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传统 融入时代 服务社会
——关于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繁荣戏剧的一点思考

2015-11-14 04:47尚长荣
中国文艺评论 2015年1期
关键词:于成龙戏曲文艺

尚长荣

激活传统 融入时代 服务社会

——关于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繁荣戏剧的一点思考

尚长荣

2014年是中国文艺事业的喜事之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当天,会议气氛热烈亲切,总书记的讲话真挚感人,当听到总书记对于文艺事业的充分肯定和殷殷重托时,大家都非常激动。会议结束后,总书记与我们大家一一握手、叙谈,整个过程持续近半个小时,会议的凝聚力和亲和力让在场的每位同志都如沐春风、振奋不已。随后,戏剧界广泛传达学习了讲话精神,全国的戏剧工作者都受到了非常大的鼓舞和激励。一年来,在讲话精神指引下,广大戏剧工作者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旗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齐心协力、脚踏实地、深入基层、服务群众,创作演出了许多弘扬民族精神、传递中国力量的戏剧作品。

当前,党和国家给予了我们巨大关心和政策支持,人民群众期待更多优秀戏剧精品的涌现,如何不辱使命、不负重托?结合多年创作体会,我认为戏剧人要树立起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充分认识戏剧在人民生活和国家发展中所起到的积极作用;要深入挖掘、继承传统戏曲中的深邃底蕴和精华之处,保持每个剧种独有的个性特征及美学内涵;要坚持 “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紧跟时代步伐,赋予艺术创新精神;要增强大局意识、使命意识,对人民和社会有所责任担当。概言之:“激活传统,融入时代,服务社会”。下面,谈几点具体认识:

一、戏剧人要为实现中国梦提供精神动力

戏剧在舞台上演绎古今故事,讲述百姓情怀。和平时期我们宣扬真善美、鞭笞假恶丑,战争时期我们弘扬民族正气、传递时代能量,发挥着引领文明风尚、反映人民心声、启迪民众心智、讴歌时代进步、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流传下来的警世、醒世、劝世之作不计其数。

近百年来,戏剧也始终与人民同呼吸,与时代共命运。抗日战争时期,戏剧工作者发扬了高度的爱国深情和社会责任感,创作演出了各种鼓舞斗志、反对侵略的戏曲剧目和话剧剧目,团结人民群众,凝聚战斗力量;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后,戏剧界与人民群众联系的更加紧密,戏剧工作者以饱满的创作热情和艺术才华创作演出了许多至今仍耳熟能详的戏剧精品,感染群众生产热情,激励无数人投身革命。上世纪50年代,在党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对旧戏中宣扬封建迷信、淫毒奸杀、丑化及侮辱劳动人民的剧目加以修改,鼓励各种戏曲形式、风格的自由竞争,进一步促进了戏曲艺术的繁荣局面,表达人民情感,支持国家建设。改革开放后,在党的文艺政策的支持下,戏剧人在宽松、自由的氛围中,展示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和创造历史的伟大功绩,表现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

当前,正值国家全面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时期,戏剧人不可缺位,更要为讴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记录百姓奋发有为的精神面貌和营造文艺发展繁荣的大好局面作出积极努力,为人民群众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二、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

总书记提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中国戏曲融文学、美术、表演、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于一体,经过数百年不断发展,形成四功五法的表演风格,其综合性、程式性、虚拟性的艺术特征都凝聚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学精髓,生旦净丑各行当都具有鲜明的造型表现力,保存至今的二百余个剧种都有地域化的韵律特点,这些都是从事戏曲的前辈一代一代总结精髓延续至今,传统戏曲的宝藏可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总书记强调,如果“以洋为尊”、“以洋为美”、“唯洋是从”,把作品在国外获奖作为最高追求,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东施效颦,热衷于“去思想化”“去价值化”“去历史化”“去中国化”“去主流化”那一套,绝对是没有前途的!现在有些人热衷盲目创新,从欧美等国外学了点东西,就要拿来改造中国传统戏曲。创新无错,但失去扎实的传统技法,创新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

中华民族的各个戏曲剧种都是各有各的绝招,要推出一台理想的好戏,必须从各自特色出发,从编到导到演都要下足功夫,精致打磨,挖掘各个剧种的优势。地方戏曲音乐也要特别注意尊重本剧种精美的旋律,万变可以,但要不离其宗。死学而用活——死学,不是学死,而是真心实意地学;用活,就是把传统程式应用到角色塑造中去,激活人物。老祖宗留下的戏曲宝藏资源丰富,浩瀚精深,现在需要我们后来人逐渐回归,回归不是守旧,而是去发现、取舍、继承、挖掘,赋予它们新的展现力。

