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建瓯市实验幼儿园 吴海云
基于幼儿的经验创新游戏玩法
福建建瓯市实验幼儿园 吴海云
阙贤东 摄
如何基于幼儿的经验创新民间体育游戏的玩法,使幼儿越玩越爱玩、越玩越会玩呢?我们对此进行了尝试。
玩民间体育游戏常常能练习某一基本动作技能,如“斗鸡”主要练习单脚跳,“丢手绢”主要练习追逐跑,“老鹰捉小鸡”主要练习躲闪走和跑,等等。在开展游戏时,教师可以基于游戏的玩法、幼儿的经验,尝试改变游戏的基本动作,以此拓展游戏玩法。下面以游戏“揪尾巴”为例加以阐述。
1.原有游戏的基本动作分析
“揪尾巴”原有的玩法是两个幼儿面对面站着,左右移动、互相躲闪着去揪对方的“尾巴”,主要发展灵敏性。但幼儿由于左右移动、躲闪的能力及身体的灵敏性还不够好,不易掌握这样的玩法。基于此,教师尝试改变游戏的基本动作,让幼儿基于原有经验、原有发展水平开展游戏。
2.创新玩游戏片段
片段一:揪尾巴
情景描述:
教师交代游戏玩法:“今天,我们要玩揪‘尾巴’的游戏。我们用毛线绳(1.2米)当尾巴,请你们将毛线绳对折塞进后背裤腰里。哨声一响,你们就去揪别人的‘尾巴’,同时要保护好自己的‘尾巴’。哨声第二次响起时暂停游戏。”
游戏结束后,教师请没有被别人揪掉“尾巴”、却揪了别人“尾巴”的思思说说自己的经验。她说:“我看到有人背朝着我,便去追赶他,等快要赶上了,便加快速度追上他,一把揪下他的‘尾巴’。别人要揪我的‘尾巴’时,我就快跑,不让他追上我。”教师肯定道:“看来要揪到别人的‘尾巴’,一定要跑得快。”第二次游戏时,幼儿跑步的速度明显加快,躲闪能力明显提高。
分析:
游戏前,教师并没有说明“揪尾巴”游戏的身体活动方式,只是告诉幼儿游戏规则。游戏中,幼儿听到哨声后马上四散追逐揪同伴的“尾巴”。可见,幼儿能基于自己的经验选择适宜自己发展水平的运动方式。
片段二:揪兔子尾巴
情景描述:
幼儿在揪“尾巴”的过程中提出:“老师,能不能变成像小兔一样的短尾巴?”教师问:“为什么要变呢?”幼儿说:“兔子尾巴短,不容易被揪掉。”教师说:“这个想法挺好的。怎么变呢?”幼儿说:“把绳子对折再对折,尾巴就变短了。”教师又问:“小兔是怎样运动的?”幼儿纷纷用“剪刀手”当小兔耳朵,双脚并拢跳。教师说:“你们的手都变成小兔的耳朵了,那用什么揪尾巴呢?”经教师提示,幼儿说:“小兔有四条腿,我们的手可以变成前腿,手撑地跳跃。”后来又有人提出,可以戴上兔子头饰,双脚并拢跳去揪同伴的“尾巴”。
分析:
幼儿自然地将尾巴与动物的运动方式联系起来。教师接纳幼儿的想法,并引导幼儿分析如果将兔子的角色引入游戏,他们的身体活动方式将从跑转变成手脚撑地跳跃或双脚并拢跳。一旦游戏的基本动作发生变化,玩法就会发生变化,锻炼价值也就会发生变化。因此,游戏中教师要注意捕捉幼儿的想法并进行价值判断,促使幼儿不断生成既反映幼儿经验又富有教育价值的玩法。
片段三:揪鳄鱼尾巴
情景描述:
后来,幼儿在游戏中又生成了揪小狗、揪小马尾巴的游戏。于是,教师问:“森林里还有什么动物有尾巴呢?”幼儿纷纷说有鳄鱼、老虎、大象、松鼠等。教师说:“那我们今天就来玩在森林里揪尾巴的游戏。”幼儿欢呼起来。教师与幼儿讨论用什么布置森林,幼儿说可以在场地上四散摆放凳子,把凳子当作森林中的树木。场地布置好后,教师问:“你最想扮演森林里的什么动物?”丫丫说:“我想扮演鳄鱼。”其他幼儿表示赞同。哨声一响,“鳄鱼”们迅速匍匐前行,他们为了躲避“树木”改变爬行的方向,同时注意观察同伴的“尾巴”,力争揪到“尾巴”。后来,幼儿感到学鳄鱼匍匐移动速度慢,不容易揪到同伴的“尾巴”,又想学手脚撑地移动速度快的老虎等等。
