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马可·可信
在高速变化的“万物互联”时代,“笨拙”的一体化应用软件显然疲于应对,未来的应用软件必须变得更为灵活。埃森哲结合领先企业案例,提出了以下三项应用软件战略—“流动化”、“智能化”和“互联化”。
数字技术的日新月异正颠覆着企业传统的运作方式。今年初,李克强总理在两会中提出了“互联网+”行动计划,首次将推动新兴技术与传统产业的结合上升至国家战略,并迫切地要求中国企业的领导者们加速开启数字化转型。而与此同时,软件已成为企业实现差异化和创新的关键驱动因素。G a r t n e r的研究显示,到2017年, 75%的应用软件构建计划都将围绕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展开。因而,革新应用软件业务,确立全新的软件战略,将帮助企业把握数字化时代的机遇,打造新的服务和现金流,开拓全新的市场机遇。
然而,成为真正的软件驱动型企业并非易事。许多企业仍在沿用老旧的应用软件,在当下的商业环境中竞争。比如,目前70%的商业交易仍然借助COBOL语言处理,而这一程序设计语言已有50年的历史。同时,许多企业仍依赖于一体化应用软件,一体化的应用软件通常都采取自下而上的构建方式,因而部署和改进效率均相当迟缓。此外,目前企业的IT资源主要被运维工作占用,其耗费了IT总支出的60%到80%,使得IT部门很难有精力投入到创新和新软件的开发中。
飞速的变革步伐、日益复杂的商业环境已容不得企业停滞不前。据预测,到2020年,超过500亿的“物体”将连接到互联网当中。同时,企业也正越来越多地与合作伙伴及供应商进行互动,仅微软一家公司,就在其业务生态系统中拥有了超过64万家合作伙伴。显而易见,在高速变化的“万物互联”时代,“笨拙”的一体化应用软件显然疲于应对,未来的应用软件必须变得更为灵活。埃森哲结合领先企业案例,提出了以下三项应用软件战略—“流动化”、“智能化”和“互联化”以及相适应的新运营模式,希望帮助企业利用应用软件,在未来竞争中一马当先。
当今的商业环境瞬息万变,企业唯有拥有敏捷的行动力,方可游刃有余。这就要求企业以更快、更灵活、更具流动性的全新方式来构建软件。要实现流动化的应用软件,企业应考虑采用模块化的架构、部署新一代集成技术,并优先考虑融入云技术和移动技术。
首先,企业应建立模块化的应用软件架构,充分利用内部或外部可重复使用的组件。其中的关键组件之一,便是新出现的各种包括PaaS在内的软件平台,这些平台提供了明确定义的技术架构、标准、管理方法和可复重利用的代码。随着越来越多的应用软件由预构建的组件“装配”而成,使用这些平台能更迅速创建和搭配流动化业务解决方案。
例如,在线餐厅预订网站OpenTable希望增加一个新的应用功能,即通过短信告诉客户他们的餐位已经就绪,等待其光临用餐。该网站随后向通讯服务云服务商Twilio购买其预建的平台。
Twilio平台每月处理20亿次API交互,购买该平台服务的企业可以在其自有的软件应用上面集成电话、短信等功能。在Twilio的帮助下,OpenTable利用开放式API将实体网络的通信迁移到软件中,给订餐用户推送信息。
其次,流动化应用软件必须得到流动化架构的支持。企业可以通过购买灵活、标准化的开放式集成服务,在整个组织中将各种应用软件和信息有效连接在一起。编排和管理业务流程的服务可以帮助企业根据业务需求对应用软件进行配置和匹配。
同时,API可以发挥紧密“黏合”的作用,使企业内部以及客户和合作伙伴都能获得可重复使用的组件。
为了实现从传统固定式结构向流动化应用软件的转变,企业需要有意识地优先采纳云技术和移动技术。
“云技术”优先是指在设计应用软件之初就考虑到让其在云端运行和扩展规模,即使企业预置型部署也是如此。“移动技术”优先对流动化应用软件同样重要,因为软件的设计和部署必须紧密围绕客户和员工与软件的具体互动方式。
通过在各个环节中嵌入软件智能,企业将能够最大限度地挖掘企业内外部数据的商业价值。随着处理能力的增加、数据科学的发展,以及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和认知计算的创新,软件智能已得以形成和发展。得益于此,软件能够通过基于规则的算法自动做出决策,并且利用先进的学习技术进行自我完善和创新。
例如,Nest恒温器中的内置软件可以学习房东的习惯和喜好,随后进行自我编程。企业可以借助智能技术对实体世界和数字世界两方面的数据进行处理,更快了解客户需求和偏好,快速形成决策和行动。IPsoft公司则推出了一款“虚拟工程师Amelia”的软件。通过学习呼叫中心业务员指导手册等现有资料,“她”可以快速投入工作。该软件的优势在于,具有通过经验学习、理解语境的能力,并能提供具有“人情味”的服务。IPsoft预计,Amelia软件可以在90天内将IT效率提高高达30%。
对于企业而言,其构建的智能化应用软件应提供三项关键能力—智能自动化、综合分析和自我管理。智能自动化指应用软件自动完成常规工作,此举可以降低工作的复杂度,并且利用自动校正和机器人等技术,为人工劳动提供辅助。综合分析功能赋予了系统独立分析和理解能力,并在流程中自行嵌入智能,从根本上提高业务和IT绩效。此外,智能化应用还能够作为虚拟工程师,实现自主学习和管理,这将彻底改变客户服务、IT管理和业务创新方式。
