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经皆史”说文献溯考与思想研究

2015-11-07 08:25黄成蔚
黑龙江史志 2015年5期
关键词:文献思想

黄成蔚

[摘 要]清代史学大师章学诚在其代表作《文史通义·易教上》开篇首句即言“六经皆史”,这四字已成为当今学界关注的学术命题。而关注的焦点则基本集中在两个问题上。

[关键词]章学诚;文史通义;六经皆史;文献;思想

一、章学诚“六经皆史”说的研究现状

清代史学大师章学诚在其代表作《文史通义·易教上》开篇首句即言“六经皆史”,这四字已成为当今学界关注的学术命题。而关注的焦点则基本集中在两个问题上。其一,是从文献的角度而言,讨论“六经皆史”这一论题是否是章学诚首创的。当今学界有很多人都认为“六经皆史”是章学诚首创的,但也有学者表示反对,如余英时先生曾说:“‘六经皆史并不新颖,前人早已说过‘经即史或‘五经皆史之类的话。”再如研究章学诚的专家仓修良先生也说:“宋明两代,不断有人提出这一命题。”其二。是从思想的角度而言,讨论“六经皆史”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再具体一点,就是怎样理解“六经皆史”中的“史”,以及章学诚提出这一命题的用意何在。如民国著名学者胡适先生曾言“六经皆史”说为:“本意只是说‘一切著作,都是史料……其实只是说经部中有许多史料。”侯外庐先生则针对“六经皆史”说所提出的用意,赞赏地说:“不但是清初反理学的发展,而且有其进步的意义。他大胆地把中国封建社会所崇拜的六经教条,从神圣的宝座上拉下来。”用马克思史观评价了“六经皆史”说的意义。本文就试图通过文献的溯源考证和思想的分析探究,将“六经皆史”说的渊源和实质进行梳理与澄清。

二、“六经皆史”说文献溯源

先来考察“六经皆史”说是否是章学诚首创的观点。在章学诚之前,是有人涉足此问题的,只是或一笔带过,或没有章学诚那样直接提出“六经皆史”这四字命题,或未经如章学诚这般具体地阐发这个问题。也就是说,“六经皆史”说是章学诚在前人思想基础上继续展开而得来的,是对前人思想的系统总结,应当不是章学诚的创见,甚至其思想源头可上溯久远。

(一)“经即史”说的存在与发展

就“六经皆史”说在章学诚之前所存在的形式而论,大致可分为“经即史”说、“六经部分为史”说、“五经皆史”说与接近于章学诚观点的“六经皆史”说四类。这四类的发展虽不能严格地按时间顺序来排列,但其逻辑推衍亦多少暗含着历史发展的脉络。首先是“经即史”说,这是最早暗含有“六经皆史”意蕴的论点,此说最早见于文字记载可推溯至班固《汉书·艺文志》,班固在书中有这样的论述:“古之王者世有史官。君举必书,所以慎言行,昭法式也。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事为《春秋》,言为《尚书》,帝王靡不同之。”在此,班固仅将《春秋》、《尚书》等后世被尊称为经书的典籍视为古时臣下记载后用于慎君王之言行、昭国家之法式的史籍而已。确实,班固在《汉书·艺文志》的图书分类中,也是将后世所分明的经与史合于一处。同时,班固在《艺文志》中还明确表示:“歆于是总群书而奏其《七略》,故有辑略,有六艺略,有诸子略,有诗赋略,有兵书略,有术数略,有方技略。今删其要,以备篇籍。”从这句话中可知,班固在《艺文志》中所用的图书分类法,正是直接继承自西汉刘向、刘歆父子所撰之《七略》。《七略》原书虽早已亡佚,但这个事实,已被班固在《艺文志》中得到了记载,此继承关系也已被当今史学界认可。既然班固的图书分类思想源于《七略》,那么有理由相信,“经即史”这一思想也源自刘向、刘歆父子的《七略》。仅从《艺文志》中就可清楚地看到,被后世所截然区分的经书与史籍,统合于《六艺略》中,而《六艺略》正是《七略》之首篇。事实上,直到南朝梁代阮孝绪所著的《七录》,才将经史分类,在此之前,“古无经史之分”的说法是基本符合实际情况的,而“经即史”说最早亦由《七略》提出。

