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雅华
“抗战文化”盛行梧州
孙雅华
1936年,李宗仁、白崇禧联合广东军人陈济棠发动“六一运动”,宣布抗日反蒋。抓住这个大好时机,中共梧州党组织发动和组织群众,成立各种抗日救亡团体。一时间,宵征社、救国话剧社、民众唱歌团、生活文化合作社、各界抗日救国会等抗日救亡文艺团体,像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
这个阶段也成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梧州革命文化活动最活跃的时期,浓浓的“抗战文化”气息在梧州的街头涌动,在文学和艺术团体的宣传引导下,梧州人民抗日救国的情绪空前高涨。
“六一运动”后,利用相对宽松的政治氛围,梧州的文艺团队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抗日救亡宣传。
“晨呼”是当时流传于全国许多地方的一种宣传形式,主要是由青年人每天清晨走上街头,呼喊抗日救亡口号或高唱抗日歌曲,以达到唤醒沉睡群众起来抗日救国的宣传效果。在梧州,同样也有一批热血青年,他们组成晨呼队,每天清晨精神抖擞地行走于街头巷尾,不断高呼抗日救亡口号。
“晨呼队员的身上,体现着中华民族不屈的斗争精神。”原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杜士勇,曾对抗日救亡社团的历史资料作过专门整理,这段历史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接受采访时,杜士勇说,当时,很多上了年纪的市民群众都记得,民众唱歌团和救国话剧社的队员们,每天晨曦都会分头到全市的街头巷尾进行晨呼。晨呼队员们的努力,赢得了不少市民群众的理解,也唤醒了他们潜藏的斗志。
在晨呼的同时,各学校组织的宣传队纷纷开展教群众唱抗日救亡歌曲的活动。宣传队这边一组,那边一队,深入梧州各个角落教唱。在学生们的宣传发动下,梧州到处都能听到或雄壮或悲愤的抗日救亡歌声。
活跃在梧州的抗日救亡宣传团体中,梧州民众唱歌团是名声较大的一个,这个唱歌团由中共梧州地方组织组建,致力于以文艺形式宣传抗日救亡的意义。
杜士勇介绍说:“梧州民众唱歌团团址设在梧州女中校内,唱歌团由中共党员陈希贤、郭显贞等领导,每晚借用女中七八个教室,教七八百名群众学唱抗日歌曲,教唱的歌曲有《义勇军进行曲》、《大路歌》、《开路先锋》、《抗敌歌》、《救国军歌》、《流亡曲》、《五月的鲜花》、《黄河颂》等。”
在抗战文化盛行的年代,梧州还出现了广西大学读书会、梧州青年会及其他一些抗日团体。其中,1936年3月出现在梧州大中路基督教堂对面的“生活文化合作社”,更是在丰富市民群众精神生活,引导群众参与梧州抗日救亡运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生活文化合作社’是家书店,由当时中共梧州地方组织负责人梁寂溪、莫西凡、李育筹等人自筹部分资金,加上向各校教职工1 0 0多人集股2000元开办的。”杜士勇介绍当时的情况时如是说。
另据研究梧州党史多年的梁小涛介绍,该书店开张前,莫西凡专门写信给原广西师专教授夏征农、薛暮桥等,请他们与上海文化出版界联系,支持书店的开办。接下来,他们从上海生活书店、新知书店、读书生活出版社、上海杂志公司订购了一些进步书刊,同时也为各大书店代销新兴的社会科学书籍和各种进步报刊。
“生活文化合作社”创办人之一的李育筹,是从印尼回国抗日的爱国青年,生活在经商的家庭环境中。他的父亲李光前在印尼定居、做生意。1931年“九一八事变”、1932年上海淞沪战役打响后,经常在国外发动海外侨胞募捐支持抗日,并将募集到的大笔款项、衣物、药品等寄往国内抗日前线。
