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殿刚
(嘉峪关关城文物景区 文物保护部,甘肃嘉峪关 735100)
丝绸之路是由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在历史变迁中,丝绸之路不仅是东西商业贸易之路,而且是中国和亚欧各国间政治往来、文化交流的通道。西方的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建筑等艺术,天文、历算、医药等科技知识,佛教、祆教、摩尼教、景教、伊斯兰教等宗教,先后通过丝绸之路传到中国,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国的纺织、造纸、印刷、火药、指南针、制瓷等工艺技术,绘画等艺术手法,儒家、道教思想等,也通过丝绸之路传向西方并产生了重要影响。嘉峪关地区作为丝绸之路必经路段,深受丝绸之路东西方文化的影响。魏晋时期,中原战乱,河西地区则相对稳定,随着中原文化流传到河西地区,作为多民族聚集的嘉峪关吸收了中原文化因素,并与当地的文化相融汇,形成了河西独特的文化习俗。从嘉峪关新城魏晋墓壁画反映的内容来看,当时人们的生产生活状况和丝绸之路密不可分。
曹魏时期,河西割据叛乱势力平息以后,曹魏政权对河西地区加强了统治,使中断联系近百年的西域又复通使。西晋末年,中原陷入混战之时,内地徙居河西者源源而来,世族大家把中原文化带到河西地区,促进了各族人民的文化交流,多民族杂居的生活环境及临近西域的特殊地理位置,使河西乐舞艺术得到了发展。中国的音乐,其来自久。魏晋时期,河西地区很多官宦士族都懂音律、善弹琴,魏晋六号墓室的一幅壁画显示,两乐师在为男主人奏乐,左一乐师在弹阮咸琵琶,右一乐师在吹尺八长笛,中间放着盛有食物的圆槃、缽和耳杯等食器。三号墓一幅壁画显示,塌上坐四人,左起第一、第三人戴帢,第二、第四人戴角巾,右旁地上坐两乐师,头戴葛巾,一吹箫一弹琵琶。在一号、四号墓彩画砖上也出现了弹奏乐器的场景,乐器主要有琵琶、洞箫、长笛、阮咸、箜篌等。魏晋时期,这些乐器已经在嘉峪关、酒泉一带广为流行,其中箜篌作为代表性乐器列入《清商乐》,这些彩画砖对研究古代河西音乐史、乐器发展史都有十分珍贵的价值。
舞蹈是人类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杂舞是魏晋时期民间舞蹈的总称,杂舞中既有前代遗留下来的“明君”、“圣主”,也有根据民间舞蹈创作的“杯盘舞”“拂舞”等。魏晋四号墓前室西壁的画像砖中,描绘一人怀抱琵琶弹奏音乐,漫步前行,一人双手高举手铃,作舞姿状。六号墓室南壁东侧七幅图连画七个舞女,她们有的持盘有的持巾,在翩翩起舞。酒泉丁家闸魏晋墓出土的《燕居行乐图》,舞伎头戴花冠,手持扇子起舞,显得轻盈洒脱,表现了三人在跳舞的场景。这些舞蹈吸收了民间舞蹈的精华,声情并茂,是魏晋时期舞蹈艺术的主流,同时,魏晋时期流行的“杯盘舞”在墓葬壁画中得到印证。透过这些乐舞类的壁画砖,我们不难看出,魏晋时期嘉峪关地区社会相对稳定,流传河西的中原文化和西域艺术相互交织,出现了前所未有、影响深远的乐舞艺术,为我们研究魏晋时期的民族关系和文化艺术提供了生动具体、形象逼真的实物资料。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主要家畜家禽仍然是马、牛、羊、猪、鸡、鹅、鸭等。在家畜饲养方面,《齐民要术》提出“服牛乘马,量其力能;寒温饮饲,适其天性”的役养原则。魏晋墓砖壁画的主要内容之一是表现炊事活动的场景:有杀猪、宰羊、屠牛、烫鸡、井边抬水、灶前烧水、案上切肉、制作面食、火上烤肉等,这一整套的生活场面熟悉而又亲切。在无数生活场面中,最频繁出现的是以屠宰各种动物为主的场面。在六号墓前室东壁下方,就以连环画的形式描绘了一幅幅生动的屠宰场景:《杀猪图》描绘的是一头形体笨重的猪伏在案上,案下盆里接满了血,最后有悬挂的猪肉;《宰羊图》在表现了一套相应的程序后,最后有悬挂的羊肉。我们都知道牛的体格相对于猪和羊比较高大,所以在《屠牛图》中采用另外一种宰杀方式,画面中屠夫一手紧拽牛的缰绳,一手拿榔头准备击杀牛,牛四足痉挛,挣扎着不肯向前,牛眼瞪得通红,背部高高躬起,生动地表现了牛恐惧和害怕的样子,像这样的屠宰方式在现在农村依然沿用。
丝绸文化对推动人类文明的进程,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我国古籍中常有“农桑并举”的记载。“一妇不蚕,或受之寒”的成语反映了古代人民对蚕桑业的高度重视。位处古丝绸之路上的河西走廊在魏晋之前气候温暖,适宜种桑植桑树,养蚕制丝。以后,气候逐渐转冷,无霜期缩短,植桑者渐少,养蚕者甚至不见于史籍。但从魏晋墓砖壁画可以看出,魏晋时期嘉峪关桑蚕业的繁盛情况,已发现桑蚕业的画像砖有几十幅,不仅有《桑园图》、《采桑图》、《蚕茧图》、《丝束图》、《绢帛图》,还有许多养蚕缫丝的工具和器皿。根据历史记载和彩绘砖画生动形象以及考古学家的发现论证,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最迟在魏晋时期,河西地区不仅是丝绸之路运送丝绸的必经之地,而且本地区已经开始有养蚕缫丝的生产活动,为发展中西经济交流做出了贡献。
