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在“一带一路”开放格局中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建议

2015-11-09 18:58杨琳
重庆行政 2015年5期
关键词:经济带重庆一带一路

杨琳

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是我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培育国家竞争优势,打造对外开放新格局,寻找区域经济发展新动力的重大战略举措。它的建设为重庆等沿线地区带来了与国际互联互通、开放交流共融的重大机遇,也为沿线地区的发展和区域治理绘制了崭新的蓝图。如何乘势而上,将机遇转换为新的经济增长优势,作为内生动力的人才尤其是高层次人才将是其中的核心因素。“一带一路”的完成需要汇聚天下英才,特别是一大批来自其他国家人才的积极参与。重庆要把握这一新形势,努力聚集一批熟悉国际规则,专业精通,具有融通中外能力的高层次人才,要重视并充分发掘他们的潜力,支持他们成为重庆发展的参与者、建设者和促进者;要鼓励他们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为促进重庆繁荣发展发挥自己的优势,实现双赢、多赢、共赢。

一、“一带一路”背景下重庆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重庆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连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长江经济带“Y”字形大通道的联结点上,具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独特区位优势,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战略支点、长江经济带的西部中心枢纽、海上丝绸之路的产业腹地,具有“牵动三方、联通东西、带动南北”的独特区位优势。直辖以来,重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多项经济指标多年稳居中西部前列。2015年上半年GDP增速达到全国第一,产业集群化、规模化水平不断提高,大数据产业链加速成长,电子商务、离岸金融等新兴服务业异军突起,高层次装备制造业亮点纷呈。成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后,优厚的国家政策又为重庆的发展带来了极大促动。尤其是2014年12月18日,重庆正式出台《贯彻落实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建设长江经济带的实施意见》,明确要将重庆建成“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战略支点……良好的发展态势和“一带一路”的区位优势为重庆吸引国内外高层次人才创造了历史机遇,高层次人才数量稳步增长。目前,全市有8个国家级开发区、36个市级特设工业园区,500余个省部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等研发基地,1个国家级和15个市级海外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并与国家人社部共建了“中国·重庆留学回国人员创业园”。近年来,共引进各类海外高层次人才3900余人。其中,有72人入选国家“千人计划”,114人入选我市“百人计划”。引进的人才来自欧美国家2300余名,引进到体制内工作占70%以上,其中高校占60%,引进人才40岁以下接近60%。引进的人才来渝后,在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学术研究等方面充分发挥引领带动作用,为重庆“加快”、“率先”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虽然引进的人才数量逐年上升,但是根据目前经济发展增速,对重庆市高层次人才总量及分类数量的需求和供给预测未来重庆市高层次人才供给量仍然总体小于需求量,供需缺口呈现逐年加大的趋势,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高层次人才队伍规模、质量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高层次人才整体数量仍然偏少,在中西部甚至全国学术界具有影响的领军人物、能够支撑一个项目或行业的带头人严重缺乏。现有人才中真正既会科研又懂市场,能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也为数不多。

(二)高层次人才队伍的结构有待优化。目前引进的高层次人才主要涉及IT、汽车、医药、教育等领域,而“一带一路”战略所急需的信息、金融、法律等专业人才,尤其是懂国际规则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创新性人才严重短缺。

(三)高层次人才分布不合理。高层次人才主要集中于主城的市级大型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而真正能够走入区县,进入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的高层次人才极少。

(四)高层次人才发挥作用的环境有待优化。重庆市与沿海发达地区在高层次人才落地的载体上仍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为高层次人才提供创业和发展的平台不够,许多企业规模比较小,缺乏大的龙头企业,人才施展才华的平台对比优势不明显,高新技术产业规模还需进一步扩大。导致对高层次人才吸引力不够,部分高层次人才引入后,发挥作用空间不大,项目转化实际运用程度低,仍面临人才再流失。

二、对于重庆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的建议

(一)修订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相关政策

《重庆市引进高层次人才若干优惠政策规定的通知》(渝府发〔2009〕58号)出台之初,优惠政策的力度在西部尚有比较优势。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优惠政策力度与相邻省市相比已不具优势。2014年云南省制定的政策对进入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有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管理专家,在岗期间每人每年生活补贴提高到5万元。而我市院士岗位津贴为每年9.6万元,“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岗位津贴3.6万元,远远低于云南省的20万元和5万元的标准。建议尽快修订重庆引进高层次人才的相关政策,围绕“渝新欧”丝绸之路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重点加强笔电、汽车、机器人及智能制造、液晶面板、物联网、精细化工、装备制造、有色冶金新材料、页岩气、中医药、特色农产品、互联网+等行业领域的高层次人才引进,增大激励机制,扩大受众范围,健全评价体系,完善激励与绩效并行考核评价实施办法,注重引进人才的数量与质量并重,力争达到中西部领先,为引进高层次人才提供优良的政策环境。

