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

2015-11-13 14:32裔兆宏
海外文摘·文学版 2015年11期
关键词:天华云霞青松

裔兆宏

第十二章

醉酒

整整半年时间过去了。天华的心里在不停的事故变幻中抗争着,适应着。这半年多的时间,除了翠英的出嫁给他精神带来强烈的打击之外,还有各种鄙视和白眼让他的人格尊严受到严重损害,更主要的是他面临着更多的谋生选择。

转眼间又是夏季了。

这天早晨,夏天华跟了头一班汽车赶到县城时,不少睡懒觉的城里人才起床,他们有的人还在门口的青砖台阶上刷牙漱口。乡下人进城,一般都是有重要的事办,不然他们是没得时间往城里奔的。下车后,与夏天华一起往城里走的有一群人,一个乡下中年农妇边走边嫉妒地骂道:“城里人真他妈的快活!睡懒觉的才起床。”她话一出口,随即就有几个乡下人附和:“人家的命好!”“这个世道就是不公平……”

夏天华顾不得这些,他只想管自己的事。这些日子,他的心里难过极了,他总觉得在家里实在干不了什么事,长到二十三四岁了,仍然需要爹妈操心,心里很不是个滋味。过去读书的时候,只是在寒暑假才到生产队帮助做做农活的,如今虽然回乡四年多了,可干农活对于他而言,依然不入门,总觉得不是他一辈子的正事。想想吧,长期待在农村,他经常与牛屁股打交道,这心情能舒畅吗?毕竟他没有一辈子待在农村的打算和愿望。再说,生产队的社员们嘲笑你,你夏天华小子读了高中有什么用?考不上大学还不是与我们大老粗一样,这修地球与捧牛屁股有什么两样?要是遇上黄大才这些人,讲的那话可难听极了:“我看姓夏的人家,没有一个小孩子是有出息的,文不像个秀才,武不像个兵!”就连自己的爹爹妈妈看自己整天窝在家,心里也不是个滋味。因为你天华一不想在农村找女将结婚,二不愿好好种地,你不是活杀杀要爹妈的命吗?你还没听到外面说你夏天华、说夏家人的那些难听甚至是侮辱人格的话吗?阶级斗争的年代,凭贫下中农推荐你上不了大学,想当兵没你的份,可现在恢复高考制度了,你又考不上大学,你能怨谁?能怪谁?你是脓包,你是个窝囊废!如何面对现实?如何打发眼前的日子?你夏天华自己看着办吧……

出了县长途汽车站的大门,夏天华径直朝北走,在文华大街上走了大约一华里,又穿过县政府面前的黄海路,绕过县人民医院,这才到县卫生局的大院。一路上,夏天华心事重重,边走边看,却又心不在焉似的。石青松的家就住在县卫生局办公楼大院后面的宿舍区内,他父亲原是济南军区后勤部的一位高级干部,现在转业到县里是个卫生局长兼书记,但他们家的住房仅是个普通的平房,三间房却住着七口人,比较拥挤。在县城中学高考复习时,石青松是夏天华最为要好的同学,今天他来找石青松,就是想请他想想办法,找个谋生的差事干干的。

当夏天华来到石青松家时,一家人除了石青松和他父亲之外,其余的人仍然沉浸梦乡之中。石青松见夏天华来了,非常热情,忙把他招呼到小厨房间,一会儿替他倒茶,一会儿又拿出油条、烧饼给他吃,两人果然亲如兄弟一般。

石青松的性格同夏天华差不多,也是个性格外向的人。他直截了当地问夏天华:“这次来有什么要紧的事?”夏天华说明来意后,他答应一定帮他的忙,但是他说,他父亲这个人过于正统迂腐,一般的事都说不上话,帮不上什么忙,即使是本系统的事怕也难以办到,还不如去找另一个同学吴云霞,大家一块商量商量。

吴云霞这一次高考也落榜了,不过她的情况同石青松一样,都有城镇户口这张硬牌,下一步就是等待招干。吴云霞的表叔是县城一所中学的校长,母亲在县卫生局当人事股长,离石青松的家不到半华里,因此他们几分钟就到了她的家。

