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甘肃葡萄产业发展迅速,拥有全国著名的葡萄酒产区,并且有着自己的特色。为了推进产业发展,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客观分析了甘肃葡萄产业发展现状、优势,并结合生产实际,提出了产业发展策略,以期更好的为生产服务。
关键词:甘肃;葡萄产业;现状;措施
文章编号:1005345X(2015)05001603中图分类号:S663.1文献标识码:B
甘肃为我国葡萄产业的后起之秀,在葡萄产业的发展中很有特色,有必要总结其发展经验,研究其发展特点,为葡萄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1甘肃葡萄产业发展现状
1.1甘肃葡萄在全国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
经过解放后60多年两代人的不懈努力,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甘肃的葡萄产业已成为农村重要支柱产业,特别是在河西及天水产区,种植葡萄已成为农民致富的重要途径,目前总种植面积在2.3万hm2左右,年葡萄产量在35万t上下,面积和产量在全国名列前茅。
1.2区域化发展明显
甘肃在发展葡萄产业中,积极发挥河西走廊土地资源丰富、光照充足、空气干燥的优势,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进行资源、资金、技术配套,集中建设了河西走廊及天水两大产区,甘肃葡萄产业的发展区域化特征明显。象甘肃葡萄产业排在前几位的河西就占了3个,内地天水种植面积较大,规模在洒泉之后,居第2位,张掖居第3位,武威居第4位。
1.3品种组成合理而先进
甘肃葡萄为后发区,在种植品种上选用了国内较先进的品种,且葡萄酒加工业配套发展较快,因此,甘肃省葡萄品种结构为酿造品种占栽培总量的3/5,鲜食品种占栽培总量的2/5,这样的品种组成,有利于早果及生产效益的稳定。象河西产区鲜食品种以无核白、红地球、克瑞森、皇家秋天为主,加工品种以梅鹿辄、赤霞珠、吕丽珠、蛇龙珠等为主;天水鲜食品种以巨峰系大粒品种和红地球为主,这样的品种组成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1.4加工业发展迅速
甘肃省充分发挥地理优势,在省政府于2010年4月出台的《甘肃省葡萄酒产业发展规划(2010-2020年)》中提出“政府支持、企业主体、市场运作、引强入甘、开发开放、自主创新”的总体思路的引导下,甘肃葡萄酒加工企业发展迅速,已形成了莫高、祁连、紫轩、国风、皇台、威龙等8家葡萄洒加工企业,年葡萄洒产量超过15万t,已成为全国著名葡萄酒产区。预计用10年时间,将酿酒葡萄产量达到20万t以上,将河西走廊和天水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葡萄酒产业中心。
1.5栽培方式多样化
甘肃葡萄生产中露地栽培及设施栽培都有发展,特别是保护地延迟采收技术使葡萄的栽培范围得到有效扩展,象天祝这样高海拔地区也能产出鲜葡萄,每1 kg售价达20多元,667 m2收入达到了3万元,成为当地高效种植业之一。
1.6特色化生产特征明显
甘肃农业大学在天祝创造性的应用设施延迟栽培红地球葡萄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一模
王田利:甘肃葡萄生产现状及发展策略
式已扩展到静宁等地,成为甘肃葡萄生产的一大特色,甘肃相对干燥的气候条件,无霜期较短的优势是其他产区不具备的;另外甘肃的冰葡萄酒也很有特色,甘肃河西葡萄产区充分利用当地降霜早、气温下降快的特点,按照国际标准,在-8 ℃以下采自葡萄树上自然冰冻的葡萄酿造的葡萄酒,不但酒体饱满,而且爽口、清新,甜而不腻,果香沁人心脾。
2甘肃葡萄产业发展策略
甘肃葡萄产业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甘肃葡萄生产历史较短,栽培规模较小,与全国葡萄生产先进省区相比较,仍有较大的差距。根据我国葡萄生产现状与甘肃的生产实际,今后在以下方面仍需加强。
2.1因地制宜,合理选择栽培品种
就葡萄品种用途而言,可分为鲜食品种,制干、制汁及酿酒品种,而按甘肃的实际情况,河西地区空气干燥,特别是戈壁滩非常有利于葡萄干生产,是我国葡萄干主产区之一,发展时应以制干为主;在兰州、白银、天水、平凉、西峰、武都等大中型城市近郊及华亭、靖远、金昌等厂矿较集中的地区,应以发展鲜食品种为主;边远山区应以栽培耐贮运的红提及适宜制汁及酿造的品种为主,按照此布局,将全省葡萄栽培划分为三大类,进行分类开发,以取得最佳经济效益。
