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鑫
摘 要:在先秦时代末期,在“中国”文明向四方辐射影响下,大中华区域轮廓逐渐清晰,并通过这一时期的古籍(如《山海经》《禹贡》《淮南子》等)完成了初步的构建。从古籍中,我们可以重建出一个西到青藏高原东麓,北到茫茫西伯利亚,东到东方诸岛,南到台湾、海南的大中华区域。随着儒家对经典的解释逐渐为官方接受并定为标准,一个异于现代民族国家国际秩序的以华夷关系为基础的亚洲特色的国际秩序逐渐形成。
关键词:先秦时代末期;大中华区域边缘;华夷观念;少数族裔;四方五位
古代亚洲东部存在着一个异于如今“国族主义(nationalism)”基础上构建的国际秩序——即以“中国(本文所述之中国取其狭义,约略等于《山海经》之《五藏山经》地域或《禹贡》的九州地域)”为中心,以“五服”为华夷关系基础,华夷边缘模糊的“大中华区域”,四夷万国有义务向“中国”朝贡,而“中国”则会赐之“衣冠(中国的标志)”以宣示“中国”最高统治者对四夷的恩泽教化,四夷“用夷礼则夷之,进于中国则中国之”。
先秦时代末期(指春秋战国时期)是华夏观念与这种国际秩序的初步形成时期,对这一时期“中国”人视阈中大中华区域边缘生态的研究很有必要。而这一时期相关文献丰富,可以较为完整地勾勒出这一时期的大中华区域。这一研究不但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华民族的形成、融合、发展过程,也能认识到先秦“中国”人的基于生活经验的自然科学总结与有意识地地理考察的概况。
研究这一时期大中华区域的最重要、最系统的文献是《山海经·海外经》《尚书·禹贡》《淮南子·地形训》,《楚辞》《吕览》等书也零散保存了这一时期有关大中华区域的材料。
本文以八方为经,各类古籍记载为纬,对先秦时代末期的大中华区域边缘进行考察,以期对其进行重建。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古史(神话)层累式形成特点非常明显,后世常常以当时的发现附会古书,但不论其与古史记载是否相符。为了保持本文的大中华区域各方时间相对的一致性,所以本文不更多讨论之前或之后的大中华区域演变。
一、研究这一问题的主要文献介绍
《山海经》十八卷,托名上古帝王夏禹及其大臣伯益所作,现在一般认为《山海经》各部分陆续成书于春秋战国乃至汉代,直到西汉末年才由刘向、刘歆父子编定。《山海经》以山、海地形为经纬,记录了先秦时期的地理考察成果,并保存了先秦时期的各类神话传说、民族关系、历史事件的资料。
同样托名治水英雄夏禹的地理著作《禹贡》是《尚书》的一篇,约成书于战国时代。其中第一次详细阐述了九州观念,使大中华区域的轮廓在《山海经》的基础上进一步清晰。在《尚书》的儒学化过程中,《禹贡》提出了五服概念,进一步发挥《山海经》“海内、外”的华夷关系,奠定了后世儒家华夷观念的基础。
《淮南子》是汉初淮南王刘安集其门客集体编写的道家著作(汉志列为杂家),其卷四的《地形训》完整地总结了先秦中国人的诸多地理概念,其中所记载的“海外三十六国”则继承了《山海经》以来的四方观念。
二、先秦中国的基本地理概念
先秦中国人流行一种叫做“盖天说”的宇宙模型,盖天说主张“天员(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1]这是将天穹看做覆盖在沿“二绳八维”向四面八方延伸的平面,天穹下延与地平面在某一地方相切。在“二绳八维”的基础上,先秦中国人产生了“四方”“五位”“八位”“九宫”“十二度”的概念。[2]