在当今高度网络化、数字化的商业环境中,企业还应利用互联化应用软件,确保与业务合作伙伴和客户生态系统的动态连接。在正确的设计与管理下,生态系统将令所有参与者的力量得到成倍增长,从而开拓崭新的业务能力和竞争前沿。同时,企业应在多个维度上开放应用软件的接口,不但与生态系统合作伙伴相连,还应当积极融入快速发展的物联网,利用它打造全新服务。
例如,西门子与埃森哲合资成立了智能电网企业OMNETRIC Group,使公用事业单位受益。双方将来自智能电表、电网传感设备(如传感器和变压器)的海量数据,与业务和运营数据结合起来,以此实现更妥善的资产管理、提高电网运行效率并改进客户服务水平。该服务有助公用事业单位对自身系统和数据形成统一认识,从而进行更高级别的数据分析和决策。要想构建“产品+服务”的混合商业模式,并培育相适应的生态系统,企业需要分几步走。
其一,企业需要调动内部开发人员和业务职能部门边做边学,然后再引入业务合作伙伴和客户等外部组织,创建更为广泛的生态系统。企业在管理生态系统时还需要借助新的技能和方法,并将这些能力深入到企业的方方面面,业务和IT人员应当共同努力为企业确定战略、寻找新的合作机遇。
其次,企业需要设法将有形资产、软件和第三方服务整合在一起。到目前为止,很多企业对ERP、CRM和决策支持系统,以及设备监控与管理、产业流程支撑系统等都分开管理。企业必须把以前无法获得的,或无法理解的数据加以整合,促成信息技术与运营技术的融合。
与此同时,随着应用软件之间的连接越来越紧密,企业与客户和其他利益相关方还需共同应对应用软件连接带来的风险。企业需要在设计应用软件之初就将包括安全管理在内的各种恢复能力纳入考量,并将其嵌入到平台、云服务和API之中,与相互连接的实物资产融合在一起。同时,企业需要利用一种强健的架构,在加强现有风险管理措施的同时,避免攻击和故障造成的经济影响。
上文提到的三大应用软件的新战略为企业以技术驱动战略提供了可能,并有助企业在现有市场和新市场中打造全新的服务。然而,支撑这一切的是企业的运营模式。要想通过软件有效推动业务战略,就必须采用新的业务和IT运营模式。企业需要IT部门来确保软件产品与市场紧密相关,业务部门则应当寻找新的市场,切实发挥这些软件产品的作用。在这种新的运营模式中,企业必须积极接纳四种新的角色—平台指挥者、智能创建者、生态系统构建者和非专职开发者,由此提供流动化、智能化和互联化的应用软件。
平台指挥者—随着软件平台成为企业的一种产品,业务和IT部门将共同参与管理这种新产品。平台指挥者将负责建立和执行软件战略,促进流动化应用软件的发展。同产品经理一样,平台指挥者需要密切关注创新,预先发现“下一个重磅产品”。
此外,在开发过程中还必须坚持以服务客户为导向。平台指挥者需要不断过滤业务变化信息并迅速做出反应,然后将用户需要详细说明给工程设计团队。他们还需要确保所有必需的软件组件“随时可用”。最后,平台指挥者需要建立和管理治理模式,在支持开放式创新的同时,制定并加强各种软件开发标准—令两者保持平衡。
智能创建者—智能化应用的目标是在最少人工干预下,诠释数据或条件、提供预编码知识或逻辑判断,并做出决策。但首先,必须有人教会应用软件如何完成上述任务,而这正是智能创建者的工作。开发智能化应用软件与传统系统的创建截然不同,不再遵循通常的分阶段过程—规划、设计、测试及部署,而是聚焦于数据来源的发现和积累,并将智能集成到应用软件当中。这样的方法需要不同以往的技能、思路和方法,它们都需要由智能创建者进行管理。此外,创建者将针对特定业务领域,对这些具有嵌入式智能的应用软件(如虚拟工程师等)进行培训,确保软件能够发挥功效,就好比给新员工培训一样。
生态系统构建者—他们将负责建立一个生态圈,使得合作伙伴和开发人员能够利用其中的资源开辟新业务,创造新收入。生态系统构建者首先要了解内部业务战略,随后转向外部来完成战略执行。通过无边界的商业合作模式,生态系统构建者将在企业与新的合作伙伴、供应商,甚至是竞争对手间建立合作关系,共同为市场提供新型产品和服务。他们不再关注“谁是我们的客户”,而是思考“谁应当是我们的客户?”同时,虽然生态系统的各个成员可以共同培育新的产品和服务,但他们也能够独自在整个广大的生态圈中推销其核心产品与服务。非专职开发者—随着流动化应用软件的引入和生态系统的不断延伸,开发者不再只局限于IT部门的专职人员,而可能是业务部门员工,甚至是企业外部人员。
非专职开发者应按企业需求,在当今飞速发展且复杂度极高的商业环境下迅速组合出特定职能解决方案或流动化应用软件,并做到随时发布。而现有的应用软件也有待采用更为高效和自动化的开发与部署方法,以紧跟业务发展的步伐。
如今,应用软件工作正在改变企业的经营和发展方式。应用软件不再只是一种支持能力,它们已成为战略和差异化竞争的驱动因素,帮助企业在现有市场和新市场中打造全新的服务。无论是技术、市场,还是整个行业,变革的速度均前所未见。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须积极主动地应对这些变化。从者如云,得者宁几?如想领先于人,依靠软件获得长期优势,仅仅做跟随者是不够的。引领变革,您是否已准备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