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企业核心竞争力

2015-11-10 10:47:18霍东霞
晋中学院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红豆集团竞争力核心

霍东霞

(忻州师范学院经济管理系,山西忻州 034000)

当下后金融危机时代,无论经济总量还是经济规模均有大幅度的缩减,经济长期遭受打击,众多企业也随之倒闭。更多的企业感到经营压力,企业内部相继出台缩减规模、降薪、裁员等措施以求度过危机。但事实证明,依靠这些办法根本无法摆脱困境。而有些企业却规避了风险,在危机过后,抓住时机,迅速占领市场。这种做法实际上是运用了整合观的核心竞争力的理论。整合观的核心竞争力是指企业中各种资源技能及其相互关系所构成的整合,强调各要素之间的协调和配合。它从企业技术、技能、人才、资源等整合或组合角度来定义核心竞争力,认为核心竞争力是由企业技术、创新、人才、资源等两者或两者以上的要素组合而成的。

一、企业核心竞争力概述

(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定义

普拉哈拉德(C.K.Prahalad)和哈默(Hamel)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企业核心能力》(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一文,首先提出了“核心能力”这一概念,国内学者均将核心能力定义为核心竞争力。该文中核心竞争力被界定为“使得商业个体能够迅速适应变化着的环境的技术和生产技能”是“组织中累积性学识,特别是运用企业资源的独特能力”[1]。企业核心能力理论各流派的专家学者也进行广泛关注与研究。经过长期的讨论得出了技术或技能、知识观、能力观、资源观、整合观五个方面的定义。相较之下,笔者更为认同整合观的定义。因为整合观强调的是各种技能及其相互关系所构成的整合,其要求各要素之间要配合协调,从而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是从企业技术、技能、人才、资源等整合或组合角度来定义核心竞争力的,认为核心竞争力是由企业技术、创新、人才、资源等两者或两者以上要素组合而成的。

(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容

自普拉哈拉德和哈默提出企业核心竞争力后,众多学者不断丰富其内涵,笔者归结了众多学派观点,总结出四个方面的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容:

1.建构人才资源:核心竞争力的首要内容就是人力资源。人员是构成企业机构的根本,也是企业创造、发展的源泉。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企业最重要的核心能力将是人力资源。

2.创立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的精髓包括企业精神、共同价值观、企业形象、企业品牌、企业道德等,它对企业内外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对内激发员工的使命感、荣誉感、责任感、归属感以及成就感,形成企业独有的凝聚力和创造力;对外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形成品牌优势,创造无形价值。

3.提升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企业快速、健康发展的不竭动力,是企业在持续竞争中取胜的不败手段。它指的是技术研发方面的创新、产品本身的创新、产品营销方面的创新以及管理制度方面的创新等。[2]

4.加强体系建设:企业规模化的生产经营,带来的是集约化、高效率的发展模式。而这种模式的形成在于一整套体系的建设。体系的特点在于规范。规范有助于企业集中资源,完成企业目标,并通过自身的体系优势,减少对外环节,取得竞争先手,占领市场的主动。

二、企业实例介绍与研究

成功度过危机的企业一定是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核心竞争力并将自己的资源整合到核心竞争力中,再配合以适应外部环境的企业战略等因素,形成企业强大的自身实力。韩国三星集团与红豆集团以整合资源为基础,建立起适合于自身发展的体系,依靠完善的体系优势,成功地度过危机。在危机过后迅速占领市场,跻身行业前列。下面重点分析这两家企业的发展模式,提炼出值得国内企业学习和借鉴的核心竞争力。

(一)韩国三星集团核心竞争力分析

韩国三星集团是韩国最古老、规模最大的家族财团之一,涉及的业务包括电子、金融、保险、贸易、服务、化学、机械等,拥有员工19.6万余名,分布在世界70个多国家和地区,是一个世界级的跨国企业。[3]它之所以能够在强手如林的众多大企业中脱颖而出,与其核心竞争力有着密切的关系。1997年金融危机后,许多IT企业破产,但是三星电子公司却逆势上扬,10年内赶超美、日等知名企业。具体分三步:第一步,技术购买。在信息透明度日益提高的今天想隐藏技术是很难的,但是后起的IT产业想通过自主创新赶超美日几乎也是不可能的,于是三星根据自己的资源拥有情况,制定出购买技术、引进人才的发展战略。第二步,主攻外在设计,自主创新设计方案。三星自身清楚地知道,在原创技术上自己不可能比苹果有优势,所以创立了三间设计学院、十三家研发中心,成功地通过外在设计,增值创新,迎合消费者。第三步,组织了垂直整合体系。体系建设的形成为三星提供了巨大的生产优势。

