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红琳 叶文伟
(重庆邮电大学图书馆 重庆 400065)
泛在知识环境是2003年美国NSF在作学术报告《知识在信息中迷失》时第一次提出的,把当今的信息环境称为无所不在的“信息以太”(Informalion Ether),并指出数字图书馆就是提供泛在知识环境的不可或缺的公共设施,德国Oliver Obst博士将现在的图书馆定义为泛在图书馆。学术环境的变化对图书馆传统学科服务的理念和工作模式形成很大的冲击,引起了国内外学者对嵌入式学科服务实践和模式等问题的探讨。自1993年Michel Bauwens第一次提出“嵌入式”概念,嵌入式就在高校的教学科研服务中得到动态展现。嵌入式学科服务(embedded subject service)作为一种最新的学科服务理念,它更加以用户为中心,融入用户的物理空间或虚拟空间,是目前图书馆学科服务突破瓶颈、迎接挑战的重要途径,现已成为图书馆学术界的研究热点,笔者以“2009~2014年”为时间段对CNKI数据库进行检索,统计到近5年来题名含有“图书馆嵌入式学科服务”的学术论文共有 101篇,笔者认为这些论文在研究内容上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及一些没有触及的领域,如:图书馆开展嵌入式学科服务的程度控制、发展策略、发展方向等问题,而这些问题正是图书馆目前所面临并急需解决的。本文在分析和探讨嵌入式学科服务实践的基础上,强调学科服务工作必须转变学科馆员角色,融入教学科研以及建立以用户为中心的绩效考核机制,实现图书馆与用户的完美合作,以此突破学科服务发展瓶颈,切实提高教学科研水平。最后总结出一些可供业界同行借鉴的经验,并针对如何让学科服务顺利发展提出建议,以期对我国图书馆嵌入式学科服务的开展提供参考。
嵌入式学科服务是一种创新学科服务机制,以用户为中心。它强调融入一线,嵌入教学、科研,嵌入学习,提供个性化、泛在化的知识服务,全面提升用户的信息素养和能力;提升图书馆在学习、教学和科研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国外学科馆员制度的发展历史,可追溯到文艺复兴时期,1998年清华大学图书馆在国内率先引入学科馆员制度,那时还不能叫做嵌入式学科服务,直到2006年,我国高校图书馆才真正开始了此项服务。如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实施“融入一线、嵌入过程”的新型嵌入式学科服务模式;2007年,重庆工学院图书馆与汽车学院合作,将信息素养教育融入《互换性及测量技术》课程;2010年,宁波大学图书馆与宁波市科技信息研究院合作完成了宁波市科技局委托的近400项重大项目的查新和评估等。
谢守美对国外嵌入式学科服务做了大量研究,指出馆员嵌入一线教学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信息素养能力、科研创新能力,馆员嵌入科研,为科研提供全程信息服务,能逐渐成为信息专家,也能为教师节省宝贵的时间。
随着学科服务的开展与发展,许多学者将嵌入式学科服务模式进行了分类。笔者借鉴学者的经验并结合多年的图书馆一线工作经历,将其分为嵌入到教学、嵌入到科研、嵌入到学习过程、嵌入到社会活动中四种形式。
为了提高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技能和信息素养,高校图书馆已注意加强和院系的合作,将图书馆资源与服务嵌入到日常教学活动中。嵌入式教学已成为嵌入式服务的主要形式。主要是图书馆员作为教学助手嵌入到课堂、嵌入到网络教学平台(WebCT、Blackboar等)或以讲座的形式嵌入教学实践,将信息素养融入专业课教学,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和科研能力。
清华大学图书馆与新闻学院和通信学院合作,融入课程和研讨会,在学生的科技活动日和化学工程系的学生节应邀讲授IEEE的检索方法。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与教师合作推出嵌入式新生研讨课“可再生能源转换和利用”,可循序渐进的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复旦大学图书馆员根据教学要求建立课程资源指南,在授课过程中插入相关的资源讲座,介绍如何有效利用电子资源,如“现代西方心理学经典回顾”、“管理心理学”等。