吴云霞正在为她的姐姐整理东西,她姐姐正准备出差去杭州。看到石青松和夏天华来了,吴云霞连忙站起来迎接他们。吴云霞今天显得十分动人,上身穿一件蓝印花白点的圆领短袖衫,下身穿一件白色条纹的长筒裙子,白皙的肤色,一双会说话似的水汪汪大眼,显得十分秀气。同样,她的姐姐长得也非常漂亮。见到吴云霞的同学来了,她匆忙地打了招呼,就忙着出差的行李去了。

他们三人坐到房子外的树荫下,亲切地交谈着,各自都在谈着目前及今后的打算。当石青松谈了夏天华面临的困境时,吴云霞非常同情,并表示一定尽最大努力帮助夏天华。

三人在一番闲谈后,时间在不知不觉中超过十一点。石青松说:“今天,我们三个人不在家里吃饭,我请客,到街上向阳饭店去吃中饭。”

吴云霞马上附和:“好!”

于是,他们三人来到了向阳饭店,在一张桌上坐了下来。石青松说:“今天的菜全由吴云霞点,我结账。”

吴云霞也不推辞,于是点了一盘辣椒炒鸡蛋、一碗白烧肚肺杂烩汤、一碗大煮干丝和一碗青菜豆腐汤,并外加一瓶洋河普曲酒。

吴云霞说:“我不会喝酒,要喝你们喝。”

石青松说:“你不要喝多,只喝一小杯,也算是消消毒!”于是,吴云霞点头称是。

他们三人边吃边谈,不知不觉间,石青松和夏天华喝了七杯酒,这个小酒盅不算大,但也有三钱一杯,本来就不能喝的这两个书生,哪里能抵挡这番酒力。于是,两人均满脸通红,吴云霞笑他们两人活像个戏台上的关公。

夏天华说话的舌头已打不过弯了,他右手举着筷子指着石青松:“青松,你小子好福气,生在一个大干部家里,你考不上大学有什么关系,还不照样做城……里……人,照样……参加……招……干!我呢?我……姓夏的算个……什么呢?只……能回家……修地球!”说到这里,夏天华已两眼通红。

而此时的石青松也醉眼矇眬,前言不搭后语道:“我……也有难处,但……”

看到这种情形,吴云霞忙抢过半瓶酒,叫来服务员结账,并不准他们二人再喝了,大声说:“怎么搞的?看你们两个人快都成酒鬼了,别叫人家饭店的人笑话,快回去吧!”

石青松在先,夏天华在后,两人踉踉跄跄,活像戏台上那些打醉拳的。看到两位同学喝得这般模样,吴云霞心中很不是滋味,她又同情,又难过。

石青松此时从吴云霞手中夺过酒瓶,吴云霞惊叫:“石青松,你要干什么?不能喝了!”

“我不喝,但我要拿着它,曹操不是说过吗‘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嘛!杜康就是它!”走在大街上,石青松从左边晃到右近,夏天华也不能自主地随着他左晃右拐。大街上行走着匆匆的路人,有骑自行车的,有步行的,望着这两个醉汉,非常惊诧,个个眼中射出异样的眼神。有位老大爷对石青松说:“你小子走好,不能喝,充什么英雄!?”跟在后边的吴云霞听到这种话,脸上感到阵阵发烫,而石青松和夏天华两人像是未听到似的,只管摇摇晃晃地朝前走……

县城里的临时日子

吴云霞真是个善于帮助人的好同学。不到一个星期,夏天华就被安排到县城的城南中学,当了一名高一语文代课教师。对于这一安排,夏天华心满意足,他非常感谢吴云霞和石青松,特别是吴云霞的表叔。

他到城南中学的第二天上午,高副校长就把夏天华找来,严肃认真地对他说:“我念你与我的侄女是同学,为人厚道,肚子里有点墨水,听说你以前也代过课,所以才照顾你来这里代课的。但,我们学校的学生多数是城里孩子,城里的学生是不好对付的。能不能在这里站住脚,全凭你的本事了。另外,你去担任高一(2)班的班主任。之所以这样安排,这既是对你能力的考验,也是在锻炼你……”

高副校长的打扮是20世纪60年代典型的知识分子形象。虽说时代的列车已驶进了80年代,但他依旧是那番古板的打扮,上身是一件洗得发灰的蓝色中山装,下身是一件黄军装裤子,圆口布鞋,满头的白发向后梳着,不浓不密,宽阔的脑门亮闪闪的,鼻梁上架着一副老式眼镜。他说话时,声音洪亮、亲切,而又有分量和威严,让夏天华感受到,他既有领导的严肃,又有长者的慈祥关怀。