三星能取得好的业绩,原因在于其看到了科技创新可以创造利润,当科技不变时设计的创新仍可以延续利润空间,然而低级的模仿创新容易被业界模仿,利润空间无法长时间维持,所以三星打造出了从原始市场的半导体到后续市场产品的“垂直整合系统”的体系工程。

三星集团核心能力体现在,公司本身成为一个巨大的信息反馈回路,以确定顾客市场的需求为起点,以满足顾客市场需求为终点的体系,并在这种体系建立过程中大力引进、培养人才,购买技术,建立起自己的研发机构,掌握技术主动权。三星的垂直整合体系正是这样一套适合当下危机中的IT产业的核心竞争力的结果。

(二)红豆集团有限公司核心竞争力分析

红豆集团是江苏省重点企业集团,目前红豆集团产品包括服装、生物制药、橡胶轮胎、地产四大领域,经济总量居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第45位。[4]红豆集团自2008年金融危机后的5年时间内净利润一直保持着均衡增长。(见图1)其原因与其核心竞争力分不开,红豆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产品、人才、管理、技术、文化等创新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方面。红豆在制度方面的创新走在我国企业之前列,较出名的是“四制联动”的管理机制,即内部市场制、母子公司制、内部股份制、效益承包制[5]。最近几年,红豆集团也在积极地转型升级,包括渠道、品牌、分销网络、电子商务等方面。该集团非常重视企业文化建设,经常举办和社会热点相关活动,使企业文化都深入到每个职工的心里去。集团非常注重企业的社会责任,例如2010年起向北川七一职中捐赠100万元,成立了“七一红豆奖学金”,每年给北川七一职中学生发放。

图1 红豆集团2009~2014年的净利润(资料来源新浪财经)

(三)案例总结

通过对以上两个企业的案例分析可得出以下结论:作为IT产业和服装产业的代表,两家企业都成功地度过了金融危机,并且后期发展稳健,主要依赖于集团拥有核心竞争力。我国企业应该借鉴和学习这些企业的经验。他们的共同点如下:第一,体系建设。三星电子的垂直整合体系,是管理成本方面的体系;红豆集团的制度体系,是生产成本方面的体系。在体系的作用下两家企业都降低了实际成本,获得了竞争能力。第二,人才队伍的建设。两家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都投入了大量资源用于人才培养,这为之后应对危机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第三,企业文化的建设。共同的企业精神、价值观、奋斗目标,构建了一个紧密合作的集体,为员工提供了归属感与生产动力。第四,技术与创新的建设。产品是最直接的竞争主体,上述企业的产品市场占有率大、附加价值多,顾客认可度高,都愿意消费。

三、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存在的问题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得出企业核心竞争力应具备四点关键内容,这就是体系制度的建设、人才队伍的建设、企业文化的建设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这里将着重阐述我国企业相较而言存在的问题,以及这些问题给企业带来的负面影响。

(一)企业缺乏整体规划

我国许多企业缺乏整体发展战略规划,盲目追求自身发展,尤其是中小企业,他们没有一个系统整体的规划,往往只是一个简单的年计划、季度计划、月计划而已。虽然有些企业制定了战略规划,但实施和控制力度不够,战略规划只是摆设。这样的企业,往往资源发展优势能力不集中,核心竞争力无法形成,甚至贪图速度,盲目吸收外部资源进行扩张,有时虽然扩大了规模,但是未能形成规模经济与核心优势,反而给企业的整体管理和资源分配带来诸多困境,导致企业难以发展。

(二)企业核心技术人才流失

目前,我国企业盲目地进行低成本扩张,其中一个重要途径就是节约人力成本,从而忽视了人才培养,再加上企业管理体制和用人机制相对比较落后,导致人员专业性不强、素质不高及队伍不稳定,特别是拥有核心技术的核心人才流失相当严重,极大地制约着企业发展。对企业而言,一个优秀员工流失所带来的影响,既有有形的,也有无形的。企业高管或其他核心员工的离开直接改变了企业与竞争对手的实力对比,若是集体式的跳槽,对企业来说打击更是致命性的。企业无法控制核心人才流失,核心竞争力将很难形成。

(三)企业文化观念空缺

国内企业管理者过于看重员工的劳动价值而忽视了员工的精神层面和企业文化凝聚力。企业文化不仅在企业内部发挥着作用,对外也关系到企业的公众形象、社会舆论和品牌知名度。目前,企业文化是我国企业最缺乏的方面之一,直接导致了人才的流失,竞争能力的下降。

