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徐树铮引奉入关

2015-11-09 16:50蔡梓
西部学刊 2015年10期

摘要:徐树铮引奉入关,是当时中国各派势力政治斗争的产物,它对中国政局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受到北洋内部以直系为代表的反段主和派逼迫及南方战事受挫的形势下,段祺瑞被迫下台。出于对段祺瑞的忠诚和对皖系利益的维护,以及对自身正统观和统一观的坚持,徐树铮多管齐下,极力谋求复活推行“武力统一”的段内阁。其中,引奉入关是至关重要的举措。徐树铮引奉入关,既有必然性,也有偶然性。由于徐树铮抓住机遇并成功策划奉军劫械,徐树铮和张作霖的合作及皖奉联合得以实现。徐树铮借助奉军入关所造成的有利政治军事条件,最终成功使段内阁复活,实现了其引奉入关的根本目标。

关键词:徐树铮;引奉入关;段祺瑞内阁

中图分类号:K25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918年,在徐树铮的策划和推动下,张作霖派兵入关支持段祺瑞。徐树铮引奉入关是北洋政府时期的一个重大事件,它既是当时中国各派势力政治斗争的产物,同时又对中国政局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因此,深入考察徐树铮引奉入关,对理清当时北洋内部各派系之间、北洋与西南敌对势力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无疑具有巨大意义。不过,学界的相关专题研究却较为鲜见,①所以该事件还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再者,就这一事件对皖系的影响,相关研究的论断颇为一致,皆给予消极评价。而征诸史实,这些评价值得商榷。有鉴于此,本文拟以徐树铮为主要视角,深入探讨徐树铮引奉入关的来龙去脉及其影响。

一、段内阁及“武力统一”的困境

徐树铮引奉入关的根本动机,是要助段祺瑞及“武力统一”政策摆脱当前困境。虽然段祺瑞凭借平定张勋复辟、再造共和的功勋重新组阁,自任总理兼陆军总长,执掌中央政权。但段祺瑞的地位并不稳固,就在他如日中天之际,段内阁实际上逐渐陷入了四面楚歌的境地。

一方面,西南军阀和孙中山不承认段内阁。滇系唐继尧率先通电,从法与理否认段内阁的合法性,宣称“此次变乱,即段氏酿成,安能再居总理之位!黎总统以非法解散国会,又误引张勋入都以致复辟。业已违法失职,且在孑然一身颠沛流离之际,下命令以任总理,在法理上尤难认其有效。乃芝泉欲复钳制各省,不许动兵讨逆,殊属百思莫解。非故纵元凶,即图局功首。继尧誓不承认!”[1]2桂系继续保持“自主”,湖南谭延闿也以“半自主”态度对待段内阁。[1]2除了西南地方实力派外,孙中山亦认为段祺瑞就任总理“实为非法任命”,[2]117并以护法为号召反对段内阁。

另一方面,在北洋政府内部,皖系与直系、主战派与主和派之间错综复杂的斗争也使段内阁及其“武力统一”政策举步维艰。面对西南军阀和国民党的挑战,段内阁欲武力荡平南方反政府势力。与段内阁“武力统一”相反,冯国璋提倡“和平混一”,想以维持西南军阀既得利益为条件换取他们对中央政权的支持,双方有相当密切的联系。[3]45事实上,冯国璋和段祺瑞各自是直系和皖系的首领,他们之间以“和战之争”形式表现出来的府院之争,在某种程度上也是直皖之争。所以当段内阁执意发动对南方的战争时,直系长江三督李纯、王占元和陈光远便联名通电主和,提出“停止湖南战争、撤回傅良佐、改善内阁、整理倪嗣冲部”这四项解决南北问题的意见,[1]38把斗争矛头直接对准段内阁。由于皖系和直系是北洋派中两支最强大的武力,它们之间的“战和之争”势必削弱了北军整体实力,使段内阁的“武力统一”政策陷入困境。

