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丽明
从人民中来 到人民中去——晋宁县民间戏剧创作及作者现状
◎杨丽明
去年底,作为“三区人才支持计划”活动工作者,我被派到晋宁县文化馆,参与小戏小品的创作辅导工作,因此有幸接触到了当地许多业余戏剧作者。他们大多是世世代代生活在乡村的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然而,劳作之余,他们放下锄头却握起了笔,以戏剧的形式书写身边的生活,书写农民的喜怒哀乐,书写新农村的发展变化。这是一群正在影响着乡村文化生活、改变着传统农民形象的新型农民、戏剧创作爱好者、自由撰稿人。在一个小小的县城能集中出现一群常年坚持戏剧创作的业余作者,而且大多是农民作者,这让我感到意外,这一现象是怎么形成的?他们的创作情况怎样?意义何在?我对此作了一些调研。
早在八十年代,随着我国新时期文学艺术的发展与繁荣,晋宁县几位来自乡村的年轻人也同全国许许多多怀揣文学梦的青年一样,对文学创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结伴而作,相互鼓励、相互支持,坚持自学和写作实践,创作领域涉足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通过努力,他们的作品陆续被省市刊物所采用,成功的喜悦不仅激励着他们继续前行,而且逐渐感染、吸引了不少同乡好友加入进他们的创作行列。一种创作的氛围、一种具有凝聚力的创作团队在悄然之中渐渐形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乡村农民对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日益增长,各类乡村文化活动如雨后春笋般开展起来,在晋宁这个历史悠久的花灯之乡,群文活动更显活跃,歌舞类、小戏小品类作品的需求量增大,为了适应形势,跟上时代的步伐,这支创作队伍将创作重心转向了戏剧创作。很幸运的是,队伍中几位领头的年轻人在八十年代中期就被招进了晋宁县的文化部门工作,并经过多年的努力后,他们肩挑重任,相继担任了领导职务,如罗家柱、杨振华、丁红、陈新华等。因而,一方面是工作责任驱使,另方面是爱好追求使然,他们理所当然、当仁不让地更加积极地引导、扶持晋宁县的文艺创作,大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对与自己一道同甘共苦走过来的创作伙伴更是关爱有加、呵护备至。除了他们亲力亲为为队员们的作品提意见、出点子、做修改之外,还尽可能地提供创作、学习、提升的机会,搭建作品发表和上演的平台,每年都举办创作培训班、改稿班,聘请我省戏剧界著名专家包钢老师、刘诗仁老师等为培训班学员授课、改稿,大大激发起这些业余作者的创作热情,创作水平、作品质量不断进步和提高。许多作品得到了各业余文艺团队的青睐,要了去排演,深受观众的喜爱和欢迎。供给和需求对上了路子,于是,文本上的创作、修改、提升与舞台的二度创作、排练、演出,便不知不觉形成了一条联系紧密、共同发展、良性循环的轨迹。而这一切又得益于晋宁县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引导,那几位担任了领导、从这群业余作者中走出来的领头人,他们对创作的热爱、对民间戏剧创作的关注、扶持、以及所带动起来的业余作者的创作激情、取得的创作成就,在县文化部门影响很大,形成了一种强劲的向心力。于是,关注、扶持戏剧创作对分管文化的各届领导似乎不仅是职责所在,更是领导班子中一种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扬,是对这群从八十年代就开始创作、历经数十年风雨走到现在的业余作者的深情关爱和保护,尤其是现任领导,无论文联、文体局还是文化馆,从我跟他们的接触中,真切地感受到了他们那份发自内心、溢于言表的情感。