魏晋时期,由于畜力拉耙的出现,土壤耕翻后反复耙耢,消灭了土层中的大小坷垃,形成上虚下实的上层,再加上播种后的挞、辗、锄等一些耕作措施,使得土壤保墒蓄墒的能力大大加强。《齐民要术·耕田》云:“再劳地熟,旱亦保泽也。”标志着中国北方旱地传统的保墒防旱耕作技术体系的形成。新增农具中最值得注意的是畜力拉耙的出现。汉代虽有竹木耙和铁齿耙,但均属人力耙的范畴。而比《齐民要术》早2世纪的嘉峪关魏晋墓葬壁画,即有畜力拉耙形象出现。嘉峪关墓葬壁画中畜力拉耙是长条形的钉齿耙,有两牛牵引的,也有一牛牵引的。西汉时期,北方的牲畜大量引入中原,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北方游牧民族纷纷进入中原,带来了他们的生产习惯和生产技术,并加速与中原文化的融合。这些总结不论在农学史上,或是在生物学史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古代社会,商业活动是联系东西方各民族之间交往的桥梁,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主要动力,它所承担的媒介作用波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东西方之间物质与精神文化的交流,很大程度上都是通过商业活动这一媒介进行的。中原王朝的强盛吸引了大量胡商入华贸易、居住,在中原经商的胡商要受到政府的管辖,往返内地贸易必须持有当地关防官吏发放的过所。中原王朝对待胡人采取怀柔与羁縻政策,由于中原王朝历来施行重农抑商的政策,严禁汉人经商,这就为粟特人垄断丝路贸易提供了机会。西汉以后,以粟特人为主的胡商在丝绸之路上继续发挥着巨大作用,一直持续到公元10世纪左右。他们在丝绸之路沿线建立贸易中心作为商品中转站,后来逐渐发展成为聚落。东汉以来,中原王朝致力于发展和域外的交往,故而域外胡人越来越多地来到中原及其周边地区。西晋末年,北方的游牧民族和中亚、西亚等地民族,大量地涌入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众多进行民间经济文化交流的外国商人,他们多来自中亚、西亚或东南亚,汉人往往冠之以共同的称呼,即“胡商”、“胡贾”或“贾胡”。
进入20世纪,随着敦煌文书的发现和魏晋墓葬群的发掘,出土了许多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有关胡人经商的文书和壁画,这对于研究胡商的商贸活动至关重要。魏晋墓砖壁画有一幅牵驼图,画着一胡商牵一峰骆驼行进在戈壁沙漠上,形象活灵活现,逼真动人。这些文书和壁画使我们重新发现并认识粟特人作为“商业民族”活跃在丝绸之路上的真情实录,看到与之相关的拜占庭与波斯两个大国在丝路贸易上的利益冲突,也看到粟特人与草原民族西突厥人、铁勒人、突骑施人在丝路利益上相互依傍,并看到与粟特人相关的中国丝绸市场的各种历史相册。
通过对魏晋墓葬壁画的分析,说明嘉峪关地区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受丝绸之路文化的影响,民族交流、商旅往来频繁,呈现出多民族共存的多元复合文化现象。来自丝绸之路沿线的各少数民族在与汉族长期杂居相处与通婚过程中,互相依存、互相学习、生产互补,与汉族在经济、文化、语言、服饰、姓氏、习俗乃至宗教信仰方面的差异逐渐缩小;汉族也吸收了胡服、胡食、胡乐等少数民族文化的优秀部分。魏晋墓室壁画真实地反映了这一历史事实。
[1] 张军武.嘉峪关魏晋墓彩绘砖画浅识[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9.
[2] 张晓东.嘉峪关魏晋民俗研究[M].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10.
[3] 郑岩.魏晋南北朝壁画墓研究[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
[4] 杨惠福.嘉峪关黑山岩画[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1.
[5]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6] 清·昊人寿、何衍庆撰,吴生贵、王世雄等点校.肃州新志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