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蜂
【内容摘要】一般农村的日常英语与高考复习都以题海战术和词汇语法学习为主,对于听力和口语并不重视。加之农村高中生们认为很多都对于提高听说能力的技巧感到无计可施,听说部分也是考试中的失分项目,甚至放弃了听说学习。然而困局并非无出路,本文通过对教学困局产生原因的分析,整合出解决困局的教学对策,供广大农村英语教师参考。
一、农村高中英语听说教学困局的产生原因
1.过往对口语练习的忽视
在2011年之前,高考注重阅读、写作能力、词汇语法使用能力以及听力能力的考核,这就导致了师生普遍不重视口语,因为口语的提高并不会直接影响成绩,而教师和学生很自然地忽略了口语的提高,认为口语并不重要。所以,在以往的教学中,口语教学并没有被重视,在面对改革时,农村高中的师生便不知如何应对。
2.教师教学手法陈旧
部分农村相对落后,教学手法陈旧,还有学校还在使用录音带,进行听力教学,教学方法落后,尽管大多数学校开始使用多媒体设备进行听力训练,但是方式相对单调,基本上是听录音+对答案+对原文的模式,这种教学思路无法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上听力本身难度会对学生产生挫败感,让很多农村的高中生对听力学习丧失兴趣。
3.学生无法适应新教材内容
新教材对于农村学生来说难度较大,目前的新教材是模块式组合,内容生动有趣,练习设计灵活,知识背景丰富,是一套优质的教材,能够体现出综合运用能力的重要性。但是在农村教学中,适用性却并不好,教材词汇量大而农村学生基础薄弱,学起来很吃力。教材内容又脱离农村生活,围绕城市生活展开。所以很多学生学不明白,最后死记硬背,造成了学习的硬伤。
4.学生个人的学习态度与学习方法问题
农村高中生都是来自当地,他们除了课堂之外基本不再接触英语,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进城务工的人越来越多,所以很多高中生也是留守学生,他们需要花很多时间照顾家庭生活,难以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对学习缺乏积极性,如果学习遇到困难,则习惯选择放弃。
除此之外,很多学生害羞、不善交流、接受能力差、思维发散能力也没有很好地培养,这些在学生对于听说理解的困难上体现出来,教师对教学重点把握不好,教学方法不对路,让他们越学越累、越学越差。
二、农村高中英语听说教学困局解决对策
1.教师自身的提高
我们发现大部分教师都是师范专科学校毕业,本科生往往碍于农村的生活条件,不愿意到农村教书,农村教学的英语教师们绝大多数是传统教育培养出来的,思想观点陈旧、教学方法古板、知识结构单一,所以针对这一问题,教师需要加强教研工作,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教师首先需要改变观念,教学的重点并非是如何上好一堂课,而是如何让学生学会知识,对此,教师需要不断充实自己,改进教学方法,才能够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改变教学意识还体现在爱岗敬业这一层面之上,农村学生学习环境相对恶劣,所以教师需要发自内心关爱学生,全心全意投入教学。
2.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明确的学习目标可以激发学生求知欲,教师可以把握这一心理特点,结合教材教师可根据教材特点和将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要联系在一起,对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制定目标,对于完成的目标,教师应当同样给予表扬,对于无法完成目标的学生,则需要帮助学生分析原因,并对其进行鼓励,学生完成目标的成就感,和受到鼓励产生的心理安慰,都能够给学生自信心,让学生产生学习动力。
3.补充教材内容
现在,很多听说材料都是选择与生活贴近的内容,具有生活性,时代性,这有利于学生对听说内容的理解和兴趣。但是这种贴近生活对生活对象有一定的选择性,其中很多还包括西方文化的生活内容,农村的学生一般很少进城,他们对一些新潮的文化并没有直接的了解,加上课余时间还需要帮助家里做活,休闲时间对文化的间接接触也不够,他们有很多情境材料都不了解,在听到听力材料中难以反映,造成了农村学生听力的弊端。
根据这一问题,我们教师需要做有心人,尽可能利用农村的教学条件,使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向学生介绍英语国家的风土人情、文化习俗、地理风貌、以及政治历史概况等,从而丰富英语听说内容,增强学生听英语的兴趣,提高听说的热情,积极参加英语听说活动。
4.调整教学方法
教师应合理选择学习策略的训练方式方法,如开发“English paradise(英语乐园)”这一活动就非常适合农村的英语听说教学。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个人特长确定主持人、活动参与人员,确定之后由教师并分别对其进行训练。在活动有讲故事、朗诵诗、情景剧表演、单词接龙等游戏。这些活动新颖特别,能够锻炼学生使用语言的能力,也能培养出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动力,寓教于乐,一举两得。
结语
英语是强调综合运用的语言学科,即听、说、读、写的技能综合运用,虽然农村英语教学环境不如城市,但我们仍然可以挖掘教材、补充教材,改善教学方法,利用手里的资源,开创出农村英语听说教学的发展模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从容应对高考的听说试题,全面提高农村教育的水平。
【参考文献】
[1] 甘正东. 反思性教学 外语教师自身发展的有效途径[J]. 外语界,2005.
[2] 朱华梁. 高校教学有效性及其促进策略——从教师教的角度[D]. 湖南:湖南大学,2008.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东县岔河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