他们作为普通的基层领导,在长期的文化工作中,消除了职业、职位的隔膜,与老百姓打成一片,与这群业余作者结下了深厚的友情。正是这样一种亲如家人般的真诚、真情、真爱的维系,才使得这些散布于民间的戏剧人始终汇拢在一起,找到了家的温暖和依靠;才使得这样一群行走在乡间小路上的草根,获得了创作的信心和力量,坚持不懈地编织着表现生活、表现人生的崇高的创作梦想,并从中体会到了追求、理想、自我价值实现的快乐和幸福。他们的出现是机缘巧合的偶然?还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亦或是晋宁人祖祖辈辈对花灯戏曲的钟爱所致?还是受到来自久远年代从这里走出去的伟大航海家郑和的创新精神感召?或许都有吧,总之,是晋宁这片土地上已经培植出了适合于他们存在、生长的天时地利人和的养分。
这支队伍从初具规模到现在一直发展稳定,尽管也有人中途放弃写作,到外地做事、经商,但同时又有新人不断加入进来,补充力量。目前为止保持着二十五、六人的数量,成员以农民为主,也有少部分机关事业单位工作者以及退休人员等。他们学历不高,大多是中学学历,年龄以四十多岁到五十多岁居多,也有年纪更长的,有一位退休教师——王家祥老师,他已八十多岁,但身板硬朗,精气神十足,写起作品来还是位快枪手。从年龄结构看,不得不承认这支队伍的人员年纪已整体偏高,缺少年轻人的参与。那些老队员们——八、九十年代就开始创作、朝气蓬勃的年轻小伙,如今已步入中老年阶段,他们仍是这支队伍的主力军。这不禁让我这个同龄人感叹,八十年代涌动着太多年轻人的梦想与追求,八十年代是属于年轻人为祖国、为四化学习、创作、奋进、勾勒美好未来的年代;是激情燃烧的年代;是憧憬“荡起小船儿,暖风轻轻吹”的富于诗意的年代。而今时光流逝,激情褪去,晋宁这些曾经的年轻小伙虽青春不在,但梦想依旧,无论外面的世界如何精彩和热闹,他们始终坚守着自己的故土,坚守着自己热爱的劳作和写作,就这么宁静、悠然、温暖的生活着,他们实在令我感动和敬佩!
那么,出自于他们耕田种地之手的作品怎样呢?是不是也很粗糙呢?可别小看了他们。此次下乡,我读到了他们几十本剧作,首先感受到的是那扑面而来的浓浓的乡土气息,那些充满着乡风民情的诙谐质朴的生活细节和场景,那些生动、土俗而不乏诗意和哲理的对白和唱词,那种对真、善、美的讴歌和赞颂都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下面我介绍几个作品及几位作者:小品《加分》,该剧围绕长辈对未来女婿的一次考验展开,年轻警察陈岗在一次执勤中拦下了两名违规的路人。俩路人为免遭罚扣,使出了各种招数和办法,但试探、说情、激将法等都未能奏效。陈岗告诫他们做警察的并不愿意罚款扣分,罚扣是一种警示,希望大家能遵守交通规则,做到安全、文明行车。面对陈岗的强硬态度,俩路人只好摊牌:他们就是陈岗女朋友小芳的父母、而且小芳父亲还是陈岗交警队新调任的领导。即便这样也没能动摇陈岗,“交通安全无小事,严格执法是天职”始终是陈岗坚持的原则,他说:“违反规定的事,我绝不能做!”他向两位长辈道歉,表示要登门谢罪。随着剧情的推进,一位正直、朴实、可爱又有些执拗的警察形象跃然纸上。作者最后笔锋一转,抖出了包袱,女朋友的父母说明来意,原来是对陈岗的一次考验。陈岗道:“真不好意思,小芳是被我扣分认识的,您们二老也是被我扣分认识的。我……”小芳父母道:“你虽给我们全家扣了分,但我们要给你加分。”点明了题旨。这个小品虽然对陈岗作为一名严格执法的好警察背后的精神支撑铺垫揭示稍显不够,对陈岗得知两名违规者就是女朋友的父母和上司还得扣分的那种矛盾、两难的心境刻画也稍显不足,但瑕不掩瑜,该作品有起有落,起承转合自然清晰,语言流畅生动,主题立意好,情节环环相扣,悬念设置巧妙,是一个比较好的作品。