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戏剧走进大陆市场,吃得开吗?

2015-11-12 02:26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5年24期
关键词:剧目本土化大陆

Point

由于台湾与大陆两地的文化差异,许多台湾戏剧引进大陆时都出现了水土不服。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台湾剧团瞄准大陆市场,这也让大陆的舞台剧市场越发百花齐放,但由于台湾与大陆两地的文化差异,许多台湾戏剧引进大陆时,都要考虑本土化的问题。

但这样的做法的弊病就是失去了台湾戏剧的本土特色,如台湾“屏风表演班”的《三人行不行》改为三位大陆演员之后,基本就将原本的台湾小剧场实验戏剧变为了东北二人转;赖声川的“表演工作坊”更在近年的《暗恋桃花源》《十三角关系》等巡演剧目中,直接启用了何炅、谢娜等一众大陆观众耳熟能详却缺乏舞台表演锤炼的笑星,这让许多追求专业表演的话剧迷们怨声载道;“相声瓦舍”的招牌剧目《东厂仅一位》更因为某些众所周知的敏感问题,在大陆演出时对内容进行阉割,使得整部剧的精彩程度大打折扣。

《最后14堂星期二的课》

而相比较“屏风表演班”“表演工作坊”“相声瓦舍”这些有很深文化积淀的团队,近些年在大陆颇为活跃的“果陀剧场”则因原创实力的相对薄弱而在本土化道路上采用了较为取巧的方式。果陀在大陆巡演的剧目多为改编,且戏的结构上,他们永远选择删繁就简的方式。

如《最后14堂星期二的课》里,卜学亮那大段的独白本来可以化到表演以及和金仕杰的互动中,《淡水小镇》里若不是有曹启泰饰演的说书人串起整场戏,幕与幕之间恐怕是连不起来的。

果陀的主创似乎也很有自知之明,使尽了浑身解数来弥补这一不足:请明星出演、改编经典、时不时地走搞怪和小清新路线并在现场与观众积极互动。从剧团1988年成立以来,和他们合作过的有曹启泰、李立群、金仕杰、蔡琴、屈中恒等一众实力派演员、歌手。可即便如此,由于在本土化的过程中考虑不够周全,还是会有种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感觉。

《淡水小镇》

拿《淡水小镇》里曹启泰与观众的那段“维基百科”式的互动来说,虽然我并未看过此戏的台湾演出版本,但我相信这个环节是为了让大陆观众更加了解淡水这个地方特地加进去的。可提问前,信誓旦旦地保证肯定没有托儿,问了四个问题,前面三位观众那口立竿见影的台湾国语要如何让观众不多想?

而今年五月刚在北京和上海等地巡演过的《美味型男》是一个多面能手的独角戏,男主角梁允睿集编剧、导演、演员、作词、作曲为一身,还在台上大展厨艺。这是一个事业遭遇瓶颈的西餐厨师受到已故母亲的启发,改做中餐并大获成功的故事,由一位演员来讲述母子亲情、奋斗事业的双线故事已经是一种创举。

可惜的是,梁先生在本土化的过程中,逻辑并未前后统一,比如剧中的男主角接到电视台制片人的电话,制片人说:“你的美食节目已经不符合当今台湾观众的审美了。”但在大陆巡演的时候,所谓的本土化只是片面地把台词中的“台湾”换成“北京”“上海”而已。

这样一来,男主角本来在台上烹饪的是台湾菜系,模仿母亲时的那一口闽南腔,是不是也得随着巡演地的变化,改成在台上做北京菜、上海菜,并且把台湾老太太变成北京、上海老太太呢?

除此之外,主创企图创造的“4D”观感也是打折扣的,尽管梁先生一心想从听觉、视觉、嗅觉、味觉上来满足观众,可是等到试吃这个环节的时候,就以“剧院里不能吃东西”为由而草草带过。这样“有贼心没贼胆”的剧场实验,终究只是停留在观看的层面上,与传统的观演关系无二致。

商业归商业,即便作品中偶有炫技,但我愿意相信果陀做戏的初心是真诚的。真诚是大陆的白领话剧所缺乏的。果陀最近在大陆的巡演剧目中,还有一部新剧,以白领职场生活为题材的《五斗米靠腰》接地气得多。

这部改编自同名漫画的剧作将加班、和老板打交道等白领族群经常会碰到的问题作为代表场景,加上夸张的人物性格,不但迎合了工作压力巨大的北上广上班族,同时也原汁原味保留了漫画原作的风格。可见与其别扭地迎合,不如保持其本色方能走得更远。

果陀最大的优势是灵活。那些拥有固定班底的剧团,当创作到了一定的时期会有瓶颈,但果陀的自主权则大的多。即便观众一时半会儿看不到十分合胃口的戏,但也可以依然对果陀抱有希望,因为灵活多变的班底让我们猜不透他们下一次要出什么牌。对了,大概很多人都不知道,“果陀”是“Godot”的音译,就是梵语中“希望”的意思。

猜你喜欢
剧目本土化大陆
舞台剧目
新见晚清民国传奇剧目十一种
文华大奖”获奖剧目
诉前强制调解的逻辑及其本土化建构
IQ大陆
美乐家迎来本土化元年
北方大陆向
优秀剧目进校园
论电视节目的本土化
冰之大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