《山海经》明显是在南、西、北、东、中的“五位”观念的指导下撰写的,与现今的方向概念(上北下南)不同,这属于“上南下北”的方向概念。[3]同时还认为,“中国(特指今天被称为华北平原的中原大地)”处于天下之中,占有优越富饶的资源,经营定居农业。而四方则是“(南)蛮、(东)夷、(西)戎、(北)狄”。从这些字的字形就可以看出,这些四方之人被“中国”之人赋予了“非人”的属性,《山海经》对他们的描述更是光怪陆离、奇形怪状,自然与“中国”之人不同。而《地形训》“海外三十六国”的记载则继承了《山海经》的“五位”观念,记载了海外三十六个民族的“奇异”风俗。
这一观念在《禹贡》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挥,《禹贡》淡化了“五位”中的四方,划天下为九州,自“中国”而至四夷形成五个以五百里为间距的同心圆即“五服”:甸服、侯服、绥服、要服、荒服。以其与“中国”的远近来区分“华夷”,确定朝贡义务。[4]“五服”观念是儒家学者对“五位”观念的系统化、理论化,并奠定了古代中国对外关系基本理论依据。
《山海经》也有与《禹贡》“五服”相似的地方,《山海经》分为山经、海经、大荒经三个部分。山经侧重记述“中国之地”各山脉物产、异兽的情况,罕涉及异人(因为在“中国”之地是不存在这种异人的)。海经分海内经、海外经两个部分:海内经侧重于记述“中国”之地周边沿海(或沙漠)各民族的生活状态,海外经侧重于记述东、南沿海岛屿以及西、北“海内”之外各民族的生活状态。大荒经的情况稍微复杂一些,可能出现的时间较晚,体例也较为凌乱,在此不加讨论。[5]可以看出,《山海经》的山海体系实际上是“同心的正方形”,而海外诸国就处在正方形的最边缘。
三、边缘西南方——四川盆地(结胸国)
结胸国,《海外南经》《海外西经》作“结匈国”,《地形训》作“结胸民”。案古匈与胸通。
《海外西经》云:“灭蒙鸟在结匈国北。”郝懿行《山海经笺疏》(后简称郝氏笺疏)以《海内西经》复有“孟鸟”,恐是同种。[6]袁珂《山海经校注》引而申之,以音转证明了“灭蒙鸟”“孟鸟”以及其他古籍中记载的“狂鸟”“鸟”“鸣鸟”皆是同类异名,皆属凤凰之类;并且还指出了“灭蒙鸟”与秦人的关系:盖《秦本纪》传说秦人之先大业系玄鸟陨卵所生,其后大费佐舜“调训鸟兽”,大费子大廉号“鸟俗氏”,世代训鸟。夏末,其后孟戏(《御览》引《括地图》作“孟亏”)去夏,凤凰随之,[7]可见凤凰之种灭蒙鸟与陕西的关系。而陕西自古亦有“凤鸣岐山”的传说。[8]故灭蒙鸟境当在古雍州之地,于今为陕西、甘肃交界处。
如果灭蒙鸟在古雍州之地,则在其南的结胸国当在古梁州之地,于今则在四川盆地。四川深居内陆盆地,食物中碘(Iodine)元素缺乏,且交通极为不便,当有大量居民患有甲状腺肿(thyroncus)——其症状为颈部的甲状腺肥大,故又得名“大脖子病”,远远看去,与“结胸”相似。论者多以为“结胸”为鸡胸(pigeon breast)。[9]但鸡胸发病率较低,地域性并不明显,并不足以密集到成为一个“国”,故结胸国为四川盆地的某一甲状腺肿患者聚居区可能性更大。
四、边缘西北方——青藏高原东北麓(长胫国)
长胫国,《海外西经》作“长股之国”,《大荒西经》作“长胫之国”,《地形训》作“修股民”。高诱《淮南子注》(后简称高氏注)云“股”指“脚”[10],当有所本,即《山海经》原文所云:“一曰长脚”,郭璞《山海经传》(后简称郭氏传)以“股”为“脚”是也。案《说文》,“股髀(大腿)也”、“脚胫也”、“胫胻(小腿)也”[11]。则“股”指大腿,“脚”则指小腿(与足不同,今西南官话亦呼“腿”为“脚杆”)。
