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倩 郑曦*
山水城市建构溯源:苏州山水体系与区域风景系统发展
徐倩 郑曦*
以苏州古城及其周边山水为研究对象,从风景园林的视角解读了苏州作为山水城市的演变过程。通过对城市与近郊山水体系组成的 “山——水——城”模式下的区域风景系统形成发展过程的梳理,剖析了苏州古城西郊浅山区作为关键连接体,在景观和人文上与城内的风景体系相互融合,构建超越城市范围的“城——郊”区域风景系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提出山水城市建设应当在保护自然山水格局的基础上,从区域风景系统的视角将城市与自然山水结合,为当代城市的建设发展提供借鉴。
风景园林;苏州古城;区域风景系统;山水城市;浅山
修回日期:2015-09-27
苏州位于长江三角洲腹地,古城建立在东部湖荡平原和西郊低山丘陵的交界处,其西部环太湖区域连绵起伏的低山丘陵及太湖平原丰富的水资源所构成的城市近郊山水体系,对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影响全面而又深刻。
对于苏州来说,其选址的基础是周边自然的大山大水格局,经过对水系的梳理,城市构建基于人工干预后的山水体系,由此衍生出城市独特的水陆双棋盘格局和城市园林体系,并与近郊山水体系相结合形成了完整的区域风景系统,在经济、文化、景观等多方面组成了共同发展的“城——郊”综合体,成为山水城市的范本。
本文以苏州山——水——城的历史演变为蓝本,从风景园林的视角来探讨山水城市构建中“自然环境(即山水)”与“人工环境(即城市)”之间相互适应与融合形成区域风景系统的过程。[1]再从这个风景系统来审视城市的发展,对“山——水——城”模式聚居环境的形成进行探索,以期对山水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带来启示。
1 苏州城市区位格局
苏州处于长江下游的太湖流域,西依太湖,北靠长江,东临大海,浅山丘陵在西郊围绕,阳澄湖、金鸡湖、独墅湖等浅水湖群在东郊罗列,水网密布,腹地宽广。城市周边的山水地貌,为城市的兴起奠定了坚实的自然与生态基底(图1)。
1.1 原始自然“水”的印记
太湖地区,地沃而物夥,但在上古时期,只是地势卑湿,土质较差,农业生产力低下的地方,即《尚书·禹贡》所形容的“厥土惟涂泥,厥田唯下下”,吴地原始先民在与低湿自然环境斗争的过程中,治水营田,发展渔业和稻作,在农业生产中形成了原始的引、灌、排技术[2]。苏州城址作为西部上游来水向东汇入江海的必经之地,自古以来,吴地人民便通过对自然的改造,既与水斗争又依水而生。依托着星罗棋布的湖荡和纵横交织的河网,丰富的水资源为世世代代苏州人的生产生活打上了水的印记。
1.2 太湖水系与城市西部山体
太湖是苏州河网水系的中心,吞吐上游来水,再向东经过位于山水之间的苏州城址,汇入湖荡平原,最终纳入江海,形成区域湖泊水网系统。
古城基址以平原为主,仅西部有低山丘陵百余座,系浙西天目山向东北延伸的余脉。从地势上来说,自西郊至太湖沿岸延伸的这些低山丘陵群,将太湖和苏州市区隔离开来,使得苏州城既能依靠西部太湖的丰富资源,又能有效避开太湖水的洪涝威胁,也形成了天然的山体军事防御屏障。与此同时,苏州古城 “平夷如掌”,而其地势又略高于北部和东部的平原地区,不仅有利于疏解洪涝,平坦的地形以及西部丘陵山地丰富的林木资源也对城市营建极其有利[3](图2)。
依靠这些丘陵山脉作为屏障,以太湖平原作为基底,苏州城址已经具备了城市构建的潜在基础。之后随着人工对自然的不断干预,通过水利工程梳理自然山水,增强农业灌溉与防洪优势,天然的环境逐步演变形成区域风景系统,城市坐落在这个系统之上,逐渐兴起发展成为美丽而又富饶的天堂之城。
苏州古城基址周边良好的自然资源虽具备潜在宜居性,但在原始的自然状态之下,基址区域地势低湿的特征使其并不适宜居住。
《水经注》中记载了建城者伍子胥这样一段话:“吴越之地,三江环之,民无所依矣。但东南地卑,万流所凑,涛湖泛决,触地成川,枝津交渠,世家分伙,故川旧渎,难以取悉。”这一段话贴切地突出了苏州古城所处东太湖地区的一个地势特点,即东南部地势较低,西来之水都顺势往东汇集,江湖决口,四处渠道纵横交错,河网泛滥。这表明建城之前,这一区域实为沼泽之地,生存困难。
春秋时期主持筑城的吴国大夫伍子胥充分考虑了基址的优势和劣势,最终周边得天独厚的自然山水屏障和自然资源,使得此地仍是城市选址的绝佳之地,所以他尝土相水,象天法地,因地制宜,开始了对自然山水的梳理与重塑,在太湖东的这片沼泽地上筑起了大城。
2 苏州城市周边山水体系
