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培环,郭俊芳
(1.解放军第153中心医院,河南郑州 450000;2.郑州市武警医院,河南郑州 450000)
20例婴幼儿大便常规检查白细胞明显增多结果分析
张培环1,郭俊芳2
(1.解放军第153中心医院,河南郑州 450000;2.郑州市武警医院,河南郑州 450000)
目的探讨婴幼儿大便常规检查显示白细胞明显增多是否都与感染性腹泻有关。方法观察20例大便常规检查显示白细胞明显增多、临床诊断为感染性腹泻的婴幼儿用药前、停药后的大便常规检查结果,并对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8例用药前大便常规检查显示白细胞增多的婴幼儿经过抗菌药物治疗后大便常规检查正常,2例在停止用药后大便常规检查显示白细胞与用药前无明显变化。结论婴幼儿大便常规检查显示白细胞明显增多并不一定都是感染性腹泻所致,临床应慎重用药。
婴幼儿;大便常规检查;白细胞;抗菌药物
1.1 对象
收集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笔者所在科室大便常规检查(简称粪检)白细胞(WBC)明显增多的婴幼儿20例,其中男12例,女8例;年龄4个月~2岁;大便次数每日4~10次;体温36.4℃~38.9℃,临床诊断为感染性腹泻,均经过抗菌药物治疗。
1.2 方法
各项化验均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比较20例婴幼儿用药前、停药后大便常规检查结果,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2.1 治疗前大便常规检查结果(见表1)
表1 婴幼儿治疗前大便常规检查结果
2.2 治疗后大便常规检查结果(见表2)
表2 婴幼儿治疗后大便常规检查结果
小儿粪检WBC明显增多常见于小儿腹泻。小儿腹泻是儿科常见疾病,是由多种因素和病原菌引起的,临床表现为大便性状改变、次数增多,常发病于6个月~2岁的小儿[1]。小儿腹泻并不一定会引起粪检WBC增多,小儿粪检WBC明显增多可见于感染性腹泻、抗菌药物性腹泻等。
(1)感染性腹泻是指各种急性及慢性的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感染引起肠道炎症所致的腹泻,实验室检查可见粪检WBC明显增多。上述资料显示,20例婴幼儿治疗后大多WBC恢复正常,说明符合诊断,但其中2例出现停药后WBC依旧未降低的现象,说明可能存在其他因素所致腹泻。
(2)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Antibiotic-Associated Diarrhea,AAD)是指应用抗菌药物后发生的、与抗菌药物有关的腹泻。Bartlett将其定义为伴随着抗菌药物的使用而发生的无法用其他原因解释的腹泻。而2例未治愈的婴幼儿用药前后大便常规检查变化不大,考虑AAD可能性不大。
(3)由二者的随访资料进一步得知,2例婴幼儿年龄均在5个月左右,未添加辅食,大便次数每天在4~6次,饮食好,精神好,无发热、咳嗽等其他症状,这与母乳性腹泻比较相似。母乳性腹泻的特点为一般每天大便3~7次,大便呈泡沫稀水样,气味有特殊的酸臭味,便稀微绿,有泡沫和奶瓣,有时甚至还带有条状的透明黏液。腹泻时没有发热,婴儿没有明显的痛苦与哭闹,大便化验没有感染方面的异常,腹泻一般不伴有其他症状,婴儿精神好,食欲良好。但2例患儿粪检镜下WBC明显增多,与母乳性腹泻又有不同的地方,考虑到临床状态的复杂性,医生建议患儿添加面汤、米汤辅食,注意观察患儿状况,在以后的随访中显示患儿好转,说明可能为母乳性腹泻。由于2例患儿未做进一步检查,所以也不能肯定其就是母乳性腹泻。
(4)大便常规检查在婴幼儿腹泻的诊断中虽然只是一个辅助检查项目,但也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为它在感染性腹泻与非感染性腹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笔者认为,由于临床状态的复杂性,医生在诊断过程中不能单纯依靠粪检结果,应全面考虑、评估患儿的情况后再慎重用药,应避免抗菌药物的经验性常规使用。世界卫生组织指出腹泻中多达90%不需要采用抗菌药物,国内相关研究也显示至少70%的腹泻不应采用抗菌药物治疗[2],并且细菌性腹泻大多具有自限性,症状较轻的患者也无需用抗菌药物治疗。
[1]魏国义.小儿腹泻的药物治疗[J].首都医药,2010,17(12):24-25.
[2]何荣连,赵云,何江.小儿腹泻的治疗与药物的合理选用[J].中国药业,2010,19(8):62-63.
R195
B
1671-1246(2015)24-014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