《大荒西经》云:“西北海之外,赤水之东,有长胫之国。”可知长胫国邻近海(湖)与河。郭氏传较为奇怪,其云:“国亦在赤水东也,长臂人(《山海经》及《地形训》皆在南方)身如中人而臂长二(郝氏笺疏云当作三)丈。以类推之,则此人脚过三丈矣。黄帝时至(郝氏笺疏云《今本竹书纪年》有载)。或曰长脚人常负长臂人入海中捕鱼也。”与此相似,郭氏图赞云:“双臂三丈,体如中人。彼曷为者,长臂之人。修脚是负,捕鱼海滨。”[12]说明了长臂国与长胫国的关系,案长臂国方位,却在东南方。
《穆天子传》云:“天子乃封长肱于黑水之西河。”郭璞注云:“即长臂人也。身如中国,臂长三丈。魏时在赤海中得此人裾也。长脚人国又在赤海东。”[13]考当时周穆王行程,黑水之西河当在西北。案《三国志》所载长臂裾之事在《东夷传》中,时魏征朝鲜半岛,问耆老“海东复有人不?”耆老云得长臂裾。[14]《博物志》[15]及《海外南经》长臂国郭氏传[16]之记载与《三国志》相同;则长臂人却在东北,不但与直接引此事的郭璞注不合,亦不合于《山海经》《地形训》之方位。《三国志》此项记载出于“耆老传闻”,真伪莫辨,况且去先秦已远,即使有“耆老传闻”如此,将魏晋的长臂裾与先秦的修臂民拉上关系或恐出于附会,所以《三国志》记载的这一传说并不能作为考证的依据。
关于修股民的地望,可以看到有几个关键性的地名:西北海、赤水、黑水以及赤海(案《穆天子传》郭璞注“赤海”或为“赤水”之讹)。不论是否认同修臂民的方位,郭氏传既然指出了长胫国与长臂国的关系(即“长脚人常负长臂人入海中捕鱼”),那么也可以想见长胫国与入海捕鱼有着很大的关系。笔者以为,在西北方能够大到可以称得上是“海”的湖泊只有青海湖。《禹贡》云:“导黑水至于三危,入于南海。”孔传、孔疏皆以黑水源于张掖,过敦煌、三危、古梁州(今四川),入于南海(滇池)。[17]但孔疏亦称唐时滇池仅有“黑水祠”,已无此类河流,而自河西走廊而入滇池,地形复杂崎岖,以低流高,恐古亦无此类河流。《海外西经》记载顺序自西南至西北,[18]其第一国“灭蒙鸟”当在今陕西、甘肃交界(详上文),中有与炎帝有着密切关系的“形天”传说。炎帝之姜氏在甲骨文中应为女性羌人,所生之姜水当在甘肃境内河湟谷地之羌人聚居地。古人出行条件、观测条件有限,只能自灭蒙鸟溯渭河平原、河湟谷地沿西北方行抵青海湖,而不会沿正北而行。
笔者以为黑水应是注入青海湖北部的某条西北-正东-东南流向的河流,赤水可能为另一条注入青海湖北部的南-北-西南流向的河流,[19]长胫国居其东,与河湟谷地临近,当与古羌人有关。而长股当以长胫(脚)为正,则长胫就是在水滨踩高跷捕鱼(青海湖鱼类资源丰富),今广西亦有京族居民有此俗。[20]长臂国大概如袁珂所说,南方亦有存在。[21]
五、边缘北方——有关西伯利亚的想象(烛龙)
烛龙,《海外西经》作“烛阴”,郭氏传、《大荒北经》《地形训》及《天问》皆作“烛龙”[22],盖经文所谓“人面蛇身”是也。
案《海外北经》烛龙为钟山(《大荒北经》作章尾山)之神,《地形训》云:“烛龙在雁门北,蔽于委羽之山。”《天问》王逸注云烛龙在“天之西北”的“幽冥无日之国”。郭氏图赞云:“天缺西北,龙衝(《类聚》卷九十六作衔[23])火精。”[24] 可见烛龙当在西北之极处。但《海外北经》首云:“自东北陬至西北陬。”[25]而烛龙在第二位,似在东北方,然《地形训》叙述顺序与《海外北经》正好相反。[26]考《海外北经》经文叙述顺序,后文多在前文之东,故《海外北经》首条经文之误不诬,而烛龙应在西北方。
《海外北经》云:“视为昼,暝为夜,吹为冬,呼为夏。”《天问》云:“日安不到,烛龙何照?”王逸注云:“有龙衔烛而照之也。”郭氏图赞云:“气为寒暑,眼作昏明。”