(二)“六经部分为史”说与“五经皆史”说的存在与发展

接下去又有学者提出了“六经部分为史”说,如隋代经学家王通在其《文中子》一书中认为,《尚书》备帝王之制;《诗经》显兴衰之由;《春秋》明邪正之迹,将《尚书》、《诗经》和《春秋》作为史书来看待。又如宋代史学家王应麟曾言:“《礼》、《诗》、《易》为经,《书》、《春秋》实史耳。”认为《尚书》和《春秋》是史书。由上可知,虽然持此说的学者不一定在哪几本经书是史书这一问题上达成共识,但都认为六经中有部分是史书,这亦可看作是向“六经皆史”说发展的趋势。在此之后就发展出了“五经皆史”的观点,所谓五经,其实质已与六经无异,只因秦末《乐经》被毁,因此六经中真正存世的只有五经。“五经皆史”说可以看作是一个极接近于“六经皆史”说的过度性理论。持此说者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明初学者潘南山,他曾明确提出“五经皆史也”的论断,当然,我们亦可把此说归入“六经皆史”说。

(三)“六经皆史”说的存在与发展

从元代开始,“六经皆史”说业已初现,元代名臣郝经在《经史论》中提出:“古无经史之分。孔子定六经,而经之名始立,未始有史之分也。六经自有史耳,故《易》即史之理也;《书》,史之辞也;《诗》,史之政也;《春秋》,史之断也;《礼》、《乐》,经纬于其间矣,何有于异哉!”在这段论述中,郝经虽未尝言及“六经皆史”,但他那句“六经自有史耳”确乎与“六经皆史”已属含义相同。甚至有学者认为,郝经才是“六经皆史”说的开创者,他不但比章学诚更早提出此说,而且相对于章学诚《文史通义》中缺少《春秋教》而言,郝经的理论更为系统与全面。在郝经之后,持“六经皆史”说较著名者如明代哲学家王守仁,他认为:“六经皆只是史,史所以明善恶、示训诫。”而王守仁这种富含“六经皆史”的思想,亦早于章学诚近200年。再如清初著名思想家顾炎武言:“孟子曰:‘其文则史。不独《春秋》也,是六经皆然。”显然也是“六经皆史”的另一种表述。可见,在章学诚之前,“六经皆史”这种思想已经历了从“经即史”,“六经部分为史”到“五经皆史”等漫长的理论进化过程,而章学诚则是这套理论的集大成者,但若要追溯此理论的渊源,则当是始于刘氏父子《七略》,见诸班固《艺文志》的图书分类思想。

三、“六经皆史”说的思想研究

在从文献角度探得章学诚“六经皆史”说的渊源与发展过程后,就需要深入理解“六经皆史”中“史”的含义,以及章学诚提出这个命题的真正用意。如前文提到的,胡适先生将这个“史”理解为“史料”,学界对此说多有否定。但从某种角度来说,无论是用文字记载的书籍,还是非文字记载的文物,只要能为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历史信息,都可列入广义史料范畴。而六经作为上古三代历史与文化的载体,的确起到了史料的作用。从这层意义上讲,胡适先生此说并无不妥。但这仅是“六经皆史”说的最表层含义,尚未深入其肌理。

(一)“史”的确切含义

总的来说,“六经皆史”说的大部分深层含义,都集中在一个“史”字上。要澄清“六经皆史”说的实质,就必须深入探究这个“史”字的内含。首先,这就需要从“六经皆史”这四字中,与“史”字意义基本等同的“六经”上着手。章学诚在他一篇名为《和州志·艺文书》的论著中说过:“天下之术业,皆出于官师之掌故,道艺于此焉齐,德行于此焉通,天下所以以同文为治。而《周官》六篇,皆古人所以即官守而存师法者也。”从而他明确地提出了“六经皆周官掌故”的见解,也就是说,在章学诚看来,三代之世,所有的典章著作都是出自王室与官府的,亦即《汉书·艺文志》中的“诸子出于王官”之说,由于章学诚的史学思想承自《艺文志》,因此,他潜意识中已有一种尊崇三代之治,向往官师合一,政教合一的“三代盛世”之思想,由此他得出结论,即像六经这样的上古典章,皆是由王室官府所守藏的,私人著述是三代以下礼崩乐坏之后的杜撰。对此,钱穆先生对“六经皆史”的这一层含义曾做过这样的诠释,他指出:“章学诚《文史通义》所谓‘六经皆史之‘史字,并不指历史言,而实指官学言,古代政府掌管各衙门文件档案者皆称‘史,此所谓‘史者,实略当于后世之所谓‘吏。”而无论是传播三代典章的官学,还是守藏三代典章的官吏,都是“六经皆周官掌故”的恰当反映,将“六经皆史”的“史”理解为官学或“吏”,或许是更近章学诚原意的解释。

