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视觉创意实践教学新方法探究

2015-11-15 07:59:42张蕾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消费导刊 2015年11期
关键词:创意设计图形思维

张蕾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大学生视觉创意实践教学新方法探究

张蕾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视觉创意教学方法的改革主要依托创意训练的手段,在教学中要建立开放多维立体化的视觉创意教学体系,不仅使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广开思路,发展创意设计的多元化和多样性,实现思维转化,而且更重要的是能够为素质教育的发展开辟一条新途径。

视觉创意 素质教育 思维训练

素质教育所关注的是一个学生的综合素质,即一个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其中,专业素质教育更应注重创意创新能力的培养。艺术素养对大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通过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对艺术的感受力、鉴赏力和创造力,可使他们完善品格,丰富感情,开拓思路,增长才干。

以视觉语言研究为导向的视觉创意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首先应强调在原有课程的基础上观念与内容的调整和变革,不仅关注形式语言的创意和审美,还需要深入研究形式所具有的情感和语义内涵创造的审美价值。其次,必须强化视觉传达理论、方法与视觉语言文化研究等方面的学习。因此,改革的目的是要从根本上扭转专业体制中重视专业技能而轻视文化素质的状况。这不仅对学生素质提出了较高要求,而且对教师的知识结构和能力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由于设计与艺术创作中有很多具体的形象或形式存在,学生在创意训练时,可以结合这些特点进行带有引导性的提示。首先,可以由浅入深的尝试把文字的语意进行视觉化的处理;其次,将形象的构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重新处理,形成新的艺术形象或构成关系;再次,还能把相似的形象用类比的方法进行比较,使学生在训练过程中得到更多的启发。

一、 创意的释放

“释放”一词有很多含义。我们在此所强调的释放,是把所含物质或能量放出来之意。释放的主体是学生,释放的对象是我们强调的“创意”。正如同“释放”的语意所指,这个过程中伴随着物质或能量的转移。创意的释放,就是无形的精神物质与能量的转移。转移发生在主体的内在与环境之中,即原本被应试教育压抑的无形创意,通过创意教学活动,从内在传递到外在。甚至,这种释放过程可以在学生中互相传播、感染和升华,促进“创意精神”的交流。

其独特之处正在于,发现并呈现出学生内心世界一套关于创意价值的评价体系。这正是当前大学生所缺乏的,即创意释放的相应通道。具体说来,这一教学活动作为释放通道,给学生提供新的体验。之所以说“新”,是因为这些体验的自由度和新鲜度都高于学生通过传统方式参与的活动。

(一) 营造创意环境

在训练中,教师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自由、放松、平等的沟通环境。宽容与理解是营造这个氛围的基本保障,对敢于表达自己真实感受与理解的同学给予最大的支持,产生好的想法时应得到一定的鼓励与尊重。在教学中,教师不灌输对与错的概念,对不同的观点应宽容对待,否则学生可能就会因为一次的打击而失去参与创意活动的兴趣。因此,和谐的创意环境非常有助于学生产生较好的创意构想。

(二)激发创意动机

大学生的视觉创意动机可能无奇不有,这与他们以往对视觉形象的观察与理解程度有关。产生这些创意的主要驱动力通常与学生的偏好、擅长以及对人对事的态度、对生活对社会的理解等方面有一定关联。比如,学生的好奇心。好奇心是人的天性,因对形象或事物的好奇而萌生创意。但有时很好的创意也可能会来源于对已知形象或事物的一种质疑,并想通过不断的实践验证,从否定、否定之否定最终导致创意的产生。因此,只要学生的创意动机越强烈,创意活动就越频繁,而这些动机又常常可以被良好的外部环境所激发。

二、 视觉创意思维训练

创意思维训练的方法有很多,比如,想象与联想训练、独创性训练、思维广度与深度训练、侧向与逆向思维训练、超前思维训练、灵感思维训练以及诱导思维训练等等。但针对我校大学生的视觉创意训练,不仅是创造性思维的训练方法和技巧,也不仅仅是视觉形式的求新,而更应该注重创造的思维状态与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一方面,在课堂上要灵活运用创意思维训练的方法,传授专业理论与技巧;另一方面还要依托视觉创意思维训练的平台,在时间和空间上相对集中的为学生提供一个探求自身创意思维过程的机会,重视并鼓励参与者之间的互相启迪与合作。目的是通过体验创意过程并深入内涵,在互动中实现自己的设想,为大学生创意思维开启新的方向。也就是说,视觉创意设计的教育是在造型、审美和表现能力基础上的创造性思维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比如,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使用自己选择的媒介材料来深化表达各自的创意理念。也可以以小组形式表现他们的创意概念并最终进行创意设计。

将教师的引导穿插在学生产生创意的过程中,这种教学方法不是学生有准备的实践活动,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与教师的即兴互动。根据教师设计的主题以及提供大量与主题相关的文字、材料或画面,让学生去充分感受与联想,从文字与视觉的联系与转换开始,然后可以扩展到结合空间的表现或深入到实用艺术表现中,一步一步最终实现创意创新的目的。比如,教师可以找到一些易于产生联想或可以形成丰富感受的词汇,让学生在教师给定的多幅图形与画面中去寻找符合自己所理解的图形与画面,发现它们的相关性并大胆的给予相应的解释。在这个过程中,不同的人、不同的感受会得到不同的诠释。正是这些有差异的理解与感受才使得学生获得了再次创造的可能性,他们也因此获得了足够的理由和信心通过视觉的方式把自己的内心世界呈现出来。

