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港城关系协调评价模型构建*

2015-11-16 09:07温艳萍潘玉慧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5年2期
关键词:港城上海港港口

温艳萍,潘玉慧

(上海海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上海 201306)

国外很多著名城市带,如美国的波士顿—纽约—费城—华盛顿,英国的伦敦—伯明翰—利物浦,欧洲的巴黎—鹿特丹—科隆等,都因港口而兴起,并演绎着港城良性互动的发展史。作为中国第一大港口,上海港濒江临海,以上海市为依托,是中国对外开放、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的重要窗口。自2006 年以来,上海港货物吞吐量一直位居世界第一,跃为世界经济舞台上的著名港口之一;上海城市巨大的经济实力与市场潜力也为港口功能的发挥提供了巨大的支撑。2013年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成立,提升上海国际竞争力的定位已非常明确。港城相互依托、协调共进将是上海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测度上海港城发展协调水平,对于准确定位上海港城关系和未来优化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1 上海港城关系发展现状及特点

1.1 上海港城发展现状

上海位于中国大陆海岸线中部的长江口,是连接陆地文明与海洋文明的典型港口城市。上海港位于长江三角洲前缘,地处东西运输通道与南北运输通道的交汇点,凭借上海市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完善的集疏运网络体系,装卸或转口了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货物,是中国第一大沿海枢纽港。截至2012年年底,上海港拥有万吨级以上生产性泊位243个,码头总延长为12.29km,货物吞吐能力为5亿t。港口货物吞吐量为7.36 亿t,比上年增长1.1%,集装箱吞吐量325.9万标准箱,比上年增长2.5%,继续保持全球第一大港的位置[1]。

20世纪90年代以来,开发浦东为上海经济发展带来了重要机遇。从1992 年开始,上海城市GDP 连续保持两位数增长,最高增长达到14.9%。截至2012 年年底,上海市GDP 突破20 000 亿元,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最快、发展潜力巨大的地区,上海城市经济的强大辐射与集聚功能正显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并为上海港的升级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1.2 上海港城关系发展特点

港口和城市是人类从事经济社会活动的重要发展极,两者联系非常密切。一方面,港口带动城市的发展壮大,城市因港而生,以港而兴;另一方面,城市又为港口的发展提供基础设施和发展空间,港口因市而强,港城互进。笔者前期的相关实证研究结果证明,根据上海港城关系的发展特征与时间演变,可分为以下几个发展阶段。

(1)因港而起发展阶段——改革开放之前。在此阶段,上海港作为上海城市天然的禀赋资源,港口的天然优势带动了上海城市的形成和发展。该阶段上海城市依托港口而形成、开发和建设,并不断带动产业、人口、贸易活动在港口周边集聚,上海这座港口城市逐渐形成、发展。

(2)依港而兴发展阶段——改革开放之后至20世纪90年代之前。该发展阶段中,上海港口的内外辐射带动上海城市的运输能力、贸易能力、金融能力的提高,吸引着重化工业和加工工业集聚,临港工业也逐渐得到发展。上海城市以港口为窗口不断参与区域、国际竞争,城市地位和影响力得到快速提升,城市与港口联系更加紧密,依港带动整个城市的兴旺发达。

(3)港城共荣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之后。在开发浦东的经济浪潮下,上海城市产业体系得到优化升级,市场经济日趋健全、完善,城市经济飞快发展。上海港辐射空间越来越大,与城市的联系向高层次发展,物流园区、产业园区、科技园区逐渐临港而建,形成港区联动、陆海联动、生产联动的港城一体化先进发展模式。尤其是2013年自贸区在上海建立,极大提升了上海港口的国际地位,构筑了上海城市发展的大舞台,为上海港城共荣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

2 上海港城系统协调评价指标选取

模型构建的基础是选取评价上海港城系统的指标体系。综合考虑上海港口、城市发展现状、上海港城系统不同阶段的发展特征等因素,以及指标选取的可获得性、代表性及综合性等原则,将衡量上海港城协调关系的指标体系框架分为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3个层次。