李育筹回国参加党组织后,党组织决定由李育筹等人负责筹备进步书店“生活文化合作社”,但当时的资金筹集遇到了很多困难,李育筹第一时间想到了父亲,得知情况的李光前即时汇款1000元表示支持。正是因为李育筹父子发挥了表率作用,包括广西大学在内的许多学校的师生开始自发筹集资金支持书店开张,其他一些进步团体、爱国人士也纷纷在党组织领导下,支持“文化抗战”。
书店9月正式开张后,艾思奇的《大众哲学》、何干之的《中国社会性质论战》、邹韬奋的《萍踪寄语》、萧军的《八月的乡村》等进步书籍吸引了广大青年读者,书店经常顾客盈门。有些书刊发售仅三四天,便被抢购一空,书店的纯收入大大超过了其原本的投资。为了更好地宣传抗日救亡活动,有时,书店还半公开销售巴黎的《救国日报》,秘密销售《新华日报》、《解放》、《群众》等党内报刊给党员和积极分子。
在这个时期,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时间最长、影响最广的活动,首推话剧公演,其中,演出的团队中以梧州救国话剧社表现最为突出。
梧州救国话剧社成立于1 9 3 6年6月,是中共梧州地方组织在宵征社的基础上扩建的,社员除原来歌咏团的队员外,其余的是爱国学生、小学教师。
据《梧州市志》政治卷中记载,梧州救国话剧社原本是1935年6月23日由广西大学部分同学组织的一个业余剧社,开始时由于人员少和学习任务重等原因,只能利用晚上或课余时间排练,利用周日或庆典日,演出一些小话剧、街头剧,或者唱一些爱国歌曲,当时在梧州的影响力还不是很大。
1936年初,奉命从上海到梧州开展活动的中共党员庞敦志,与时任中共苍梧县委书记的梁寂溪,以及进步青年张其光、张达心等人扩充了话剧社。6月23日,扩充后的话剧社召开第一次社员大会时,有30余人参加。10月28日,话剧社召开第二次社员大会时,参加人数已有40多人,在讨论了救国话剧社发展扩大及公演事宜后,便开始了抗日救国宣传。
随着宣传声势的不断壮大,许多中共党员和进步青年都相继加入了话剧社。1937年,国民党当局强令解散了梧州民众唱歌团后,这些唱歌团的大多数团员便加入到救国话剧社,于是,话剧社扩大到了100多人,社内组织机构也相继完善。救国话剧社成为中共领导下的,一个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抗日救亡文化团体,组织了形式多样的以抗日救国为内容的街头公演,以及各种巡回演出和慰问演出。
救国话剧社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救国”文化团体,以“进步”著称。杜士勇说:“救国话剧社除了参加人员都是进步人士外,开展的活动内容也很进步,他们克服了经费缺乏、国民党当局故意刁难等多方面的困难,按照中共的指示,出版了大量的墙报、漫画以及《歌讯》、《剧社歌声》、《社刊》等刊物,也演唱了大量抗日救亡歌曲。当然,他们开展得最多的活动就是进步话剧的演出。”
杜士勇介绍,救国话剧社在中山纪念堂公演的很多剧目,都受到了市民的欢迎,《警号》、《最后关头》、《走私》、《放下你的鞭子》等都令市民受到很大的教育。《放下你的鞭子》曾一连演出多场,公演时,当广西大学附中学生黎洁霜饰演的孙女诉说父母惨死于日本侵略军的铁蹄下时,台上台下一片呜咽声,演出结束时,观众中爆发出一阵阵“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为东北同胞报仇”等口号。
在救国话剧社公演的剧目中,演出场数和观众人数最多的是1937年8月上演的《保卫卢沟桥》。该剧剧本出自上海的剧作家,救国话剧社的演员们在认真揣摩剧本的基础上,以自己满怀感情的演出,真实再现了卢沟桥事变后爱国官兵的英勇形象,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原定演四晚的安排加演到了八场,且场场爆满,创下了梧州抗日救亡宣传演出场数和观众人数最多的纪录。
(本文原载于2011年7月1日《梧州日报》,本刊略作删改)
责任编辑:傅燕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