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物联网助推发展与繁荣

2015-11-11 03:32马克普尔蒂兰登达瓦扎尼
软件和集成电路 2015年6期
关键词:吸收能力高管联网

文/马克·普尔蒂兰登·达瓦扎尼

物联网能够成为改变世界经济增长模式的推手,将加快提高生产率、弥补基础设施差距,并推动创新。

在从工业经济向数字经济转型过程中,很多国家都将产业物联网视为实现快速增长的有效途径。但是如果没有构建恰当的支持环境,就很难充分把握这一机遇。为此,各国不仅需要了解自身的“国家吸收能力”—在经济和社会体系中融入各种创新的能力,同时还需要了解这种环境会对其能力发展构成何种程度的影响。那么,各国将如何开启这项工作呢?

为了给各国发展指明正确的道路,埃森哲着重分析了20个国家的情况,对其产业物联网相关技术、产品和服务的“国家吸收能力”加以衡量。通过经济建模,我们以当前投资和政策趋势依然延续为前提,预测出这些国家可能实现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量。最终的计算结果令人颇为吃惊:到2030年,这20个国家的合计GDP增长额将高达10.6万亿美元。此外,模型还显示,如果政府和企业领导者能够进一步追加投资、采取促进措施,那么还有望在这一常规预测水平基础上再创造3.6万亿美元的新产值。在本文中,我们将概括说明各国实现潜在经济效益需要采取的重要举措。

把握万亿价值的经济机遇

在日趋数字化的全球经济中,产业物联网能否成为促进更快速增长的新引擎?许多国家的政府希望看到肯定答案。例如,英国政府已经设定目标,力争在这场“新工业革命”中占据领先地位,并投资近1.25亿美元开展产业物联网研究。中国政府也将产业物联网确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计划到2015年共投入约8亿美元。德国计划运用产业物联网技术,通过“工业4.0”计划推动制造业生产率提高30%。除此以外,其他许多国家都将产业物联网视为提高国家竞争力、实现经济增长的有效途径。

做出这种判断的理由也非常充分:我们的预测显示,到2030年,产业物联网有望为全球经济创造数万亿美元的新产值(见图1)。不仅如此,参与埃森哲调研的企业高管当中,87%的高管都认为产业物联网将促进就业岗位的长期增长。(埃森哲面向30个国家的1400位企业高管进行了调查,详情请参阅《2015年首席执行官调查:从提高生产率到实际成果,利用物联网推动未来企业战略》)。企业为何如此乐观?

马克•普尔蒂埃森哲卓越绩效研究院董事总经理兼首席经济学家

兰登•达瓦扎尼埃森哲卓越绩效研究院研究员

原因在于产业物联网能够提高生产率、催生全新市场,并且推动创新。在对全球企业高管的调查显示,受访者坚信产业物联网能够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

事实上,近2/3的企业高管表示,产业物联网能够帮助新兴市场实现跨越式发展,赶超发达经济体。63%的企业高管则认为,产业物联网有助缩小新兴市场与成熟市场两者间的企业竞争力差距。产业物联网有望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但只有做好充分准备的国家方能抓住这一机遇。为了了解其中的利害关系,我们与经济学前沿公司(Frontier Economics)合作,就产业物联网对20个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GDP的潜在影响建立了模型—这20个经济体贡献了全球超过3/4的经济产值。此模型覆盖了三方面的指标,包括预期投资水平、国家产业结构,以及不同国家吸纳产业物联网技术的能力。分析显示,基于当前政策和投资水平,未来15年,产业物联网将为这些经济体的累计GDP带来约10.6万亿美元的增加值。

基于上述判断,产业物联网能够使2030年的GDP较常规预测水平提高1.0%。同时分析还表明,产业物联网拥有着更为巨大的经济增长潜力。各国如能采取进一步措施,提高其吸纳产业物联网技术的能力,并增加产业物联网投资,就有望在当前预期水平之上再创造3.6万亿美元的新产值,即实现产值增长达14.2万亿美元。这也意味着,这些参与调查国家2030年的GDP将较常规预测水平提高1.5%。

“物联网能够成为改变世界经济增长模式的推手,它将加快提高生产率、弥补基础设施差距,并且推动创新。”—克里斯·艾伦·维恩(Chris Allen Vein)世界银行全球信息通讯技术开发首席创新官。

不过,实现这些收益并非易事,我们必须完成大量艰巨的任务。从国民经济视角出发,政府领导人和政策制定者必须全力支持产业物联网,确保本国能把这种技术变革快速转化为经济增长。

