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城市客运综合交通枢纽规划的思考

2015-11-04 06:37:50李俊
建材与装饰 2015年38期
关键词:火车站换乘客运

李俊

(贵阳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贵州贵阳 550001)

对城市客运综合交通枢纽规划的思考

李俊

(贵阳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贵州贵阳550001)

城市客运交通枢纽是城市交通系统中的重要节点,是连接人们各种交通出行行为的纽带,没有交通枢纽就无法完成远距离、高效的公共方式出行行为。近年来,随着航空、高铁、城际列车、城市轨道、快速公交等交通方式逐渐融入城市生产与生活当中,使城市交通面临一个快速发展和变革的时期,城市综合交通枢纽规划无论从理念、目标、规划方法都在发生巨大变化。本文在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对综合客运交通规划的发展进行了系统性的分析,归纳总结其特点和发展趋势。以贵阳客运交通枢纽规划为案例,介绍相关的规划经验,为正在准备建设综合客运综合交通枢纽的城市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综合交通枢纽;规划;一体化;客运

1 概述

城市客运综合交通枢纽是以一种及一种以上城市对外客运交通为主体,涵盖两种及以上城市公共交通设施,融合多种换乘方式的交通综合体。综合客运交通枢纽是国家或地区交通运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不同运输方式的交通路网相邻路径的交汇点,随着航空、高铁、城际列车、城市轨道、快速公交等交通方式逐渐融入城市生产与生活当中,使城市交通面临一个快速发展和变革的时期,城市综合交通枢纽规划无论从理念、目标、规划方法都在发生巨大变化,成为近期的研究热点。

2 城市综合交通枢纽发展阶段划分与特点分析

2.1发展趋势

(1)客运交通枢纽的大型化、综合化和立体化.随着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大型客运交通枢纽越来越注重多种交通方式以及统一方式内部多条线路在枢纽建筑物内的有效衔接,从而为乘客提供方便、舒适的换乘服务。因此,大型客运交通枢纽大型化、综合化和立体化的特征越来越明显。

(2)枢纽功能的多元化.交通综合体不但强调多方式的综合,而且更加注重对站域周围地区的城市空间进行综合开发、联合开发,进一步加强枢纽内及周边地区的土地利用强度,使其成为集商业、办公、居住、娱乐等为一体的地区中心,并成为为旅客提供全程过程服务的中心,因而枢纽的功能更加多元化。

(3)“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的充分体现.大型客运交通枢纽不但注重其枢纽内部的空间衔接,更加注重功能的衔接.通过对换乘站的形态与空间组织的合理设计、换乘辅助设施如自动扶梯、垂直与水平自动步行道等的设计应用,为旅客提供“零距离”的换乘服务。

(4)交通枢纽与土地利用一体化设计。城市土地利用与城市交通规划的相互关系一直是城市规划研究的重点。交通枢纽是城市的发展内核之一,具有较强辐射带动能力,利用交通枢纽发展优势产业,依靠交通枢纽所带来的人流、物流、信息流,推动新城建设,带动旧城功能更新。

2.2阶段划分与特点分析

综合交通枢纽是城市规模大型化、人员流动复杂化、交通方式多样化的产物,其发展可划分为三个主要阶段。

(1)单式交通枢纽阶段:在早期的城市交通发展过程中,对外交通形式以公路、铁路、航空、水运为主,市内公共交通形式以常规公交、出租车为主,形式较少。

(2)综合交通枢纽阶段:随着城市规模大型化、人员流动频繁化、城市土地资源短缺化,城市交通流量非常密集,最大限度提高城市交通枢纽运营效率成为大型城市解决交通问题的重要手段。

(3)综合交通枢纽外延阶段:随着我国大规模的城际轨道、城市轨道、高速铁路建设热潮的来临,如何实现交通基础设施布局与城镇空间拓展的协调发展是一个值得重视和研究的课题。

3 贵阳综合交通枢纽的规划特色

3.1规划选址与带动新区——贵阳北站综合交通枢纽

(1)规划选址:新建贵阳北站选址位于贵阳市老城区与观山湖区之间的三桥中坝路片区以北、观山湖区东部大关一带,具体地点为大关乡境内的太平哨。选址距老城中心区(瑞金北路口)约4.7km,距观山湖区——贵阳行政中心约6.5km。