范德比尔特大学Anne Potter Wilson音乐图书馆员Sara J Beutter Manus嵌入到((MUSL 141)课程,讲授与课程有关的信息素养知识,还参与课程讨论及批阅学生作业。
马萨诸塞州的伍斯特理工学院图书馆取得教学主管部门的同意,授权馆员Christopher使用网络课程管理系统WebCT,他在课程论坛上通过链接将学生引导到图书馆网页,建议他们使用图书馆资源,或与老师一起制订课程计划,还将一些讲座内容发送给学生,尽力为学生提供随时随地的服务。
纽约市立大学史泰登岛学院图书馆员将信息素养组件及相关的资源嵌入到Blackboard教学平台,他们选择的是嵌入《(NRS110:医疗与外科护理学》课程,讲授2节课的护理学资源和检索技巧,帮助学生完成l0~l2页的研究论文。
美国田纳西大学健康科学中心(UTHSC)的健康科学图书馆联络计划的嵌入式馆员试点项目。通过参考馆员在线解答研究生护理学课程(MSN)中的有关临床护士长的“专业问题”,提高学生护理学术写作水平。田纳西大学Amy C通过对嵌入式馆员的一项网上调查和文献利用分析指出以图书馆作为在线课堂提供在线服务是嵌入式馆员的最佳实践。
将个性化服务嵌入教学。李玉花指出每一个学科的教师开展的教学,所需的信息资源都有自己的特点。图书馆可以按照专业领域来组织、划分资源,将个性化服务嵌入教学中。如对教师进行文献检索培训,对有特殊需求的教师提供专门服务,通过个性化服务,使教师与学科馆员有效地合作,更好地为教学服。
高校图书馆拥有丰富的资源和多方面的专业优势,可作为助手嵌入到教师科研和学生科研,为科研人员提供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背景等信息,撰写专题调研报告等。如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的农业环境学科馆员范秀凤嵌入到农业与生物学院教师的科研中,第二年受邀参加学院会议并作专题讲座。约翰霍普金斯大学Welch医学图书馆的10名临床与公共健康图书馆员,因为为对口院系提供嵌入式学科服务,现在已由联络员变成了院系的信息学家。他们通过院系的Welch Space平台提供参考咨询服务,还深入课题组参与系统评价工作,对一些案例的疗效作调研和分析。
嵌入到科研是嵌入式学科服务的主要组成部分,图书馆员与院系的科研合作是一个取长补短、互惠互利的项目,不仅对科研提供了帮助,同时图书馆的作用和地位也逐渐得到大家的认可。
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泛在知识环境的到来,人们对信息的需求、获取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同时对图书馆服务提出挑战,为了接受挑战图书馆通过流动图书车、自动借还机来扩大物理空间;通过移动图书馆扩展网络空间;通过工具插件嵌入到用户的桌面、浏览器、社交网络等实现嵌入用户的日常生活,从而赢得用户的信赖和肯定,树立了图书馆员的新地位和新形象。
国内外许多高校图书馆开发了工具条,如伊利诺伊大学、杜克大学医学中心、佛罗里达国际大学等;国内北京大学图书馆的LIBX工具条,香港理工大学图书馆的“PolyU-Library”工具条。用户只须点击工具条,就可直接使用资源和服务。清华大学图书馆、中科院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等将馆藏信息嵌入至Google、百度以及各种网上书店,方便用户检索与借阅;厦门大学图书馆通过Google Scholar和豆瓣网实现到图书馆的链接,引导图书馆之外的用户使用图书馆的资源和服务;清华大学图书馆创建了为新闻与传播学院师生服务的学科博客,为他们提供的资源以馆藏学科资源为核心,兼顾图书馆试用资源和因特网免费资源;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依据学校的学科群开设了12个学科博客,分别针对12个学科热点提供相应的服务。
由于近几年高校图书馆嵌入式学科服务的不断发展,图书馆已经具备嵌入到社会的优势。随着图书馆面向社会开放的推进,许多图书馆开展了面向社会的阅读推广活动,嵌入企业、科研单位的科研项目等服务。如华北地区的面向社会开放的178所高校中有11所开展了阅读推广;内蒙古科技大学图书馆在读书节时走出校园,服务包头市所有读者;阳泉学院图书馆向周边农村提供纸质资源阅读服务。清华大学图书馆4名馆员与博士联手嵌入北京一科研单位为太阳能新材料的研发提供最新研究进展。
