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性格化表演的实现途径

2015-11-14 00:36
戏剧之家 2015年19期
关键词:性格情感

刘 畅

(同济大学 艺术传媒学院,上海 200000)

什么是性格?性格作为一种独特的“属性”区分开了每一个不同的个体。而在表演体系中的性格更具有独特、强烈的形象感,更加有感染力和魅力。林洪桐老师指出:“性格魅力是艺术创作,也是演剧艺术魅力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②

演员通过性格化的创造方法来展现每一个角色特有的心灵轨迹,赋予角色灵动的、独立又饱满的生命,从而为观众奉上一个立体的、典型的并有着鲜明性格魅力的舞台形象。林洪桐老师主编的《表演教学手册》中将性格化涵盖的方面一一列举,分为年龄的性格化、民族的性格化、社会归属的性格化、职业的性格化与个性的性格化,还有动作的性格化,化妆、服饰上的性格化以及语言的性格化③。本文将从人物基调、表演细节以及体验情感三个主要方面来探讨性格化的实现途径。

一、人物基调决定人物性格

人物基调是任何演员进行表演创作的大前提,只有准确地确立基调,才能进一步展开深化角色的工作。那么,我们就从人物基调入手,来探讨性格化实现的途径。人物基调方面主要从两个角度入手:一个是从作者创作的角度,分析如何准确归纳角色;另一个是作为演员进行二度创作的角度,如何全面定位角色。

(一)剧作家对角色的定位

在文学作品中,剧作家通过文字的描述来着重刻画突出角色的艺术形象,描绘出了形形色色的人物且都具备典型的性格特征。剧作家在创作过程中,多数是根据自己对现实生活的感悟、对人性的认识,以及在自己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指导下运用艺术形式创造出具备鲜明的人物性格特征、并且能够反映一定社会现象本质的人物形象。因此,探寻人物性格特征的第一步,就是要通过对剧作的分析,了解和把握角色的定位。

1.类型定位

通过对剧作家笔下文字的探寻,以及对视频、文字资料的大量查阅,演员开始为自己将要塑造的角色类型进行定位,包括历史与当今时代背景的定位、服化的定位、具体人物身份的定位、从事行业的定位、特殊年龄的定位、人物性格的定位等等。在所饰演角色的类型方面进行定位,是好人是坏人?是贵族是军人?是老人是孩子?再结合演员自身积累的生活经验,先给角色定一个大的表演基调,搭起一个基本的框架,也就是角色的“骨架”,使其可以成为一个立得住的“人”。

2.特型定位

通过类型的定位后,我们想要赋予这副“骨架”血与肉,那么我们一定要从类型中寻找特型,独特的性格造就独特的灵魂,而任何一个灵魂都拥有一个属于他的世界,有他的思想、情感倾向、独特的表达方式。所以,发掘角色性格中的与众不同,对于表演创作,也是至关重要的。然而对任何一个所饰演的角色进行挖掘,都是十分复杂的。比如说在舞台上我们经常可以接触到很多生活中常见的人物类型,例如商人、军人、贵族等等,此时如果演员只为了完成表演任务进行创作,将人物形象混同于人物类型,那么塑造出来的角色将是大同小异的、平面的、缺乏真性情的。在剧本中,我们可以发现大量用来形容一个角色的文字,用这些特定的文字来化成自身组建所饰演角色的基本要素,再通过深入的挖掘,丰富文字下面的含义,丰满所塑造的角色。

(二)演员对角色的定位

站在剧作家的角度,主要是从文字上面进行分析,那么当一个演员创造角色时,我们要在分析剧作家文字的基础上,再从以下几点入手,进行角色的定位。

1.时代背景

不同时代造就不同的人物。随着整个社会的潮流风尚的改变,新鲜事物随着发展与进步也不断被人们所接纳。时代背景搭建起了基本的角色基调。作为演员对角色进行定位是必不可少的。由于剧中的大时代是不同的,才会有专属于这部剧、这个角色的独特表现手段。例如最近非常火的一部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讲的是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中国大学里发生的一系列与“青春”这个词汇密不可分的故事。包括女主角郑微的穿着打扮以及说话方式,都是具有时代性的,典型地标识了那个时代的特征。也正是由于这些时代的标志,为剧情的发展、演员的表演状态进行了铺垫。了解了时代背景,会更清楚明白剧中人物的思想状态与表达方式,进一步完善演员对角色的定位。