(二)“史”的作用与历史意义

在理解“六经皆史”说中“史”的内含后,接下来需要探究的就是“史”的作用和意义。如前文所述,在章学诚看来,六经皆周官掌故,因此六经是承载着三代盛世政教合一之理念的,这些三代圣王典章的作用就是宣扬“道”,或者说以六经为代表的三代典章就是“道”的化身。所以,“六经皆史”说也就代表了“以史明道”的理念,用章学诚的原话说,就是:“夫古者官府守书,道寓于器。”而这里的“器”,即可理解为“史”,因为章学诚还说过:“然则典章事实,作者之所不敢忽,盖将即器而明道耳。”三代之典章是作为“器”来明“道”的,因此史的作用就在于明道,而且史与道是统一的。这种统一性是有其现实意义的,六经所宣扬的道,不是道学家空谈义理的道,而是实用于人伦日用的。对于作为圣王典章的六经,章学诚对其作用有着明确的表述,即“古人未尝离事而言理,《六经》皆先王之政典也。”接着他又说:“大抵为典为经,皆是有德有位纲纪人伦之所制作,今之六艺是也。”很明显,包括六经在内的史,其最重要的作用就是经世致用,以史喻道,服务于现实社会的人伦日用,给现实生活提供纲纪规范。也正因为如此,如侯外庐先生等学者才会误读出把六经“从神圣的宝座拉下来”这样的意思,仅从字面上理解,六经的神圣性是被降到了日常生活的层面,但正是这一“降”,使六经所喻之“道”更具有社会现实意义,而非虚无的神化偶像。在此,被传统学界所认同的“抑经”反而成了“尊经”,只不过这种“尊经”并不是道学家眼中的“唯经独尊”,而是经史合一,道器合一的“尊经”,其实质等同于“尊史”。从而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即章学诚是以经史不悖,道器合一的经史观作为理论根据,闡明史书明道经世的现实意义。

四、“六经皆史”说的时代意义

同时,这个现实意义除了明道经世外,章氏“六经皆史”说还有一层与当时清王朝紧密相系的时代意义。诚然,章学诚将崇敬的目光投向了三代圣王典章,但他治史的落脚点并不是遥远的三代,而是现世,即他所处的“乾隆盛世”。章学诚曾在他的《丙辰札记》中自豪地说:“自唐虞三代以还,得天下之正者,未有如我大清。”既然章学诚将乾隆盛世比作了他心中向往的三代,那么他经史合一,尊经尊史的经史观运用于当世,也就是对清代史的重视。而最为接近于三代典章掌故的清代史,也就理应承担起明道的重任,落实对当世社会的教化作用,且章学诚对此是充满信心的。那么,他又希望通过什么途径将这种信心变为现实呢?其实章学诚早在27岁时就已明确了治史志向,他说:“丈夫生不为史臣,亦当从名公巨卿,执笔充书记,而因得论列当世,以文章见用于时,如纂修志乘,亦其中之一事也。”所谓“纂修志乘”也就是他以经世致用的史学观来撰写当世史书之志趣所在,而《文史通义》或许正是他这种志趣得以落实的表现。这也正是他在《文史通义》中倾注大量心血的原因,即秉笔造就出一部可与三代典章相媲美的经世之作,为清王朝实现以史明道,教化人伦之功效。章学诚甚至认为,良史皆有此功效,三代以下之史,都“不尽得其渊源,故觉经异于史耳。”是后世史家水平不够,所以所著之史,皆不能有明道经世之功效。但章学诚却非常自信地认为自己有这种史才,而证明其史才的正是《文史通义》。现且不论《文史通义》有无真正达到这样的高度,后世研究者皆应同情地给予理解,方其如此,我们才能更真切地领会章学诚的史学境界。

参考文献:

[1](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2007年版.

[2](清)章学诚.文史通义校注.中华书局,2008年版.

[3]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九州出版社,2011年版.

[4]仓修良.章学诚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猜你喜欢
文献思想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Architectural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我得了一种叫手痒的病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An analysis of media coverages of Diaoyu islands dispute from American media and Korean media
极限思想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一次函数中折射的重要思想方法
思想的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