在段内阁推行“武力统一”的过程中,被誉为“段的灵魂”[1]49的徐树铮是一个重要的人物。徐树铮支持段祺瑞“武力统一”政策,既是出于对段祺瑞的忠诚和对皖系利益的维护,又是由他本人的正统观和统一观决定的。一方面,徐树铮所具有的受到西方现代政治影响的正统观坚定了他对段内阁的支持。徐树铮认为,“近世国际往还,皆以政府为国家代表,据之者顺,背之者逆。即国内统一之号令,亦应于政府发布;即有时政府力弱,号令不能通行,而遵者为是,弄着为非,曲直判然,不可不察。”[4]2另一方面,徐树铮深受中国传统影响,在总结历史上分合治乱现象之后,他对民国初年的分裂战乱终将被统一和平所取代充满信心,认为“目今南北西东,八方俶扰,无非一时嚣尘,不久仍归和合”。[5]10在正统观和统一观的影响下,在徐树铮的认知里,只有代表中央政权的段内阁才能名正言顺完成国家统一,其方式是武力统一。因此,当所效忠的段内阁面临西南军阀、孙中山等反段势力的挑战时,基于“忠顺叛逆”的正统观和乐观的统一观,徐树铮坚信“西南构衅,为国家维持统一计,非用武不足以止乱”。[4]52

面对段内阁咄咄逼人的“武力统一”政策,1917年9月18日,湘军将领林修梅、刘健藩各自在衡阳、零陵宣布“自主”。段祺瑞以“刘、林倡乱,明令申讨,已无调和之地”[6]519为由,派兵进攻湖南,战争爆发。由于北军节节推进,担心唇亡齿寒的广西广东地方当局出兵援湘。与此同时,北洋内部主和派大肆活动,直系长江三督更是联名通电主和,对段内阁施压。[1]37正当段内阁内外交困之际,接近直系而又在前线指挥作战的北军将领王汝贤、范国璋通电主张停战撤兵。[1]44王、范的擅自行动,使北军转胜为败,段内阁这一阶段的“武力统一”企图至此破灭。冯国璋不想给段祺瑞喘息之机,他软硬兼施,最终迫使段祺瑞辞去总理之职,并相继解除段祺瑞陆军总长之职和徐树铮陆军次长之职。[1]48

对徐树铮而言,段内阁的倒台,既使他所属的皖系集团利益大损,也与他信奉的正统观和统一观格格不入。因此,徐树铮势必想方设法复活段内阁,恢复皖系利益,并借以继续推行“武力统一”政策,实践其正统观和统一观。

二、徐树铮“匹马度关”

为了使段内阁复活,徐树铮费尽心机。在策划引奉入关之前,徐树铮已多管齐下了。

在北洋内部,徐树铮努力巩固和扩大支持段祺瑞的力量。在段内阁倒台之际,徐树铮就积极为段内阁的复活制造舆论。段祺瑞在辞职的同时发出铣电,将段内阁的“武力统一”政策和北洋整体利益相挂钩,既为自己辩护,也把北洋分裂的责任推给冯国璋。当这个电报发出时,徐树铮迅速密电各省皖系军阀和主战派,让他们发电回应段祺瑞,痛斥西南和与段祺瑞作对的“阴谋家”,拥护“武力统一”政策。[1]47徐树铮一方面努力将皖系主战派凝聚起来,另一方面不失时机分化直系主和派。1917年11月18日,在段内阁倒台前夕,一封曹锟领衔,李纯、王占元和陈光远联名的主和通电给予段内阁又一打击。但这通电并非曹锟有意为之,故有直皖两系“双栖者”之称的曹锟打电话向段祺瑞解释,称此电报与自己无关。[1]51徐树铮见有机可乘,亲自游说利诱曹锟,成功将其拉入主战派阵营,削弱了直系势力。为了进一步整合主战派势力,以便向主和派施加更大压力,徐树铮于12月2日在幕后主持了天津督军团会议。除了长江三督未派代表外,各省北洋督军几乎都有派代表参加,曹锟、张怀芝等更是亲自出席会议。天津督军团会议决定继续对南方用兵,怒斥主和派代表李纯。在主战派压力下,冯国璋被迫电令讨伐西南,李纯亦不得不通电表示服从北洋派公意。[1]57