2.民族地域

民族与地域的重要性体现在其各不相同的区域文化上。不同的民族与地域有着不同的区域文化。正是这些区域文化的大相径庭,直接影响了不同角色在戏中的表达。区域文化的不同不仅仅体现在语言方式(方言)、生活习惯、民族服装、宗教信仰等等上,更加深刻地影响到了角色特有的文化传承。当一部戏的背景被设定在了一个特定地域内,比如说黄土高原的《红高粱》、东北林地的《林海雪原》或是海岛上拍的《非诚勿扰》等等,每一个不同的区域,人们的表达方式都是不相同的,并且都存在着他们的独特性与典型性。这些种种的不同,使得在创造一个角色时需要更加深入地进行了解、探寻,最终为角色进行更准确的定位。

3.社会关系

在生活中人们有着各自不同的社会属性,扮演着不同的生活角色,有着不同的社会关系。比如有领导与下属、父亲与女儿、老师与学生、朋友之间、恋人之间等等。这些社会属性上还迭加着许多隐形的关系,比如情感上的远近亲疏,利益上的轻重异同。各种社会关系决定了角色之间的情感表达,或是亲近友善,或是针锋相对,或是表里不一……在分析剧中人物关系时,从社会关系这个层面进行思考,角色们演绎剧本时所会产生的彼此之间的表演交流,这样的关系变成了如何交流的总体参照。通过挖掘每个事件表象下的实质,分析当时的时代特征、阶级背景、寻找矛盾冲突、利益关系,准确找出所饰角色与不同的人物之间的最为细微的关系,尤其要注意与主要人物之间的关系。与此同时,角色与每个人物之间的关系不是永远固定的,他们会随着背景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只有对剧作家设定的不同的社会关系透彻深入地进行分析,我们才能充分把握人物的内心世界及内在性格。

4.职业生涯

职业生涯对人物性格的形成十分具有影响力。不仅仅是职业特定的外形服装、语言模式、思维方式等等,职业生涯的经历也会使人的性格与众不同。就拿一名教师来举例,不同岗位的教师所形成的性格也会不一样。例如一个幼儿园老师是一名启蒙教育者,面对的都是些天真无邪的孩子,孩子天性里充满了对外界新鲜事物的好奇,老师也自然需要更多的耐心,与孩子之间的交流方式一定是相对“孩子气”的、温柔的;再拿大学老师来讲,大学中的老师知识渊博,对他们的学生起到的作用不仅仅是授业解惑,更是在精神层面的领导与指引,自身所散发出的气质是不同的,在沟通交流上的话题,也是不同的。准确地了解到这些并且熟练地运用到角色上,才能够使人物更加丰满生动、更有生活气息。

5.年龄阅历

我们的一生都是从年轻到年迈,角色也是这样。在同样的社会背景下,不同的年龄阶段的人物,性格特点与行为逻辑也是千差万别。年龄直接影响着思想成熟的程度,而思想又直接决定着不同的行为逻辑与处世态度。前面我们已经提到要分析角色存在的年代。不同的社会潮流会直接造就着人物的思想,指导着他们生命的轨迹。理清楚这些,是正确塑造出剧作家笔下角色的年龄存在状态的根本。之后我们要注意到的,是角色本身的行为特征。比如说对于不同年龄阶段的人,我们可以简单地分为青少年、中年人、老年人等等,这是大的分类。而在每一个分类里进行区分又可以细化成不同的人物的不同状态,如健康状态、经济状态等等都会影响到每一个人物不同的表达模式。从性格状态来说,用老年人打比方,可以是脾气怪癖的老婆婆、性格爽朗的老先生、深沉吝啬的老财主、慈祥温暖的老奶奶等等。通过在年龄方面的细化分析,使得角色定位从外貌表达到内心思想得到更进一步的细化。

通过从这些不同方面的准确定位,我们所塑造的角色的性格,被赋予了最基本的血肉与骨骼。

二、细节塑造真实的人物形象

细节决定成败,这句话不仅仅可以用在职业规划上,在表演中也是如此。细节决定了表演的质量,更是一把测量表演是否真实的标尺。

(一)生活中真实人物形象的细节积累

斯坦尼曾说过:“演员是从实际生活或从想象生活中来汲取生活所给予人的东西。但他要把所有印象、热情、愉快,把别人所体验到的那一切都变成创作的材料。”④生活中有大量的元素是需要演员去积累的。演员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发现那些没有被人发现的深刻内容,用心灵去感受生活的深刻、探寻人的精神世界,捕捉到生活中的每一点每一滴,并充实到自己的内心世界,作为以后表演创作中不可缺少的情感来源。