一馆之长在图书馆的作用非常重要。馆长要加强自身学识、人品、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用以服众;其次还要成为攻关能手,与主管领导搞好关系,争取院校领导的支持和重视,保证学科馆员队伍建设;具体做法是:加强图情知识的学习、深入一线了解员工,避免主观主义;对人对事公平公正;制定合理的激励机制;正直有担当、善于与校领导交流沟通等。
资源是一切服务的基础,采访人员的选择要合理和全面,学科馆员应嵌入馆藏资源建设,与选书专家、老师一起构建资源保障体系。我校的做法是:60%的经费购买读者和学院每年一次推荐的书目,并由图书馆筛选;30%经费购买教学部主任根据教学科需求选择的书,暂放入学院;10%经费用于教师零购;再有就是由图书馆的专业人员做好数字资源的选购、挖掘、整理、导航等。
图书馆服务理念越来越强调用户体验,因此,在服务的经验与模式已发展到一定规模时,注重用户的感受必将是图书馆服务发展的趋势。学科馆员要用心了解用户需求,不同层次的读者对学科化服务的需求是不同的,图书馆要制定不同的服务方案,将个性化的服务、分层次的服务嵌入教学科研;如天津理工大学图书馆将信息素质教育嵌入低年级教学课堂,将主题技能讲座嵌入高年级教学实践;还可以采取在每个年级各选1个专业进行试点,再全面推广。同时建立用户反馈机制,及时了解他们对服务的要求和感受并及时调整服务方案,保障学科服务的长久开展;在嵌入用户物理空间和虚拟空间时采取各种措施调动用户的积极性,让他们与学科馆员积极互动和协同配合,以此吸引读者,有利于学科服务的发展。
技术推动社会的进步,图书馆对技术的运用推动着图书馆服务的升级,特别是嵌入式服务需要与信息技术的发展有机结合,从嵌入到物理空间提供信息到通过工具条嵌入到桌面、浏览器、社交网络等的推送服务。如美国的库欣/惠特尼医学图书馆的个人图书馆项目,每个PL负责10~20个学生,馆员通过 Email、SNS等方式,与用户沟通,利用网络教学平台Blackboard拓展信息素质教育,利用网络浏览器帮助用户快速访问网站,利用社会网络环境(Facebook、Twit-ter)和学生进行信息共享。现在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更加彰显技术的作用。因此技术对于图书馆的发展来说起到关键的支撑作用。
学科馆员是学科服务的重要资源,要想学科服务健康发展,必须制定合理的激励措施,如让那些乐于奉献的学科馆员得到更多的培训和更多的升迁发展机会;适当的物质奖励;组建动态协作的学科服务团队,实施考核评价制度,让他们弹性、灵活的工作,给予他们充分的信任的权利,只重点考察馆员在团队工作中所起的作用、应用新技术的能力及在服务中做出的贡献等。
学科馆员嵌入教学和科研,嵌入学习过程,在嵌入的实施过程中往往需要依靠与院系以及学校其它部门的合作,嵌入的成功取决于馆员服务被接受的程度。可采取事先拟定计划、选定目标、准备资源等,还需要对院系各学科知识和最新进展作深入了解,前期沟通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步骤。以真诚的心、专业的素质、在尊重用户需求的基础上,提供专深的、适当的嵌入式服务。未来的嵌入式馆员应提供“部分”的嵌入以便提供更得体、更有效的服务。
学科服务的实施和发展中难度最大的问题就是管理运行机制的建立。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运行机制,为馆员提供良好环境,发挥他们的潜能及活力,这是学科服务发展的一种有效措施,能促进学科服务健康发展。如厦门大学图书馆建立严格的绩效评估体系和激励机制,打造了一支协调配合、集思广益、竞争向上的优秀学科馆员团队。首先全馆应认识到学科服务的重要性,这是前提;其次就是创造条件让馆员开展工作;同时图书馆还应采取一些策略来激励学科馆员等。
嵌入式学科服务是学科服务不断创新和发展起来的,实践证明是泛在知识环境下图书馆提高服务质量与水平的可行之路,图书馆的资源与技术为学科服务提供了保障,同时也给图书馆员带来各种挑战。比如用户的认可度、相关领导的重视度、宣传的力度、设备的完备度等。本文希望通过实践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一系列相应的对策与发展措施,以便促使更多学者同行关注图书馆嵌入式学科服务的创新发展,进一步推动图书馆事业的健康蓬勃发展。
[1] Chatham M A.Knowledge lost in information.Report of the NSF workshop on Research Directions for Digital Library[EB/OL].[2013-09-24].http://www.sis.pitt.edu/dlwkshop/report.pdf.
