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民营企业的融资渠道困境与出路

2015-11-05 12:42:24郭唯真
时代金融 2015年30期
关键词:融资困境融资渠道民营企业

郭唯真

【摘要】中国民营企业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民营企业的融资问题却成为制约其发展的重要瓶颈,本文通过探讨民营企业融资渠道,认为创新金融机制,疏通直接融资渠道,健全民营企业自身的体制和机制是解决问题的重点。

【关键词】民营企业 融资困境 融资渠道

调查显示,2012年底全国实有企业1366.6万户,实有注册资本82.54万亿元,其中私营企业1085.72万户,增长12.20%,注册资本31.1万亿元,增长20.59%。

2007年6月至2012年6月,民营企业数量和注册资本分别从59.4%增长到78.4%、从25.1%增长到36.9%。

因为资金规范民营企业普遍面临后续发展不顺问题,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民营企业遍地开花,是因为国家侧重国有经济,融资政策多偏向国有企业,资料显示民营企业虽有巨大的资金需求,但是其从银行融资所得到的贷款,尚不足银行贷款总量的2%;通过发行股票融资的民营企业仅占上市公司中的9%左右;在债券市场上占有的份额则几乎为0。

一、民营企业的融资渠道困境

(一)民营企业内源融资困境

1.民营企业内源融资意识较差。因为我国民营企业普遍内源融资能力普遍较弱,没有形成自我积累体制,抵御融资风险能力差,即使内源融资作为企业融资渠道的第一选择,我国民营企业也没有办法依靠内源融资维系公司发展。

在国外,就民营企业而言,内源融资占有绝对的比例,除日本外,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民营企业的内源融资基本上都占其融资总额的55%以上,其中英、美达82%以上,而且这一比例还在进一步加大,但在我国内源融资的比例过低,只有企业融资总额的30%左右,相比之下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尤其是民营企业内源融资严重匮乏,自我积累低下{1}。

2.民营企业的税务负担重。目前我国财政收入增速迅猛超过同期GDP增速,两者的差距越大说明我国财政税收的增长越快。但是我国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是建立在发展艰难的民营企业身上的,2012年民营经济在GDP中的比重超过60%,占税收比重约为50%。

3.民营企业内源融資源头不畅。我国大部分民企为家族企业,内控管理制度不善导致个人领导决策情形严重,

决策机制缺乏科学的辩证和分析,导致企业后发无力,同时因为民企的资金技术等原因,产品的持续更新能力不强,容易被市场淘汰等等使得企业的内源融资源头不畅,来源匮乏。

(二)民营企业外源融资困境

1.直接融资面临的困境。中国民营企业直接融资因为资本市场体系结构缺陷、层次单一,并没有适合民营企业的渠道选择。在债券融资方面,中国民营企业在2007年才容许首次发行企业集合债券,可见中国债券融资市场建设比没有充分考虑到民营企业,而且由于中国债券市场门槛过大,要求民营企业实力雄厚同时要有担保,民营进入债券市场融资的范围减小;在股权融资方面,严格的上市条件和审核程序也是股权融资难以成为民营企业外融性直接融资的渠道。

2.间接融资面临的困境。银行贷款方面:银行信贷是中国民营企业的主要融资方式,但是由于民营企业自身实力和管理机制问题、信息不对称、银行偏重给国有经济等多方面原因,中国民营企业取得贷款的成功率偏低。

民间借贷方面:民间借贷是目前中国民营企业主要的融资渠道,其特点融资快速,能够迅速满足企业资金要求,但是其缺点在于风险大、成本高、法律保护缺失,其并不能成为民营持续发展的保障性来源。

二、民营企业融资出路

(一)创新金融制度

银行要在管理体制上建立一套适合民营企业的信贷风险管理体系。具体要求应包括:一是建立高效率和科学化的风险审批制度和操作流程。简化民营企业贷款业务的审批程序,减少贷款审批层级,以适应民营企业融资时间短、金额较小、次数多的特点。二是加强风险管理,化解信息不对称难题。民营企业因信用记录缺乏,财务信息不可靠,在直接融资中,民营企业必须支付高于国企的资金成本,但面对信息不对称,银行可以开展民营企业征信调查体系,细分企业,从中选定可以为银行带来利润的成长性好、综合素质高、发展潜力大的民营企业作为目标客户。

(二)疏通直接融资渠道,完善债券和股票市场

1.发展我国民企债券融资渠道,完善建设债券融资组织体系,大力发展场外交易、建立高效统一的托管清算体系、积极培育机构投资者等等为其主要内容;加大企业债券产品创新力度,丰富企业债券品种设置,既吸引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入市,又满足不同层次民营企业的融资需求。

2.改革我国股票融资体系,完善主板市场、二板市场、场外市场等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首先进一步放松管制,提升市场效率,允许更多的民营企业发行股票。其次排除民营企业上市歧视性政策,鼓励民企合并和重组,促进上市公司行业整合和产业升级;最后在内地建立更加完善的二板市场,同时逐步健全场外交易市场,适时推出创业板,使资本市场得到不同层次的发展。

(三)加快民营企业征信体系建设

首先,民营企业要从规范企业内控制度入手,通过建立符合自身特点的组织形式和规范的管理规范,做到内部管理制度健全,管理规范,经营运作规范,真正建立起适应世界经济的现代企业经营机制,获得银行风控认可。再有,完善企业财务管控,按照银行风控管理体系理清财务体系建设,据实填报企业情况,提高企业的征信度;完善企业内部监督和审计。

三、结语

民营企业融资困境产生原因多种多样,民营企业自身弱势是根本原因;政策方面造就民营企业融资市场各种政策性壁垒。要改善民营企业的融资困境,既要民营企业积极发展自身综合实力,也要政府措施到位,加大对民营企业融资的支持力度,建立和完善融资服务体系。

注释

{1}邢军主编.《中国民营企业融资状况发展报告2012》[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3年,P5.

参考文献

[1]邢军主编.《中国民营企业融资状况发展报告2012》[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3年.

[2]黄孟复主编.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报告No.9(2011-2012)[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

[3]曹凤歧.建立和健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J].金融研究,2001年.

猜你喜欢
融资困境融资渠道民营企业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华人时刊(2018年23期)2018-03-21 06:25:58
小微企业融资困境及应对策略分析
论中小微企业融资困境的应对路径选择
河南省家庭农场融资困境问题分析
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现阶段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分析与对策研究
论述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和对策
企业导报(2016年20期)2016-11-05 18:27:24
德州市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企业导报(2016年20期)2016-11-05 18:22:52
寻租、抽租与民营企业研发投入
2014上海民营企业100强
上海企业(2014年9期)2014-09-22 20:4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