该剧作者王平九十年代初开始创作,农民,曾在村委会担任共青团书记,他共计创作了近二十个剧作,其中《打孝子》、《红胎记》等作品在镇上、县里组织的文艺汇演中,反映热烈,并荣获奖项。尤其是《打孝子》,多年来经常参加演出,常演不衰,常演常新。另一位编剧魏家桥创作的小品《传家宝》,以两把菜刀翻新作为故事的切入口,引出了一段抗战时期的家史。主人公刘恋祖的爷爷年轻时当兵到山东抗日,在一次战斗中,军队弹尽粮绝,刘的爷爷被两个日本鬼子追到一个小村庄,三人拼起了刺刀。在这危急关头,从鬼子背后冲出一位姑娘,用两把菜刀砍倒了鬼子,救了刘的爷爷。此后,两把菜刀成了他们的媒人,他们喜结良缘。抗战结束后,刘的奶奶就跟随刘的爷爷回到了家乡云南晋宁。这个小品悬念埋得深,剧的开头写刘恋祖从农村带着两把生锈的菜刀找到城里古玩店要求翻新,因从未到过这样的地方,还闹了不少笑话。古玩店老板鉴定两把菜刀虽有六、七十年的历史,但从质地、造型看,就是两把普普通通的菜刀,没多少收藏价值,而且翻新费很贵,刘恋祖却不还价,爽快的答应了。古玩店老板纳闷,读者也纳闷,后来绕来绕去才绕出了谜底。该剧构思新奇,突出了戏剧非奇不传的特色。作品主题鲜明,抒发了家乡人民对抗日英雄的崇敬和怀念,歌颂了爱国、爱家的大爱情怀。魏家桥个人经历、创作情况跟王平差不多,也是农民,作品颇多,许多都已演出,有的还被音像商拍摄制作成VCD碟片上市,销路很好。再看另一个作品花灯小戏《盖章》,该剧说的是某村委会小组长马二贵多次拒绝本村暴发户牛大宝提出的批地盖章的请求后,牛大宝四登马二贵的家门,又是恳求又是送礼,马二贵坚决不答应,他道:“不是兄弟不讲理,政策法规不能忘。上级文件刚传达,不准批地盖新房。”而马二贵的媳妇碍于人情、贪图礼物,逼着丈夫同意。两人发生夺章冲突,最后媳妇用刀架在脖颈上,威逼马二贵不盖章就要自杀。马二贵终于妥协,同意盖章。当牛大宝高兴地拿到盖了章的申请、展开看时才发现大红章下面的一行字:“按照有关政策规定,不同意!”结果出人意料,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该剧以小见大,事件集中,戏剧冲突层层递进,表现了乡村基层领导廉洁自律、守法尊法的工作作风。刘诗仁老师非常肯定这个剧作,称赞是一个比较顺畅、比较成熟的小戏。该剧编剧王永福,农民,八十年代初开始文学创作,创作过许多中短篇小说,先后发表于民间文艺家协会创办的杂志和《民间故事集》等书刊。后他转向了写戏,也有不少作品搬上乡村文化活动的舞台。《盖章》创作于2005年,已经演出,并被云南电视台“俏花灯”栏目选中,录制展播,受到好评。接着再看一个作品《妈妈快回来》,该剧描写了一个与奶奶相依为命的农村留守女孩期盼妈妈回家的故事。由于女孩父亲瘫痪在床,母亲进城打工,却多年音讯杳无,家庭的重担过早地落在了女孩稚嫩的肩上。没妈的孩子像根草,渴望母爱和家的温暖一直是女孩最大的心愿。当女孩与省城来的记者偶遇、相识后,女孩又将找妈妈的希望寄托在了这位记者叔叔的身上,女孩装了一瓶家乡水请记者带去交给她妈妈。女孩说家乡的水很甜,妈妈喝到,就会想起他们全家,女孩将所有的牵挂和希望都盛进了这瓶家乡水中。然而,记者多方打听,四处寻找,并报道了女孩的故事,却始终未找到女孩妈妈的下落。无论怎样,期盼还在,寻找的脚步仍在继续……该剧采用散文式的结构,轻言细语,娓娓道来,塑造了一个可爱懂事、孤单无助、思念妈妈的留守女孩形象,作者试图通过这个故事,反映农村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的困境,呼吁获得社会的关注、关心和援助。这个戏多用叙述性的语言和对话来展现剧情,按照常规写法来看,它的戏剧冲突和动作性是不够的。但创作上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探索不同的表现手法和风格,是戏剧人应有的追求。