另外,徐树铮积极联络日本政府,日方答应一如既往支持段祺瑞。日驻华公使林权助告诉徐树铮,在段内阁倒台之后,日本对华方针“仍认定东海、合肥为政局中心,遇事力尽友谊援助”。[4]2其中“合肥”指的就是段祺瑞。

徐树铮上述努力终于迫使冯国璋让步。12月18日,冯国璋任命段祺瑞为参战督办,并下令参战事务均交参战督办处理,不必呈送府院,从而形成了一个以段祺瑞为中心,囊括军事外交内政的“太上政府”。[1]62虽然段内阁的复活已迈出实质性的一步,但却“名不正”。徐树铮清楚意识到,只有段内阁真正复活,才能够名正言顺推行“武力统一”。他一再强调复活段内阁的重要性,“此时西南之征,仍应从整理政府入手……更易一总理,政府便可釐然清明,然后涣号伸讨,一鼓作气,名正言顺,国内国外皆将翘足以待捷音”,[4]2“欲求国事进步,非先易阁王、苏李,万无着手之地”,[4]3“现时组阁情形,统顾内外,除芝老外,殆更无第二人足议”。[4]30显然,徐树铮进一步要做的就是助段祺瑞组阁以取代王士珍内阁。

由于此时皖直两系、战和两派仍势均力敌,苦于无力打破僵局的徐树铮不得不谋求引进足够强大的力量来彻底复活段内阁。最终,徐树铮把张作霖作为联盟对象。徐树铮寻求张作霖支持,有其必然性。事实上,段内阁倒台后不久,徐树铮就频频联络张作霖以寻求支持,事多与之协商,而张作霖也倾向于支持段内阁主战。另外,环顾当时军阀的分布,奉系是临近北京的势力之一,是除皖直两系外又一较强军阀势力,而且此时奉军已有六旅兵力部署在关内。[7]227因此,徐树铮若取得张作霖的军事支持,便可对以冯国璋为代表的直系、主和派形成较大压力,迫其屈服。不过,军阀皆视军队如生命、私产,徐树铮要策动张作霖武力支持段内阁复活绝非易事。所以,徐树铮要引奉入关、借奉助皖,尚需契机。

段祺瑞在任时曾以陆军部的名义与日本订立军械借款协定,这批军械恰好将于1918年2月下旬运抵秦皇岛。这件事为徐树铮引奉入关创造了条件,一方面是秦皇岛临近奉系势力范围,另一方面则是徐树铮因在段内阁时期任陆军次长,具有人事资源的便利。因此,当徐树铮获悉这个消息时,他很快意识到这是取得张作霖武力支持的天赐良机。1月28日,徐树铮急电张作霖,称“日械漾日开船者已有电,约二月三日到秦皇岛。沁日开者何日到,电尚未来。军部接收员已布置妥当,弟可如意指挥。仍盼邻葛日来京,接洽一切。河间今日由津赴济,据闻一二日可回,并闻。”[4]8很明显,徐树铮是想瞒着冯国璋,利用自己的资源条件,把这批军械当作取得张作霖武力支持的见面礼。为了更快促使张作霖下定决心,徐树铮开出丰厚条件,“奉军本有六旅人在关内,这可以让奉军再进来六旅;截得之军械,四分之三给奉天,徐得四分之一。奉军则由孙烈臣率领沿京奉路到天津廊坊一带威胁现政府,王士珍辞职,段祺瑞上台”。[7]227张作霖欲以这批军火扩军,故赞成和徐树铮合作。

