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先美
【分类号】D648;I207.7
摘要:德育工作是我国一项长期性的教育工作,德育资源是德育工作的基础,充分挖掘各种德育资源,以实现德育工作的有效性,已经成为了德育领域的重要课题。民间文学德育资源在德育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德育内容的传播、道德情感的培养等方面有着独特价值,因此,应加强对民间文学德育资源的挖掘和利用,促进我国德育事业的发展。本文就民间文学德育资源及其利用探索进行了研究探讨。
关键词:民间文学;德育资源;利用探索
前言:民间德育资源的利用,能够对德育实践活动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并对德育理论体系的充实、完善起到了推动作用。因此,应对民间德育资源进行深入研究,积极探索,并加强对其的利用,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寻求一条更加符合实际的新型德育道路,为德育方式的创新提供借鉴依据。
一 、民间德育资源相关概述
德育工作的开展离不开德育资源的支持[1]。德育文化资源主要是指中华传统文化、西方先进文化、制度文化等能够被德育工作所利用的所有文化内容。其中,民间德育资源是能够对德育工作起到积极作用的民间文学资源。民间文学必须要具备德育内容,并能够被德育工作所开发利用,实现提升人道德素质的德育作用,才能被称之为民间德育资源。
民间文学德育资源的类型主要包括民间谚语、故事资源、长诗、歌谣等,而一些资源相对较少的笑话、民间小戏、歇后语等具有道德伦理主题的民间文学,被统一归属为民间文学德育资源的其他体裁中。
二、民间文学德育资源的特征
民间文学德育资源具有口头性、艺术性、生活型、相对性和地域性的特征。口头性不仅是民间文学德育资源的特征,同时也是民间文学的特征。民间文学德育资源是带有德育内容的民间文学作品,而民间文学作品主要是通过广大人民群众的口头创作和传播得以传承的,因此,民间文学德育资源具有口头性的特征。并且由于民间文学德育资源的传承能够不受知识水平和年龄的限制,更加容易被人们所获取。
民间文学的内容和蕴含的情感能够通过唱、说、演等艺术手段表现出来,本身就具有艺术性的特征,而这一特征也使民间文学德育资源感染了艺术的气息,转变了以往德育枯燥、乏味的印象。
民间文学的创作源于生活,发展于生活,能够将一定时期的民族特征充分体现出来,具有生活性的特征,而经过开发利用的民间文学德育资源也并没有失去这一特征。
民间文学德育资源在传承和发展的过程中,会因人的主观意识发生一定的变化,不能完全将原有资源的内容、风格等完全保留下来,这就使民间文学德育资源具有了相对性的特征。例如,现在被称为德育资源的某一民间文学,并不一定永远都会是德育资源。
不同地区的民间文学会带有不同的地域特色,融入当地的民族特征,致使民间文学德育资源也具有一定的地域性特征。因此,在开发利用民间文学德育资源时,应充分结合该地区的区域特征,做到因地制宜。
三、民间文学德育资源的利用
(一) 学校对民间文学德育资源的利用
将民间文学转化为学校德育资源,是学校构建高效德育体系的需要[2]。同时,学校也是德育工作的主要阵地,能够促进民间文学德育资源价值的有效发挥。
学校可以利用民间文学德育资源对单一的德育课程进行合理补充,开发相关的校本课程。校本课程与学校的正式课程有所不同,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能够满足不同学校对德育课程的需求,民间文学德育资源具有地域性的特征,学校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区域特征开展校本课程,会更加符合实际,获得更好的效果。校本课程除了理论课程外,还应设置相关的活动课程,以保证德育歌谣、德育谚语等资源能够得到充分利用。
学校的其他课程也应时刻与德育教育相联系,利用情景教学等教学方式将民间文化德育资源融入历史、语文、地理等课程中,既能够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又能够拓展学生的视野,对其道德素养进行培养熏陶。
学校还可以利用民间文化德育资源进行校园文化的建设,将德育资源融入学校的标语、雕塑设计中,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品德的陶冶和道德教育,并进一步拓宽了文学民间德育资源的利用途径。
(二) 家庭对民间文学德育资源的利用
人们最初的道德教育主要是来源于家庭,现阶段家庭德育的影响力正在持续下降,利用民间文学德育资源,能够对提升家庭德育影响力进行有益的尝试。
民间文学德育资源具有口头性的特征,在家庭中,父母在做好孩子道德榜样的前提下,应养成运用民间文学德育资源的习惯,在日常生活中,善于运用谚语、歌谣、民间故事等,有意识的对孩子进行道德素质的培养,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
家长再利用民间文学德育资源的同时,也应从中得到自身道德素养的提升,并对自身的教育方式起到启发作用,不断改进完善教育方式,使家庭道德教育达到良好的效果,提升家庭德育的影响力。
(三) 社会对民间文学德育资源的利用
文化是人的生存和发展方式[3]。民间文学德育资源源于社会,也应在社会中得到充分利用。现阶段我国社会中能够利用民间文学德育资源的途径十分有限,还需要相关人员加强对其的深入探索。
应发动群权威人士和专家学者利用民间文学德育资源,积极开展道德教育,以其权威性对人们产生良好的引导作用。加强民间文学德育资源在社会活动中的融入,例如民族节日活动、社区活动等,在一些人们喜闻乐见的舞蹈、歌谣的编排中,加入民间文化德育资源,既能够增添节日气氛,要能够使人们爱潜移默化中接受道德教育。
在城市的设计与规划中,可以充分利用城市中的公交车车体、城市雕塑、城市标语、文化墙体、广告牌等资源,将民间文学德育资源融入其设计中,营造城市的道德文化氛围,同时对人们起到道德熏陶的作用。
结论:
民间文化德育资源是整体德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加强对其的挖掘和利用,充分明确其口头性、艺术性、生活性、相对性和地域性的特征,并与实际相结合,在学校、家庭和社会中进行合理利用,以促进德育工作高效性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姚元全.浅议少数民族地区德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J].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2013,4(4):52-55
[2] 林春.地方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德育资源研究[J].高教探索,2013,4(4):142-146
[3] 邱世兵.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德育价值[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5(5):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