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索尼青年摄影师”王晴用自己的相机和镜头记录了自己土生土长的家乡,她用时间和经历为我们呈现了“生命的回声”。
问:您拍摄“生命的回声”多久了?
答:前后总共8年时间了。
问:您为何选择长时间来拍摄这个项目?
答:这个拍摄项目其实是没有选择情况下的最有效选择。
我上世纪90年代起接触胶片摄影,中间放下了很久。2006年我开始使用数码相机拍摄,最初,喜欢到野外乡村去找拍摄素材,差不多一年的时间,拍摄的内容都漫无目的,自己也不满意。但通过这段时间的积累,吐鲁番的地理人文、历史民族、文化习俗等方面在我脑海中形成了大致轮廓。我沉淀了一段时间,这期间我也看了很多新疆历史的书籍。
当我明确要表现吐鲁番主要聚居民族维吾尔族人从出生到死亡一生所经历的礼节习俗、信仰仪式这一体系概念后,这就决定了专题拍摄的时间长度。不花这么长的时间,就无法实现预期计划,这是急不来的,因为我不是为了完成某项任务而拍摄,是要表达我内心深处对这块土地及人民的热爱和情感。真希望我的影像给观众留下的是这种感觉。
问:为什么用“生命的回声”作为此项目名称?
答:我生活在吐鲁番,了解生命在荒漠绿洲中的可贵。我引用一段作家的话:“不用所谓深入。只要凝视着它,只要你能够不背转身而一直望着这片黄锈红褐的裂土秃山就会灼伤你的双目。在酷日直射之下,眼睛会干涩、皱裂、充血,一种难以形容的旱渴会一直穿透肺腑,让人永远渴水。”这便是吐鲁番干燥高温的夏季给人的感受。但千百年来,璀灿的文明在这里从不匮乏,一代人接着一代人,一种文化延续着一种文化,这是生命顽强精神的传承,是生命信仰发出厚重、有力而绵延不绝的回声。
有人说,这个题目起得太文艺气,但它是我心里的一种声音和感受,是我对这片热土上生命的一种敬重。
问:作为女性摄影师,您认为在同类题材与男性摄影师相比有什么不同?
答:在精神和信仰层面上,我觉得没有性别之分。不管哪个民族文化,如果关注的是一种命运,探讨精神内核的话题,就没有什么局限性。就我的经验而谈,在与拍摄对象交流后,基本上都被接受。
问:拍摄多年维吾尔族人,您对这个民族有何认识上的改变?
答:摄影是我探究外部世界的手段,摄影的结果却改变了我内在的很多东西。我在家里排行最小,从小到大,受到的帮助和关怀多于付出。因为拍摄,我走访吐鲁番古老的村庄,这些村庄大多数没有一家汉族人,我们交往的默契应来自彼此心理的认同,这是双方心灵的需要,是心存感激的互相给予。当我一个人站在他们几千人礼拜的面前时,内心受到强烈的震撼。慢慢地,村庄里家家户户珍藏起我为她们拍摄的照片,它们可能是新生儿降世的第一张留影,也可能成为老人离世前给儿女留下的遗照。采访时,我是阿訇家的座上宾,拍得饥渴时,我可以敲开任何一家村民的大门,喝碗水吃块馕,我在村庄里行走,路上逢人相迎笑问,我们俨然是老相识。
人与人之间最理想的关系是关怀与被关怀,摄影师与拍摄对象的关系如何,从影像中一眼便能看出。
我不知道包含八部分内容的专题《生命的回声》能否成为维吾尔族信仰习俗的影像志,但对我来说,它是记录和回报生养我几十年并完全融入的这块风土历史阶段的民族文化和精神风貌,也是我生命重要历程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