三、正确把握戏曲创作中的创新环节

关于戏曲的继承与创新是近几年热议的话题,传统戏曲不能为创新而创新,但也不可因循守旧,一味的追求创新而舍本逐末与固执的封闭保守而墨守成规都不科学,真正的创新应深入体味观众的审美需求变化以及时代的前进步伐。一部戏曲发展史,即是先贤们不断去芜存菁、丰富艺术的历史。比如京剧从乾隆时代徽班进京起,到20世纪初叶和中叶,一直在顺应时代、不断完善、走向巅峰。京剧界的前辈“同光十三绝”、潘月樵、王瑶卿、杨小楼、“四大名旦”等几代艺术大师,都是很有魄力的继承、推动、改革出新派。梅兰芳先生曾从豫剧移植了《穆桂英挂帅》。马连良先生将秦腔的《赵氏孤儿》改编成京剧的《赵氏孤儿》,而且他没有完全按照京剧传统戏《搜孤救孤》和《八义图》的演法去演。这就说明前辈大师是多么地勇敢和有魄力,他们把握住了传统精髓,并加以时代革新。

随着文化艺术的多元化发展和受众审美趣味的改变,京剧作为民族戏曲艺术的代表,如何面对今天的观众乃至整个时代,亦是无法回避且必须认真思索的问题。我认为,在创作上首先要摆正继承、研究和推陈出新之间的关系,既要摒弃老戏老演的俗套,又切忌“走火入魔”,只顾外包装而背离戏曲的本体核心。以今天的眼光来审视传统艺术,精排精演传承经典老戏,无疑是对京剧传统表演艺术精华的一种极好展示,而将当代意识与传统艺术深层契合,亦是另一种探索。在我和上海京剧院共同创作的《曹操与杨修》《贞观盛事》《廉吏于成龙》中,都曾就寻找传统和创新的对接点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在剧目创作过程中既要尊重历史,给予人物、事件以客观的历史定位,又需观照现实,顺应现代观众对艺术作品的审美需求,并能让观众从中受到启迪和鼓舞。

四、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艺术观念

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驱壳。要虚心向人民学习、向生活学习,从人民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作为创作者,我们每个人都在生活之中,如果没有感受到人民的喜怒哀乐,没有了解生活、咀嚼生活、提炼生活的主观愿望,就可能什么也体会不到。要想做好戏,就必须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也许有人会问,现代戏可以深入生活,那古代戏又该怎么办呢?仍然要这么做。举个例子,演出《廉吏于成龙》时,我曾随中国剧协“梅花奖”艺术团到于成龙的家乡去演出,舟车劳顿到他的家乡了解了他的生平、经历和成就。我也曾到过他任职的其他地方,虽然他所处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数百年,但我们仍能感受到当地百姓对他的爱戴,听闻他去世时,屋内只有袍子、两双旧鞋和桌子上的器具、腌菜的几个缸子而已,清廉如此,心中只有百姓,又怎么不会得到百姓的真情?每演出一次《廉吏于成龙》,我们每个人都经历着一次灵魂的净化,是他的人格激励感染着我们的创作,也让我们感受到什么是真正地把人民放在心上。在鄂州(于成龙曾任职之处)演出时,我们全剧组进入了创作的无我境界,没有气氛渲染,自然而然地用心灵演出,那场演出也是引发观众共鸣最为强烈的一场。

总书记在讲话中曾提到,文艺工作者要想有成就,就必须自觉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戏剧是与人民联系最为紧密的艺术形式之一,戏曲工作者应当为社会、为人民、为时代创作出精品力作,应当通过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回报人民,服务社会。观众是戏剧的最高评委,如果观众不爱看,观众不认可,那么这出戏就没有市场,留不下来也传不下去。这些年参加梅花奖艺术团,到过许多条件艰苦的地方,但是我们参与演出的同志们都感到了快乐和满足,在最接近人民的舞台上,看到观众发自肺腑的热爱,一切都是值得的。

五、警惕急功近利的浮躁风气

总书记在讲话中还提到,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总书记的讲话说出了我们的心底话。戏曲这一行虽然不富有,但却是凭着良心为社会奉献精神食粮、奉献真善美的行当。作为戏剧人,绝不能当“孔方兄”的孝子贤孙。我常想:那些为国家奉献了毕生精力的科学家们,献了青春献人生,献了人生献子孙,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我们戏曲工作者传播的是中华民族的优秀美德,同样要有担当情怀。曾经一段时期,戏曲非常边缘化,地方剧种在缩减,演出院团在衰落,钟爱、从事戏曲事业的我们心情也非常沉重。幸而,我们有一支可爱的队伍。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戏曲人仍坚守阵地,坚持奋战在戏曲演出的第一线,我们的腰杆是硬的,职业是光荣的。

