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福臣
只有旧体诗是为自己而写——读《复兴诗草》
张福臣
《复兴诗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5年9月版),是一本以格律诗为体裁书写今天生活的新作。作家肖复兴自退休之后,重拾旧体诗,坚持八年学习并创作格律诗,取得一定的成就,并有一定的影响。其部分格律诗曾经在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光明日报、新民晚报、南方日报、广州日报、黑龙江日报、中国文化报、中华读书报等报刊发表。
《复兴诗草》是作者继《北国记忆——北大荒三百首》后出版的第二本旧体诗集,是从作者退休前后十二年来所写的格律诗中精选出的300余首,主要以五律和七律为主,书写了作者日常生活的朝花夕拾,读书交友的心灵交融,家庭子女的点点滴滴,山河风物的感悟采撷,老北京城的古今抒怀,以及对于现实的针砭品评,可以称之为以格律诗书写的日记,既可以看到社会风云变化的侧影,也可以触摸到作者委婉有致的情感涟漪;既抒发了对现实生活的关注之情,也掀开了内心世界的感性一隅。“四季文章忙亦乐,一年心事老何伤。”作者的这句诗是他自己的真实写照,旧体诗的写作让他的生活丰富多彩。
近年来,旧体诗词重新焕发生机,读者和作者的队伍都在扩大,旧体诗的创作和现今生活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本书作者,十余年潜心努力,反复修改打磨,以整齐的形式和富有情趣及生活气息的诗句,特别以严谨的格律,古典的诗句,以及清新别致的意象而引人瞩目。他企图打通古典和现今两界,勾勒出一幅具有古典意义的现实图画,以诗性的语言诗化现实的生活。
他写亲情友情,“四时心系一天雨,万里风翻两地书”、“魂犹月照冷湖水,心欲风临大漠城”、“书经何处灯边手,风过谁家雨后山”、“鸟鸣暖树相成曲,雪打寒窗自结花”,都格外真挚动人。他感慨社会乱象,“没肺没心花占锦,不今不古塔留霞”、“守白不通知黑路,追风最负落花天”、“曾经沧海难为水,依旧青蛇易作仙”、“文章青史辞将尽,歌舞朱门醉欲狂”,自有深沉一面,不作直白之语。特别是他对知青一代的回忆中有难得的反思与自省,“梦轻常入苍茫月,心苦偏吟浩荡诗”、“刺青身是军装舞,点绛唇为语录喧”、“傻小不妨亲冷炕,愤青犹爱唱高腔”、“早知尿炕睡筛迟,堪笑当年太白痴,气壮补天装蒜瓣,血亏借日抹胭脂”,比他的前一本诗集《北国记忆——北大荒三百首》,有着明显的变化和进步。
正如作者在《复兴诗草》自序中所言,他信奉已故老作家萧军所说的,“只有旧体诗,才是为自己写的”,“才和自己有着血肉关联”。前辈学者钱穆先生,在论述旧体诗时也曾经说过类似的话:“中国古人曾说‘诗言志’,此是说诗是讲我们心里的东西的。”钱穆强调的“心里的东西”,亦即萧军先生所说的“和自己有着血肉关联”的东西。这个“心里的”和“血肉关联的”,我想,大约是旧体诗区别于新诗乃至其他文学体裁最特殊的地方,也是最迷人的地方。所以,钱穆先生又说:“正因文学是人生最亲切的东西,而中国文学又是最真实的人生写照,所以学诗就成为学做人的一条径直大道了。”这是学习旧体诗的更高境界,虽不能至,心向往之。作者的这种追求、尝试和努力,值得关注。
(作者系原武汉大学出版社大众分社社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