关于城里的学生,夏天华在此之前是有所耳闻的,仅以他的那些城里同学来说吧,那种天生的优越感,那种目空一切的口吻,特别是看不起乡下人的那种卑视目光,就令人浑身起鸡皮疙瘩。当然了,也有同情乡下人的,比如吴云霞和石青松就是例外了,在他看来,能到县城当代课教师,很可能成为他一次人生的机遇与选择,他决心一定要干好它,抓住机会。他想,珍惜这个机会,一来可以解决自身的吃饭问题,自己长到二十好几了,都不能自食其力,这在情理上说不过去;二来他有着自己更远更深的想法,就是一定要跳出“农门”。当然,这些想法他是不敢随便对外人讲的,他怕人家笑话他:“别做梦啦!”他怕自己的追求一时实现不了,会变成虚无缥缈的梦想。回到宿舍,他躺在这张一米两尺宽的木板床上,怎么也睡不着,脑海中一会儿浮现出理想的愿景,一会儿又出现令他忧虑的场面。这一夜,他又失眠了……

一个星期的工作一切还算正常。记得刚上第一节课时,当教导处雷主任向学生们介绍这位新来的老师时,许多同学满面狐疑,甚至对他不屑一顾,可能嫌他土里吧叽的。同学们很难相信眼前的这位乡下青年,他怎么能代好他们的课?有个叫汪维言的高个子男同学竟然当面责问雷主任,学校对他们这个班级也太不负责任了,怎么能叫一个不起眼儿的小青年来代他们的主课呢?他们都是后年准备高考的学生呀?!学生们的责问不是没有道理的。但教导处雷主任的一席话,使他们的情绪得到了暂时的平息。他说:“请问这位同学,一个人年轻与学问是什么关系?当年,我国许多老一辈革命家二十几岁不照样当师长、军长吗?你们怎么能这样简单地看问题呢?要相信夏老师的能力,相信校领导的眼光,服从学校的安排……”

果然,夏天华第一节课上完后夹着书夹离开教室时,只听几个同学在叽叽喳喳地议论:“看不出这小青年还有两下子!”

“嘿!古人就说过人不可貌相吗?”

“汪维言不可门缝里看人哪?!”

……

听到这些议论,夏天华的心里虽然甜滋滋的,但他觉得责任非常重大,压力更大。这表明他绝不能马虎去上每一节课,否则他在这里是站不稳脚的。

这是个星期天,他抽空回家去拿点大米和被褥什么的。家里人对他的这份工作十分满意,爹妈和大姐格外地热情。餐桌上,有四五个菜:一盘豆腐、一盘韭菜炒百叶,还有一盘鲫鱼和老母鸡汤。全家人欢天喜地。大姐说:“天华终于给全家人的肩上卸掉了一个包袱。”

妈妈一边往他的碗里夹鸡肉,一边说:“妈妈早盼这一天了,天华的出路,一直是我心上的一块病。”夏天华对家人的热情非常感动。但当妈妈把鸡肉夹给他时,他却舍不得吃,把鸡肉全都让给了三弟和三妹。

吃了中饭,夏天华把妈妈准备好的五十斤大米码上了自行车。妈妈心疼天华,又煮了二十个热鸡蛋,用袋子装好放进他的黄挎包里。大约等了半个多钟头,大姐秀娟回家拿来了一斤花生米。她说,是她的婆婆特地叫她拿来,送给天华的。天华非常感谢,但他不需要,要把花生留在家,给最小的弟弟吃。可妈妈非要他带上不可,相互拿来拿去的,夏天华最后还是把它留给了弟弟。随即,天华骑上自行车走了,可妈妈站在那里看着天华飞快的身影,两眼泪汪汪的,直到夏天华的身影看不到了,她仍站在那里,最后还是秀娟喊了一声:“妈,你这是干什么?天华既不是到天涯海角去当兵的,又不是外出当苦力的,你舍不得什么!在家你们早盼望他出去,真的出去了又舍不得。”直到这时,杨玉梅才用衣袖擦着泪水,转身回到屋里……