(二)完善海外高层次人才后续服务体系

要完善引进的海外高层次人才服务体系建设,当前引进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对于保留原籍人员,没有建立起生活、医疗、教育配套的一站式便捷服务,相关职能部门有效统筹相关人员的信息情况不对称,造成服务周期长、效率低。建议由组织部或人社局进行综合统筹,协调宣传部、统战部、政法委、发展改革、经济、国资、教育、科技、公安、财政、建设、商务、卫生、地税、外事、侨务、金融等部门,团委、工商联、科协、侨联、欧美同学会等团体,在组建的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基础上,建立全市海外高层次人才智力资源互通共享机制,从全市层面搭建在渝留学归国人才、外籍人才、外国专家等人才大数据信息平台,细化分类管理。每年定期召开海外高层次人才工作会议,对人员引进、动态跟踪、培养计划等相关情况进行通报,并建立起牵头部门对海外高层次人才进行证实核准后,相关成员部门以及各区县配套服务实现“一卡通”或建立专门服务窗口制度,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因部门间缺少沟通造成的相关服务政策落实拖延,不便捷等问题。

(三)拓展海外高层次人才联络交流平台

在目前已有的英、美、法、日4国建立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联络处的基础上,按照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中重庆工作定位,加强“渝新欧”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俄罗斯、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波兰、德国以及已入驻西南片区领事机构的国家意大利、荷兰、匈牙利、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韩国等发达国家新建工作联络处工作的步伐,进一步扩大重庆在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中的载体平台,吸引高层次人才来渝发展。加大侨联、海联会、欧美同学会等统战团体作用的发挥,积极牵线搭桥,开展丝绸之路经济带、东南亚、印度洋国际大通道沿线国家城市的文化、教育、科技、旅游等方面交流,推动与国际人才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更多发达国家和地区与重庆签订友好城区协作协议,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人文、旅游资源合作向纵深拓展。进一步支持在渝重点企业、知名学院、科研机构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方面交流,多建立跨国的不同领域、行业间的交流交往平台,开展高端行业、先进技术的合作,以促进相关领域外国专家来渝开展培训、技术支持、咨询服务活动,推动引资、引技、引智相结合。

(四)加强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支持力度

目前存在部分激励政策覆盖面较小,市级引智经费资助外国专家人数少的问题。近3年,外国专家来渝逐年递增,分别为8907、9315、10274人次,按照每人4.5万元的标准,市级引智经费可资助外国专家仅80人,覆盖率不足1%,建议加大资金投入力度。部分海外高层次人才及项目无经费投入,对于留学人员科技活动项目择优资助,每年全国遴选一批留学人员创新创业项目,中央财政给予资助,而重庆市尚无投入,建议着手加强此类项目的投入。增加技能专家工作室设立的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市级技能专家工作室、企业首席技师工作室三个层级的高技能人才配套生活补贴。对国家部署的海外赤子行动计划、专家服务基层行动计划、专家服务基地建设等海外高层次人才项目加大资金投入。

(五)加强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指导

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应在做好市级层面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的基础上,按照全市“五大功能区域”的不同定位,针对区县功能定位差异化,加强指导区县建立完善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的政策措施,重点在农业、工业、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高层次人才分类评价和认定标准的制定、人才培养和激励政策研究制定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建议可适当下放有关人才引进方面的行政审批权限,探索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将相关审批事项的接件和初步审核等权限委托相关区县承担,便于区县政府部门加强与引才引智单位的直接联系。如短时间难以下放审批权限,也可建立市级部门审批情况定期向属地区县反馈机制,便于区县做好对相关单位和人才的对接服务。

作者单位:中共重庆市渝中区委统战部

责任编辑:惺 睿

猜你喜欢
经济带重庆一带一路
重庆客APP
一条江的嬗变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之路
重庆人为什么爱吃花
陕西呼应长江经济带
“逗乐坊”:徜徉相声里的重庆味
在这里看重庆
长江经济带与汉江生态经济带如何协调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