(二)细节在表演创作中的体现

1.生活经历细节

在生活中人们的差异千差万别,每一种生活所给予的烙印都促进了一类性格的形成。比如说一个非常爱干净的人,自然产生了一些独特的生活习惯,比如早上起来叠好被子,无论上班与否都要打扫好房间才可以开始洗漱,会非常在意房间里是否存在卫生死角;出门在外手提包里会准备手绢,不喜欢直接用手接触公共设施等等。这些生活经历所赋予角色的独特的特点,被演员捕捉到后充分利用,那么就可以说,在角色扮演中,一个人在生活细节方面的特征将会被演绎得活灵活现。

2.外貌细节

斯坦尼说:“为了探索外部形象,我们穿上各种各样的衣服、鞋子、衬垫,粘上鼻子、胡子,戴上假发、帽子,希望能捕捉到外貌、声音,从生理上感觉到所描绘的人物的身体,我们只靠偶然的机会,为了寻找这种机会,进行了一系列的排演。但是,不好的方法也不见得完全没有好处,就拿当时来说,演员毕竟学会了掌握形象的外部性格化,而这是演员创作的一个重要的方向。”⑤这一点其实十分关键,有时恰恰是一个小道具一件衣服让一个演员无论从外貌还是内心都真正地贴合上了人物。许多著名表演艺术大师都十分注重这一点,他们常常在接到角色的下一刻就去服装间寻找适合这个人物的服装,给自己装扮起来,在脑海里构想这个人物的长相、衣着、声音、典型动作等等,想尽一切办法使自己更加接近角色。老师常常会要求我们通过眼神、步伐、语气等一些外部塑造来展现角色的性格特点,在把握角色基调的同时,我们会再通过服装、化妆和特定的小饰物等,给性格角色再添一道色彩。

3.行动细节

前面说到,在进行人物的性格化创造时我们常常要借助服装、化妆盒中特定的小饰物等,为性格化角色添加一道色彩。而最终则是将最能够体现人物特征的外部典型动作进行强化、突出。演员在表演中以自身作为创作材料与工具,这些主要都依靠于演员的形体运动,包括肢体的动作、面部的表情和一切可以传达出最细腻的内心体验的表现手段。因此,我们更加不可忽略外部行动的表达在人物性格化中起到的重要作用。毕竟剧本为演员提供的带有性格色彩的外部动作很少,所以在某种程度上为演员留出了一块很大的创作空间。我们不要局限于剧本上所给的提示,更多的时候我们要自己去寻找和选择表现人物性格的动作,真正地抓住一个人物独特的行动细节,进行真实有机的创造。

在于是之先生写的《我演程疯子》一文中也曾说:“焦菊隐先生告诉我说,你要把那个典型的外型动作,孤立地练,练习,不断地练习,在反复的模仿中,你会体会到那个人当时所以那样动作的内在动机,也就是他的思想情感。然后在排练场里,忘记那个动作,只要你情绪掌握对了,那个动作就自然地出来了。”⑥在表演练习中我们也借鉴这一方法把构想出的人物先模仿出来,也就是把脑中的形象通过模仿外化到演员的身上。然后才能深入对角色进行体验。根据构想的角色把人物的几个典型性的肢体以及语言特征进行反复练习,练到熟练、得心应手、运用自如,最终找到人物的外部特征的感觉。

4.语言细节

语言不但是一种声音上的表达,也是一种动作,存在着“动作性”,它不仅能够传达出字面的意思,更通过语腔语调的细微变化传递着人物的感情与态度,间接表现了人的内心世界及欲求等等。我们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考虑:

首先,是角色的语言习惯,要从剧本设定的角色中,寻找发声特点及语言节奏,挖掘属于这个角色的独特的语言细节,增强性格化创造。还有一些具有风格样式感的角色,比如《夜店》里的赛观音,说话明显阴阳怪气地拖长腔;再如《母亲的节日》里的巫女带着洋腔洋范儿还透着几分刚硬。语言的“典型性”增加了人物性格化的色彩,也更加深了观众记忆。

其次,就是潜台词的挖掘。中文的博大精深注定了语言的深刻性。那么在创造角色前我们要仔细地分析台词中人物的语言,首先就要从中弄清他话中要表达的内容和真实的目的,再通过角色典型的语言细节特征用外化的形式表现出来。语言的精准表达使得整部戏的“味道”也大大提升了。