该剧得到了包钢老师、刘诗仁老师的一致肯定。作者普加华,农民,是昆明市文艺家协会会员,晋宁作家协会会员。他八十年代开始创作,既写小说、散文,又写戏,他有多篇文学作品在市级杂志发表,许多剧作投排,参加乡镇演出和县上各种文艺调演,作品在多次调演中获创作奖。再看另一个花灯小戏《青山水深处》,该作品视角有新意,写了一位农村老人被儿女接到城里的一段生活经历。作者没有写戏剧中多有表现的因儿女不孝和老人发生的冲突,而是写儿女太孝敬和都市生活的不适应,使老人感到的无所适从和苦闷,最终老人逃离了都市,回到了自己山清水秀的家园。这个小戏未停留在晚辈对待老人是否孝敬或应该孝敬的层面,而是提出了如何孝敬的问题,启示人们在面对两代人生活观念、生活方式的差异所产生的矛盾时,儿女既要关心爱护老人,又要给予老人充分的身心自由,给予他们理解、尊重和包容,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孝道的含义。不足之处是这个剧对老人内心情感的刻画还不够饱满,在情节设置上还可作进一步的调整和改进。该剧作者张国良,农民,他创作时间开始较晚,但创作积极性很高,已经写出了多个小戏和一部大戏《龙虎恋》,有的作品在县文联办的《月山》杂志上发表,有的已在乡村演出。张国良编剧是位癌症患者,他在与病魔作斗争的同时坚持创作,戏剧给他带来了心灵的抚慰和快乐,如今他的病情已好转稳定。另外,我要特别介绍一下前面提到的老寿星王稼祥老师,曾在玉溪从事宣传、教育、担任过小学校长的他,年轻时就喜欢写戏、组织文艺活动等。退休后,他回到老家晋宁,更是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戏剧创作之中,为晋宁和玉溪的业余
艺术团队创作了不少优秀的剧作,获得了不少奖项。例如:花灯小戏《对门对户》、《牛娃感恩》、《生日》、《金钱》、《节日的喜悦》、《送水》、《爱光闪闪》等等,这些作品紧跟时代的步伐,歌颂党的领导和关怀,抒写社会责任与道德良知,弘扬主旋律,彰显正能量。王老的作品虽然政治性突出,但看不到说教,情节生动,人物鲜活,人物语言极具特色,如“嘴么念着斋,手么抓着街”、“早起三光,迟起三慌”“人生最怕老来穷,老来无后不如虫”这样通俗精炼的语言随处可见,观众在观戏中寓教于乐,获得美的享受和教益。包钢老师对王老的《送水》及多个作品给予了高度评价。此外,这支业余作者队伍中还有许多勤于笔耕的作者,如紫地、李友、李炳地、全怡等等,紫地是一位爱好广泛的作者,兼具编导演才能,他还自筹资金,聘请省级演员担任角色,将自己的作品拍摄VCD碟上市营销,受到老百姓的欢迎。说到这里,我不能忘了介绍这支队伍中的几位领头人的创作情况。罗家柱、丁红、杨振华等,作为领头人,他们的作品在整体结构、情节设置、人物塑造、语言表述等方面都呈现出了创作上的成熟与老练,曾任晋宁县文化馆馆长、现任县文联副主席的罗家柱,一直将文学创作作为终身追求和热爱的事业,从1983年发表作品至今,已有近百万字的作品在国内报刊杂志发表,著有中短篇小说集《彝寨如歌》、散文集《莱茵河畔》,现正在创作一部长篇小说。他是鲁迅文学院十三期少数民族班学员,是晋宁《月山》杂志的主编。他的戏剧作品不算多,但艺术是相通的,文学创作为他的戏剧创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在上次改稿班上,他为学员作品提了许多修改意见,从那些灵感中捕捉的点子、那些纷繁思绪中提炼的思路,我感受到了他在戏剧创作上的功力。而现任晋宁戏剧家协会主席和副主席的丁红、杨振华也同样是两位几十年如一日坚持艺术追求、勤于思考、笔耕不辍的业务型领导。杨振华的作品从轻盈、优美、抒情的花灯歌舞《十朵花儿》,到歌颂质朴、善良、为民谋利的村领导的花灯剧《村主任》,从鞭挞邪教危害的小戏《鬼迷心窍》,到表现年轻孩子因迷失生活方向给家庭带来不幸的剧作《月圆人未圆》等,所写题材广泛,戏剧性强,故事很感人。丁红擅长写大戏,对人物内心情感的刻画很深入、细腻。主要作品有花灯剧《温馨小院》、山歌剧《山情》、《火把果红了的时候》、《内甸枪声》(与杨振华合写),另著有长篇小说《浊雪》等。三位领头人可以说在创作上都是颇有成就的艺术家了,本文限于篇幅,难以全面阐释他们的作品,就简单介绍这些。