县城与乡村的发展变化就是不一样。夏天华一回到学校,顿时产生了一种古怪的想法:什么时候中国的农村也能同城里一样就好了。然而,他觉得自己好笑,这个问题早在多少年前就有人憧憬过了,要你夏天华再去思考这个没有任何价值的问题吗?50年代,许多人就相信共产主义为时不远了,什么“电灯电话、楼上楼下”,曾使多少热血青年激荡过自己的豪情壮志。回到学校的这三个星期以来,他一直在勤奋工作,晚自习课,他这个班主任是准时准点到教室,检查督促学生们,直到晚自习结束了,他才同值日班干一起离开教室。逢到星期天,别的单身汉老师或者聚在一起打牌吹牛,或者去逛大街,而他夏天华不能,他感到自己肩上的担子十分地沉重,责任十分地重大,更何况自己还只是个临时代课教师呢?因此,他每晚都坚持在灯下自学,最近他已读了《资治通鉴》的第三卷。徜徉于知识的海洋里,他时而沉浸在古人平天下的雄才大略抱负中,时而又深感自己目前处境的窘迫。上个星期天,他参加了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次仅考党史和哲学这两门课,他相信会轻而易举地通过的。在灯下啃古书的目的,主要是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增加自己知识的含金量,否则他不能使他的学生有一种敬佩感。他深知,当好一个教师,是“一桶水与一碗水”的关系,这不能偷工减料,不能有一点疏忽,否则自己将无法在这里立足。

今天是星期六,周末是不上自习课的,夏天华决定今晚上多看一些书,时间拖长点再睡觉也没关系,用不着明天早起。于是,他从食堂里打了半斤米饭,两毛钱豆腐,一毛钱黄芽菜,不到几分钟就一扫而光,而后锁上宿舍的门,绕着学校的围河向西散步。漫步在沙石公路上,极目西天,满天的晚霞,如同无边的大红绸缎一般,铺陈了大半个天空,红光四射,如血如染,十分壮观而热烈。这里是城乡的交界处,因此这里街道还没有完全铺设成石板和青砖,自行车、拖拉机、汽车等各种车辆行驶在街道上,总是会发出“沙沙”的声响,人们的谈笑声与车辆的鸣笛声交织在一起,显得喧哗而繁荣热闹;远处低矮的农舍、橙黄橙黄的大片成熟稻田,在晚霞绯红的映照之下,似乎又有一种温馨的恬静之感……夏天华走在这围河边的街道上,悠悠荡荡地,沉浸在一种遐想之中,仿佛有种说不尽的滋味。伴随夕阳的温馨与街市的喧闹,不足五百米的路,他竟然足足走了大半个小时。夜幕渐渐降临了,他开始返回到宿舍。当他走到广场时,发现一个人在他宿舍门前,来回地踱着步,上前一看才发现,原来是他的同学吴云霞,这使他感到十分惊奇,连忙上前表示歉意:“对不起!对不起!不知你来,让你久等了。”

“我说嘛,怎么这么长时间不回来,不过我凭着直觉,你不会走远的。”说着,吴云霞拿起夏天华的钥匙开了门。夏天华的这个单身汉教师宿舍,仅有十个平方米那么大,除了一张单人床之外,就是一把木椅和一张课桌,还有一个煤油炉。进门开了电灯,一切都是那么地简洁明了,吴云霞随手关上门,毫不客气地一屁股坐在床上,那热情那高兴劲儿不言而喻。她还没等夏天华说话便兴奋地说:“天华,我参加招干了,被录取在银行,石青松也被录取了。”

“那太好了!恭喜你!”夏天华非常高兴:“什么时间上班?”

“下星期三。好了,这下子我自由了。”忽然她想,怎么只顾说自己的情况了。于是,她问:“天华,你还适应这里的环境么?”

“适应倒是适应的,问题是我在这里只能代几个月的课,以后还得离开的。”

“那没关系,只要你努力工作,有我在,你会站住脚的。夏天华,我会全身心帮助你的,你放心。”

“太谢谢你了!”说着,天华抬起头看吴云霞,此时吴云霞的目光正好同他相遇,四目相对,顿时双方都感到火辣辣的。吴云霞的脸上绯红,像是做错了什么事一样。这一下夏天华才注意到,她今晚打扮得非常特别,上身穿的是翠绿与白色相间的格子褂子,配上米兰色裤子,脚蹬一双黑色的高跟皮鞋,整个着装显得非常得体和谐,还有那明亮的眸子,翘翘的鼻子,镶嵌在那白皙的瓜子型脸蛋上,美丽而动人。天华从来没敢想入非非,只是无意之中欣赏吴云霞的得体装扮而已。于是,他迅速移开了目光。还是吴云霞显得大方和自然,她打破着尴尬的沉默:“夏天华,你明天有事吗?”