2.1 浅山地区早期聚落文明
苏州地区的古文明历史悠久,最早的人类活动遗迹,是在城西浅山地区的太湖三山岛发现的距今10 000年前的旧石器时代人类遗址。当时太湖尚未形成,三山岛及周边浅山一带是一片丘陵点缀的沿海疏林草原,低山丘陵树木蓊郁,山岭上的岩洞和林木成为古人类的庇护所[4]。三山一带有利人类生存的条件,为这片土地奠定创造了早期的聚落文明,跨出了生息繁衍的早期历史步伐。
2.2 区域河湖水网体系重塑
苏州所处东太湖之地西高东低地势的最低处在城东部和昆山、吴江一带,西部汇水顺地势东流使得河网泛滥,所以需要对区域内的水道进行人工疏导,来削减城市洪水灾患。首先,区域内无论是城外的水道还是城内的水系,都需要保证西来之水能顺畅地流向地势偏低的东南方;其次,保证防洪的同时,水系梳理也需要结合城郊农业灌溉和城市水运发展,以及在城内生活用水中发挥积极功能[5]。
2.2.1 城内水陆双棋盘格局
伍子胥初建阖闾大城(即苏州古城)时,共设水陆城门各8个,利用西高东低的地势,引入8条河流贯通全城,开始了内城水网的营建,《越绝书·吴地传》对此描述为:“吴大城,周四十七里二百一十步二尺。陆门八,其二有楼。水门八。”至周赧王五十四年,楚国春申君统治吴地时,城内形成了“四纵五横”的城内河网系统。城内宽广的街道和密集的河道系统几经变迁,至唐宋时期,形成了“水陆相邻,河路平行”的双棋盘格局,水网骨架得到进一步完善,定型成为“三横四直一环”的水道体系,呈现出了“人家尽枕河,水港小桥多”的独特江南水乡面貌[3](图3)。
2.2.2 城外水路与漕运开发
内城水系统发展的同时,城市周边优渥的水资源,纵横交错的港汊,提供了发展航运的有利条件,水运的发展大势所趋。春秋时,为了争霸中原,吴国开凿了沟通江淮的邗沟和沟通黄淮的荷水运河等著名航道, 使吴国的水路交通触及大半个中国,所谓“不能一日而废舟揖之用”[6]。
3 唐代苏州城内“三横四直一环”水陆双棋盘格局示意
4 运河漕运开发与城市西部扩展
至隋炀帝时期,京杭大运河南北贯通,苏州成为江南运河航运中心。大运河从苏州古城西部流过,到明清时期大运河疏浚重开之后,苏州水运发展更是达到巅峰。
大运河漕运对苏州城市各方面的繁荣发展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尤其带动了苏州古城西部阊门片区码头一带的发展,城市在航运的刺激下突破城墙的界限向西部扩张,阊门外南濠码头一带万商停靠,这一片区甚至成为了苏州城市新兴的商业中心,有“盛世阊门”之说。从阊门通往西郊虎丘和枫桥的山塘河及上塘河,各路会馆云集,商铺鳞次栉比,不仅起着通航和引运河水入城的作用,也同时形成了从城市西部到西郊浅山虎丘和枫桥地区的景观轴线,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西郊旅游资源的发展(图4-5)。
这些利用现有资源,人工干预重塑后形成的水网,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河网湖荡系统,既具有水利意义,又有交通价值。苏州古城通过水道,东西和长江相联系,南北和京杭大运河相贯通,也就形成了“闽浙衿喉、江淮要冲”,成为东南地区的交通枢纽,也成了全国商品经济最发达的地方,为城市持续繁荣奠定了深厚的物质基础[5]。
5 《姑苏繁华图》中阊门外运河码头繁华景象
2.3 区域农田水利体系发展
吴地稻作文化源远流长,自春秋时期的吴国起便即积极推行 “实仓廪”主张,鼓励开垦荒地,重视兴修水利。同时,基于苏州低湿易涝的立地环境,水利建设也成为了保障吴地人民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极为重要的措施,通过开挖河道,修筑驳岸,与农地形成体系,使水系从自然状态转变至人为控制,充分发挥灌溉、排涝、航运等功效,吴地的农业生产有了较大的发展[3]。
6 宋代吴地主要营田模式
宋代苏州境内的农业发展明显加快,首先是水利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如范仲淹大规模治理了太湖水患。同时,经过数百年的开发,苏州人民对土地开发的目光开始转向山地和水域,与山争地,与水争田[7]。
首先是圩田水利的开发,中唐到五代的吴越国疏浚了太湖入海港浦,形成了七里一纵浦、十里一横塘的河网化塘浦圩田体系,是吴地农田水利建设的重要成就。其次是葑田,蔡宽夫《诗话》云:“……菱蒲所积,岁久根为草水冲荡,不复与土相著,遂浮水面,动辄数十丈,厚亦数尺,遂可施种植耕凿。”苏州东南边的葑门即因为城门外大片的葑田而得名。三是梯田,即在丘陵缓坡营田,开发山地资源。与此同时,通过改进工具和技术形成了一套比较成熟的农业技术体系,苏州所在的长三角地区逐渐成为了全国最重要的农业区和粮食供应地[7](图6)。
