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袁媛
一个民族或国家的语言形成,与该民族或国家的历史发展、人文地理条件、宗教文化等因素都密切相关,因此在不同种类的语言中,或多或少的包含了与这些独特因素相关的语言用法。如果在两种语言进行交流的过程中,不能很好的掌握对方的文化背景,就容易出现误解和分歧。大学阶段的英语学习有充分的自由性,加上大学生自身知识的储备和认知能力提升,因此教师可以适当的加强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提升大学生的英语应用水平。
1、这是由语言本身的特点及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关系决定的。语言学习与文化学习虽然在包含内容上不尽相同,但是就整体学习情况看,两者是密不可分,缺一不可的。研究发现,只掌握了一门语言,而对该语言的文化背景没有深入了解,就会造成语言交流过程中的词不达意、理解扭曲现象。相反,如果只是对一种文化感兴趣,缺乏相应的语言文字阅读能力,就会对该种文化的学习流于表面,难以寻得文化背后的深蕴。国学大师季羡林毕生致力于研究吐火罗文,但是由于年代久远,该文字产生的历史条件和文化背景已经无从可考,所以给季羡林教授的研究带来了很大阻力。所以说,想要学好英语,熟悉英语文化有着重要作用。
2、大学英语教学文化导入是我国国际交流合作的迫切需要。如果是在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中出现分歧,尚不至于出现严重问题。但是随着我国与世界各国互动的频繁性不断增加,因文化差异带来的交流障碍也显著增多。为了避免在国际问题和国际交流中出现分歧,必须加强对英语文化的深层次研究。
3、文化的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满足他们语言学习的要求,从而促进大学英语教学,对语言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特殊的语言用法都与特定的文化背景有关,教师在进行难点语法讲解时,如果能够将这种知识形成的背景故事做详细的描述,就可以引起学生学习兴趣,也容易使学生掌握英语课堂的教学内容。而且,英语学习中听、说、读、写、译,哪一个方面都离不了文化背景知识的掌握,只有这样才能更全面、准确的理解目的语。
1.中西文化对比法。文化对比法是在学习者对自己母语有良好把握的基础上,通过对比学习的方式,进行第二语言的扩展学习。通过学习不断发现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和碰撞,才能够做到无障碍的跨文化交流。同样的,美式英语和英式英语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性,其原因就是在英式英语传入美国时,美国当地居民结合自身的文化背景和发展历程,对原有的英式英语进行了改进,使其更符合自己的语言习惯。时至今日,我们很难分辨哪种拼写、读法、语法更优秀,因为语言是不分优劣的,都是对特定文化的反应。
2、兴趣培养法。通过大量的实践表明,多数大学生对于故事叙述类、历史事件类、文学宗教类的英语文章比较感兴趣,因为从中可以更多的了解西方的发展历史、奇闻异事。英语教师应当抓住这一点,在进行课文内容讲解和理论知识的灌输过程中,尽量做到引经据典,生动形象,使课堂内容丰富多彩,生动清晰,对于与学生进行沟通也有很大帮助。
3、词汇代入法。在英汉语言中都有不少意义丰富、内涵多样的词汇,如果对其多层含义不够了解,可能会引起笑话和误会。例如kid这个词,我们通常翻译为:儿童,孩子。但是在不同的环境和不同的国家,会有不同的解释和含义。有一个关于该单词的笑话,大致上是:欧洲某国家的元首受邀到美国访问,在访问结束的欢送仪式上,市长为示友好,对元首说:“The next time you come,bring the kids along.(下次您来的时候带上您的孩子)”,但是会场的元首随从等人都露出了不高兴的表情,就连元首本人也颇为气愤。原来,在欧洲国家,对待国家元首或王室成员的孩子不能称为“kid”,而应用“prince”或“princess”。市长说的这句话,在中国就相当于对一位声望显赫的老人说“下次您来的时候带上您的小子和丫头”,这显然是对人的极大不尊重。因此,在不同的场合和国家,有些词的含义会发生变化,这就需要联系文化背景,做出准确的用法分析。
4、专项测试法。这里提到的测试并不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的考试,而是针对学生所学语言的文化背景和英语交流能力进行的专项测试,通过考察一些易发生歧义的词汇用法,找出中国大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出错频率高、理解分歧大的用法错误,继而采取有较强针对性的强化训练,通过适时的文化引导,最终达到专项提高的目的。
5、教与学融合法。融合法就是将文化内容、文化背景与教学材料结合在一起,通过同步教学、实时跟进的教学方法加强大学生英语水平的实际运用能力。目前我国高等院校的英语教材已经开始注重对西方文化的导入,教材中对于西方的发展历程、名人逸事、科学研究比例逐渐增加,避免了传统大学生英语学习继承高中学习模式的弊端,对于大学生的个人成才和今后走向社会有很大帮助。
6、课后自学法。通过课堂教学、教师知识传授的方法学习英语知识与背景文化,效果有限。这就对大学生的自制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通过课堂作业的形式,将原来的单词抄写、课文背诵作业转变为看一部优秀的国外电影,通过互联网与国外友人进行视频对话的方式,不仅能极大程度的刺激学习的学习积极性,对于提高语言应用能力也有积极意义。另外,学生可以通过自发组织学习小组,参加英语社团等形式,变写为说,提高英语的口语化能力。这样就可逐渐深入了解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地理、文学、教育、艺术、哲学、政治、科技、风俗习惯等等各方面的文化知识。
[1]毛妙维.人本主义教学观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的体现[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3).
[2]谢之君.文化中的语言与语言中的文化 [J].外语界,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