总之,这些业余戏剧人通过长期自学和创作实践,在创作上掌握了诸多不同体裁的表现方法和创作技巧,总体上他们沿袭的是以表现主义为美学基础的我国古典戏曲的写作手法,并融入了现实主义客观再现的传统笔墨,使作品既充盈着虚实结合、灵动自由的美感和意境,又呈现出了可爱、可亲、可信的真实细腻的生活情境。从内容上看,他们的作品多以农村题材为主,表现的是老百姓熟悉的生活,抒写的是发自内心的真情,朴朴实实,普普通通,却又格外亲切感人。这些作品的主题大多是世俗性的,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浸润着老百姓的生活见解、人生感悟和道德价值观,透射着中国传统文化所蕴含的对美的追求与传扬。
首先,晋宁这支民间戏剧创作队伍的存在和发展,很大程度填补了当地专业编剧缺乏、剧作少的空缺,为业余文艺团队提供剧本排演,活跃了群众文化活动,丰富了老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
据一份关于北京地区戏剧创作情况的调研报告显示,北京地区不分体制内外从事戏剧创作的作者共有55名,其中戏曲编剧只有13名。北京戏曲院团近年来新创剧本的来源多数来自外省市的优秀戏曲作家。年轻的话剧编剧由于体制外戏剧较活跃,尤其是小剧场的实践,相对拥有一些实践的平台与成长的机会,而年轻的戏曲编剧却长期没有有效的平台,实践机会匮乏,成长艰难。首都北京尚且如此,其他地方也不会好到哪里去,编剧队伍的萎缩、老龄化、边缘化确实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我们昆明市的戏剧创作同样面临这样的困境,一方面是编剧和作品的缺乏,另方面是作品难以找到出路,专业表演剧团屈指可数,剧本上演竞争激烈。由于戏剧创作人才早已开始了体制内外跨地区、跨行业共享互用,专业剧团以向外征集剧本的方式挑选剧本,丰富了选择的渠道,同时也增加了剧本中标的难度。一些专业编剧的剧本被闲置。尽管闲置,他们一般也不会让没有表演基础的业余文艺团队排演自己的作品,尤其是乡镇最基层的业余文艺团队,而且有的作品也不适合在业余团队排演。基层群众文化活动戏剧作品靠谁提供?基本靠业余作者提供,但这样的作者也是少之又少。因此,昆明地区许多业余文艺团队以舞蹈表演、歌曲演唱、传统戏唱段演唱、器乐弹奏为主,很少有小戏小品、尤其是原创作品演出。但是,晋宁似乎是个特例,因为有一支勤于耕耘的作者队伍,有一群为热爱为追求不讲回报、不图名利的戏剧人,使得当地群众文化活动剧作不足的现象得到很大的改善,实现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愿望。
其次,晋宁的民间戏剧创作为当地群众文化活动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充分体现了文化发展为人民、文化发展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精神。这些业余作者既是创作者和推动者,又是参与者和受益者,创作的过程净化陶冶自身心灵,作品展演的过程感染、教化、愉悦观众身心。亚里士多德讲:“戏剧是劝善的讲坛。”拯救世道人心应该是戏剧的使命。有位老农曾总结说:“我们村就是年年唱花灯,家家唱花灯,所以风调雨顺,平平安安。”老农用朴实的话语将戏剧对于民众的教化意义总结得很到位。