产业物联网的市场机遇

什么是产业物联网?产业物联网是实际物体网络的产业化应用—通过嵌入式技术来进行交流,感知内部状态或外部环境并与其互动。在制造业领域,互联型传感器网络已被用于监测物流和机器设备(如采矿设备和整个电厂),由此帮助企业提高运营。

就我们分析研究的20个国家而言,如果能保持当前的产业物联网政策,以及对相关产品和技术的投资水平,实际GDP有望到2030年累计增加10.6万亿美元。如果能够进一步增加投资,并且制定吸纳产业物联网技术的关键举措,这一数字则可能升至14.2万亿美元。

在农业方面,已部署到农田当中的类似网络不仅能够提高自然资源利用率,还有助于提高农作物产量。我们的分析还纳入了一些消费类应用实例,比如数字健康产品和“互联生活方式”产品。

经济效益传播面临的挑战

在全球层面,人们对产业物联网推动经济增长的潜力普遍持乐观态度。但是,各国经济增长前景的不确定性也在加剧。历史上,在运用新技术推动经济增长方面,并非所有国家都取得了喜人的成绩—事实上,只有部分国家能够脱颖而出。

20世纪之初,电力在工业化国家的引入清晰地展示了新技术对经济实际发展的推动作用。尽管当时在电力技术应用方面,很多国家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但是只有美国一举成为了全球电气化潮流的领军者(见图2)。

究其原因,正是美国更加迅速地将新技术广泛普及到了经济生活当中,并且改变了生产和组织结构,从而充分发挥了技术的功效。工厂的电气化明确诠释了其中的关键。在实现电气化之前,工人们奔波于各个固定的工作台,来回搬运不同的部件,直至产品最终组装完成。电气化彻底颠覆了这一流程,通过电力驱动产品在核心装配线上流动,工人们无需再穿梭于各个工作台之间,可以在固定的岗位上工作。这一创新不仅节省了数千小时的劳动力成本,还提高了作业的标准化水平。

到上世纪20年代,根据工业工程师的建议,美国各个行业都建造了全新的全电气化工厂,并对工人进行再培训以适应新的工作环境。随着其后数十年来的不断发展,电力应用又从工业部门延伸到了消费领域。截至上世纪50年代,94%的美国家庭均已获得电力供应,从而推动了家用电器的旺盛需求。

在各国当中,唯有美国能够充分发挥电力的经济潜力,这说明,电力的技术扩散方式不同于其经济扩散方式。技术扩散是指相对有限的技术应用过程,而经济扩散则涵盖了更广泛的意义。

经济扩散不仅以技术扩散为出发点,而且还反映了延伸至多个部门和行业的增长、创新和财务回报。美国的创业文化和消费文化,再加上良好的营商环境,共同推动了整体经济中电气化的快速普及。而在这一过程中,电力也彻底改变了个人、企业和政府部门的日常运作方式。我们注意到,产业物联网具有同样的革命性潜力。但是,离开了实现经济扩散的有利条件,各国可能无法获得预期的回报。

推动经济效益广泛扩散

历史教训告诉我们,实现经济扩散有赖于一国能否创新其经济和社会体系。因此,深入了解支持这一过程的各种因素—我们将其归结为“国家吸收能力”(NAC),已成为各国在设法释放产业物联网经济潜力时所面临的核心挑战。

通过对以往技术革命时期的研究,以及同科技、经济和商业领域专家进行的访谈,我们确定了支撑“国家吸收能力”的四大支柱(见图3),其相对强度决定了产业物联网经济扩散的影响范围和力度。

领导者可利用“国家吸收能力”指数,评估一国的经济扩散潜力,以便显示特定国家的产业物联网经济扩散潜力。指数排名靠前的国家更有望获得产业物联网相关回报。埃森哲与经济学前沿公司合作,借鉴《奥斯陆手册》(Oslo Manual),创建了“国家吸收能力指数”(NAC Index)。

随后,为了重点体现各国吸纳产业物联网技术的能力,我们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调整。结合我们长期以来所开展的研究和系列专家访谈,我们对来自世界银行、世界经济论坛和国际电信联盟等多个来源的55个指标进行了认真分析,并将这些定量数据代入了我们的四柱模型中。

“国家吸收能力”指数:如果“国家吸收能力”得分达到100分,表明该国在所有55个指标上的表现都非常优秀。总的来说,研究结果表明,目前尚没有一个国家达到这一水平。换言之,每个国家都仍有大量工作亟待完成。美国、瑞士和三个北欧国家虽然在“国家吸收能力”指数上最为领先,但在上述四个支柱方面依然有改进余地。

