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拉合作走向转型期

2015-11-17 00:33徐颖
瞭望东方周刊 2015年43期
关键词:加勒比中拉拉美

徐颖

中粮集团T12A和T39号码头坐落在南美最大港口巴西桑托斯港中央

2015年10月16日,彭博大宗商品指数跌至116.7791,为2009年7月14日以来最低点。2015年迄今,原材料跌幅达7.1%,这使得严重依赖大宗商品出口的拉美国家经济增长大幅减速,正在遭受经济“寒风”的袭击。

作为拉美最大的经济体,巴西正在经历严重的经济衰退。据巴西央行预计,2015年巴西GDP增速为-1.35%,与2010年7.6%的高速增长形成鲜明对比。

2015年7月9日,北车长客工人在装配巴西EMU电动车组列车

除巴西外,其他拉美国家的经济现状也不乐观。拉美和加勒比经济正在面临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最严峻的形势,联合国拉美和加勒比经济委员会已把2015年该地区经济增速预期下调1.7个百分点至0.5%,是近6年来增速最缓的一年。

不过,此轮经济寒冬也正在推动多数拉美国家的经济结构从单一资源型向产业多元化转型,这意味着,该地区迫切需要改进基础设施,需要大量投资,这便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带来了新的机会。

事实上,日益紧密的中拉合作也给拉美经济复苏带来充足力量。中国社科院拉丁美洲研究所副研究员谢文泽对《瞭望东方周刊》表示,拉美国家已经充分认识到中国对其经济的重要推动性,加速推进与中国的经贸合作是拉美国家走出经济低迷、实现新一轮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中国购买力带来新机会

2015年10月,拉美和加勒比经济委员会国际贸易部发布的2015年度《世界经济中的拉美和加勒比》报告指出,2015年拉美和加勒比地区出口面临第3年连续下降,预计同比下降14%,该地区贸易形势前景为近83年来最萧条的时候。其中2015年上半年地区内贸易同比下降约20%。

虽然2015年度《世界经济中的拉美和加勒比》报告显示拉美地区贸易形势严峻,但拉美各国政府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中拉贸易仍然保持着较高水平和紧密程度。

据阿根廷统计局统计,2015年1~6月,阿根廷与中国双边货物进出口额为79.3亿美元,中国为阿根廷第二大出口市场和第二大进口来源国。

据智利海关统计,2015年1~6月智利与中国的双边贸易额为141.9亿美元,中国是智利第一大贸易伙伴,同时是智利第一大出口市场。

据哥伦比亚统计局统计,2015年1~6月,哥伦比亚与中国双边货物进出口额为58亿美元,截至6月,中国为哥伦比亚第二大进口来源地和第三大出口市场。

据秘鲁海关统计,2015年1~6月,秘鲁与中国双边货物进出口额72.7亿美元,截止到6月,中国为秘鲁第一大出口市场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地。

2015年度《世界经济中的拉美和加勒比》报告指出,在中国要用仅占全球7%的土地和6%的水资源养活19%人口的背景下,拉美和加勒比有潜力成为中国农产品市场的战略合作伙伴。

“中国居民的收入越来越高,中国政府也越来越重视提高民众的消费能力。因此,中国对优质的葡萄酒、水果的需求会不断增长,这将为智利带来商机。”智利驻华经济商务公使衔参赞贝安之对《瞭望东方周刊》表示。

贝安之告诉记者,曾经铜出口占据智利对中国出口总额的90%,随着其他商品出口量的提高,如今这一数据已经下降为77%。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拉贸易已经历了十余年的高速增长。2012年,中拉双方贸易额达到2612亿美元的峰值后,连续三年在2600亿美元左右的水平上徘徊。

中国人民大学拉美研究中心主任崔守军告诉《瞭望东方周刊》,政治关系和经济关系是分不开的,经贸关系的快速升温必然带来政治关系的一些变化。总体来讲,中国和拉美关系处在历史上的最好时期。

贸易摩擦并不阻碍长期合作

不过,在中拉经贸关系快速升温背后,也存在贸易摩擦和挑战。

据商务部官方信息,在2015年上半年,中国共计遭遇14个国家(地区)发起的反倾销案件32起,其中阿根廷、 巴西、哥伦比亚、墨西哥等4个拉美国家10起,约占案件总数的三分之一。而到2015年9月,这4个拉美国家向中国发起的反倾销调查案已达14起,涉案金额合计6.2亿多美元。