三、以深刻情感构建人物关系

如果说人物基调是骨骼,表演细节是血肉,那么情感则是这一身躯的“灵魂”。

(一)体验情感触动

在观察生活时,我们不但要心思细腻善于发现,更要心灵澄澈善于思考,对遇到的事情主动分析。如果只是单纯地积累下了一些人在遇事时候的表现,而不能洞察此时此刻他的内心,那么再多的经验积累也都是枉然,并没有将其消化于自身。

情感是一种态度,是受到外界事物影响而产生的。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地学习和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对演员都是非常重要的。在这一过程中由于所处的境遇不同、事情不同,对人的情感产生的影响也有所不同。其次,情感在很大程度上也与人的性格有着至关重要的关系。由于人的个体差异也就是性格的区别,不同性格的人在遇到同一问题时会产生不同的态度。也就是说人的情感时常受到人的性格特征制约。在这里分析观察只是过程,我们的核心的目的是要理解、感受、体验别人的情感,真正地换位思考,感受别人所说,感受别人所想。例如平时我们看书或是看电视时经常会被其中的事情所打动,书中或是影片中的人物的幸福与悲伤都会带动着我们一起幸福、快乐、悲伤,甚至会感动得热泪盈眶。这是在剧中人的身上唤起了自己的感情。流泪也好,微笑也好,它们都是情感的表现形式,是情感的结果。我们要找到其背后真正的原因。作为演员在产生观后感后,要进一步地想象并体验书中或影片中人物的情感。因为这是在生活的类似经验中通过想象,在我们各自的身上产生相应的情感。在不断地体验后,演员要把这些我们曾经经历过、观察过、感觉过、梦想过的情感体验记忆下来。

(二)构建剧中感情线下的人物关系

作为一名演员,当成功体会到角色情感时自然会对不同人物产生态度差异,根据剧情发展形成情感线。那么一条清晰的情感线将是贯穿角色表演的生命轨迹。在构建剧中的感情线下的人物关系时,我们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

第一,从剧本角度来说,可以看见和触摸到的是剧本的情节和事件冲突,而这些情节和冲突的产生是由有着不同性格的人物造成的。在接二连三的矛盾冲突下,每一个人物的感情变化、喜怒哀乐都会成为一条引领故事发展的感情线,而随着每一条自己独特的感情线,在戏中的交流与沟通中不断地碰撞产生火花,则是不同人物关系的实质。剧作家的作品正是通过人物之间的性格冲突展现出不同的人物关系,也揭示出一些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问题。细腻地把握角色的喜怒哀乐,通过体验和理解去真实地创造人物之间复杂纠结的关系十分有益。

第二,从角色的角度来说,剧本中所展现的冲突都与角色的性格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确立角色的一切感情动态也保证了演员表演的顺畅,不断戏。虽然在开始创作的时候是很难体会到剧中角色的情感的,但随着不断地在外化条件上寻找与探索,演员就会由外及内地体会到角色的性格及情感。不同性格的人在遇到同一事件时会产生不同的态度及行动,这种行动又改变了人物的关系与命运。对角色种种的体验与表演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也是从演员想象的人物雏形的外在表现形式开始。另外,在同一部剧中,当规定情景已经固定下来时,随着角色不断地遇到事件,引发矛盾与冲突,在每一个时间点上角色的心情和处理方式都是不一样的。同样是面对一个对手,可能台词的内容是重复的,但是,其中涉及到的人物的情感绝不是可以一概而论的。或许只是一个细微的心情波动,而外化形式表现出来时又是另外的一种味道了。很多演员,之所以演戏的时候,给人感觉平平无奇,大多是因为在分析角色感情线上有所缺陷,并没有真正地领悟当时的心情,那么就算通过跟对手交流产生的反应也是大多雷同的,甚至在对手讲大段台词的时候,在台上会感到无所事事,产生尴尬的感觉,更加无法正确地分析出当时各个人物之间所不同的人物关系。

分析清楚角色与其他人物的关系,通过他们之间的交流、谈话、行动考虑人物之间行动的对抗等,同时洞察人物之间的思想、情感及潜藏在人物间的心理撞击,也就是角色之间的性格冲突的体现。