总书记在讲话中还提到了当下文艺创作的浮躁情绪,虽然戏剧界很少沾染铜臭气,但是急功近利的浮躁风气仍需引起重视。创作剧目不能单单为了获奖,放弃了潜心打磨和静心修炼,这是非良性的循环。在生活节奏日益紧凑的当下,凡事都讲究成效,而浮躁就是隐藏于这种种热闹背后的危机,如今最应提倡的是“务实”二字,最要克服的是浮躁的心态,“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只有认真钻研的创作态度和勤奋不辍的技艺修炼,才能做好我们的本职工作,把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

六、努力追求德艺双馨

总书记在讲话的时候,念了两句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源泉。”总书记在讲话中还提到了几部较为冷门的西方著作,真是饱览群书,如数家珍。我们学习贯彻总书记讲话,首先就是要从自我点滴做起,多读书多学习,努力加强文化修养,追求艺术成就和思想境界上的高峰。我以前爱读司汤达的《红与黑》、小仲马的《基督山伯爵》,还有苏俄的作品,我就记住了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开篇的那句话:“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我一直把这两句话当作座右铭。作为一个人确实要做正事,我们要做“上对得住祖先,下对得住子孙、对得住社会”的事。

总书记在讲话中还提到,我国作家、艺术家应该成为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我们所熟知的中国戏剧史上的名家大师都是对自我严格要求的人,他们有着高尚的人生目标和精神追求,对于国家和人民忠心耿耿、勇于奉献,对于艺术孜孜不倦、精益求精,对于社会真诚质朴、有所担当,真正树立起了文艺家“灵魂工程师”的社会责任与良好形象。我们也需要学习这些精神,坚守品质上的纯粹高洁,自尊自重,不骄不纵,为历史存正气,为世人弘美德。

七、大力呼唤客观公正的戏剧评论

习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要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文艺评论工作,运用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评判和鉴赏作品,倡导说真话、讲道理,营造开展文艺批评的良好氛围。他还引用了鲁迅先生的说法,文艺评论要做“剜烂苹果”的工作,把烂的剜掉,把好的留下来吃掉。2014年,文艺界还有一件喜事就是成立了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这对于文艺评论队伍建设、促进文艺繁荣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我们也真切感受到了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成立后倡导公正、客观、务实的文艺评论的良好氛围。

文艺评论是文艺创作的关键环节,是对文艺实践的针对性评析,探讨其内在规律和艺术价值,对于文艺繁荣发展而言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从个人的创作经验来讲,对于戏剧评论促进戏剧创作更是深有体会。在此举几个例子。

“三部曲”之一的《廉吏于成龙》曾在2003年首演之后参加了京剧艺术节,并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在大家都欢欣鼓舞的时候,《艺术通讯》刊登了一篇评论文章,是著名戏剧评论家廖奔同志所著,他直言不讳地批评了这个戏的创作思路,即“于成龙”不够真实,有不切实际的“高大全”。看到这篇文章后,我与上海京剧院领导以及《廉吏于成龙》的四位编剧每人复印一份,对照文章中的批评意见共同修改剧目。通过商议,剧中诸如“我要为老百姓做主,我要当清官”之类自我表白的句子,一律去掉;修改过后再演出,演出之后召开座谈会,恳请专家们提出批评和意见,再次修改。当时该剧的四位作者都坚持一条修改原则:没有任何意见和个人意气,只要经得起观众检验就好。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因为之前的每一个字都是他们千锤百炼的心血结晶。

正是在这样的氛围中,经过十一次大修改、无数次小修改的“于成龙”最终成型,并在之后获得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五个一工程”奖、 “文华大奖”等多项奖项肯定。仍是那次在鄂州演出时,当“这是湖北黄州的红土,渗透着荆鄂赤子的热血;这是武昌江畔的流沙,记载着世代平民的甘苦”台词脱口而出时,掌声经久不息,散场了观众也不愿离去,这是真正唱在了观众的心坎上。当廖奔再次见到我时说:“尚老师,你们这个戏改得真好!”我表示感谢:“没有你那篇文章,就不会进步,还上不了这个台阶。”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我向总书记汇报“三部曲”创作体会时,他回应说,你的戏我看过,你们的《贞观盛事》《廉吏于成龙》起到了警示、启迪的作用,有现实针对性,真正起到了繁荣发展文艺工作的作用。当时我热血沸腾,说明这部戏得到了总书记的肯定、专家同行的肯定、广大观众的肯定。

