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教师资源 壮大高中综合实践活动师资力量

2015-11-05 08:21吴君英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5年22期
关键词:社区服务研究性师资

吴君英

【分类号】G632.4

综合实践活动以学生的体验式学习为主,无论从活动过程看还是课程的终极目标看,学生都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核心和主体。综合实践活动必须让学生从手到脑全身心活动起来!然而,让学生活动起来并不意味着放任自流,综合实践活动教师的组织、指导作用举足轻重,高中综合实践活动也不例外。如果缺乏必要的指导,会让学生无从入手,或者处处碰壁,从而严重影响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效率和积极性。况且,高中生的学业负担是基础教育阶段中最重的,跟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相比,他们的课余时间要少得多,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也相应降低。如果没有教师的组织,高中综合实践活动会陷入碎片化状态 ,以至逐渐退出高中教育舞台。因此,要在高中有序有效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师资配备至关重要。

当前高中综合实践活动师资队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师资力量薄弱。高中综合实践活动包括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社区服务三个方面,高中综合实践活动的师资相应的应该分两类,一类负责一般层面的方法指导,就是我们说的研究性学习老师,负责学生研究性学习过程中选题、研究、结题报告撰写等方面一些基础方法的指导。一类负责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的组织、指导。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一般都由团委负责。多数学校都配有专职或兼职的研究性学习老师,每个学校都有团委,所以,从理论上来说,综合实践活动师资还是完备的。但事实并非如此。一般一个学校只配备1-2名研究性学习教师,而要求1-2名教师全程参与所有学生的探究过程是不切实际的,没有亲身参与研究过程,也就无法就信息收集、处理乃至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对学生进行深入指导。2-3名团委老师也无法对所有学生的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进行指导,因而他们对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的指导基本上是“纸上操练”。每逢寒暑假,团委发一个通知,布置全校学生的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任务;开学的时候再发一下通知,检查一下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至于怎样实践、服务就靠学生自己“摸着石头过河”了。团委对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的指导基本形同虚设。

几名研究性学习教师和团委老师显然无法切实承担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的组织、指导工作,高中综合实践活动师资力量的扩充已刻不容缓。壮大高中综合实践活动师资力量可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一、整合资源,扩充综合实践活动师资力量。

综合实践活动师资力量的薄弱严重影响高中综合实践活动的有序有效开展,而学校又不可能抽调更多的教师来满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组织指导的需要,解决师资问题的合理对策只能是整合现有教师资源,吸收有条件的教师参与到综合实践活动组织指导工作。

首选的扩充对象应该是班主任老师,一是因为班主任老师和学生接触机会比较多,对学生的兴趣、特长、个性比较了解,对学生进行选题指导时会比研究性学习老师更加有效;二是学校的许多活动如体艺节、主题活动等都要通过班主任实施,为班主任组织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社区服务提供了前提;三是班主任老师跟班时间比较长,能够对学生实践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及时指导。

除了班主任老师外,各社团的指导老师也是综合实践活动指导老师的极佳备选对象。原因之一是高中学校有各种各样的社团,涉及的多是学生兴趣、特长方面,很多社团活动都可以成为学生研究性学习课题的来源,为教师参与学生的活动过程提供了前提。原因之二是社团指导老师一般都对某一方面知识、技能有比较深入的研究,为教师指导学生解决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供了保障。原因之三是社团指导老师队伍相对稳定,为持续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过程、深化综合实践活动指导工作提供了可能。由此可见,社团指导老师完全有条件承担综合实践活动的组织指导工作。