分析:
教师对幼儿前期的玩法进行价值判断,根据游戏的发展需要进行了适当预设。在“森林”中揪“尾巴”是一种有障碍的运动,能进一步发展幼儿的躲闪能力及灵敏性,让游戏更富有教育价值。
3.创新玩游戏的经验
该游戏能生成系列玩法,与教师基于幼儿经验进行引导有关。教师没有示范游戏的基本动作,而是顺应幼儿有关动物尾巴和动物行走方式的经验,让幼儿自主决定游戏中的基本动作。幼儿在游戏情境中发现问题、产生想法,教师则进行价值判断,将幼儿的想法纳入游戏并加以引导,既创新了玩法,又让游戏更具教育价值。
在体育游戏中,不同的场景设置能产生不同的运动路线,不同的游戏规则能产生不同的玩法。教师可尝试通过改变场景设置与游戏规则,不断创新玩法。下面以游戏“抢椅子”为例加以阐述。
1.原有游戏的场景设置与游戏规则分析
该游戏的玩法是:将椅子摆成一圈,幼儿听音乐围着椅子按顺时针方向跑。音乐停止时设法抢到椅子坐下,未抢到椅子者被淘汰。因此,该游戏具有排他性,只有小部分幼儿有机会参与游戏的全过程。
教师尝试引导幼儿改编游戏的淘汰规则与椅子的摆放方式,创新玩法,让每个幼儿自始至终都有机会参与游戏。
2.创新玩游戏片段
片段一:抢椅子游戏真的不好玩吗
情景描述:
教师说:“今天我们来玩抢椅子游戏。”幼儿纷纷说不好玩。教师问为什么,幼儿说:“没有抢到椅子的人就要被淘汰,只看别人玩没意思。”教师说:“那我们今天就玩不淘汰的抢椅子游戏。”幼儿马上兴奋起来。教师问:“以前玩的时候为什么有人被淘汰?”幼儿说:“有一个人没有椅子坐。”教师问:“那如果我们今天玩不淘汰的游戏,要多少张椅子?”幼儿说每个人都要一张椅子。教师马上建议孩子摆好场地。于是,幼儿将一张张椅子背朝里紧挨着摆成了圆形。教师又问:“有什么办法知道谁赢谁输呢?”幼儿说:“谁最慢坐下谁就输。”教师问:“你们觉得数到几结束就算输?”幼儿说:“数到5。”
游戏开始,幼儿听鼓声顺时针走和跑,鼓声快时幼儿绕着椅子跑,鼓声慢时幼儿绕着椅子走。鼓声停,教师开始数数,幼儿马上抢椅子坐。教师数到5,没有坐在椅子上的幼儿为输者,但不淘汰出局。游戏结束,教师问幼儿有没有遇到问题。星星说:“跑步时很拥挤,不好跑。”教师问:“那可以怎样解决?”玲玲说:“把椅子分开些摆。”教师说:“这个建议很好,把椅子往外搬,圆圈就会更大。”
新一轮游戏开始了,鼓声快时,幼儿能撒开腿跑步,鼓声慢时,幼儿走着也不拥挤。玩了两次,教师观察到能力弱的那几个幼儿总来不及坐下。游戏间歇时,教师提议改变摆放椅子的方式,大部分椅子背朝里,另几张椅子背朝外,然后输者、赢者分开,输的人在椅子内圈抢坐椅子,赢的人在椅子外圈抢坐椅子。在这次游戏中,能力弱的那几个幼儿也能顺利地在数到5之前坐到椅子上了。游戏结束,教师问:“这样好玩吗?为什么好玩?”星星说:“不会被淘汰了。”畅畅说:“很激烈,要跑得很快,不然来不及坐到椅子上。”丝丝说:“抢椅子时还要看哪里的椅子没有人坐,要赶紧跑过去,很惊险的。”教师说:“今天我们把玩法和摆椅子的方法变一变,游戏就很有趣了。其实,这个游戏还可以变出新的玩法。怎么变呢?你们想想,我们明天继续玩。”
史宏亮 摄
分析:
教师通过与幼儿谈话,了解到幼儿不想参与游戏的缘由,然后与幼儿一起修订游戏的玩法和规则。教师在游戏中还观察到能力弱的幼儿来不及抢椅子,便提议幼儿变换椅子的摆放方式,建议能力弱的幼儿在内圈跑,以便他们也能迅速抢到椅子。而这些改变都是基于教师理解幼儿的游戏需求。因此,在游戏中,教师可根据幼儿的表现对游戏的玩法、规则、场景进行适当的改变,让游戏更适合幼儿。
片段二:把椅子摆成四排
情景描述:
教师说:“今天,咱们继续玩抢椅子游戏。以前我们将椅子摆成一个圈,今天我们把椅子摆成4排玩玩看。”幼儿迅速将椅子摆成了4排。教师问:“你们觉得这样可以玩抢椅子游戏吗?怎么玩?”丝丝说:“我们可以在椅子间穿来穿去地走、跑,鼓声一停,我们马上去抢椅子。”丝丝的提议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分析:
幼儿潜意识中认为玩抢椅子游戏时只能把椅子摆成圆圈。为改变幼儿的思维定势,教师提议将椅子摆成4排。由于幼儿年龄小,缺乏变通设置运动场景的经验,因此教师可通过适当的预设,拓展幼儿的思路,丰富幼儿的经验。
片段三:椅子变成一横排了
情景描述:
幼儿把椅子摆成4排玩了两天后,教师启发道:“还可以怎样摆椅子玩?”晨晨说:“摆成一排,大家从远处一起跑过来抢,先坐下的人赢,最后坐下的人输。”大家同意按他的想法进行新的游戏。游戏开始前,幼儿自觉地站在起跑线上,哨声一响拔腿就跑,跑到椅子前急停,马上找椅子坐下。玩了几次后,欢欢提议:“能不能给有的椅子挂上圈,挂上圈的椅子不能坐。”教师说:“可以呀,你们自己决定要挂几个圈。”幼儿商量剩6张椅子不挂圈,也就是说14个幼儿只能坐6张椅子。教师说:“能坐的椅子只剩下6张了,你们要想办法全都坐下。能做到吗?”幼儿:“能!”游戏中,幼儿多人坐一张椅子,体验到了成功合作的喜悦。
分析:
幼儿想出把椅子摆成一横排,是基于前期把椅子摆成4排的经验。把椅子摆成一排的玩法将抢椅子与快跑有机结合,能发展幼儿的快速移动能力与灵敏性。幼儿看圈抢椅子的玩法,则淡化了竞争性,引发了合作需要。
片段四:只剩两把椅子了
情景描述:
看到幼儿之间合作得比较好,教师提议道:“能不能只用两张椅子?”有的幼儿说能,有的幼儿说不能。教师不置可否,说:“咱们试试吧。”第一次游戏,左边的那张椅子上成功坐下了7人,另一张椅子上因为有个幼儿坐歪而没有成功。教师引导没有成功的幼儿观察成功的幼儿,领会了要领,第二次抢椅子时全体幼儿都成功坐下了。这时,教师提出:“男孩和女孩PK,男孩坐一张椅子,女孩坐一张椅子,能成功坐下的都获胜。”这对女孩是一个挑战,因为女孩有9个,男孩只有5个。但是,善于合作的女孩也成功了。
分析:
教师提出用两张椅子玩游戏,是基于幼儿前期有多人共同坐一张椅子的经验。教师的引导丰富了幼儿玩抢椅子游戏的经验,让幼儿体验到了竞争与合作的运动精神。因此,教师在幼儿游戏中可观察、分析幼儿的情绪情感与发展水平,进行适当的引导,以拓展幼儿的游戏经验。
3.创新玩游戏的经验
该游戏能生成系列玩法,与教师动态地引导幼儿改变运动场景与游戏规则有关。首先,运动场景的设置从最初把椅子摆成圆形,发展到排成四横排、一横排,再发展到把两张椅子背靠背摆放。椅子的不同摆放方式引发了一个个新的玩法,运动路线也从沿圆圈走、跑,到四散走、跑再到直线快跑。其次,游戏规则从最初的输者淘汰演变成在规定时间内抢椅子,从一人坐一张椅子演变为多人坐一张椅子,再演变到男孩坐一张椅子、女孩坐一张椅子,幼儿经历了从竞争到合作的过程。在这一系列游戏中,幼儿始终情绪高昂,体验到了成功感与满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