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柑叶
摘 要: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教学已经深入课堂,本文结合教学中的一些实例概括多媒体教学的优点、不足及完善的方法,期望多媒体能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关键词:生物 教学 多媒体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10-0134-01
今天,多媒体教学已经深入学校,深入课堂,以其鲜明的教学特点,丰富的教学内容,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促进教育技术的信息化,构建起新型教学模式。
1 多媒体教学的优点
通过多媒体教学实践认识到:多媒体课件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运用知识的综合能力,同时易于突破教学的重难点,提高了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具体有如下优点:
1.1将抽象、生涩、陌生的知识直观化、形象化
采用生动的图片、动画及声音效果,将抽象、生涩、陌生的知识直观化、形象化,变难为易,变枯燥为生动有趣,增强教学过程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印象加深了。
根据教学的需要在PowerPoint课件中采用自定义动画,同时插入生动的图片及Flash动画,达到师生教学互动的效果:
动画:在教学过程中,一些动态的过程教科书只能以静态的图展示,通过展示动态过程对难点的突破非常必要,比如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细胞的增殖及减数分裂的过程,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加深了学生的理解。DNA半保留复制采用动画展示,能够很好地体现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及边解旋边复制的特点。物质跨膜运输的三种方式采用动画体现过程同时展现易于对比区分。
图片及声音媒体等:几种常见的人类遗传病,如展示白化病,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图片,对于红绿色盲可采用检测图片由学生自我检测,猫叫综合症通过带声音的录像,学生印象特别深刻;染色体与DNA的关系比较微观,通过图片展示染色体结构,体现染色体与DNA的关系;DNA双螺旋结构中学生通过图片很快就可以观察并分析其结构特点;在证明DNA是主要遗传物质一课中,图片让学生对菌落的理解不再抽象。
自定义动作:一个课件中自定义动作的处理能够很好地体现教学思路。在一系列的问题串中,以及列表中的对比填空,比如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的对比,物质跨膜运输的三种方式的对比可以通过列表由学生填空,然后由自定义动作逐空跳出答案,能够达到很好的师生互动。此外,自定义动作效果也可以用于生物反应过程,如氨基酸之间脱水缩合形成多肽的过程,细胞的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采用动作逐步跳跃出反应相关的各种物质及反应产物,并设置反应场所线粒体及叶绿体,很容易观察得到反应在其中的哪个场所进行。
1.2增大信息量,有效扩大教学容量
应用多媒体课件能增大信息量,有效扩大教学容量,可以切实解决课时矛盾。多媒体的使用,缩短了教师板书时间,调动学生多种感官,使问题化难为易,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例如:前面提及的列表对比,以及数据分析,提前列好可以节省列表的时间,并且设定自定义动作达到互动效果。
2 多媒体教学的不足
2.1华而不实
有的教师过多使用多媒体平台,信息一现即逝,使学生眼花缭乱,课堂看上去热热闹闹,学生轻轻松松,课后除了对一些美丽的画面和生动的动画有些印象,对所学的知识点却一片空白,不能完成教学目标。
2.2过度强调多媒体,教学显得单调无力
多媒体固然有其优越性,但其它常规媒体的许多特色功能也不容忽视。如投影的静态展示功能、幻灯的实景放大功能、教学模型的空间结构功能等,是计算机所不能完全替代的。有时一些教学内容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效果不如传统的教学方法。如:孟德尔的遗传规律,虽然用多媒体课件可以采用自定义动作的方法,但是教学效果却没有传统的板书过程的好。
2.3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费事、费时、费力
制作多媒体课件不仅要求教师有非常强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还需要大量的时间去搜集相关的图片、动画等资料。一个比较精美的课件,需要较多的精力体现清晰的思路及教学设计过程。
3 合理使用多媒体的措施
3.1完善多媒体教学手段
3.1.1课件构思要严谨,切忌过分修饰
选择好课件资料后,要紧紧围绕教学目的来设计课件,如应从整体到局部通盘考虑,逐层深入,就像导演一样,在脑子里形成课件的基本框架,做到胸有成竹。同时,设计课件要虚实结合,主要画面突出显示,次要画面可以作为背景或搭配使用,使整个内容排列错落有致。另外,制作课件要动静结合。如果盲目追求动感,就会显得牵强附会。如:细胞的增殖及减数分裂的过程采用动画与静态图结合,体现知识的连贯性,学生对几个重要时期的重要变化更加清晰。
3.1.2影像画面要适量,切忌本末倒置
在制作课件时,对于图片、录像或动画资料,要认真挑选,做到精而管用,该用的用得恰到好处,不该用的坚决舍掉,切勿因引用过多的图文资料而削弱了教师的讲授,把教师要讲的内容变成了旁白解说,甚至整个教学过程相当于观“图片展览”,看“录像剪辑”,欣赏“动画片”。多媒体教学只是一种辅助手段,是一种形式,而不是我们的教学目的。切忌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时盲目、随意,甚至本末倒置。
3.2完善教学过程
3.2.1教学节奏要适当,切忌“走马观花”
由于多媒体课件呈现信息的速度快,教师容易不自觉地加快课堂教学的速度。因此,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善于控制教学节奏。何时使用多媒体,使用多长时间,何处该精讲细练,都应该准确把握,避免“走马观花”式的教学。
3.2.2与传统的教学方法融合,充分利用板书
一是将动态的动画进行详解,以板书的形式出现。以减数分裂为例,如果单纯展示减数分裂的动态过程,学生听起来感觉很轻松,但是课后却对减数分裂各过程的特点含糊不清,因此,有必要结合静态的图解,对各个过程的特点透彻地理解和掌握。最后在板书上画出各个过程的图,学生一起画图,在画图中领会和掌握减数分裂各时期的特点。二是采用副板书。教学副板书相当于练习过程中的草稿,可以把整个思路很好地展示出来。
将传统教学手段与多媒体教学手段同时并用,处理好它们主与次的关系,使它们相辅相成,达到最优教学效果。我们不仅要认识到多媒体教学在教学上强大的优越性,并充分发挥其在教学上的优势,而且要认识到多媒体并不是万能的,别的教学工具也有其不可替代的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