为了确保劫械成功,徐树铮周密谋划。2月23日,他亲自赶到秦皇岛与前来劫械的奉军会合,并利用在陆军次长任内留下的空白领取证件,成功接收了全部军械。同一天,他先后致电叶恭绰、吴炳湘、曹汝霖,[4]13要求他们采取相关措施,防止因奉军突然进驻滦州和劫械而导致奉军运送军械回奉途中被扣。由于军火数量庞大,徐树铮又请叶恭绰“速备铁棚车廿辆赶速到岛”。[4]15因为被劫军械中包含晋陕军阀的份额,为避免与所涉军阀反目,徐树铮致电进行解释以求谅解,如阎锡山、陈树藩。[4]11冯国璋得知劫械一事,亲自致电张作霖索还军械。在张作霖复电的同时,徐树铮致电陆军部,为劫械辩护。徐树铮“义正词严”宣称,“前见讨贼令下,而地方高级军官竟仍自倡言主和,显抗军令……万一军心不定,武汉再有不虞,更将何以善其后。故来晤雨帅,姑作商筹。雨帅宗旨一意保爱国家,维持政纲,拥护元首,以期靖安内讧,辑睦邦交,力求统一,毫无权利意气之私,为政府计,当乐得此后盾也。至军械一节,窃谓督办处甫经著手,待用之期尚远。与其运京闲置,或更拨给王、范等类无耻军队,溃弃资寇,诚不如留奉编练,视机调用之为愈”。[4]17这也表明,徐树铮策划奉军劫械的根本出发点之一就是要贯彻他所坚持的“武力统一”。

劫械即成,下一步就是奉军入关。徐树铮为了确保有足够的军费和运军需运兵的车辆,多次分别致电叶恭绰[4]20和吴炳湘[4]20寻求帮助。经过徐树铮多方筹措,奉军入关已万事俱备。张作霖也履行承诺,派奉军入关执行讨伐令,在军粮城设立关内奉军总司令部,自任总司令,任命徐树铮为副总司令并代行总司令一切职权。[8]903月6日起,大批奉军陆续入关,开始对当时政局产生了巨大影响。对于引奉入关,其始作俑者徐树铮自诩“寻为兵机所驱,匹马度关”。[3]72

三、奉军入关与段内阁的复活

在徐树铮复活段内阁的一系列活动中,引奉入关具有决定性作用。奉军入关前夕,徐树铮做了通盘谋划,“现由奉省抽调生力军队,以助战为名,分赴京奉津浦路;次联合各省,吁请明令罢李,李去王必自退。现在王虽请假,仍是暗中主持,必俟机明令罢斥,另选公正无私耆德硕望之人出任总理,然后通盘筹划,与天下相见以诚,公议国是,以期力挽颓运。由奉发电提倡,同袍各省应之”。而且,这一计划已取得了直、鲁、徐、皖、沪、浙、闽、鄂、晋、秦诸省军阀的赞同,其中的“直”当指身为直系但此时却归属主战派的曹锟。[4]24结合后来事态的发展可知,徐树铮引奉入关,奉军助战倒是其次,其首要战略目标是要以奉军为后盾,强行推倒王士珍内阁和压服主和派,扶持段祺瑞再次组阁并在段内阁的主导下贯彻“武力统一”政策。

为了尽快使段内阁复活,徐树铮频频利用张作霖的影响力。在提出选任强有力的总理和组织负责任的内阁的要求时,徐树铮始终将张作霖置于前台。他公开宣称,张作霖“只求一完全巩固之责任政府,共谋国是”。[4]29他在单独给倪嗣冲、吴炳湘等人电报中,也称这一要求是他和张作霖商定的。徐树铮还积极促成张作霖和曹锟进一步合作,从而在组阁问题上向主和派施以军事和政治压力。[4]32此外,为了展示军力,同时也为了扩大实力,徐树铮联络吴炳湘、曹汝霖,[4]34再次策划奉军截留陆军部向日本订购的军械。事实上,张作霖此时也积极配合徐树铮。当冯国璋面临巨大压力而发出表示辞职的电报时,张作霖便趁机倡议“择定总理一人,组织完全内阁,各方同意,政令自行,切勿轻怀退志”。[1]98这建议表面上是对冯国璋的挽留,对王士珍内阁的否定,而实质上是强硬要求冯国璋任命“各方同意”之人任总理,而这个人无疑是段祺瑞。

诚如徐树铮所言,“奉军不入关则已,入关一步,与抵京抵津无异”,[4]30奉军入关,这本身就对主和派产生了巨大军事压力。再加上徐树铮此前一切努力所奠定的基础,张作霖和曹锟两大非皖系的地方实力派又出面力挺段祺瑞,极力主战,使主战派阵营的声势最终超过了主和派。