案《海外北经》经文有误,当作“吸为夏”,从句例来看“视”与“暝”、“昼”与“夜”、“冬”与“夏”皆相对,按理“呼”应作“吸”。盖烛龙系古人对亚欧大陆冬季的蒙古-西伯利亚高压(Asiatic high)与夏季的印度低压(Asiatic low)的具象化想象——由这两个气压的冬、夏交替作用,亚洲东部形成了典型的季风环流(monsoon circulation),即冬季吹西北季风,夏季吹东南季风。而王逸《天问》注及郭氏图赞所载烛龙天之西北极处也与这两个气压中心重合。
《天问》云:“何阖而晦,何开而明?”[27]传说烛龙睁眼、闭眼而成昼夜,此亦当是在当时的宇宙模型——盖天说盛行时期对昼夜现象的粗糙解释。所谓烛龙所处的“幽冥无日之国”应当是先秦中国人已经发现了极圈之内的极夜(polar night)现象,或许北极苦寒之地不可到达,或许是先秦中国人根据冬季纬度越高(越北面)而白昼时间越短的现象推理而得亦未可知。
从先秦中国人对西伯利亚地区的想象来看,西伯利亚地区大概在大中华区域的边缘之外(从古籍中记载烛龙在“天之西北”可证),在先秦中国人眼中,西伯利亚地区又是如此神秘,也使之成为了天之门,并有龙在此呼吸成风。从《招魂》中对北方苦寒之地的描写[28]来看,西伯利亚地区就是苦寒的无人之地,魂魄亦不可托也。
六、边缘东北方——库页岛、北海道岛、本州岛(毛民国、扶桑)
毛民国,《海外北经》、《大荒北经》作“毛民之国”,《地形训》作“毛民”。顾名思义,毛民国“为人身生毛”。郭氏传云:“今去临海郡东南二千里,有毛人在大海洲岛上,为人短小,而(《大荒北经》郭氏传及《御览》皆作“面”)体尽有毛,如猪能,穴居,无衣服。”
案临海郡今属浙江,郭氏传所载毛民国方位与战国、汉代史料不合(此条郭氏传的后半部分记载了晋永嘉间吴郡戴逢在海边得毛人,可能记载的方位来自于这一此发现),但时去先秦已远,有以今事附会古籍记载之嫌疑,故郭氏传对毛民国方位的描述不能作为依据。
毛民国当即为居住在库页岛(日本称“桦太岛”,俄国称“萨哈林岛”)、北方四岛(俄国称“南千岛群岛”)及北海道岛(日本旧称“虾夷地”)的阿伊努人(Ainu)。阿伊努人种特点就在于皮肤较黑,毛发浓密而长,脸上身上汗毛蓬茸,日本的不少科学研究认为阿伊努人相比于蒙古人种(the Mongolian stock)更接近高加索人种(Caucasian)。[29]从体态特征来看,阿伊努人符合毛民国的基本特征——体毛浓密,但阿伊努人骨骼发达(男子身高约1.6米),[30]与郭氏传之“为人短小”不合。但基于多种因素(方位)考虑,毛民应为阿伊努人,毛民国地当在今库页岛、北方四岛及北海道岛。
扶桑在黑齿国与毛民国之间。近代以来,关于扶桑之地望,聚讼不已,约略论之,其说大体有三:或以为扶桑即日本,或认为扶桑在美洲(墨西哥),或认为扶桑在山东半岛。
《海外东经》云:“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居水中。”《天文训》云:“日出于旸谷, 浴于咸池, 拂于扶桑。”[31]《离骚》云:“饮余马于咸池兮,总余辔乎扶桑。”王逸注云扶桑在“东极之野”[32]。《说文》:“榑桑,神木,日所出也。”“叒,日初出东方汤谷所登。榑桑,桑木也。”[33]《东山经》:“无皋之山,南望幼海(郭氏传引《淮南子》曰“东方大渚”),东望榑木。”《吕览·求人》:“禹东至榑木之地。”[34]旸谷亦见《尧典》:“分命羲仲,宅嵎夷,曰旸谷。寅宾日出,平秩东作。”孔疏曰:“嵎,海嵎也,夷,莱夷也……旸谷,海嵎夷之地名。”[35]《天问》:“出自汤谷,次于蒙汜。”王逸注云:“言日出东方汤谷之中。”[36]《说文》“旸”作“崵”[37]。《大荒东经》以“汤谷”别名“温源谷”。《海外东经》郭氏传注汤谷云:“谷中水热也。”可见扶桑(榑桑)当在旸谷(汤谷、崵谷)之水中,上有十日。
