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住文化的灵魂

2015-11-17 00:48魏晓东
瞭望东方周刊 2015年43期
关键词:交流思想文化

魏晓东

知名教育家罗家伦先生把书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无智慧的书,另一类是有智慧的书。前者“议论虽多,见解毫无”,后者“可以启发人的心灵,开辟人的思想”,是“灿烂的书”。

田学斌的新著《文化的力量》,可以归入“灿烂的书”之列。作者用自己的性情和心智,感悟先贤的思想,不仅勾勒出文化的基本框架,还探讨了文化的核心问题,对文化的几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有几番精彩阐述。而关于思想的特性,作者提出的观点亦富有启迪性。

剖析“人”的内涵

对人生的感悟,多少古圣先哲毕生都在探究,给后人留下了许多不朽的卓越思想。作者用自己的性情和心智去“感悟”前贤的思想,结合现实的生活,提出与前贤在精神上相通而又不完全一样的认识。

“人生的意义在奉献”,这是作者阐述的第一个问题。对人生的意义,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

作者认为,若仅以生命长短来判定人生的意义,是不妥的。“欲从时间久暂上来求得生命的意义,真是微乎其微。故生命的意义,当然别有所在。”作者也认为,最好的办法是“赋予人生更丰富的内涵,使之更有意义、有价值,也就等于延长了生命”。作者对人生意义的理解和领悟,既是对先哲思想的继承,又是一个超越。

《文化的力量》中对做人准则作了阐释:要有感恩的心。这似乎已成常理。然而,究竟为何感恩,向谁感恩?又当如何感恩呢?

答案是:“要尊重别人,包容别人。常怀一颗慈悲的心去帮助别人。”

在《感恩》一文中,作者也曾写道:做人要感恩父母、师友、乡亲、兄弟、姐妹、亲朋、同事、故乡、祖国……一个都不能少。在这里,他特别强调对大自然、故乡、祖国的感恩。

此外则是要“有所守”。

在《文化的力量》中,“守”是守道德规范。有所守,是中华文化的要义之一,守的是自己的一份信念,一份节操。有所守,还是做人的“底线”,是心灵的道德律令,是无形的法则。作者认为,只有每个人有所守,才能有和谐的社会。在和谐的社会里,每个人都是受益者。

思想是文化的灵魂

关于文化思想的价值,作者认为,文化是对人类社会由野蛮走向文明过程中所取得成绩的综合反映。作者特别强调“思想是文化的灵魂”——正确的思想是真理,思想也是生产力。

在这一认识的基础上,《文化的力量》论证了人类社会的每一次重大进步,其源盖出于思想上的大解放。每一次大的思想解放,都成为社会进步的重大推动力。

欧洲在文艺复兴后进入思想启蒙时期,经过社会契约论、天赋人权说和民主思想的激荡而产生民主革命,实现了社会制度的变革和西方民主制度的确立。而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创立,使人们找到了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力量源泉之所在,第一次给劳动赋予了新的意义。剩余价值理论的发现,使唯物史观真正成为科学。

关于思想的特性,作者提出几个富有启迪的观点:

一是思想的诞生往往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创立者甚至需要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代价。

而现实世界中,人们都在不遗余力地追求物质财富,却没有更多的人沉潜下来追求精神财富。因为追求物质财富可以得到现实而及时的荣耀、地位和享乐,追求精神财富的道路却是艰辛、漫长、孤寂而曲折的,常常是劳苦终生而一无所获,有的甚至还要冒着被误解、被侮辱的危险。

真正的精神财富是思想,而真正的思想就是真理。真理不是别人赐予的,只有在探索中得到。在思想的原野上,辛勤探索真理的人们,是人类的伟大先知,是全人类追求幸福生活的引领者。他们窃天火,煮己肉,照人间,开启民智,其中许多人穷困潦倒,甚至默默无闻地死去。