总的来说,通过改造区域自然环境而形成的农田水利体系中,水利建设是保障农业建设及生产生活极为重要的措施,而农业的发展繁荣则带动整个地区的繁荣。
通过对自然山水进行因地制宜的人工干预塑造,苏州城市及周边形成了良好的区域农业体系及水网脉络,最终城郊浅山与城内景观在区域景观演变、城市发展及人文塑造过程中相互渗透,再通过共同的水网体系及历史文脉等融合在一起,形成了跨越城市界限的由浅山、水网、植被、园林、寺观宝塔、人文历史等要素构成的区域性景观综合体(图7)。
3.1 城郊浅山地区的风景与文化经营
对于苏州来说,其西郊浅山丘陵地区的横山、上方山、何山、灵岩山、狮子山、虎丘等在城市西侧形成了“拱围”状,作为城市近景,即为前景山,并结合人工开发而形成了著名的近郊浅山风景名胜,植入了深厚的苏州人文特征,构成了风景与文化融合的近郊风景体系。而洞庭东山、洞庭西山,邓尉山、穹窿山等构成了城市与前景山的绿色宏大背景,即为衬景山[8]。这种层级与景深关系,浅山余脉既作为城市景观与风景文化的延伸,也是城市景观的外部衬景,供人观赏,产生崇敬之感,其景观资源作为媒介,双向沟通了山水与城市,将外部自然纳入了整个城市风景和文化体系中。
苏州西出城外至太湖的浅山地区山水资源丰富,地域组合良好,不同的地质条件,塑造了姿态各异的山体地貌,然而浅山余脉地区景观的魅力不只在于奇峰怪石、崇山峻岭,更在于自然资源在时光流转中和历史文化的相互交融中形成的文化景观,其中最为典型的当属虎丘风景区,《吴地记》载:“虎丘山绝岩纵壑,茂林深篁,为江左丘壑之表”,其中的云岩寺塔,立于虎丘山巅,质朴优美,早已成为苏州古城的标志性建筑。
近郊风景名胜发展的同时,随着城市的扩张,古城西环太湖山地丘陵区也出现了东山、金庭、木渎、枫桥、光福等村镇聚落的分布,与自然山水浑为一体,其建筑风格、布局模式、造景风格都满含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
3.2 城内景观体系发展与园林营造
六朝时期,苏州始出现了许多寺观庙宇等宗教建筑,如报恩寺,西晋真元道观(今玄妙观),与此同时,私家园林也逐渐开始发展,以辟疆园为首次记载的私家园林[3]。
至宋元时期,全城庙宇寺观达50多座,与城市中的阁楼、城墙、官署、园林、宫殿以及大片民居街坊和星罗棋布的石桥,还有纵横交织的水道系统,有机构成了丰富而又有意境的城市风景体系,这个时期的造园达到一个高潮,沧浪亭和狮子林便是宋元时期的珍贵历史遗存。之后随着古城逐步园林化,加之明清时期苏州的富庶和繁华,官宦人士模仿自然叠山理水,买地造园,苏州可谓半城亭园,体系发展至巅峰,现存的苏州传统园林中大部分是这个时期的产物[3]。
苏州能够成为以自然山水园为特色的江南私家园林盛地,近郊的山水环境为造园活动提供了充足的自然资源与创作源泉,奠定了物质基础与造园原型来源。
首先,苏州园林“无水不园,园因水活”,水作为造园的主体要素,亭台楼阁依水而建,大多景观景点也都围绕水而展开。河网湖泊为造园提供了资源,园林体系在城市水网脉络的基础上建立,城市的水环境是苏州园林发展兴盛的核心因素。
其次,城市周边的浅山丘陵群为园林景观提供了良好的背景,园林本身自成一体,在视线上又与外部山体融合,如登沧浪亭看山楼,凭栏远眺即可将上方、天平、灵岩诸山景致收入眼底。
最后,周围的大山大水赋予了造园者创作的源泉,文人雅士希望把山水收之眼前,于是叠山理水,通过各种造景手法,以小见大,将大山大水转化为眼前富有深远意境的小山小水,形成充满诗情画意的文人写意山水园。
3.3 浅山地区的风景营造与城市景观融为一体
苏州西郊浅山地区一方面与外部的大山大水属同一个自然系统,另一方面处于城市近郊,虽在城外却与城市内部通过城郊风景资源的开发、水陆交通的开凿、历史文脉的渗透、标志性宝塔等景观建筑网络的串联而融为一体,形成了区域性的风景系统。
首先,西郊浅山余脉地区虽海拔不高,但植被覆盖良好,且多接近水体,具有很好的景观效果,因此这些丘陵山区大多成为了历史上著名的郊游地或离宫别苑的所在地[9]。环城一带虎丘、枫桥、石湖、何山、狮子山等的城郊旅游有很长的历史和丰富的价值。
基于对这些浅山地区风景资源的需求,人工干预开凿了城市通往西郊虎丘和枫桥方向的的水路和陆路,城郊与城内通过水网联系在一起。枫桥是京杭大运河入城处,作为外来粮船来往于运河与苏州城之间的粮卡,历代诗人多有吟咏,使其全国闻名,虎丘更是环城浅山历史风景典范,随着运河漕运和阊门片区商业发展,城市空间格局的西部扩张,浅山余脉地区与城市的联系更为紧密,城郊自然山水体系和城市内部的园林体系,都作为历史文化的载体,逐渐融为一体。