扶桑美洲说滥觞于18世纪中叶以来的外国学者金勒(J·De Guignes)、威宁(E·P·Vinsng)等人的著作,至朱谦之《扶桑国考证》一书出,遂集扶桑美洲说之大成。一直以来,扶桑美洲说最直接的文献渊源来自《梁书·诸夷传》中所载南齐永元元年沙门慧深对海外“扶桑国”的描述。作为口述历史,其夸张在所难免。况且作为后期史料,不论慧深抵达何处,[38]其以今时之发现附会古籍记载的嫌疑很大;又因为扶桑国仅见《梁书》,不见其他典籍,所以,扶桑美洲说并非解决先秦时代末期大中华区域边缘的值得信赖的论点。
扶桑山东说兴起较晚,多结合大汶口遗址的考古发现以及古籍记载论证他们的论点,以期证明东夷部族的少昊与扶桑的关系。《尸子》曰:“少昊金天氏,邑于穷桑,日五色,互照穷桑。”[39]“穷”与“扶”古可通用,“穷桑”即“扶桑”。少昊号金天氏,金天者,即为日也。少昊东夷之人,以鸟(乌)纪官,即以鸟(乌)为图腾(totem),与日中金乌亦有一定关系。在山东大汶口文化遗迹考古发现的陶器中,多发现“日”形、“一乌载日”形的陶器刻符。所谓扶桑大抵是居住在山东半岛的东夷部族的崇拜物,并非事实上的“桑木”[40]。
扶桑日本说的支持者有以日本著名火山——富士山为扶桑者。从《海外东经》所记载的地理来看,扶桑在南部黑齿国与北部毛民国之间,《海外东经》也明确记载其“居水中”,从地望上看也应在日本国土。“富士山”,日语发音“fujisang”,几乎完全同于汉语“扶桑” 的读音。“喷火(火山喷发)”,日语发音“fonka”,亦与“扶桑”几同。而《大荒东经》所载日月所生之“猗(古音阿)天苏门山”,其音与日语“火山”读音“asuma”相近。可以看出火山与扶桑之间的关系。古“扶桑”与“扶摇”也存在一定语源关系,成玄英《庄子疏》注扶摇云:“旋风也。”大抵古代富士山喷发之锥形浓烟如上通天门,其形态像树,故人以此比之古所传之扶桑也。而在《尧典》中作“旸谷”的“汤谷”,大抵应以“汤”为正,即温泉也。日本地处地壳运动(crust movement)频繁区域,有温泉不足为怪也。[41]
笔者以为在华夏民族形成之初就诞生了扶桑神话,或许与地处山东的少昊之都——穷桑有一定的关系。到了先秦时代末期,由于中国人视野的进一步拓展,日本富士山喷发的壮观场面被人与代代相传的扶桑传说扯上关系,使得扶桑的地域产生了位移。在此我们可以明显看出中国古代传说“层积”而成的特点。
七、边缘东方——琉球群岛(黑齿国)
黑齿国,《海外东经》作“黑齿国”,《大荒东经》作“黑齿之国”,《地形训》作“黑齿民”。《吕览·求人》云:“禹东至……黑齿之国。”[42]《招魂》云:“魂兮归来!南方不可以止些。雕题黑齿,得人肉以祀,以其骨为醢些。”[43]《战国策》云:“黑齿雕题,鳀冠秫缝,大吴之国也。”[44]可以看出,染齿习俗自古存在于大中华区域东部、南部,近代日本部分地区、琉球、中国台湾(北部)、东南亚诸岛的原住民仍然保留此俗。
《海外东经》云:“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齿北。”《三国志·东夷传》云:“女王国(即《东夷传》中记载的邪马壹国,在今本州岛上)东渡海千余里,复有国,皆倭种。又有侏儒国在其南,人长三四尺,去女王四千余里。又有裸国、黑齿国复在其东南,船行一年可至。”[45]案侏儒国即今台湾岛(说见下文)。根据《山海经》,“复在其东南”之“其”字应理解为女王国,则可知黑齿国在琉球群岛审矣。[46]
八、边缘东南方——台湾岛(不死民、反舌民、凿齿民、三首国、周饶国)
