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学飚+陈洁+朱斌
石墨-轻水反应堆十年磨一剑
50多年前,国家“一五计划”期间,武汉锅炉厂破土动工,开启了一段我国核反应堆,特别是舰船用核反应堆堆内构件研制的光辉历史。1960年,公司临危受命,在研制手段有限、人员经验不足、技术条件匮乏、没有相关产品研制经验的艰苦条件下,承接了由一机部下达的石墨-轻水反应堆本体的研制任务。该产品为石墨-轻水反应堆中关键部件,由36个组件构成,产品净重1500余吨。公司边建设、边研究、边制造,历经10年的不懈努力,终于于1971年,研制成功国内首台石墨-轻水反应堆本体,标志着我国核反应堆本体研制水平向前迈进了坚实的一步。
成功试制专项工程产品为国防建设添砖加瓦
因为在石墨-轻水反应堆本体研制过程中的优异表现,公司成功跻身水下舰艇的研制队伍,在专项工程产品研制领域获得了更多的发展机会和提升空间。1966年,随着公司技术队伍及研制能力的不断壮大,公司开始承担第一代舰船用专项工程产品反应堆堆内构件、一回路净化系统再生式热交换器、非再生式热交换器的研制任务,这也是国内首台该类型产品的研制,同时承制的产品还包括专项工程使用的大型过滤器、深水炸弹、重水容器、远距离操作吊装工具等非标准设备。
虽然公司在前期已开展了石墨-轻水反应堆本体的研制,但在研制过程中,仍遇到包括薄壁筒体焊接及固溶处理、薄壁筒体加工技术及变形控制、板型零件孔系位置度加工、深孔加工、异形零部件镀铬、多孔系对中、堆芯支承结构件的装配、304NG材料α相含量偏低等技术难点。本着对国家负责的态度,抱着为祖国国防事业及核电事业发展作贡献的决心,经过近10年的努力,公司成功研制出国内首台专项工程产品堆内构件、一回路净化系统再生式热交换器、非再生式热交换器,提前完成了国家下达的任务。
投身国防事业新型号产品荣获突出贡献奖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国际环境的变化,增强国防力量的变得刻不容缓。公司响应国家号召,积极投身国防建设,继续承担专项工程产品反应堆堆内构件、一回路净化系统再生式热交换器、非再生式热交换器的研制工作。
由于新一代型号产品较老型号产品研制时间间隔较长,专业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严重流失,装备设施的老化,资金短缺和新一代产品技术难度大等诸多因素,给工厂新产品的研制造成很大困难。为恢复型号产品专项工程产品反应堆堆内构件、一回路净化系统再生式热交换器、非再生式热交换器的研制能力,公司采取了一系列特殊手段。首先,科学制定技术人员培训计划,采取边研制边学习的方式,利用工作之余,加强相关技术人员的技能培训;其次,组织专题攻关团队,对新产品中的技术难点开展专题攻关;第三,抓紧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保障条件建设、关键工艺装备的论证以及生产组织机构的调整;第四,调整公司预算,为专项工程产品的研制提供资金保障。通过以上措施,公司在短时间内掌握了相关研制技术,攻克了十多项关键加工技术,保障了专项工程产品的研制质量和进度。
2001年3月,公司首台新型号产品顺利交付,取得了一次用户检查合格、一次验收合格、一次预装合格的好成绩。2007年,党中央、中央军委授予公司“高技术武器装备发展建设工程突出贡献奖”。
走军民融合路实现东方武核跨越式发展
2008年底,中国东方电气集团为构建完整的民用核岛主设备链,与武汉锅炉集团强强联合,成立东方电气(武汉)核设备有限公司,打造船用和民用堆内构件专业制造服务基地。标志着公司正式进入军民用核电堆内构件产品市场,成为舰船用堆内构件唯一定点供应商,国内重点民用核电堆内构件供应商。
新公司成立后,立即着手文化建设工作,在继续发扬原有的军工精神的前提下,又创建了诚信透明的核安全文化,在公司内部对军工文化、民核文化、公司文化开展专业轮训,较好地实现了文化融合。在质量保证体系方面,开展二层次、三层次文件的有效融合,做到质保体系的融会贯通,用高标准、严要求的确保产品质量;在产品制造能力方面,公司经过有效的工艺评定,不断提高车间生产效率;在技术能力方面,公司精心策划,组建主业技术团队进行专题攻关,使军民产品研制技术得以有效互换。
除开拓民用核电市场外,公司还继续为我国国防建设贡献力量。在民核产品方面,成功交付首台CPR1000二代半技术产品,正在研制的AP1000三代技术产品,标志着公司成功迈入民核产品市场。同时公司还肩负着新型水面、水下舰艇同堆内构件及相关热交换器的研制。2013年,公司成功交付HEA堆芯支撑结构件、堆芯出口温度测量组件;2014年公司成功完成清华大学低温堆工程堆内构件的研制。
“十三五”期间,公司将继续以“打造世界一流的核装备供应商”为发展愿景,不断提升企业自身核心竞争力,努力制造质量最好、使用最安全、用户最满意的核电产品,坚持“东方出品,必属佳品”的用户承诺,为国防建设、中部崛起、复兴大武汉、形成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核电产业链作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