四、从演员自身出发强化人物性格化创造

(一)认清演员自身性格特点

“演员作为活人,在器官、形状、姿态、表情等方面,每个人有每个人生下来就有的一些特点;有时为着表达一般性的情绪和某种某类人的一般特征,他就要把自己的这些个人特点消除掉;有时又有必要把这些个人特点迁就剧中个性较丰富、形象较完满的人物,以求达到这两方面的协调一致。”⑦所以我们要了解自身的性格特点,把自己的这些个人特点消除掉,彻底在角色上掩盖住自己性格的锋芒,不让自己的“真身”成为塑造角色的障碍。包括外在的行为特点以及内心的情绪波动,都要清楚地认识到哪些是我自己的,哪些是这个角色的。每个演员是有着自己独特的性格特征与外部形象特征的。在塑造角色时,演员首先要根据角色创造的要求对自己的性格特征有所了解,这样才能创造出符合角色的外部特征,才能在遇到与角色类似却又不相同的感受的地方进行精致的处理,做到不混淆自己与角色,不用自己的表达方式去代替角色。

(二)突破固有表达模式,接近人物

在分配到角色时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有些人适合演母亲,有些人适合演孩子,有些人适合演正面角色,有些则适合反面。那么问题就随之而来了,很多人在自己适合演的角色的领域会发挥得淋漓尽致,但如果稍微尝试下其他类型的角色,却又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如何突破自己固有的表达方式,拓宽自己的戏路,掩盖好自己的性格特点,突出人物特征是很多演员都遇到的问题。这种类型的突破也是演员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同时也是演员创造角色的重要手段,既是任务也是挑战。突破自身常有的表达方式,首先要从模仿开始,模仿是把观察到的人物的外在表现形式通过提炼、选择后进行效仿。当模仿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后,也就是通过对外在表现形式的练习后,会产生对观察对象的深刻体验。然后进入到扩展的阶段,就是在观察人物内心体验与体现的阶段的基础上,对不同类型的角色进行不同的表达和诠释。我们抓住了突出角色性格的典型性的外在特点,包括精心挑选的表情与动作等等,练得自如后在排练时不去刻意地想着去表现这些动作,而是认真地投入到角色的规定情境中,这时自然而然的动作已不再是简单的表面化的了,而是演员在巩固了信念后,由演员的情感从内部提供了依据,是以“我就是”的状态赋予了生命的行动,在实践中进行扩展。

(三)深入角色,强化人物性格化

1.内外部性格化的有机结合

人物的性格化创造离不开外部性格化的强调也离不开内部性格化的体验,内部是外部的心理依据,外部是内部的具体表现,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我们既不能没有内部体验一味追求外部形式的空洞表演,也不能缺乏外部动作表现,无法准确将角色的内心世界传达给观众。比如说在《蛐蛐四爷》中的“执事”这一角色,虽为男儿身,却眼角眉梢充满着阴柔之气,内心阴损、毒辣。对于这个角色的性格特点,我们可以有很多种表现形式,饰演这一角色的同学一开始也苦恼过,被剧本中原有的人物性格和之前塑造过的这一人物的影像资料所框住,找不到人物感觉。后来老师启发他,如果要塑造一个有特点有性格的人物,就不能一般化地表现,必须要有独特的外部性格化的强调,要有典型的人物动作,人物才能闪光。在深刻分析了人物背景理解人物性格的基础上,在反复的琢磨中,他意识到自己戏曲身段的特长可以很好地融入执事的性格特点之中,通过戏曲的走步、转身、女性化的典型手势、兰花指等戏曲身段来进行外部性格化的强调,也突出了执事表面慈善内心阴狠的性格特点,使这一角色立刻就鲜活了起来,创造了一个与众不同、独一无二的执事形象。我在塑造《夜店》中赛观音这一角色时,曾一度很苦恼,找不到人物感觉,由于是第一个片段,人物是个泼辣的妓女,距离我实在太远了,我不知道该如何入手。后来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作业,让我去借原剧本,仔细阅读,了解那个年代的时代背景,了解她之前的生活,不光要知道这场戏她的主要任务,更要通过剧本所提供的资料明白她为什么会这么说这么做,并且写了人物小传。为了了解这个人物,我去图书馆翻阅了很多与《夜店》有关的书籍和影像资料,尤其是看了碟片在脑海中一下就有了人物心像。再通过心像来丰富人物细节,很快就有了人物的感觉。