不死民,《海外南经》、《地形训》具作“不死民”。反舌民,《海外南经》作“岐舌国”,《地形训》作“反舌民”,《类聚》卷十七引《海外南经》经文作“反舌国”[47],案当以“反舌”为正,郭氏传云:“或云支舌也。”郝氏笺疏云:“岐一作枝,枝、支古字通也。”反与支形近易致讹。凿齿民,《海外南经》、《大荒南经》具作“凿齿”,与羿战于寿(《淮南子·本经训》作畴)华之野,《地形训》作“凿齿民”。三首国,《海外南经》作“三首国”,《地形训》作“三首民”。周饶国,《海外南经》作“周饶国”,《大荒南经》作“焦侥之国”,袁珂主张“周饶”即“侏儒”音转,而《大荒经》复有“靖人”、“菌人”等侏儒族属。案以上五国皆在台湾岛,集中表现了台湾高山族原住民传说以及其习俗。
《海外南经》描述不死民特征云:“其为人黑色,寿,不死。”《天问》云:“何所不死?”王逸注云:“有不死之国。”[48]《海外南经》描述周饶(侏儒)国特征云:“其为人短小,冠带。”《大荒南经》云:“有小人, 名曰焦侥之国, 几姓, 嘉谷是食。”《国语》云:“焦侥氏长三尺,亦短之至也。”[49]《三国志·东夷传》云:“女王国东渡海千余里,复有国,皆倭种。又有侏儒国在其南,人长三四尺,去女王四千余里。”案台湾各少数民族(大陆统称高山族)都存在着“小黑人(乌鬼番)”传说,其共同特点在于:小黑人都住在山中、森林中或偏僻的地区的山洞中或地下。个子特别矮小、肤色黑,有的据说卷发。其身体强壮,行动敏捷,神出鬼没,善爬树,又善游泳,操弓矢;亦有高明的技术、手艺以及法术,掌控台湾各少数民族农业作物种子的来源。其对人尚称友善,但有时也会恶作剧,以至贪婪、任性和好色。小黑人常常与台湾各少数民族发生矛盾,最后发生战争,遂不知所终。[50]可以看出,小黑人传说与古籍记载颇有吻合之处,而据《三国志》相关数据进行推算,不死民、周饶国皆当在今台湾岛。
高诱注《淮南子》描述反舌民云:“语不可知而自相晓。”并注《吕览·功名》曰:“南方有反舌国,舌本在前,末倒向喉,故曰反舌。”[51]可知反舌当为正。反舌者,盖台湾岛高山族语言属南岛语系(Austronesian family),与大陆语言不通,大陆人闻之有如“反舌”也。三国沈莹著作《临海水土志》云:“(夷州土民)歌似犬嗥,以相娱乐。”[52]盖对其之准确叙述也。
郭氏传注凿齿曰:“亦人也,齿如凿,长五六因名云。”郝氏笺疏引高氏注云:“凿齿,兽名,齿长三尺,状如凿。”《本经训》云:“凿齿……为民害。”[53]诸家所说,混乱不一,皆以“凿”为形容词。案诸家皆误也,此“凿”当作动词解,盖台湾岛高山族自古以来之习俗也。《临海水土志》云:“(夷州)女以嫁皆缺去前上一齿。”今台湾凤鼻头文化遗迹中发现的遗骸就有拔牙遗迹。[54]
《海外东经》描述三首国曰:“其为人一身三首。”案人身三首,固不经矣,当系台湾岛高山族自古以来之“狩首”习俗也。《临海水土志》云:“(夷州土民)得人头,斫去脑,驳其面肉,留署骨,取犬毛染之以作鬓眉发编,具齿以作口,自临战斗时用之,如假面状——此是夷王所服。战,得头,着首还。于庭中建一大材,高十余丈,以所得头参差挂之,历年不下,彰示其功。”夷王所服人骨,盖三首国之渊源也。
九、边缘南方——海南岛(离耳国、雕题国)
离耳国、雕题国,俱见《海内南经》。郭氏传述离耳国云:“锼离其耳,分令下垂以为饰,即儋耳也。在朱崖海渚中。不食五谷,但噉蚌及藷藇也。”案儋耳有南北,北儋耳见《大荒北经》及《吕览》,郝氏笺疏以为南儋耳之“儋”当作“聸”,案《说文》云:“垂耳也……南方有聸耳之国。”[55]郝氏笺疏引刘逵注《吴都赋》引《异物志》云:“儋耳人镂其耳。”当是黎族贯耳之俗。
雕题国屡见古籍,如《招魂》云:“雕题黑齿,得人肉以祀,以其骨为醢些。”王逸注云:“言南极之人,雕画其额。”《战国策》云:“黑齿雕题,鳀冠秫缝,大吴之国也。”《小戴礼·王制》云:“南方曰蛮,雕题交趾,有不火食者矣。”[56]郭氏传解“雕题”云:“点涅非面,画体为鳞采。”郝氏笺疏引《桂海虞衡志》云:“黎人女及笄,即黥颊为细花纹,谓之‘绣面女’。”至今黎族亦有此俗。
十、余论