面对主战派咄咄逼人的攻势,王士珍最先彻底屈服。他于3月9日化装逃往天津,并声明决不回京复职。[1]99冯国璋也坚持不住,他于15日亲访段祺瑞,谓“时事多纷,非老弟再出不可。闻外间意思托东海来说。其实我辈几十年老兄弟,若待东海来说岂不生分,故特自己跑来”。[4]41此后,他又请徐世昌劝说段祺瑞出山,自己也再次访段祺瑞恳请其组阁。与此前借机逼段祺瑞下台时相比,诚恳的语气和态度中透露出大军压境下冯国璋的无奈,由此也可以看出奉军入关对段内阁复活的巨大作用。既然总理、总统皆就范,重要的主和派李纯等人也不得不改弦更张。李纯“幡然变计,一体作战”,[4]48不得不向主战派屈服。徐树铮约李纯吃晚餐过程中,李纯“极言中国时局非芝公出,确属无从收拾。今日重要省份皆为段派,即一二自外者皆属无力”。[4]5019日,由曹锟领衔19个省区②的北洋军阀发出请段祺瑞出山的电报,李纯、王占元、陈光远赫然在列,电文声称“锟等相互约定,我公允任揆席,则同人誓当一致,共扶危局,否则亦惟从公高蹈,不问世事。全国安危,同人离合,皆系我公一身”。[1]109自此,北洋内部基本已无人公然反段、主和了,而段内阁的复活也就水到渠成。3月23日,任命段祺瑞为国务总理的命令发布,24日,段祺瑞重任内阁总理,而段祺瑞重新组阁后的“打头一件大事就是通令各省须称北军为‘国军,南军为‘敌军,不得在用南军、北军等字样”,[1]110一如既往推行“武力统一”。徐树铮引奉入关目标也就实现了。

就徐树铮引奉入关一事,有论者以为,“徐树铮成功引奉军入关虽然达到了复活段内阁,继续推行武力统一的短期目的,但从长远看也埋下了直皖失和、奉皖失和的伏笔,从而加快了皖系的灭亡,加剧了中国政局的动荡”。[9]90这一论断看似公允,而事实上存在偏差。首先,如前所述,复活推行“武力统一”的段内阁并不止是徐树铮的短期目标,而是符合其集团利益和个人价值认知的长远目标,是其不懈追求的政治目标。其次,直皖失和早在徐树铮引奉入关之前就存在,而且双方的明争暗斗愈演愈烈。至于皖奉失和也不根源于徐树铮引奉入关,因为军阀集团之间的分合根本上取决于彼此间的利益关系,后来徐树铮与张作霖分道扬镳、皖奉分裂根本上同样是利益争夺的结果。[10]272亦有论者认为,皖系引奉入关,最终引火烧身,其最终失败,很大程度上在于奉系加入直系阵营一同反对皖系。[11]57徐树铮引奉入关谈不上“引火烧身”。徐树铮引奉入关的预定目标是借助奉系复活推行“武力统一”段内阁,而非消灭奉系,所以他也不会刻意考虑奉系倒戈之事。事实上,段内阁确实是借助张作霖的力量才得以最终复活,作为引奉入关始作俑者的徐树铮对此深有体会,他承认“此次芝揆复任,全仗我兄不虑奉省安危,不顾己身利害,出全力以挽大局,始有今日”。[4]145经历过此事的张国淦也认为徐树铮引奉入关达到了复活段内阁的目的。段内阁正式复活距奉军入关仅约半个多月的时间,这从侧面表明奉军入关对复活段内阁影响之巨。因此,徐树铮所引的奉系之“火”首先烧伤的是主和派。而且,从一开始,徐树铮就把奉军当作威慑主和派、复活段内阁、支持武力统一的重要外援。在北军在醴陵失利之后,徐树铮更是希望能借助奉军挽回战局。[12]57因此,徐树铮才不止一次策划劫械,壮大奉军力量,并妥当安排相关事宜,以便奉军顺利入关并发挥他所期待的作用。所以,徐树铮既不可能希望皖奉合作破裂,也不会刻意制造皖奉失和。就当时情形看,徐树铮与张作霖合作密切,行动协同,双方都在合作中取得了巨大利益,徐张二人应该不会想到皖奉会如此迅速失和。直奉联合反皖系及直奉爆发两次战争,都根源于各方的利益分化组合与争夺。由此可知,一旦皖奉利益冲突,纵然无徐树铮引奉入关,奉系之“火”也会烧到皖系。