吸收班主任和社团指导老师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组织指导后,高中综合实践活动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就能得到较大改善。以一个年级10个班为例,教师的标准工作量一般是14课时,以研究性学习课内周课时1节计算,一个年级一般只能配备1名研究性学习教师。每班学生至少40人。我们按照每组5人一组计算,原先1名教师要指导80组400名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吸收班主任进入综合实践活动师资队伍后,每个老师只要承担8组40名学生的组织指导工作,指导效率就可能得到大幅图提升。团委一般编制是1名书记、1名副书记,按照刚才的班级设置,三个年级加起来,每位团委老师要指导120组600名学生的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在这样的师资条件下,要切实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几乎没有可能。吸收社团指导老师加入后,情况就能大为改观。以我校为例,学校有20几个社团,按照20个计算,就有20名社团指导老师可以分担团委老师的指导任务。

二.定点培训,提高指导老师自身素质

班主任和社团指导老师的工作性质为他们承担综合实践活动的组织、指导任务提供了可能,然而,要想保证高中综合实践活动有序有效开展,仅仅从数量上充实师资是远远不够的。我们不妨设想,一位不知道选题原则的班主任老师指导学生选题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一位不熟悉信息收集方法的社团指导老师指导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收集信息结果会怎样?指导老师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承担的是组织指导的任务,不熟悉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方法和社会实践、社区服务中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老师的指导作用就名存实亡。所以,要保证高中综合实践活动的有序有效开展,必须提高指导老师的自身素质。我们可以采用定点培训的方法来达到这一目的。

定点培训是指在固定的时间为固定对象进行综合实践活动指导老师专业培训。培训时间可以定在8月22到31日之间和第一学期结束前期末阶段,这样就可以赶在开学之前完成对指导老师的培训,为他们开学后指导学生有序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做好充足的准备。培训对象是高一年级的班主任和社团指导老师。班主任队伍比较稳定,一般都从高一带到高三;社团指导老师比班主任更为稳定,除了调动一般不会变动,所以只要对高一班主任和社团指导老师进行培训就可以组建一支比较稳定的能够胜任综合实践活动组织指导工作的师资队伍。

综合实践活动指导老师专业培训由研究性学习老师承担,团委老师协助研究性学习老师开展培训工作。培训内容应该包括理论和实际问题解决两个方面。理论方面可以讲解一些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方法和社会实践、社区服务过程中遇到的常见问题解决方法,是作为一个综合实践活动指导老师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素养,这一培训主要是为指导老师开展指导工作提供基础;实际问题解决方面可以通过案例讨论的方式发现、预见和解决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让指导老师为指导学生第二学期课题研究和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的进一步深入打好基础。

新一届的高一班主任可能和三年前的高一班主任人选相同,新一年的社团指导老师和上一年的社团指导老师也基本相同,固定培训对象后是否会出现重复培训的问题呢?理论方面的内容基本上是固定的,培训对象固定后势必出现重复培训的问题。理论培训只是涉及一些一般层面的方法指导,为避免重复培训的乏味降低指导老师参加培训的积极性,相同的培训对象只要参加一次相同内容的培训即可。实际问题解决的培训内容则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因参与主体、活动内容的变更而不断变化。相同的学生,不同的社会实践、社区服务活动可能遇到不同的困难;不同的学生,相同的课题在研究过程中也会出现不同的问题。因此,这一方面不存在重复培训的问题,作为指导老师,必须参加每一次实际问题解决的培训,即便是已经指导过几届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老师。只有这样,指导老师的自身素质才能在不断变更的问题解决中得到提升,为壮大综合实践活动师资力量,有序有效开展高中综合实践活动提供保障。

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要走的路很长很难,但是,只要合理整合教师资源,壮大综合实践活动师资力量,确保教师的指导作用得到充分发挥,高中综合实践活动有序有效开展这一目标并不遥远。

猜你喜欢
社区服务研究性师资
建设“家门口”服务体系 “绣”出高品质社区服务
“十四五”城乡社区服务,有哪些看点?
“十四五”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
实践,让研究性学习课堂精彩起来
打通社区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学写简单的研究性报告
中国和主要发达国家学前教育师资职前培养体系比较
浅谈“研究性”阅读教学
幼教师资培训班在京开班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