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与周文亮的对谈是从上海老相机制造博物馆开始的,周文亮不厌其烦地带着笔者从中国相机制造的元年讲起,全凭记忆讲述了整个中国相机制造业的发展。虽然白发已经多过了黑发,但是这位海鸥相机厂史上最年轻的厂长依然声音洪亮,精气十足。在同顾了整个中国相机制造业之后,我们的谈话依然觉得不够尽兴。于是在周文亮的带领下来到了网子坊的一间咖啡馆,换了环境之后的他也卸下了讲述者的身份,更加从容和优雅地谈起了曾经在海鸥厂工作的经历。咖啡馆是他与朋友共同经营的,咖啡馆罩的几个陈列柜里放有周文亮收藏的各个时期的相机,虽然都静立在那里,但仿佛还是当年刚出厂时那样铮亮。
八十年代有一半时间用来学习
我是1975年进海鸥厂的,刚进厂的时候是250个学生进厂,一共有四个共青团员,我是其中之一,当时最好的人选拔给领导开车,领导开车的司机需要思想好的人员。当时刚刚确定下来厂要搬到松江去,那时是东亚最大的照相机厂,我就是那时候被招进去的。到现在已经40年了。
在1985年开始做的厂长秘书,这之前就出去读书,我当时觉得没有文凭是不行的,拿了文凭回来之后,到了厂长办公室做秘书,到了1987年的时候做了厂长办公室主任,1989年又去学复旦的管理专业研究生。读完硕士回来1992年做了副厂长,等于说上世纪80年代有接近一半的时间是在学习的。1985年之前基本在学习,1985之后基本在厂里。所以才说在上世纪80年代期间。当时是没有想个人的利益,单纯地想要提高自己。
竞争关系开始
改革开放初期的80年代,人们的生活状态还是比较平静的,特别是1985年之前大家的工资水准比较低,像学徒工月工资是17.84元,一般三年结束拿到的月工资是36块钱。都是国家限定好的,因为国家还是计划经济,大家只要完成任务就好,大家还比较单纯。
后来从1985年开始上海试点10家企业,可以增加工资,一级工资是6块钱,一个部门两个名额。所以从那时开始,大家开始有竞争关系了。有了竞争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开始变得复杂了些。
中国最早的相机测评
当时我在海鸥厂虽然接触器材很多,当时刚刚工作的时候是开车,但是开车之前需要和厂里的老师傅学习一年基层工作才可以。所以我就分配到车间,负责照相机装配好之后的实拍测试工作。主要就是测试相机的功能是否正常,快门曝光是否正常,有没有漏光,胶卷是否正常装卸。当时测试拍摄没有固定的题材,也就是公园随便拍拍。我们一般每一批有新相机都会找上海的摄影师来试用,红旗啊、DF啊、300相机,都试用过。
八零年代记忆有辉煌也有困难
Q:海鸥相机在1980年代销量怎么样?
A:当时全国有34个照相机厂,1980年代海鸥相机占地有14万平方米,全厂上下五千个员工,是当时全亚洲最大的相机厂。当时的销量差不多能占到全国销量的70%,最高的时候甚至销量达到过90%。
Q:你觉得20世纪80年代期间海鸥生产的相机遇到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A:最大的困难还是我们的基础工业不够强大,导致很多材料和磨具无法达到工艺水准,比如机身的用钢材,如果纯度不够就会对零件的耐用度造成影响。但随着一些技术的引进,我们的相机质量也有了非常大的提升。
Q:引进指的是当时美能达的技术?
A:当时引进美能达的技术花了1亿元人民币。这个技术引进之后,不仅对相机制造,对整个上海原材料基础工业也带来了很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