与此同时,苏州现存的各类古代城市景观中,寺观园林占了很大一部分,其内部的各种木塔或者砖塔,往往作为制高点,成为城市的标志性景观。这些遍布城市内外的高塔所形成的网络体系,也成为了城市及其周边相互沟通的重要媒介,如古城内部的北寺塔、瑞光塔、罗汉院双塔,城外虎丘的云岩寺塔以及灵岩山的灵岩寺塔、上方山楞枷塔等。这些宝塔作为古建筑和佛教文化的精华,是苏州古城风貌的精髓,它们将城市及周边环境连结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山水景观体系。
7 区域风景系统分析示意
在今天的苏州城市规划发展之中,古城周边区域向东西方向分别拓展开发了中新苏州工业园(东园)和苏州高新技术产业区(西区),形成了“古城居中、东园西区”的区域格局,自灵岩和天平山脉向东,连接浅山、运河、西区、古城、东园及金鸡湖,形成了一条贯穿整个区域的虚实轴线。[3]区域规划拓展了新的城市空间,但其山水体系和历史文脉仍完整保留,古城及周边仍然处于依山傍水的外部山水体系之中,并提升成为了功能性更强,环境更加多样化、可持续发展动力更足的区域风景系统(图8)。
8 古城及周边新区地理环境示意
苏州周边的自然山水格局是城市选址的基础,城市依靠外部山水而兴起,通过人工干预重塑自然而得以发展,最终经过千百年的演变,与近郊山水体系形成一个人文和景观高度融合的综合体,即“山——水——城”模式下的“城——郊”区域风景系统,成为山水城市构建的关键。
山水城市建设的重点首先是“山水”,而这里的“山水”应当是超越城市建成区范围的区域风景系统,通过对苏州城市近郊山水体系与“城——郊”区域风景系统发展追根溯源的探究,可知支撑“山水城市”发展的媒介即“山水格局”,其构建是一个从大山大水到小山小水对自然适应和改造的过程,如管子所说:“人与天调,而后天下之美生”。
城市的建设要充分保护经过岁月沉淀形成的自然山水格局以及历史文脉,同时在城市发展和更新的过程中,需要从区域风景系统的视角将城市与周边自然环境有机的结合,将城市的规划提升到区域风景系统的范畴,使城市浸润在自然山水之中。苏州城市近郊山水体系与“城——郊”区域风景系统的历史形成过程,对于今天山水城市的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注释:
图片来源:图1引自张修桂.太湖演变的历史过程[J].中国地理历史论丛,2009,24(1):6;图2引自苏州市湿地保护管理站.苏州湿地资源情况[EB/OL].(2014-05-30) [2015-08-15].http://www.szwetland.com/?p=188,2015-05-30.由徐倩改绘;图3引自参考文献[3],由徐倩改绘;图4引自陈泳.古代苏州城市形态演化研究[J].城市规划汇刊,2002,(5):58.由徐倩改绘;图5引自(清)徐扬.姑苏繁华图[M].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2009;图6引自李根蟠.中国古代农业[EB/OL]. (2012-05-30)[ 2015-08-15].http://www.99csw.com/ book/4811/171621.htm;图7由徐倩绘制;图8引自参考文献[3],由徐倩改绘.
[1]吴宇江.“山水城市”概念探析[J].中国园林,2010,(2):3-8.
[2]太湖地区水利的建设和治理[EB/OL]. (2012-12-14)[2015-08-15].http://www.360doc.com/conte nt/12/1214/11/8282618_253961527.shtml.
[3]徐叔鹰,雷秋生,朱建刚.苏州地理[M].苏州:古吴轩出版社,2010:11,125,169-178.
[4]蒯元林.苏州山水名胜地学科普资源的开发研究[EB/OL].(2010-01-08) [2015-08-15].http://www.szst.cn/ toupiao/021.htm.
[5]陆咸.略论苏州古城的水城特色[EB/OL].(2015-01-12) [2015-08-15].http://www.zx.suzhou.gov.cn/szzx/ InfoDetail/?InfoID=ba124c72-53a6-488a-b722-8b9743ffaf9 8&CategoryNum=014008001.
[6]刘民英.苏州城市兴起和发展的历史地理基础[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0,(1):176-177.
