顶端脱垂率分别为8.6%、5.7%、5.7%,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曹磊等[5]报道相符,表明腹腔镜子宫全切术对盆底功能的损害更小。

综上所述,腹腔镜子宫全切术对患者盆底功能的损害较经腹全子宫切除术更小,术中出血量更少,安全性更高。

[1]韦秀燕.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疾病的疗效分析[J].四川医学,2013,34(4):583-585.

[2]张勇,王丹,潘长青,等.全盆底重建保留子宫与切除子宫术后盆底功能及生活质量评估的比较[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2,28(12):1050-1052.

[3]李梦熊,邓柳枝,成娟,等.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与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后对盆底功能的影响[J].中华腔镜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2014,8(5):10-12.

[4]苗娅莉,周蓉,王建六,等.子宫全切除术后远期盆底功能及性生活状况调查[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2,47(7):496-499.

[5]曹磊,王志莲.全子宫切除术对盆底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J].临床医药实践,2011,20(4):249-252.

猜你喜欢
盆底盆腔膀胱
盆底肌生物电刺激在产妇盆底肌松弛护理中的应用
盆底仪在阴道分娩后尿潴留治疗中的应用
两种盆底修复系统在盆底重建手术治疗中的效果比较
不是所有盆腔积液都需要治疗
膀胱镜的功与过
优质护理在预防全膀胱切除术回肠代膀胱术后并发症中的效果观察
坐骨神经在盆腔出口区的 MR 成像对梨状肌综合征诊断的临床意义
改良式四孔法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加回肠膀胱术
盆底三维超声在盆底器官脱垂女性中的应用效果
彩超引导下经直肠行盆腔占位穿刺活检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