晋宁这些戏剧作品产自本土,属于土特产,散发着泥土的芬芳和浓郁的生活气息,特别能唤起与老百姓的精神共鸣,获得与老百姓情感上的碰撞和交融。所以,这些作品对于观众潜移默化的滋养和熏陶,对于当地的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都起着不可小觑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沉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晋宁这支业余作者队伍的创作正体现着这样的追求:呼唤着、寻找着、赞美着、表述着“德”,实现着“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戏剧理想。
其三,晋宁民间戏剧创作的发展为我市体制外戏剧创作队伍建设走出了一条“政府引导民间参与”的成功的路径。从晋宁这支队伍的发展过程不难看出一些关键的因素1、无论是政府领导者还是业余作者,大家都有共同的信念和追求,那就是热爱家乡,热爱家乡的文化事业,都想为家乡群众文化发展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2、政府对业余作者创作的扶持从精神鼓励到物质保障等方面做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工作。3、业余作者刻苦自学,勤于笔耕;相互鼓励,不断成长。4、花灯之乡的群众基础很深厚,戏剧的土壤很肥沃。老百姓需要戏剧,剧本需要舞台,供需对路,戏剧创作在广阔的天地中获得了无尽的动力。以上因素相互交织,相辅相成,构成了晋宁民间戏剧创作繁荣发展的必要条件。实际上,晋宁政府开展群众文化工作的思路和方法并无特别之处,他们之所以能在民间调动一群人,组建一支队伍,将戏剧创作搞得如此这般的生龙活虎?没有秘诀,没有捷径,靠的是持之以恒、数十年不懈的努力和坚持。而努力和坚持的背后除了政治责任外,还有更为关键的情感基础,也就是说,政府方和民间方除了领导和被领导的上下级关系外,还有一种相互信赖、相互关心、亲密合作的平等关系。正如前面所述,分管文化的领导与这些业余作者建立了深厚的友情,双方产生了一种亲人般的维系。而这种维系是晋宁“政府引导下的民间戏剧创作”良性循环、不断发展的重要动因。
晋宁县民间戏剧创作队伍的建设和发展,有许多可贵的精神和难得的经验,值得我们思考、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记得王家祥老师曾说过:“到目前为止,我最满意的不是发表了多少作品,拿了多少奖项,而是我写的东西人们到现在还在表演,没有一个闲摆着浪费掉的。人活一辈子,意义不在于你得到了多少,而是你给人们留下了多少。”我想这段话也说出了他们这支创作团队作者共同的心声。不为赛事写作,不为奖项写作,只为心中那份对戏剧的热爱,只为将这份热爱带来的快乐与美好传递给身边的父老乡亲们。多么简单朴实的愿望!多么纯粹真诚的写作!习主席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指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我觉得晋宁政府引导下的这支民间戏剧创作队伍一直在自觉不自觉的践行着这一精神,他们走的正是这样一条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的创作道路。愿这群戏剧人在当地政府的关怀扶持下,在群众文化的沃土中,继续为戏剧梦想播种耕耘,为百姓大舞台输送更多更好的作品。
(作者系昆明市文化馆二级编剧)
责任编辑:胡耀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