通过上文的论述,一个大中华区域的边缘轮廓正在逐渐清晰。中华民族有一个漫长的形成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华夏观念的出现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转折点。在它之前,中华的民族特征尚不明显。在它之后,产生了影响中原王朝两千余年的华夷秩序(这一秩序直到清朝末年列强闯进并主动破坏这一秩序后才逐渐开始瓦解,辛亥革命后,新的民族关系也逐渐产生)。画出大中华区域边缘轮廓的意义在于让我们更清楚地认识这一时期中华的中心与边缘的关系,从而上溯、下推考察中华民族的形成过程。处于大中华区域边缘的民族从边缘-蛮夷戎狄-少数民族的历程,可以展示出中华民族独特的包容性,更将对今天的民族关系提供反思与借鉴。
中华民族是最早开展科学活动的民族之一,中华民族历史上广博浩瀚的典籍承载了数千年文明成果,也是我们考察中国古代科学活动的重要资料。《山海经》、《禹贡》之所以托名夏禹,也正是因为夏禹“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将“茫茫禹迹划为九州”。这或许是古代走遍穷山恶水考察地理的千百无名观测者们最好的寄托。
注释:
[1](唐)房玄龄等撰《晋书》,第279页。
[2]这五个概念在李零的著作中有较为详细的介绍,见李零:《中国方术正考》,第101-105页。
[3]只有《大荒经》的四方顺序稍有不同,为东、南、西、北、(中),李零认为这与中国先秦时代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方向概念有关,同注2书,第107页。
[4](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正义、陆德明音义,黄怀信整理《尚书正义》,第241-246页。
[5]孙诺:《<山海经>中的东北古族》,第5页。
[6](晋)郭璞传,(清)郝懿行笺疏《山海经笺疏》,第431页。后文诸国,凡引《山海经》当国之原文及郭璞、郝懿行注者,皆标明篇题,不出尾注。凡非当国原文及郭、郝注及袁珂《山海经校注》引文不在此例。
[7]袁珂:《山海经校注》(最终修订版),第191-192页。
[8]《国语·周语上》:“周之兴也,鸑鷟鸣于岐山。”见(周)左丘明撰,陈桐生译注《国语》,第32页。
[9]同注7书,第174页。
[10]因笔者未见高诱注,后凡引高诱注之处皆转引自陈广忠译注之《淮南子》,后皆如此例,不出尾注。
[11]以上数字皆见(汉)许慎撰,(宋)徐铉校定:《说文解字》,第82页下。
[12]同注6书,第740页。
[13]皆见(晋)郭璞注,王根林校点《穆天子传》,第54页。
[14](晋)陈寿撰,(宋)裴松之注《三国志》,第847页。
[15](晋)张华撰,(宋)周日用等注,王根林校点《博物志》,第13页。
[16]同注6书,第424页。
[17]原文及孔传、孔疏皆同注4书,第230-231页。
[18]同注6书,第431页。
[19]《海内西经》:“赤水出东南隅,以行其东北,西南流注南海厌火东。(最后一句《笺疏》原无,诸本有之,郝氏笺疏亦录)”“洋水、黑水出西北隅,以东,东行,又东北,南入海,羽民南。”同注6书,第506-507页。
[20]如著名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反映了这种习俗。
[21]袁珂《山海经校注》:“《穆天子传》卷二云:“从略。”郭注云:“从略。”是传说中西方亦有此异形人也。同注7书,第187页。
