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明珠 闵仲生 谭城
·病例报告·
毛发腺瘤一例
秦明珠 闵仲生 谭城
患者男,75岁。左颧部结节2年余。2年前无明显诱因,患者左颧部出现一个黄豆大结节,无自觉症状,渐增大。患者有高血压病史10年,无其他特殊病史,无家族遗传病史,家族中无类似患者。体检:各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检查:左颧部一约2.5 cm×2.5 cm结节,质中等,稍隆起,与周围组织无明显粘连,活动度好,无破溃,皮色较周围皮肤深,表面可见多个大小不等的淡黄色丘疹(图1)。予手术切除。术中所见:切至约0.5 cm处见大量的皮脂腺增生,可挤出较多白色奶酪样物质。组织病理:表皮角化过度,可见毛囊角栓,棘层及基底层未见异常。真皮内可见大量的实性瘤细胞团及角囊肿,角囊肿的囊壁由鳞状上皮细胞组成,在囊壁的近腔面可见一层扁平的颗粒细胞,囊腔内可见呈板层状分布的角质物,囊肿的周围可见少量以淋巴细胞为主的炎性细胞的浸润。瘤内无毛根,无毛母质及真正的毛发形成(图2)。诊断:毛发腺瘤。
图1 毛发腺瘤患者左颧部2.5 cm×2.5 cm结节,稍隆起,质中等,无破溃,与周围组织无明显粘连,活动度可。皮色较周围皮肤深,表面可见多个大小不等的淡黄色丘疹
图2 颧部结节组织病理 真皮内大量的实性瘤细胞团及角囊肿,角囊肿的囊壁由鳞状上皮细胞组成,在囊壁的近腔面可见一层扁平的颗粒细胞,囊腔内可见呈板层状分布的角质物,囊肿的周围可见少量的以淋巴细胞为主的炎性细胞的浸润。瘤内无毛根,无毛母质及毛发形成(HE×40)
讨论 毛发腺瘤(trichoadenoma)由Nikolowski首先报告,故又称Nikolowski毛发腺瘤,是一种少见的皮肤良性肿瘤。毛发腺瘤多发于面部,其次发生于臀部。其他少见发于颈部、上臂、大腿、肩部、眼睑、上唇及阴茎。何彩凤等[1]报告 1 例头顶部毛发腺瘤,免疫组化CK20同毛囊漏斗部一样皆为阴性表达,并由此推测毛发腺瘤上皮细胞来源于毛囊漏斗部。毛发腺瘤大小通常在0.3~5.0 cm之间,临床上常表现为黄色丘疹、结节,皮损单发,边缘呈珍珠样灰色,质硬。因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而常被误诊。临床上要注意与基底细胞癌、表皮囊肿、结缔组织增生性毛发上皮瘤及微囊性附属器癌相鉴别。本病临床经过良性,本例患者术后2年随访无复发。
志谢 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孙建方教授
[1]何彩凤,季必华.头顶部毛发腺瘤一例[J].中华皮肤科杂志,2013,46(8):604.
作者单位:235000安徽,淮北市人民医院皮肤科(秦明珠);江苏省中医院皮肤科(闵仲生、谭城)
2014-09-16)
(本文编辑:吴晓初)
10.3760/cma.j.issn.0412-4030.2015.05.012
闵仲生,Email:minzhsh@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