2.1.1一般制干品种应选择含糖量在20%以上、果肉肥厚、肉质柔软、果皮干缩后色泽均匀、皱纹细密、穗形较松散、小粒而无核的品种。目前生产中应用的主要品种有无核白、无核黑、秋马奶子、无子露等。
2.1.2鲜食品种应在选择果穗较大或中等、稍紧密、粒大而匀、肉厚质脆、汁多、种子少、甜酸适度、带香味、颜色紫红、金黄或黄白色、耐贮运的品种。目前生产中表现较佳的品种有红提、黑提、无核白鸡心、8612、8611等。
2.1.3制汁品种应选择含糖量17%~20%,含酸量0.5%~0.7%、出汁率高、颜色鲜红的品种,生产中以晚红蜜、新玫瑰、玫瑰露、康可等为主。酿酒品种要求出汁率高、果梗和果粒易于分离、含糖量高、含酸量低、香味浓。根据原料不同的特点,生产红葡萄酒可选用法国兰、晚红蜜、北醇、公酿1号、公酿2号等品种;生产白葡萄酒可选用新玫瑰、龙眼、小白玫瑰、白羽等品种;生产香槟酒可选用黑美酿等品种。
2.2推广保护地栽培,提高葡萄生产效益
葡萄进行保护地栽培是提高生产效益的有效途径之一,生产中发展很快,甘肃虽有发展,但发展进度慢,规模小,推广保护地栽培正逢其时。目前甘肃保护地栽培主要有促成栽培和延迟采摘两种方式,在保护地促成栽培中要选择优质早熟品种,要求穗大整齐、色泽艳丽、果粒大、易着色、风味好、坐果率高、叶较小、抗病力强、耐贮耐运,生产中普遍应用的品种有8612、8611、京亚、京秀、香妃、87-1、巨峰、紫珍香等;延迟采摘应以红地球为主。生产中要严格控制棚内环境,创造适宜葡萄生产的环境条件,加强枝蔓及果穗的管理,病虫防治,生产优质果,提早上市,抢占市场,提高售价,促使生产效益的提高。
2.3实行密植栽培走群体增产的道路,促使效益提高
我国人民在长期的葡萄栽培中,总结出了许多适宜密植丰产的方式,可在短期内促使产量和效益大幅度提高,生产中应大量推广,一般可采用0.5 m×1.5 m的株行距定植,应用双壁篱架整枝,加强结果枝的更新,保持壮枝。结果4~5年后,园内郁闭时进行间伐改造。
2.4一定要规模化生产
农产品的商品化,一定要在规范化的基础上实现,只有规模经营,才能实现由产品向商品的快速转化,因而在发展时一定要要走规模化经营的道路。
2.5配套发展加工业,增加收入,促使生产效益的提高
根据目前我国葡萄生产现状和葡萄发展趋势,总体上,葡萄酒近年市场走红,售价高、销路畅、效益非常好,葡萄汁、干也很畅销,鲜食葡萄大多在7-10月成熟,特别是巨峰栽培面积较大,多集中在9月成熟,市场供应充足,价格低,而此前和以后市场供应少、价格高,因而在葡萄生产中除发展一定的鲜食品种外,则应将发展的重点放在适宜贮藏及加工的品种上,通过贮藏加工增值。在葡萄品种中,目前生产推广的红提、黑提的贮藏效果很好,贮期可长达3~4个月,可有效的延长供应期,应适当加大发展。
2.6推广无核栽培,提高商品性
无核化是鲜食葡萄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无核化的关键在于掌握好药剂处理时间和浓度,一般应在花前2~3 d,花后7~10 d,果实膨大期分3次用50 mg/kg赤霉素浸果穗或喷穗。具体应视药剂和品种不同,先小面积试验再推广。
2.7采取综合措施,提高产量
2.7.1加强土肥水管理每年在春夏秋季各耕翻1次,耕深25 cm左右,生长季及时铲除田间杂草。要保证花前肥、膨果期肥和采果后基肥的施用,保证每生产1 kg葡萄施有机肥1.5~2 kg,化学肥料氮、磷、钾三者比例以1︰1.35︰1.25为宜。浇水要适时,葡萄生长初期,要保证充足的水分供给,花期要防止水分剧烈变化,引起落花落果;在浆果膨大期应有足量的水分,保证浆果生长;浆果生长后期,水分不能太大,否则容易产生裂果,不利于果实可溶性物质含量的提高,影响品质。
2.7.2科学修剪冬剪以中梢修剪为主,应注意选留0.8~1.2 cm的结果母枝,将每1 m2架面留枝量控制在9~12个,以保持通风透光。要加强对结果枝的更新,以保持壮枝结果,提高结实能力。同时要搞好夏剪和保护好叶片,以提高光合作用的能力,增加光合产物。
2.7.3加强果穗管理,提高品质生产中可按树定产,每株盛果期树留14~18穗果,保证667 m2产量在1 500 kg左右。结果枝一律留单穗,在果穗生长过程中疏除所有果穗岐肩,掐除1/4的穗尖,并疏除小粒、畸形粒、伤粒和过紧、过密的果粒,保证小型穗留果40~50粒,中型穗留果50~80粒,大型穗留果80~100粒,以利于果粒膨大。推广套袋栽培,可用透明袋或自制报纸袋套袋保护,以减轻农药污染。适当晚采,使果实充分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