[22](汉)王逸注,(宋)洪兴祖补注,白化文等点校《楚辞补注》,第73页。
[23](唐)欧阳询撰,汪绍楹校《艺文类聚》,第1663页。然该书“西北”作“西土”,殊不可解,恐是排印舛误,《海外北经》郝氏笺疏引《类聚》亦作“西北”。
[24]同注6书,第745页。
[25]同注6书,第451页。
[26]《淮南子卷四·地形训》云:“自东北至西北方,有跂踵民(跂踵国)……无继民(无綮国)。”国名顺序恰与《海外北经》相反。
[27]同注21书,第70页。
[28]《招魂》:“魂兮归来,北方不可以止些。增冰峨峨,飞雪千里些。”同注21书,第162页。
[29]关于阿伊努人人种特征的描述转引自宗泽亚:《明治维新的国度·少数民族》,第467-468、471页。
[30]在日本,关于阿伊努人人种的研究仍有争论,大体分为“雅利安人论”与“绳文人论”(见日文“维基百科”)两种主张,由于笔者所见资料缺乏,不能言尽。
[31]同注10书,第145页。
[32]同注21书,第21页。
[33]同注11书,第115页上。
[34]许维遹撰,梁运华整理《吕氏春秋集释》,第614页。
[35]原文及孔疏皆同注4书,第230-231页。
[36]同注21书,第69页。
[37]同注11书,第188页下。
[38]与扶桑美洲说支持者不同,姜维公、姜维东主张《梁书》中关于“扶桑国”的记载是沙门慧深以高句丽中期国情为蓝本而杜撰出来的故事。见姜维公、姜维东:《<梁书·扶桑传>史学价值新认定》,《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3年第2期。
[39](周)尸佼撰,(清)汪继培辑,黄曙辉点校《尸子》,第37页。
[40]有关扶桑山东说的相关论述,可参看刘夫德:《“扶桑”考》,《社会科学战线》,1985年3期。该文结合了古籍记载与考古发现对扶桑山东说进行论证。江松:《大汶口陶文与扶桑神话》,《上海大学学报(社科版)》,1990年第3期。该文主要通过陶文来论证扶桑山东说。
[41]本段之论述参考了何新:《扶桑神话与日本民族起源》,《学习与探索》,1989年第4-5期。
[42]同注33书,第614页。
[43]同注21书,第161页。
[44](汉)刘向编订《战国策》,第308页。
[45]同注13书,第856页。
[46]关于黑齿国所处地域之研究论文较为丰富,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即是其与扶桑的关系,所以考证扶桑地域之论文大多兼及黑齿国,这类论文黑齿国之地域多取决于其所认为的扶桑之地域,如扶桑山东说支持者会认为其在今山东、江苏一带,扶桑日本说支持者会认为其在本州岛上。还有单论黑齿国之论文者,则因为没有过多考虑与邻近民族的关系,其考证往往比较离谱,或在辽东,或在越南,更有在勘察加半岛者,殊不足论。
[47]同注22书,第317页。
[48]同注21书,第74页。
[49]同注8书,第227页。
[50]关于台湾高山族小黑人的特征描述参考了鹿忆鹿:《小黑人神话——从台湾原住民谈起》,《民族文学研究》,2004年第4期。
[51]同注33书,第54页。
[52]沈氏书早亡逸,今仅有《御览》有夷州部分的记述。转引自戚嘉林:《台湾史》(修订版),第4页。
[53]同注10书,第393页。
[54]见熊俊《<山海经>与古代台湾》,《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55]同注11书,第250页上。
[56](汉)戴德:《礼记》,第323页。
作者单位:成都二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