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 毅
(云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云南 昆明 650000)
莎士比亚第73首十四行诗意象分析
彭 毅
(云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云南 昆明 650000)
伊丽莎白王朝时代是英国文学史中的文艺复兴时代,是英国文学史上最繁荣的时期。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作家,作为一个诗人、剧作家、演员,他的作品都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英语语言之美。莎士比亚最大的贡献在于他的37部剧作和154首十四行诗。从外部形式看,他的十四行诗一般都是由三个四行和一组对句构成,由五步抑扬格写成。本文将对第73首十四行诗进行意象分析。
十四行诗;意象;主题
作为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最有代表性的诗之一,该诗由五步抑扬格写成,韵律为a b a b,c d c d,e f e f,g g.全诗如下:
That time of year thou mayst in me behold
When yellow leaves,or none,or few,do hang
Upon those boughs which shake against the cold,
Bare ruined choirs where late the sweet birds sang.
In me thou seest the twilight of such day
As after sunset fadeth in the west,
Which by and by black night doth take away,
Death’s second self,that seals up all in rest.
In me thou seest the glowing of such fire
That on the ashes of his youth doth lie
As the death-bed whereon it must expire,
Consumed with that which it was nourished by.
This thou perceivest,which makes thy love more strong,
To love that well which thou must leave ere long.
在前三节中,扬扬格和头韵的结合使用突出了该诗的意象,从而有利于该诗的主题表达。意识到生命的短暂和宝贵,加上自己已是处于老年,作者渴望得到真挚而浓烈的爱。扬扬格的大量使用是该诗在音韵学上的主要特征之一,在多处都有体现,如第2行(do hang),第4行(bare ru-and bird sang),第5行(such day),第7行(black night),第8行(death’s sec-),第9行(such fire),第10行(doth lie),第11行(death-bed),第13行(more strong)和第14行(ere long)。扬扬格在每小节的使用和该节所要表达的意象是一致的。在第一个四行中,有两个扬扬格,分别在第2行和第4行。第2行“do hang”形象地描写出了作者头上的几缕灰发在空中“飘摇”的景象,暗示作者此时已是垂垂老矣,头发日渐稀少。第4行“bare ru-”则是在强调秋天的萧条之景,与该行末尾的“bird sang”形成巨大的反差:他再也无法自由大声歌唱,而正处青春年华的孩童正吟唱着甜美的歌谣。在第二个四行中,有三处出现了扬扬格:第5行(such day),第7行(black night)和第8行(death’s sec-)。死亡的隐喻(death’s second self)就此引入,黑夜可以把一切都吞噬,当然也包括作者自己。在这里,也可以把黑夜理解为坟墓的隐喻:其在土地之下是一片黑暗的。第9行(such fire)和第10行(doth lie)委婉地描写出作者曾经激情燃烧的青春岁月现在已化为灰烬,他不再年轻,也不再充满活力,只能在灰烬的余光中叹息时光的残酷。在对句中,第13行(more strong)是作者直接而又强烈的请求:请多爱我一点吧!每个人最终都要面对死亡这一主题,作者与他的爱人当然也不例外,所以第14行(ere long)就是用来暗示他爱人最终的宿命,也要面对死亡,所以此时作者对于爱的渴望也就显得合情合理了。
值得一提的是,头韵在该诗中的使用也赋予了本诗更丰富的韵律感。第8行中,通过使用头韵,诗人想要暗示和强调的主题也随之突出:“second”,“self”,和“seal”暗示了黑夜的强大,它几乎能吞噬时间一切事物,并将他们封存之(seals up all)。
本诗中有三个意象,分别是第一个四行中立于冷秋寒风之中的树,第二个四行中日落后的薄暮以及第三个四行中通红的灰烬。这三个意象营造出一种悲凉、凄惨的氛围,从而使该诗的主题得以凸显。通过这些否定性意象,读者能感受到作者垂垂老矣、轻叹时光的遗憾,从而就不难理解作者对于爱的追求和渴望。
在第一个四行中,几片黄叶随风摇曳的枯木立于萧瑟的秋风之中,此景不禁让人感受到秋的凄凉,也暗示着生命的终结。诗人将自己比喻为一棵树,独自立于如此凄冷的风中,枝上的几片黄叶就如诗人头上的几缕灰发一般。与此同时,诗人他自己也不知道自己还有多少日子:黄叶,或尽落,或尚在少许(When yellow leaves,or none,or few,do hang)。在冷风中歌唱的鸟儿是该节的另一个隐喻,这些鸟儿本该在草木葱郁的夏日享受自由的空气,但是现在却只能孤独地在枯枝上唱着悲凉的曲子,强烈的对比也让读者顿生怜惜之意。这些鸟儿同时也被比作活泼快乐的唱诗班孩童,他们在灿烂的年纪唱出甜美的歌谣和对生活的向往,而诗人再也无法发出那样的天籁,老者的无奈、孩童的憧憬,这何尝不是让人心酸的对比呢!
