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发性丘疹型环状肉芽肿一例

2015-11-07 10:59孙卫国钟连生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15年10期
关键词:发性环状肉芽肿

孙卫国 钟连生

泛发性丘疹型环状肉芽肿一例

孙卫国 钟连生

患者男,55岁。一年前于背部发现散在正常肤色丘疹,无明显自觉症状,此后,皮疹逐渐增多,累及整个躯干及四肢。当地医院曾诊断为湿疹、汗管瘤等,给予口服抗组胺药及外用糖皮质激素等治疗无明显疗效。患者有糖尿病史11年,间断用二甲双胍和胰岛素控制血糖,另患高甘油三脂血症8年,未正规治疗。无手术、外伤、食物、药物过敏史,无肝、肾疾病,无结核,无关节肿痛和晨僵,无家族遗传病史。体检:各系统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皮肤科情况:躯干和四肢弥漫性分布大量针头至米粒大小肤色丘疹,质中偏硬,部分皮损中央有脐凹(图1)。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抗核抗体、抗双链DNA抗体、快速血浆反应素实验(RPR)、抗HIV抗体、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和甲状腺功能等检查均正常;空腹血糖7.10 mmol/L(参考值3.60~6.10mmol/L),血总胆固醇:5.82mmol/L(参考值<5.20mmol/L);甘油三脂4.55 mmol/L(参考值<1.7 mmol/L)。胸部X线片未见明显异常。背部丘疹组织病理检查示:真皮浅层可见典型的栅栏状肉芽肿改变,中央胶原纤维变性,周围淋巴组织细胞栅栏状浸润(图2),阿新蓝染色可见阳性物质沉积(图3)。结合临床和组织病理检查,诊断为泛发性丘疹型环状肉芽肿、2型糖尿病、高甘油三脂血症。予窄谱UVB(起始量0.5 J/cm2)照射,每周3次,同时口服雷公藤多苷20 mg,每日3次。连用4周后皮损全部消退,遂停用上述治疗方案。糖尿病经正规治疗后,空腹和餐后血糖分别为5.6、6.8 mmol/L,经控制饮食、口服非诺贝特100mg,每天3次后,血甘油三脂降为2.36mmol/L。随访半年皮疹无复发,目前在进一步随访中。

图1 泛发性丘疹型环状肉芽肿患者临床表现 背部可见大量针头至米粒大小肤色丘疹,部分皮损中央有脐凹

图2 皮损组织病理真皮浅层可见栅栏状肉芽肿结构(HE×100)

图3 阿新蓝染色 可见阳性物质沉积(×40)

讨论 泛发性环状肉芽肿(GA)又称为播散型GA,临床上较少见,约占GA发病数的15%[1]。有报道,泛发性GA合并糖尿病、血脂代谢异常、恶性肿瘤及感染等[2]。泛发性丘疹型GA临床上需要与毛囊性扁平苔藓、丘疹性结节病、发疹性汗管瘤、光泽苔藓、毛囊性蕈样肉芽肿等鉴别。脐凹状皮损及环状皮损为本病的特点,当皮损不典型时,组织病理学检查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泛发性GA的治疗没有统一的标准,通常疗效不佳。文献均表明系统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泛发性GA疗效较好,但若疗程过长易导致多种不良反应,停药过快则易复发[3]。本例患者因合并糖尿病、高甘油三酯血症,禁用糖皮质激素、维A酸,应用窄谱UVB全身照射加雷公藤多苷口服治疗,疗效满意。

[1]Shimizu S,Yasui C,Tsuchiya K.Atypical generalized granuloma annulare associated with two visceral cancers[J].J Am Acad Dermatol,2006,54(5 Suppl):S236-S238.

[3]陈昆,顾恒,鞠梅,等.环状肉芽肿43例分析[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4,37(7):422-424.

10.3760/cma.j.issn.0412-4030.2015.10.021

223300江苏淮安,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皮肤科(孙卫国);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皮肤科(钟连生)

钟连生,Email:zhongliansheng73@sina.com

2014-12-22)

(本文编辑:尚淑贤)

猜你喜欢
发性环状肉芽肿
基质金属蛋白酶对结核肉芽肿形成及免疫调控作用的研究进展*
早发性高血压患痴呆风险高
光动力联合中药浸泡治疗泛发性跖疣的疗效观察
克罗恩病肉芽肿检出率相关因素分析
基于GEO数据库分析circRNAs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
多层螺旋CT诊断在以多发结节、肿块为特征的腮腺嗜酸性淋巴肉芽肿中的意义
自由基损伤与鱼类普发性肝病
第78届莫斯科数学奥林匹克(2015)
环状RNA参与肿瘤发生发展的机制
面部肉芽肿1例并文献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