(四)企业缺乏创新能力

当前,虽然从国家层面一直提倡创新,许多企业家也意识到创新的重要性。但我国的不少企业在创新方面所涉及到的投入、研发、成果转化等表现,都与国外知名企业相比存在着大的差距。为此,我国许多企业纷纷进行效仿,这种效仿虽然会出现暂时的“差距较小”,但它不会促进企业的长期有效发展,因为许多企业只能模仿国外的局部与枝节,核心技术还是模仿不到的,所以只有依靠创新才能使企业真正生存与持久发展。

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对策

企业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解决核心竞争力问题。为此提出如下对策,以供参考。

(一)发挥好政府作用,加强行业自律

面对企业困境,诸如国家投资少,企业自身融资难等,笔者觉得当地政府在法规制度允许的范围之内,应对企业给予一定政策、财力支持,使其不陷入困境。行业内的企业应该自律,严格执行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定和认真执行行规行约,向客户提供优质、规范服务;避免恶性竞争,维护本行业持续健康的发展,共同建立统一开放有序的市场。

(二)重视人才培养,提高人员效率

如今,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都会意识到知识已经成为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资源,作为知识拥有者的人才即人力资源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一环。企业应当把制定与实施人才发展战略的规划当作头等大事来抓,也就是要建立健全企业人才储备。创新人才发展战略,建立人才培养机制,落实人才工作政策,优化人才服务方式。要紧密联系企业发展实际,分近期、中期、远期制定具体而可行的人才培养计划;建立具有明显的真实性、前瞻性、实效性的人才培养方案。同时,还要清醒地认识到,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才服务的内容要不断丰富,服务的形式要不断更新与提高。培养出具有企业认同感和责任感、自我学习能力、创新精神与科研能力的一流人才。不断改进人才服务工作,提高人才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

(三)优化产品服务,建设企业文化

我国企业经营观念多数较为落后,存在着不少弊端。因此,企业应做到:一要加大投入,引进先进经营理念,优化产品流程;二要提高服务水平,拥有深厚的技术基础;三要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的内容包括价值观念、企业精神、企业形象、企业使命等一系列内容。以价值观念为核心搭建文化平台,创立企业精神,树立企业形象,制定一套合理管理制度,规划短期、中期、长期的发展目标。同时,上述三个方面要有机结合,协同发展,互为表里,互为依存。

(四)提高创新能力,找准市场定位

认清企业自身所处的行业,其市场产品份额直接受到产品质量的影响,而创新能力是产品竞争力的核心,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提高创新能力,建立自己的创新团队是迎合市场的关键。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宽松的创新氛围,对突出贡献的团队与个人进行表彰。构建合理的创新体系架构,形成永续创新。同时要把握市场动态,清楚自身企业在整个市场中的定位,仔细分析市场的各种需求,分别推出人性化服务、差异化服务、柔性服务、增值服务、多元化服务。同时随时根据形势,不断调整、改变、创新企业的技术、服务、文化策略。这样企业才会在众多企业的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六、结束语

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已经成为我国民营企业亟待解决的时代课题。发展企业核心竞争力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重要的是如何让这一理念转变为一个个具体的行为和结果。所以在危机时代,无论什么产业,企业只有练好“内功”,让企业核心竞争力这一理念真正落地,建立起强势的核心竞争体系,才是化解危机的长远之道。

[1]C.K.Prahalad,G.Hamel,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0,5(6):89-98.

[2]陈力田,赵晓庆,魏致善.企业创新能力的内涵及其演变:一个系统化的文献综述[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14):155-159.

[3]曾涛.由韩国三星集团的壮大看人力资源管理对于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性[J].经济界,2010(7):44-51.

[4]红豆集团.红豆简介 [E].[EB/OL].(2014-06-05)[2014-12-10]http://www.hongdou.com/about.aspx?BaseinfoCateid=2&Baseinfoid=2&CateID=2.

[5]百度百科.红豆[EB/OL].(2014-6-21)[2014-12-10].http://baike.baidu.com/link?url=OnegoXto0-HQt7VqzmbR-cy_b421mFibbxdkvh-ubf6dpp0ZRyzm-_q4vjgYKfaYKTUST-4HCyDPOFXmM3SvMuq.

猜你喜欢
红豆集团竞争力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军事文摘(2022年14期)2022-08-26 08:16:40
近观天和核心舱
军事文摘(2022年14期)2022-08-26 08:16:22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军事文摘(2022年12期)2022-07-13 03:12:18
“一带一路”背景下江苏民营企业国际化战略发展分析
论外卖品牌的竞争力
消费导刊(2018年10期)2018-08-20 02:56:32
省侨办赴无锡红豆集团调研
华人时刊(2018年5期)2018-07-18 11:29:30
日本竞争力
“北上广深”pk城市竞争力
南风窗(2015年11期)2015-09-10 07:22:44
核心价值观 要害在核心
在联合中提高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