因为该篇评论,在此后的创作中,我们也总结经验:无论是历史剧目还是新创剧目,“编、导、演”在创作思路和理念上,还需克服所谓的“高大全”和“三突出”。要善于将来自人性、生活的“源头活水”引入艺术的“河床”,“发乎于心,外化于行”地刻画人物;“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地构思创作,多一点人情味,少一点“高大全”,以人性的光辉和生活的真谛来永葆艺术创作的活力。

类似的还有《贞观盛事》和《曹操与杨修》。《贞观盛事》自1999年首演,在2003年入围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前,已获得“文华大奖”,但我们仍希望剧目能够精益求精。本着“小改大提高”的原则,在四个月的时间里,组织了多场专家研讨会。就拿魏征最后一场的一句台词为例,“怎敢不清身自律”,前后换了三次。开始是“怎能不清身自律”,不好;“怎可不清身自律”,也不好;一个同志提出,能不能改成“敢”字,“怎敢不清身自律,以身作则”。好!一字值千金!当时就是这样,一个字一个字找它的准确性。那个时候的评论氛围也非常好,在专家们的建言献策和全体同仁的通力合作下,最终形成了“第一场热烈、雄浑,第二场质朴、清新,第三场机趣、幽默,第四场凝重、激烈,第五场深沉、含蓄”的鲜明场次风格,弥补了原剧前三场松散拖沓的不足,使整个舞台更好地展示了严谨、精致、气势恢弘的艺术风采,为观众留下了更鲜明的印象和更强烈的美感,也为此后历史剧创作提供了借鉴。《曹操与杨修》的创作过程也并不是一帆风顺,同样是在打磨中提高,因为不断修改打磨,才能屡演不衰,经得起观众和市场的检验。

正视成绩也需直面危机。虽然,戏剧评论曾为我们留下浓墨重彩的光辉笔触,但也不可否认现在戏剧界还存在着评论“洼地”。当下,起码有几个极端表现:一是“捧杀”,我想捧你,你怎么都对。有些评论家就认准了那几个人,过分地夸奖或吹捧,明明看到问题也不提出,久而久之只会产生不利作用。还有一个是“骂杀”,盲目地加以贬低,只要是不符合个人审美情趣的即是错误,失去了评论的客观性。必须正视的是:好戏不是捧出来也不是骂出来的。还有一种表现,就是不说真话,讨论会上不敢说真话,不好意思说真话,只是跟演员、领导“咬耳朵”:“咱们下来再交流”。会上都是冠冕堂皇的话、鼓励的话、表扬的话。爱护演员和剧目的心态我们都非常理解,但是这样并不能真正有利于作品的探讨和提高。现在急需深层次的探索、求索和评论,举例说如果当时《廉吏于成龙》没有廖奔同志那篇文章,就没有后来的修改提高,也没有那些成绩和肯定。因此,准确的、科学的、公正公平的评论太重要了,希望这样高质量、高标准的戏曲评论更多出现。

当然,这些评论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解决的,从去年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成立后,评论氛围已经有很大改观。戏剧是一门综合艺术,单人独骑是不行的,得有团队精神,必须集思广益。未来,还需要创作者、评论者以及欣赏者共同努力,建立良性评论态势。首先,要共同营造良好的评论环境,创作者欢迎正确、客观的戏剧批评,允许不同观点的思想交锋;评论者放下思想包袱,解除“怕得罪人”的镣铐,发出公允、积极的真声。其次,评论者要深入生活,贴近实际,了解戏剧创作的多个环节,生产具有说服力和学理性的专业评论。再者,随着时代发展,有多种渠道可以参与评论,创作者除了召开传统的研讨会,还应注重网络上的评论和观众的评论,吸取更多建议意见为我所用。

古代张衡有一句名言,“君子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夥,而耻智之不博。”我们要以先贤格言为行为守则,多一点担当,多一点奉献,在文艺春天的大好机遇下,脚踏实地,奋力继承,紧跟时代前进步伐,顺应人民群众期望,为我国文艺事业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尚长荣:中国戏剧家协会名誉主席

(责任编辑:陶璐)

猜你喜欢
于成龙戏曲文艺
《戏曲研究》稿约
《戏曲研究》稿约
戏曲“雷殛”结局新探
1942,文艺之春
戏曲从哪里来
电视剧《于成龙》中央8套收官
廉吏于成龙的交际之道
清官于成龙的人情往来
The Great Charlie Brown The 1980s generation has to grow up sometime 现代都市里文艺青年们的 困惑、挣扎和追求
廉吏于成龙的交际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