总之,徐树铮引奉入关是北洋政府时期的重大事件,它是当时中国各派政治势力斗争的产物,同时又对政局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由于反段内阁和反战主和的声浪四起、南方战事遭受重大挫折,依靠“再造共和”而重建的段内阁倒台,其所推行的“武力统一”政策也被迫中断。这对身为皖系要员、忠于段祺瑞、坚持正统论且对武力统一充满信心的徐树铮而言是不可接受的。在这种情况下,徐树铮势必千方百计整合皖系和北洋内部主战派力量,积极寻求外援以复活推行“武力统一”的段内阁。虽然徐树铮在引奉入关前的一系列活动一定程度上整合了北洋内部主战派势力,为段祺瑞的复出制造了声势,凝聚了支持力量,而段祺瑞也出任参战督办,取得巨大权力,但段内阁仍未能真正复活。毫无疑问,徐树铮引奉入关的根本动机是彻底复活段内阁,而引奉入关也是徐树铮复活段内阁的一系列措施中的关键一环。徐树铮策划并实现引奉入关,既有必然性,也有偶然性。正是徐树铮策划奉军劫械的成功,促成了徐树铮和张作霖的合作与皖奉联合。奉军入关,张作霖明确表态挺段、助皖、主战,使皖系、主战势力在原本势均力敌的皖直、战和之争中获得明显优势。徐树铮纵横捭阖,趁势整合各方势力,最终迫使北洋内部以直系为代表的反段、主和势力屈服,成功使段内阁复活。

注释:

①关于徐树铮引奉入关的专题研究,有曹心宝:《徐树铮与1918年奉军入关及影响》,《学术探索》2014年第5期,第90—94页。杨德才、胡石青:《徐树铮与皖奉联盟》,《史学月刊》1992年第6期,第55—60页。此外,王彦民在《徐树铮传》、董尧在《北洋军师:天枭徐树铮》中都对这一事件有所记述,但都注重叙述事件的经过,而且《北洋军师:天枭徐树铮》倾向于传记文学而非史学论著。参见王彦民:《徐树铮传》,合肥:黄山书社,1993年,第55—78页。董尧:《北洋军师:天枭徐树铮》,北京:团结出版社,1995年,第214—225页。吴翔、杨君的硕士论文对这一事件也都有所涉及,但都未有较深入的探讨。参见吴翔:《论徐树铮与皖系军阀的兴衰》,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第42—49页。杨君:《评北洋天枭徐树铮》,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第23—24页。

②这19个省区包括:直、鲁、奉、皖、鄂、苏、赣、晋、陕、浙、吉、黑、闽、豫、甘、新、热、察、绥。参见王彦民:《徐树铮传》,第72页。

参考文献:

[1]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四册)[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8.

[2]孙中山.孙中山全集(第4卷)[M].中华书局,1985.

[3]王彦民.徐树铮传[M].黄山书社,1993.

[4]徐树铮.徐树铮电稿[M].中国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资料编辑组编.中华书局,1962.

[5]徐树铮.建国诠真[M]//近代中国史料丛编正编(第二十八辑279册).沈云龙编.文海出版社,1968.

[6]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军事二(第三辑)[M].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

[7]张国淦.中华民国内阁篇[M]//北洋军阀史料选辑(上册).杜春和,林斌生,丘权政编.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

[8]张振汉.张作霖秦皇岛劫械之内幕[M]//沈阳文史资料选辑·张作霖史料专辑(第十二辑).政协沈阳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政协沈阳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办公室,1986.

[9]曹心宝.徐树铮与1918年奉军入关及影响[J].学术探索,2014(5).

[10]曾毓隽.忆语随笔[M]//北洋军阀史料选辑(上册).杜春和,林斌生,丘权政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

[11]廖大伟,奚鹏彪.徐树铮与皖系军阀的兴衰[J].史林,1994(1).

[12]杨德才,胡石青.徐树铮与皖奉联盟[J].史学月刊,1992(6).

作者简介:蔡梓,男,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史。

(责任编辑:李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