[7]苏州的过去与现在[EB/OL].(2007-03-29) [2015-08-15].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8961f3010008ka.html.
[8]汪德华.中国山水文化与城市规划[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1-32.
[9]朱政. 苏州旧城区城市叙事空间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09:30.
Tracing the Source of “Shan-shui City”: The Natural Resource Structur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Landscape System in Suzhou City
XU Qian ZHENG Xi
This article focused on the Suzhou city and the surrounding landscapes, and analyzed the process of Suzhou city evolution as "shan-shui c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This article concentrated on the “shan-shui city” model, which was consisted of urban and suburban landscapes, and outlined the formation of regional landscape system. We also elaborated how the west foothill area of Suzhou city melted nature and humanity as a key factor, constructed a landscape system that beyond others, and accomplishe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 author concluded that the build of "shan-shui city” should base on the protection of natural landscape, and coalesce the city and natural landscape from the view of regional landscape system. The regional landscape system of Suzhou city provided a great example for reference.
Landscape Architecture; Suzhou City; Regional Landscape System; Shan-shui City; Foothill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学术研究团队建设”(编号TD2011-35)资助
TU986
A
1673-1530(2015)10-0085-07
10.14085/j.fjyl.2015.10.0085.07
2015-08-28
徐倩/1990年生/女/重庆人/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风景园林学硕士生/研究方向: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与理论(北京 100083)
郑曦/1978年生/男/北京人/博士/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与理论 (北京100083)通讯作者邮箱:zhengxi@bjfu.edu.cn
Found item:Supported by the Fundamental Research Funds for the Central Universities: “Team Development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Planning and Design Academic Research”(TD201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