二是作为文化的灵魂,思想可以穿越时空,势不可当。

再强大的武器总有能够拦截它的盾牌,但作为文化的灵魂,先进的思想可以穿越时空、逾越疆域、超越时代,如水润物,无所不入,甚至无视宗教、语言、民族的界限而潜移默化。它就像花香在天地间无形地传播给人美感,令人神往。有些东西是看不见的,但深深隐藏在人们的意识里,始终约束着人们的行为,这就是思想。

文化融合不是物理的混合

陕西历史博物馆内新石器时代的彩陶

“思想交流不能焊接,只能嫁接”。这一观点,作者在另一部作品中曾作出阐述。在作者看来,把“亚洲”和“欧洲”作为两块彼此不同的、相互割裂的大洲来看待的错误概念,源自希罗多德的《历史》。亚欧大陆的整体性不仅表现在地缘上的不可分割,更重要的是表现在经济、文化的传播和交流上。

所谓“东西方的交流”,“指的是亚欧大陆,包括北非广大领域在内的欧洲、北非、中亚、东亚和北亚各个地区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这种多层次、多方位的交流,构成了亚欧大陆交流的主要特征。”

文化本身所具有的普遍性、特殊性、传播性,决定了它一旦产生,就必然会超越地理上的距离和不同民族、国家的区别,以自己固有的方式和路线,借助其势能由核心地区向外不断辐射。

关于东西文化交流的方式,《文化的力量》以在我国甘肃、河南、陕西和伊拉克、伊朗高原及土库曼地区考古发掘的新石器时代彩陶的数量、质量、时间、特点为依据,作出东亚、西亚的彩陶文明不存在一方源于另一方的“东来说”或“西来说”的判断,证明了瑞典考古学家安特生提出的“中国文化西亚起源说”不符实情。

作者认为,东亚、西亚彩陶文明的交流只能是一种双向交流。“丝绸之路”上东西文化交流的历史本质,客观反映了不同民族、国家和人类社会进步的最一般规律。

人类历史的进步,离不开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而作者特别强调,文化思想的交流不能照搬、不能焊接。正如周恩来所说:“我是主张把本民族的东西搞通,吸收外国的东西要加以熔化,要使它们不知不觉和我们民族的文化熔合在一起。这种熔合是化学的化合,不是物理的混合,不是把我们中国的东西和外国的东西焊接在一起。”

深刻认识和理解这一点,对于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伟大战略构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文化比经济更深刻

文化通过思想改变人的观念,进而改变世界。作者认为,创造思想要有自由的环境。在作者看来,自由的想象力是培育思想的沃土,“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自由才能独立,独立才能创造。只有不同思想的交流、碰撞,才能产生智慧的火花。

自由的想象力虽然有时不着边际,有时甚至近于荒唐,但应给思想提供一个梦想的空间,可以让人鼓起思维的翅膀。思维的翅膀一旦在蓝天飞翔,总会寻求新的彼岸,那里也许就有辉煌的新大陆。

文化思想具有独立不惧的品格,它比政治更久远,比经济更深刻。作者认为,文化不是金钱能收买的,也不是权力能强加的。文化通过一种思想改变人的观念,通过改变人的观念改变人,再通过改变了观念的人改变世界。

《文化的力量》提出,所谓文化比政治更久远,就是说一个朝代更替了,但文化依旧活着;一个时代结束了,一个国家破灭了,但文化还在延续。所谓比经济更深刻,是说经济关系只是利益关系,利益没有了,经济关系也就消失了;但文化不仅仅是利益关系,更是一种价值认同,是深入人心、熏神染骨的,文化一旦被接受,就会体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文化的联系不容易割断。

作者在这本书中更强调: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民族的没落,从根本上说必然是文化的没落;而一个民族的伟大复兴,从根本上说也必然是文化的复兴。深刻认识这一点,对于今天我们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为中央社会主义学院教授)

猜你喜欢
交流思想文化
如此交流,太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谁远谁近?
我得了一种叫手痒的病
交流平台
极限思想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
交流平台
一次函数中折射的重要思想方法
阿吾(一首)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