2.性格化创造与性格化人物

在舞台上,每个人物都有性格,但并不是每个人物都是性格化人物,这一点大家一定要弄清楚。比如说《母亲的节日》中的菲斯杰拉德太太和《别墅出让》中的大明星,他们一上场就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剧作家已经赋予了他们鲜明的性格化特征并将他们的某一性格特点进行夸张放大,这样的人物就是“性格化人物”。比说我在《夜店》中饰演的赛观音,作者在剧本中已经将她的性格进行了鲜明的刻画。对她的性格描写是这样的:妖媚泼辣、有胆气、狡猾、心机深重,所以我在塑造的时候紧紧地抓住了这一性格特征,大胆地进行创作,观察这类人的动作特点并结合自身性格特点与人物有机地融合,将她的性格特点在外部形体动作和说话的语气语调上也推向高潮,最终,塑造出这个“性格化人物”。

在剧作家的笔下,有些人物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但却算不上是性格化人物。比如说,在排《原野》这部戏时,金子和焦母的人物关系、角色性格都十分复杂。在对于这种角色的塑造中,我们为了让他们更有闪光点,更鲜活,有时会把他们性格中的某一特点进行性格化的处理,提升人物本身的表现力。比如《母亲的节日》中的皮尔逊太太,她不是一个性格化人物。当时这个角色是由我的同学饰演的,看她演戏的时候觉得很顺很舒服,可演下来总觉得少了点什么。老师也同样认为这个角色比较平淡缺乏亮点。在我看来,这个人物的塑造定位以及与对手的交流看下来都没有什么问题,但是为什么就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呢?老师告诉我们,想要让人物闪光,就不能光拘泥于剧本上的只言片语,我们可以通过“人物性格化创造”的手段来进行处理,准确地将他们的性格化特征强化,这样让塑造出的人物富有光彩,生动鲜活。在排练场上我们沟通时,因为皮尔逊太太的性格特征是温柔、懦弱,那么就抓住这一性格特性将她的温柔、软弱进行夸张化处理,渗透到她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每一个反应中,将她的声音塑造成很细、很温柔,在动作的选择上,给她设计了很多兰花指的手势,一般状态下,她都会把手放在胸前,在对事情的反应上让她更敏感,甚至有点神经质,就是这样不断增色,加强性格化创造,这个角色终于有了光彩。

当人物性格化被推向至高点时,我们很难发现何者是角色,何者是演员。此时演员与角色的融合是十分微妙的。它使演员忘掉了本身各种与角色不匹配的元素,在舞台上真正地完成人物形象的性格化创造,这里所有的自然的流露都已经深刻地揭示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出了那个“真正的人”,真正具有灵魂的人。这时演员把自己的热情与激情全部投入到了对角色生命的体现上,我们看到的将是没有任何表演痕迹的表演,也可以说是表演的最高境界了。

注释:

①林洪桐《稻草怎样纺成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年,第155页。

②林洪桐《稻草怎样纺成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年,第166页。

③林洪桐《稻草怎样纺成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年,第173页。

④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全集》第二卷,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63年,第304页。

⑤玛·阿·弗烈齐阿诺娃《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精华》,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年,第195页。

⑥王宏涛、杨景辉编《于是之论表演艺术》,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7年,第19页。

⑦林洪桐《稻草怎样纺成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年,第167页。

[1]林洪桐.表演学习手册:九重阳与三字经[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

[2]林洪桐.稻草怎样纺成金[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

[3]玛·阿·弗烈齐阿诺娃.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精华[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

[4][苏]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全集(第一卷)[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63.

[5][苏]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全集(第二卷)[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63.

[6][苏]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演员自我修养(第二部)[M].郑雪来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

[7]霍璇,崔新琴,陈浥.影视表演的第四级台阶——表演本科论文撰写教程[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

[8]朱德霖,王文英.戏剧美学[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1.

[9]焦菊隐.焦菊隐文集(第二卷)[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

[10]王宏涛,杨景辉编.于是之论表演艺术[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7.

[11]于是之.我演程疯子[J].神州,2007(05).

[12]吴靖青.表导演者——表导演卷[M].上海百家出版社,2008.

[13][日]森本薰编剧,王彬冰导演.2009级同济大学电影学院影视配音班毕业大戏《女人的一生》演出光盘[M/CD].上海:同济大学,2011.12.

猜你喜欢
性格情感
猫的性格爪知道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被情感操纵的人有多可悲
冬天的性格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风的性格
情感移植
你的性格像《哆啦A梦》中的谁
性格描绘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