崔守军认为,“不仅是针对中国,对美国、欧盟和印度等制造业大国也是如此。阿根廷、巴西和墨西哥等国是全球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最严重的国家。”

西班牙驻华商务参赞罗睿恩对《瞭望东方周刊》表示,他并不认为拉美国家近期的反倾销对中拉贸易有大的影响,反倾销现象存在已久,倾销与反倾销,属于世贸组织内非常普遍现象。

“例如,几年前欧盟对中国的光伏产品发起反倾销,而中国也对欧盟的葡萄酒发起反倾销,期间经历了非常复杂的过程,后来双方通过私人领域相互合作解决了这一问题。中国自2001年成为世贸组织成员后,因为产品价格极具竞争力,经常引起其他国家反倾销及反补贴政策的行动,这是各经济大国间常出现的问题,并不构成大的威胁。”罗睿恩说。

崔守军认为,过去10年拉美一直对华进行高强度贸易保护措施,但中拉贸易仍然在快速发展。这一趋势未来不会变。

而在商品贸易之外的领域,中拉合作更加前景广阔。

贝安之告诉记者:“李克强总理访问拉美时曾主要强调投资合作,在原材料大宗商品价格不够稳定的情况下,中拉贸易要转向新的双赢领域。我们认为,在拉美交通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是中国公司可以帮助和参与的合作领域。”

“对于大部分拉美国家而言,消费和出口是过去10年来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不过,目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内,消费和出口这两驾马车的动力将明显减弱,因此,拉美国家经济增长前景将在较大程度上取决于投资,尤其是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资。”谢文泽说。

中拉互补性很强

谢文泽告诉本刊记者,拉美国家的国内储蓄普遍不足,要扩大投资,需要依赖外部融资。

除此之外,谢文泽说,目前,巴西等主要拉美国家出现了经济衰退和通胀上升,其现行的财政、货币政策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因此在实现财政平衡与国际收支平衡方面也遭遇挑战。

由于经济状况恶化,三大国际评级机构连续调低拉美国家的主权信用等级。2015年10月,国际三大评级机构之一的惠誉已将巴西主权债务评级降为投资级最低档,距离垃圾级仅“一步之遥”。这更加重了这些国家外部融资的困难和成本。

“上述形势下,拉美国家对中国的贷款需求和投资需求明显增加。尽管除个别国家外,大部分拉美国家的外部融资主要依赖欧美国家,中近期内不会形成对中国的融资依赖。但是,拉美国家的外部融资需求能够带动中拉金融合作的深入开展,同时促进中拉在基础设施、工业、农业、矿业等领域的广泛合作。” 谢文泽说。

崔守军说,2014年,中国对外投资总额首次超过中国吸引投资的总额,中国已经成了一个资本输出国家。

2015年度《世界经济中的拉美和加勒比》报告建议,中国投资可以帮助克服拉美和加勒比地区物流和交通的基础设施赤字。中国政府和企业有意投资交通基础设施,这也是拉美和加勒比地区应该确定的优先事项之一。这些投资会促进该区域内的互联互通,推动区域内贸易和投资流动,并将吸引全世界的直接投资。

据中国国家开发银行官网数据,截至2015年第一季度末,国开行在拉美地区累计融资支持153个项目,承诺贷款1100亿美元,发放贷款890亿美元,贷款余额535亿美元,业务覆盖巴西、委内瑞拉等18个国家。

谢文泽表示,贷款是服务贸易,拉美国家对中国贷款的需求,反映了中国与拉美国家的互补性很强,提升经贸合作和经济一体化水平的潜力很大。

“通过扩大投资和金融合作,改善贸易结构,可以提高中拉经济一体化程度。经济一体化程度越高,越有利于各方利益的协调和保护。”谢文泽说。

崔守军认为中拉关系现在处在一个战略转型期:“以前,中国对外投资非常注重能源和矿产,现在对基础设施、交通和媒体的投资正在上升。中国对拉美的投资,未来可能不光是能源和矿产。”

(特约撰稿徐晴晴对此文亦有贡献)

猜你喜欢
加勒比中拉拉美
以虚喻实 似幻还真
中拉媒体人共话“命运共同体”
皇家加勒比“海洋光谱号”揭幕 黄晓明现场分享美好趣事
建立中拉全面合作伙伴关系
数字中枢的构建与中国对外开放政策研究
第十届中国—拉美企业家高峰会举行
加勒比休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