[2] Obst Oliver.The Medical Library of the Future:Be prepared for the invisible[EB/OL].[2013-09-24].http://www.inforum.cz/pdf/2005/Obst Oliver.pdf.
[3] 戴瑾.我国高校图书馆嵌入式服务的实践与发展趋势[J].图书与情报,2013(3):128-13.
[4] 初景利,孔青青,栾冠楠.嵌入式学科服务研究进展[J].图书情报工作,2013(11):11-17.
[5] 刘颖,项英.个人信息环境与嵌入式学科服务[J].情报杂志,2010(5):188-191.
[6] 彭立伟.国外学科馆员制度的分期与角色演变研究[J].江西图书馆学刊,2007,37(4):93-95.
[7] 姜爱蓉.清华大学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的建立[J].图书馆杂志,1999(6) :30-31.
[8] 谢守美,赵文军.美国嵌入式学科服务实践及启示[J].图书馆建设,2011(5):61-62.
[9] Si Li,Xing Wenming,Zhou Limei.Embedded Services in Chinese Academic Libraries[J].Journal of Academic Librarianship,2012, 38(3):175-182.
[10] Lin Wu, Betts, Virginia Trotter.Making meaningful connections:evaluating an embedded librarian pilot project to improve nursing scholarly writing[J].Journal of the Medical Library Association,2013(4):323-326.
[11] Amy C.Taking Library Instruction into the Online Classroom: Best Practices for Embedded Librarians[J].Journal of Library Administration,2009(1/2):197-209.
[12] 李玉花,张馨荷.高校图书馆分层次嵌入式教学服务模式研究[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3(4):66-69.
[13] 范秀凤.学科服务嵌入农生院科研项目申报工作会议[EB/OL].[2013-04-23].http://www.1ib.sjtu.edu.cn/vie w.do id=2906.
[14] 初景利,许平,钟永恒,等.在变革的环境中寻求图书馆的创新变革——美国七大图书情报机构考察调研报告[J].图书情报工作,2011(1):21-28.
[15] 朱晓宵.构建高效图书馆学科性文献信息服务平台的思考[J].情报资料工作,2011(4):84-86.
[16] 李杏丽.华北地区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调查分析[J].图书馆研究,2014(5):58-61.
[17] 叶文伟.试析图书馆隐性知识共享的对策与措施[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4(8):58-60.
[18] 范翠玲.基于岗位设置的普通高校图书馆学科化团队服务模式探讨[J].图书馆建设,2014(1):78-80.
[19] 李金芳.美国高校图书馆嵌入式学科服务的典型案例研究[J].图书馆杂志,2012(11):73-77.
[20] Olivares,Olivia.The Sufficiently Embedded Librarian:Defining and Establishing Productive Librarian-Faculty Partnerships in Academic Libraries[J].Public Services Quarterly, 2010,6(2-3):140-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