(1)目标层,主要反映上海港城两系统相互之间的协调发展程度,通常用综合能力指数来度量。其中港口综合能力、城市综合能力为目标层两个指标。

(2)准则层,主要为反映目标层的系统化指标构成,为了具体准确反映目标层中上海港城协调发展的程度,从而组成分类的指标体系。根据上海港城的属性,选取港口规模、港口能力、港口资源和技术、港口货物流向结构、港口财务、城市主要经济核算、城市货物贸易、城市经济生活、城市财政情况和城市固定资产投资等10个准则层指标。

(3)指标层,主要反映各准则层的具体内容,它是由各项单项指标来体现的,也是指标体系构建最基础的一层。为综合代表上海港城的全面信息,选取了港口货物吞吐量、码头岸线长度、港口营业收入、城市GDP、人口、地方财政收支、进出口贸易额、居民可支配收入等32 个指标层指标(表1)。

表1 上海港城系统协调评价指标体系

3 上海港城系统协调评价模型分析

鉴于上海港城多年来综合发展水平正负不一的现状,本研究运用隶属协调度模型来客观测度上海港城间协调发展关系。隶属函数协调度模型以模糊数学为理论指导,其最大特点就是模型适用性较强,弥补了其他方法的不足,且能够测度出港城系统内部及系统之间的协调度。其中评价步骤如下。

(1)计算上海港城系统内部的协调状况,即系统状态协调度,其计算公式[2]如下

式中:u(x/y)为x系统相对于y系统的状态协调度;Fx为x系统的综合指数;F′为y系统对x系统要求的协调值,此值是通过对港城系统的综合指数进行回归分析所得;S2为x系统的实际方差。由式(1)可得,当实际值越接近于回归协调值,状态协调度u(x/y)越大,说明港城系统的协调程度越高。同理,u(y/x)则表明y系统相对于x系统的状态协调度,计算方法类似。

(2)以状态协调度u(y/x)为基础,对系统间协调程度进行评价,其计算方法[3]如下:

式中:U(x,y)为x,y两个系统之间的协调度指数,也是衡量上海港城协调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公式表明u(x/y)与u(y/x)的值越接近,U(x,y)的值越大,即港城系统间的协调程度越高。

(3)为了动态分析上海港城系统协调发展水平随时间变化程度,引入了动态模型来使得隶属协调评价模型更加完善。其计算公式[4]如下:

式中:D(t)为 动 态 协 调 度。U(t-T+1),U(t-T+2),…,U(t)为系统在(t-T)—t这一时间段中各个时刻的静态协调度。若t2>t1(任意两个不同时刻),有D(t2)>D(t1),则表明系统一直处于协调发展的轨迹上。

4 结束语

构建上海港城系统协调评价模型,为真实测度上海港城之间互动协调程度提供了计算工具,为数据采集和实证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是顺应上海港及城市转变发展方式、提高港城综合竞争力,实现上海港城互动协调发展的内在需要。但这不是最终目的,通过此研究,一方面可以将构建的评价模型运用于以后上海港城实证研究中,为具体分析上海港城的协调互动关系奠定完备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也为其他港城关系、区域关系的互动协调评价提供思路,用一般理论指导实践,更好地实现港城区域间协调一体化发展。

[1]王建平.上海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5-350.

[2]赵芳.中国能源-经济-环境(3E)协调发展状态的实证研究[J].经济学家,2009(12):35-41.

[3]李洪成,姜宏华.SPSS数据分析教程[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2:78-265.

[4]李守伟,何建敏.金融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测度模型与实证[J].统计与决策,2009(19):107-109.

猜你喜欢
港城上海港港口
边海放歌唱港城
聚焦港口国际化
中国港口,屹立东方
党旗,引领“把方向、谋大局、促发展”——港口公共服务支持中的上海港复兴船务有限公司
上海港内河水域船舶三废项目运营发展分析
港口上的笑脸
基于数据分解的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预测模型
“中国好人”管学刚:港城的光明使者
张家港开展千名侨界人士看港城系列活动
惠东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