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玲 匡永红
中图分类号:G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2-0095-02
那是在执教《爬山虎的脚》一课的时候。
刚进入课文不久,一位女生突然把手举了起来:“老师,我发现了一个问题。”
我心里一动:“发现什么问题?”
“文中说‘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可……可墙上怎么会……怎么会有……波纹呢?”她脸颊绯红,说了好半天,终于把心中的疑惑表达出来了。
听完这个问题,我简直为孩子的发现惊叹不已。这正是我在备课时预设的一个环节。只是,按照教学进程,它来得早了些。更重要的是,预设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依然是被动学习。而如今,学生自己发现了问题。如果因势利导,它将成为改变学生学习方法的有效途径。
我发自内心地赞叹:“你真是个善于思考的孩子!是呀,墙上哪来的波纹呢?”
问题抛下去,孩子们开始议论纷纷,有的把手举起来又放下了。
只有激起学生丰富的生活体验,才能真正理解文本,走近文本。我笑了:“心里明白,但不大好说,对吧?想想看,只有在什么地方才会漾起波纹?”
这回孩子们有话说了:“只有水面上才会漾起波纹。上个星期天,爸爸妈妈带我到漳河去玩,就见到了粼粼的波纹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
“对呀,只有江、河、湖、海等有水的地方,水面上才会漾起波纹。那,这句话中的水面在哪儿呢?闭上眼睛,想象——”我用舒缓的声音深情朗诵:“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刚读完,就有学生迫不及待地站起来了:“我知道了,那‘一墙的叶子就是水面。前文说,‘爬山虎的叶子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那均匀的铺满叶子的墙壁不就像平静的水面吗?”
我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说得真好!看,多美的绿色水面啊!(课件展示满墙铺着爬山虎叶子的画面。)这绿色的水面漾起波纹,又是怎样的情形?”
一位学生站起来:“看,起风了!是那种很轻微、很柔和的风,像妈妈的手,轻轻拂过。只要微风吹过的地方,绿叶立刻低下去,随后,又马上站起来,发出唦唦的声音,梦呓一般。霎那间,这波浪就传到墙的那边去了。”顿时,教室里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我也被感染了:“这如雷的掌声便是对你的最高评价。这绿色的浪花不是波纹却胜似波纹。”(课件展示微风拂过铺满爬山虎的叶子的画面,师生静静欣赏。)
我动情地问:“美吗?谁能把这种美朗读出来。”
点了一位男同学读,“拂过”读得很重。
我笑着说:“你的风太大了,爬山虎的叶子会吹落的。再给你一次机会,能读好吗?”“能!”声音很响亮。男生又读了一遍。
“这一次的风小多了,真的是轻轻地拂过来的。老师也想来试一试,看看有没有把这好看的情景读出来。”(边读边用手势辅助朗读,到最后“好看得很”有一种抑制不住的喜爱。)
“想不想像老师这样读一读?大家试试看。”教室里响起了朗朗的读书声,孩子们一个个读得认真极了。
……
学到这里,还没有完。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那我,就要把这个例子用到极致。“作者观察多么仔细呀,不仅认真观察了爬山虎的叶子铺满墙壁的静态美,而且细心观察了微风吹拂绿叶的动态美。这一静一动,那一墙绿绿的爬山虎便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学们今后也可以学习这种动静结合的观察方法。生活是海洋,处处都有奇妙的发现。你还见到过类似没有水花的波纹吗?仔细回想一下,然后像叶圣陶老爷爷一样,用美丽的语言把它描绘出来。”
孩子们歪着脑袋,静静地想着。一个孩子举手了:“我见过。前几天,妈妈带我去舅老爷家体验农村生活。走在乡间小路上,大片大片的稻谷成熟了,像铺了一地的金子。一阵风吹过,沉甸甸的稻穗随风起伏,就像泛起一层又一层金色的浪花。”
又有一个学生站起来说:“我还见过另一种波纹,也是在乡下。正是傍晚时分,夕阳挂在树梢,金色的余晖透过密密的树叶,洒在一排小土屋上,阳光在锃亮的红色琉璃瓦上跳跃,也泛起了粼粼的波纹。”
……
多么绝妙的感受,我简直不敢相信,这是四年级学生描绘的。法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卢梭说:“儿童有他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如果用我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去代表他们,那简直是最愚蠢的”。
学生作为个性鲜明的个体,他们的阅读个性是建立在已有的生活体验上的,为此,我不惜用一节课的时间,浓墨重彩的学习了一句话“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想想看,只有在哪儿才会荡漾起波纹?”“这绿色的水面漾起波纹,会是怎样的情形?”一步步设置环节,让学生由生活中的波纹自然而然联想到满墙的叶子在微风吹拂下“波浪起伏”的情形。然后知识迁移,再一次走进生活:“你还见到过类似没有水花的波浪吗?”我没有想到学生会说得那样精彩,引得全班掌声如雷。我想,也只有唤起学生丰富的生活体验,才能博得如此精彩的回答吧。
(责任编辑 陈 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