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幼儿园 吴冬梅
幼儿园积木建构活动中教学观念的三个转变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幼儿园 吴冬梅
积木建构活动是指幼儿使用各种积木,运用平铺、延展、围合、封顶等拼搭技能,搭建诸如建筑物、交通工具、日常用品之类物品的活动。研究表明,积木建构活动具有丰富的教育价值,它不仅有助于促进幼儿认知水平的发展,也有助于促进幼儿手眼动作协调能力、社会经验、审美能力、创造性等方面的发展。
目前幼儿园的积木建构活动主要以区域活动形式出现,幼儿的积木建构活动虽然具有自由性、自主性等特点,但因积木体积较大、形状不规则、整理较难,幼儿的积木建构活动时间和空间往往受限制。另一方面,由于教师存在认识误区和经验、能力不足等问题,对幼儿的积木建构活动难以做出专业的指导及评价,因此,在实践中更多地是放任或高控幼儿的积木建构活动。为改变这种现状,我们从转变教师教学观念入手。
幼儿园的区域活动既可以是独立的探索活动,也可以与相应的教学活动相衔接,共同促进幼儿的成长。
但积木建构区活动与其他区域活动不同的是往往缺乏与相关教学活动的互动,幼儿的积木建构经验基本源于自己的独立探索。笔者观察发现,大多数教师对幼儿建构活动的指导是随机或随意的,幼儿的操作常常表现为零散无目的,很多时候会处在敲打积木之类低水平的游戏状态,活动效果不尽如人意。为此,我认为,可在幼儿自由操作的基础上,开展相对系统完整的积木建构课程活动,以提升积木建构活动的质量。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告诉我们,教师有必要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制定活动目标,设计活动内容,组织实施并开展评价,以有组织有计划地指导幼儿的学习,让幼儿在原有水平上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积木建构活动能有效促进幼儿认知发展,特别是数概念的发展。Leeb-Lundberg(1983)认为,幼儿在搭积木时,会积累起许多有关积木间关系的经验——这其中的很多是幼儿理解众多数学概念的基础,比如要保持积木作品的平衡会涉及长度、面积、体积等数学概念。积木建构活动对幼儿空间知觉、数概念等方面发展的教育价值得到了较多的认同,而对学习品质、社会交往、语言发展等方面的教育价值并没有被充分认识到。因此,我们认为幼儿的积木建构活动不能仅关注幼儿认知技能方面的发展,而应为幼儿的全面发展服务,应更多关注幼儿创造性和学习品质等方面的学习与发展。例如,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勇于创新,关注幼儿创造力、想象力的发展,帮助幼儿养成坚持性、勇于探索、团队合作、制定计划和管理时间等有利于终身学习的优秀品质。
在积木建构活动中,教师的评价通常集中在幼儿是否遵守活动规则,以及做出了怎样的作品这两个点上,对作品的评价也往往局限于“像不像”“好看不好看”等简单维度,很少考虑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这样的评价事实上是片面的。积木建构活动是操作性极强的活动,活动的价值以及幼儿的发展都是在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因此,在积木建构活动中,教师应着眼于活动过程,进行相关的教育评价。教师应关注幼儿建构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学习品质、社会交往、语言运用、问题解决策略等,并组织开展相关的分享与评析活动。同时,评价还应是动态的,即与幼儿的过去相比,关注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成长变化。这里的教育评价目的不是鉴别,而是促进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