“嗯,”夏天华显得极不自然,“我明天事不多。”

“什么事?我可以帮助你吗?”

“没什么事,就是在宿舍看看书。”

“这样吧,你明天能不能陪我去海边一趟?”

“什么事?”

“我的舅舅在海边,高考落榜后,我的舅舅一直叫我到海边去玩,可由于我招干的事没定下来,所以呢也一直未去成。现在定下来了,我想去看看他。”

“你到舅舅家,我同你一块去合适吗?”

“那有什么关系?我舅舅、舅妈对人非常热情客气,也不古怪。”

夏天华虽然心里觉得不妥,但又不便于回绝不去,这样似乎不够同学之情,吴云霞对自己的帮助这么大,自己目前的这份工作不正是她帮忙找的吗,只不过陪她去一次海边,有什么过分的呢。再说,她也是好意,要是换了别的同学,吴云霞说不定连说都不会说的。于是他说:“那怎么去呢?”

“骑自行车。这样,你明天不要骑那辆旧车,剥削你的劳力,你驮我怎么样?”

“行!”夏天华感到没有退路了,他只好爽快地答应。

“好!一言为定!”说着,吴云霞伸出那白皙的小手同夏天华拉起钩来。“记住明天早上七点,在雨花桥南桥头等你,不准迟到。”

“嗯!”

吴云霞说:“我该回家了。”

“我送送你吧?”

“那谢谢你了。”于是两人关门走向了大街。

怀春的姑娘

这是一个凉爽宜人的秋晨,晨风吹在人的身上舒服极了。夏天华准时来到约定的地点,吴云霞拖着一辆新凤凰牌自行车已早等候在那里了。见到夏天华,吴云霞把早已准备好的油条包烧饼递给他:“吃了这个再走,否则路上肚子会饿的,踏车没精神。”

夏天华说:“你想得可真周到,叫我怎么谢你?”

“谢什么?是我叫你陪我去的,应当是我谢你。”

于是,两人边走边吃,不到五分钟夏天华就已把两根油条一个烧饼吃完了。夏天华跨上自行车叫吴云霞坐上,一路欢声笑语。

海边的秋天,似铺陈了蔚蓝色的丝绸一般,晴空亮丽,偶尔飘过的几朵白云,就犹如流淌的诗歌韵律一般。吴云霞坐在夏天华的身后,心情如同六月里吃了清凉的雪水一般舒畅、惬意。自行车穿行在高高的海堤上,两侧茂密的树林酷似一条天然的绿色走廊,堤外是波涛澎湃的壮丽大海,在树影稀疏之处,可以窥视到局部的海面,就像是电影中蒙太奇的表现手法一样迷人,让人好不陶醉,好不流连忘返。坐在车后的吴云霞拍拍夏天华:“天华,你看看这海边的景色多迷人,停下来看看,怎么样?”

“好的!”说着夏天华把自行车停了下来。

或许是怀春的女子分外地富有情感的幻想,吴云霞的内心里按捺不住兴奋和激动,丰满的胸脯跳得“咚咚”响。她停在那里,望着夏天华满头大汗,脸上荡漾起了一种青春的妩媚。吴云霞此时的心中犹如眼前这奔腾的大海一般,思绪万千。稍稍停息,两人相视无语,只听到树涛与海浪的交响声。

少女的激情是浪漫的,少女的面容是羞涩的,少女的情怀是执着的。那一刻,吴云霞终于主动拉起夏天华的手:“天华……”说着,她含情却又有些少女之羞地望着夏天华。

猜你喜欢
天华云霞青松
Experimental Study on Grinding Force of Electrostatic Coated Grinding Wheel
丰收歌
望洋兴叹
揠苗助长
买椟还珠
玩具
林青松
胖同学瘦同学(二)
坑人的柑橘
Asymptotic Behavior of the Drift Coefficient Estimator of Stochastic Differential Equations Driven by Small Nois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