(一)教学单元一:综合材料与视觉创意(图1)

图1 综合材料表现:有序和无序

在视觉创意训练中,不仅要感受材料与肌理所带来的质感,而且还要不断的尝试用肌理的方式进行创意的表现。综合材料的运用是一种非传统材料的应用与表现,它的效果来源于材料间相互碰撞所产生的偶然性,从这个角度来说,材料与肌理能够创造一种原创的美的形式,体现着本质的美、个性的美。它所形成的视觉张力,既可以是从视觉延伸为触觉或味觉的体验,也可以是从无生命转换成有生命的感受,因此,材料的应用具有其它形式无法替代的表现优势。

学生在没有接受创意训练前,对于材料的认知与理解非常浅显,大部分人都是把材料作为物质来理解,按照物理与化学属性或者功能与用途来划分,很少有人会将材料与人的美感创造联系到一起。但通过教师引导性的讲授与训练,学生基本上都能按照设定的主体范围与创意方法进行思考与创造。

图2 图形创意作品

(二)教学单元二:图形创意(图2)

图形在视觉传达设计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与运用文字表述相比更具有直观表达信息的特征,起着不可替代的信息沟通作用。图形作为创意符号在设计中具有明确的指示功能,符号系统在视觉上进行创意的整体筹划,将创意过程延续到受众视觉过程中。因此,图形的创意与表现成为吸引受众、引导受众行为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有限的表现空间内,图形所具有的属性与象征意义对人的感知和思维产生刺激,尽可能将信息传达得简化、迅速,从而增强其易读性和易懂性,达到传播效力的最佳化、最大化,使传达的信息更富有视觉冲击效果。

图3 立体创意设计作品

学生在进行图形创意设计训练时,大部分同学都能够把自己的构想、理念进行抽象化、视觉化的创造。不仅充分的表达了主题内涵,融合了文字语境,而且创造了新的形象与独特的形式,形成了非常好的趣味性表达并展现出自己的风格。

(三)教学单元三:立体创意(图3)

用三维或多维的方式来表达体面结构穿插的关系,也就是利用面、体和空间的穿插组合完成视觉创意设计。训练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立体空间想象力以及体面结构的理解与组合的能力。立体创意的训练对于我校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这与个人的造型能力有关。如果造型基础不够扎实,最好的结果也只能达到将空间结构进行合理再现,所以,在训练时可以先将塑造空间结构改为分割形体结构,然后依据分割的物体部件进行重新组合,也会达到视觉创意训练的目的。

学生经过训练,大部分同学都能运用简单的造型语言来表现富有新意的空间构想,即追求了整体造型的变化,又能把空间语言处理的很巧妙而富有有秩序感。

三、创意的交换与共享

创意的交换与共享的过程并不复杂和难以理解,这可以用我国著名创意策划专家陈放[1]先生多年前曾提到的一个很浅显的道理来解释,“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你我之间交换后彼此仍然只是一个苹果;你有一个创意,我有一个创意,如果彼此之间交换一下,每个人就有了两个创意。”[2]

(一)创意的交换

交换的过程也是创意价值的一种体现,是最好的价值认定和提升方式。通过交换,个人创意价值得到了再生。交换过程本身带来了新的体验,因为归根结底是用已知来交换未知。相互交换的是思想、创意等无形财富。因此,分享的价值永远不可被低估。

(二)创意的共享

创意的共享意味着学生的创意资源在教学活动中能得到有效整合,以实现资源效用的最大化。学生创意的整合不仅能产生新的创意,而且可以使原有构思得到发展和完善。因此,在视觉创意训练中,有效的学生创意资源整合能实现1+1>2的教学效果。

此外,在训练过程中由于创意资源是共享的,因此,产生创意的过程以及学生的思维与感受始终应处于开放的状态。首先要有广度的延伸与深度的挖掘,其次要有对不同观点的包容精神,最后是要能大胆取舍,找到符合自己真实感受的独有视觉表达方式。只有这样,创意价值才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

因此,视觉创意教学体系在实现学生创意价值的实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主要体现在创意的释放、创意的交换等几个方面。其独特之处在于,首先,在教学中它能发现并呈现出创意释放的相应通道,这正是当前大学生所缺乏的;其次,交换的过程也是创意价值的一种体现,是最好的价值认定和提升方式。通过交换,个人创意价值得到了再生。交换过程本身带来了新的体验,是用已知来交换未知。

由此可见,视觉创意教学方法的改革主要依托创意训练的手段,在教学中要建立开放多维立体化的视觉创意教学体系,不仅使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广开思路,发展创意设计的多元化和多样性,实现思维转化,而且更重要的是能够为素质教育的发展开辟一条新途径。

[1]陈放,中国策划学创始人,中国创意研究院院长。

[2]博宝艺术网http://news.artxun.com

张蕾,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广告系副教授。

猜你喜欢
创意设计图形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甜甜圈
幼儿100(2021年35期)2021-12-06 03:37:24
月满中秋
幼儿100(2021年27期)2021-09-09 12:56:28
大树
幼儿100(2021年18期)2021-06-23 07:09:58
宇宙
幼儿100(2021年18期)2021-06-23 07:09:56
分图形
找图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