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卢婕
摘 要:本文主要分析了智能电能表中窃电与防窃电的相关技术,阐述了各种窃电状况下的具体特征。针对窃电与防窃电技术的具体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结合本次实验研究,最终提出了欠压法、欠流法、移相法等方法进行窃电的判断。最终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研究,实现预防窃电行为发生的目标。
关键词:智能电表;窃电;防窃电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5.21.103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同时用电需求也在不断增涨,而相应存在的窃电行为也呈现出日趋严重的态势,窃电行为的发生既是危害正常用户的用电需求,而且也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是典型的损人利己行为。因此对于供电企业而言目前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如何在进行大规模电网建设的同时做好防窃电工作。
对于窃电行为的预防,目前比较通行的办法为通过电力工程设施的机械结构进行窃电预防;运用电力电网中电磁感应的方式进行窃电预防。尽管通过这些方法能够起到一定的防窃电效果,但是面对层出不穷的新的窃电手段依然存在防范盲区,因此本文将基于电能计量的基础原理并结合一般性窃电方式,对于窃电特征和手段进行深入研究,最终运用实际检验的方法对窃电的防范与治理进行效果评估。笔者将在下文展开具体的论述。
1 窃电与防窃电技术
在电能测量的过程中,运用的主要工具是电能表,而这其中又以智能电能表的应用最为广泛。在经过了几十年实践的检验之后,智能电能表已经成为了电网工程的基础。其大部分的构成部分为各种电子元器件,通过对于电网中经过智能电能表的电流和电压进行采样处理,然后以脉冲形式的进行电能输出,最终将全电网智能电表的脉冲信号转变为电流能量输送到千家万户。
尽管智能电能表中的窃电方式和手段层出不穷,然而依据电能计量公式:
我们可以将其划分为以下三种方式,即:欠压法、欠流法、移相法。
1.1 欠压法
在进行窃电方式判断的时候,可以通过欠压法来进行判断,其主要的手段的包括通过对于虚假接入电能表中的电压线圈;使二次回路的接线端口松动;运用电阻分压的原理串接到正常的电压回路之中;在窃电的过程中破坏电网电压的二次回路等方式。
相应的预防窃电行为也应当针对这类方法,对于失压及其欠压程度进行相应的限制。在通过窃电软件检测的过程中,若检测到的电网电压值低于设定的电压值仍然能够有电流通过,那么即存在失压窃电行为;如果软件检测到的电网电压值介于设定的电压值之间,即存在欠压窃电行为。
1.2 欠流法
此类方式的窃电行为一般表现为,将电能表中的电流线圈端口通过短接的方式进行窃电;通过虚假接入的方式亦或是在窃电过程中,将电能表的电流线圈在接线位置将其破坏;破坏TA端口,致使电网中的电流回路发生线路短路。
相应的预防窃电行为在实际操作中,也应当对此类方法加以针对性的防范,设置检测电网中线圈的短路、开路的专用线路,实时的观测电网线圈的实际工作状况,在发生异常情况之时能够第一时间判断出是否为窃电行为,同时将异常情况记载下来。
1.3 移相法
此类窃电方法主要有电压移相与电流移相两类。
电压移相窃电法为:使电能表中的电压线圈位置借口反向连接;使电压回路反向连接即错相接线的方法。
电流移相窃电法为:使电能表中的电流线圈位置借口反向连接;使电流回路反向连接的同时致使其反相、错相。
相应的预防移相电压窃电行为的方法有:若电能表的电网电压回路被反相错接时,一般为相邻电压间的相序被人为改变,若检测软件在检测过程中发现相序不同则可认定为发生了窃电行为。
预防移相电流窃电行为的方法有:因为窃电行为的发生致使原本相邻相位间的电流关系发生了改变,若通过检测软件发现电流间的相角处于不合理的区间内,即可认定为发生了窃电行为。
2 实验
图1为防窃电硬件平台框图。本次试验使用的是16位DSP56800微型芯片运算处理器,其外部主要存在的部分有电压整形滤波,及其相应的用来检测TA信号的整形滤波,然后将检测到的TA信号整形滤波进行计算处理,最终通过TA信号短路及开路的信号进行检测,再通过LCD进行实时的信号显示,定制实时时钟以及操作键盘。
具体应用防窃电软件的流程图下,在此防窃电软件的程序设计中,将对于窃电事故发生率高的情况进行先行检测;在此检测流程过程中一旦在某一环节发现故障,就会直接进入到相应的故障记载之中,而不会再继续向下检测。通过实际的试验结果显示,此防窃电软件能够对于日常工作中遇到的,各类常见窃电方式进行及时、确切的发现,并能够仔细记载下相关的窃电信息,实现了本软件设计之初的目的需求。
3 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智能电能表中窃电与防窃电技术的分析、研究,结合现实中各种窃电行为发生之后电能表的具体特征,总结出欠压法、欠流法、移相法等相应的对策,进而实现窃电判断,并通过实验加以验证证明为能够可靠、有效的防止窃电行为的发生。最终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相关智能电能表的防窃电技术研究与设计提供一些参考、借鉴。
参考文献:
[1]王水丽.智能电能表防窃电技术研究[J].中国电子商务,2014(15).
[2]王志东.基于传感器网络的电能表监控技术研究[D].东南大学,2012(06).
[3]李梦婷.基于ATT7022C的三相智能电表的设计[D].青岛理工大学,2011(0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