在第二个四行中,作者用薄暮的意象来暗示自己已是处于老年的境况。日光在黄昏中渐渐暗淡,直至消失在天际。黑夜来临,驱走最后一丝光亮,将一切笼罩于黑暗之中。黑夜通常与死亡相伴,常被诗人比作死亡的化身(Death’s second self,that seals up all in rest).而黄昏作为一天中最短的时间,虽然会带来短暂的宁静与祥和,但将会随时被黑夜带走(Which by and by black night doth take away),作者也就暗示着他自己的生命也可能即将被残酷的时间带走,因此,他想在这迟暮之年得到希望之爱,才能安心地被黑夜“封存”,不留下遗憾。
在第三个四行中,作者看到通红的火焰(glowing fire),在燃烧的灰烬上,有他曾经充满希望与激情的青春(That on the ashes of his youth doth lie)。也许在年轻的时候,他的爱情浓烈而炽热,这浓烈的爱滋养了诗人的青春,可同时也在削减、消耗着人类的生命(Consumed with that which it was nourished by)。诗人自比为燃烧的灰烬,暗示着生命即将走到尽头。可是,如果换一个角度想,这何尝不是希望之火呢?火焰还没有熄灭,何不多加些柴禾,或者多输送一些氧气,让它燃烧得更旺呢?这不就是来自爱人的关怀和希望吗?在通红的火焰中,诗人想象着自己被爱包围,温暖了自己,也让本诗在最后有了从悲观到乐观主义的转变。之所以会有这种乐观的心态,是因为诗人在火焰的光辉中看到了被爱的希望与美好的憧憬,故不再如之前意象所暗示的悲观情绪。
在最后的一组对句中,“this”指代的是之前本诗出现的三个意象,读至此处,读者也会深有同感,也会感受到每个人都会老去,都会变得迟缓衰弱,也会在迟暮之年渴求一份真挚的爱,诗人渴求他的爱人要更加爱他、珍惜他(This thou perceiv’st,which makes thy love more strong,/To love that well which thou must leave ere long)。他也带着乐观者的心态相信能得到更加真挚、深情的爱,正是作者的这种矛盾、苦涩同时带有丝丝乐观的心态让此诗的意象显得更加生动,主题突出,同时在韵律上具有微妙、清新、精美之感。
通过头韵、押韵、扬扬格的巧妙运用,莎士比亚的第73首十四行诗让人读后不仅领略到诗歌韵律之美感,更与作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通过多个意象的使用,如萧萧秋景、落日迟暮、燃烧的灰烬等,作者将此诗的主题呈现在读者面前:人生短暂,诗人渴望留住转瞬即逝的欢娱,渴望得到更加真挚、深沉的爱。同时也让读者更加真切地感受到诗中的真、善、美,这正是莎士比亚十四行诗所要传达的信念。
[1] 李明强.莎士比亚十四行诗[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8.
H315.9
A
1672-5832(2015)12-00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