研究结果表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这20个国家在产业物联网上投入数量相同的资金,那么“国家吸收能力指数”排名靠前的国家将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埃森哲与经济学前沿公司合作,就产业物联网对20个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GDP的潜在影响建立了模型。为了展示“国家吸收能力”如何影响产业物联网的经济潜力,我们通过模型生成的两种情境:“当前条件下产业物联网的经济影响”和“采取进一步措施后产业物联网的经济影响”,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其结果显示,产业物联网的同期贡献值将跃升到14.2亿美元。因此,为了提升本国的国家吸收能力指数排名,企业和政府领导人需要采取行动,强化“国家吸收能力”的四大支柱。同时因地制宜,根据本国具体情况作出战略选择:短期战略可能需要政府加大物联网相关技术的掌握力度;长期战略则可侧重于提高该国的教育体系和劳动力技能水平,满足产业物联网经济的各项需求。

五种制胜之法

“国家吸收能力指数”可以使领导者洞悉,哪些领域正在阻碍本国产业物联网的增长前景。这不仅有利于产业物联网发展政策的正确制定,同时还能够支持企业高管做出恰当的投资决策。此外,以下指导原则将帮助各国赢得先机,充分实现产业物联网带来的增长。

1.发挥本国优势

国家经济主要依靠强大的高科技行业还是农业?在资源约束不可避免的情况下,这些问题的答案有助政策制定者制定相应的投资策略。例如,印度近年来已发展成为农业强国。该国政府通过实施“数字印度”举措,正在努力加强这种发展势头。其“智能农业”项目支持农户利用产业物联网技术,对粮仓温度进行在线监控,并在农作物温度达到危险水平时发出警报。

2.触发各个行业间的连锁反应

产业物联网具有创建新型生态系统的潜力,能够打破传统的行业界限和价值链。例如,随着越来越多的产品和服务组合在一起,农用设备制造商将与化肥供应商和保险供应商开展合作,推出经过整合的捆绑式产品。

然而,我们的调查显示,只有13%的企业高管将产业物联网视为一种通过提供新型产品和服务来创造全新收入来源的方式。因此,政策制定者需要鼓励企业跨出固有行业,建立新型伙伴关系,进而创建全新的产品、服务和业务模式。

3.克服资源匮乏

缩短投资滞后差距在实现产业物联网经济扩散的过程中,许多经济体可能会发现自身缺乏技能、资金和技术。因此,政策制定者必须决定是否要“制造或购买”这些能力。他们可以选择在现有工作者队伍中培养人才(即“制造”)。

例如,中国的产业物联网枢纽无锡市,就正在通过“物联网人才金港”项目,培育产业物联网专业人员。但如果通过调整移民政策来吸引国外的人才(即“购买”),可能会更迅速地解决技能差距问题。同样,国家也可以通过吸引外国直接投资和鼓励技术转让,弥补技术上的欠缺。

4.以点带线,实现互联与协作

为了激励产业物联网创新,政府可以依靠自身强大的利益相关方网络(如行业、学术界和非政府组织),分享观点和最佳实践,并确定符合共同利益的领域,开展进一步研究。此外,政府还可以发挥更大作用,在全球和地区范围内推动大型企业、中小企业以及初创企业建立合作和伙伴关系。

例如,韩国政府的“创意经济”倡议就将大型企业和市政部门团结在一起,建立具有产业物联网能力的创新中心。政府参与并促进此类合作,还有助于确保政策制定者所设计的监管规则不会产生抑制创新的作用。

5.缩短投资滞后差距

虽然79%的受访企业高管表示已制定了产业物联网发展战略,但只有略超1/3的企业进行了相应投资。企业和政策制定者可以合作推动产业物联网应用的实验、试点和示范项目,将战略转化为现实。

例如过去新加坡一直在试验无人驾驶汽车项目,鼓励业界学术界开展公民参与的试点项目测试。这类项目可帮助传统服务行业和新兴服务行业提高认识,了解彼此的经济效益,及共同增长前景。更重要的是利益相关方应在商业社群中分享早期成功案例,激发其他企业、创业者采取实际行动。

猜你喜欢
吸收能力高管联网
“身联网”等五则
《物联网技术》简介
《物联网技术》简介
简述传感器在物联网中的应用
重要股东、高管二级市场增、减持明细
重要股东、高管二级市场增、减持明细
重要股东、高管二级市场增、减持明细
重要股东、高管二级市场增、减持明细
创新视角下企业吸收能力、冗余资源与企业绩效的实证研究
吸收能力研究进展评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