根据《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贵阳市中心城区城区结构为“一城三带多组团”,一城为老城区及观山湖区,贵阳北站选址位于新的城市核心以及老的城市核心之间,既可带动新区的开发建设又可兼顾老城区的出行需求。

(2)带动新区:利用高铁车站综合换乘、便捷高效的交通优势和人才流动、商务交往、科技合作、信息交流等生产要素跨区域高度集聚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科技商务、科技金融、科技研发、创新孵化、技术交易、企业总部等生产性服务业,与高新区金阳科技产业园、国际会展中心、国际金融中心整合布局,促进科技、资金、人才等核心创新要素集聚,形成高铁站前科技金融商务功能区(贵阳TBD)和高端生产性服务业聚集区。

3.2城市更新与无缝换乘——贵阳火车站综合交通枢纽

(1)功能定位优化

功能定位——筑城之窗。力争用三年时间将贵阳火车站片区改造提升为国内一流的城市窗口。贵阳火车站核心功能区依托遵义路核心景观轴线形成交通枢纽区、综合商贸区、文化休闲区三大功能区域(如图1)。

(2)综合交通规划

①构建快速对外通道

打通南北、贯穿东西:依托贵阳市中心城区“三环十六射+1.5环”大交通路网构建贵阳火车站对外交通,保障贵阳市中心城区交通流能够快速到达贵阳火车站,并能快速的疏解出去。

②打通交通协调区骨架路网

高架成环,优化成网:统筹优化贵阳火车站交通协调区道路体系,充分疏解贵阳火车外围交通流,保障火车站多种交通方式的集散。在火车站协调区规划形成“两环、两横、四纵”骨架路网结构。

图1 贵阳火车站功能分区

图2 贵阳火车站交通协调区骨架路网

③建立高效综合交通枢纽

以“零距离”换乘为目标,围绕铁路客运、轨道站点构建集铁路运输、轨道交通、城市公交(含BRT)、出租车、社会车辆“五位一体”高效接驳、无缝换乘枢纽(如图3~4)。

图3 贵阳火车站改造方案南北向剖面图

3.3产业带动与内外衔接——贵阳汽车客运西站综合交通枢纽

(1)产业带动

利用贵阳在西南和全省的地理核心地位,通过贵阳汽车客运西站综合交通枢纽多位一体的交通综合体系,与成都、重庆、昆明、南宁及省内其它地区进行人流、物流的充分交换,建设西南地区商品批发零售的业界航母。以贵阳汽车客运西站综合交通枢纽为纽带,打造西南商贸服务业聚集区,形成五大功能:商贸物流、交通集散、现代商务、文化旅游、国际贸易。

图4 贵阳火车站改造方案鸟瞰图

①商贸物流:以西南商贸城为核心,打造西南地区批发零售的业界航母。

②交通集散:形成集长途客运、轨道交通、环城快铁、城市公交、城市干道“五位一体”的现代综合交通集散枢纽。

③现代商务:以商贸总部经济、商贸金融中心和专业化服务为核心功能,建成引领全省商贸服务业发展的高端集聚区。

④文化旅游:围绕都市旅游的需求和特色,打造集儿童游乐、文娱表演、购物休闲、特色餐饮、综合服务为一体的文化商贸旅游区。

⑤国际贸易:充分发挥西南国际商贸城的功能,与贵阳综合保税区有效联动,推动西南地区商品出口、展示交易发展,形成西南地区特色商品出口集聚区。

图5 总体功能定位

(2)内外衔接:形成集长途客运、轨道交通、环城快铁、城市公交、城市干道“五位一体”零换乘综合交通枢纽。结合贵广高铁的开通和近三年即将建成的沪昆、渝黔、成贵高速铁路、市域快铁西南环线,以及正在规划建设的轻轨1号、2号、S2号线和贵阳公路客运西站,进一步优化交通组织,形成交通集散中心。西南商贸服务业集聚区现代综合交通集散枢纽近期年旅客发送量约2400万人次,远期约4000万人次,为强化集聚区与周边区域的快速联系,满足大量人流、物流的高效集散,从以下五个方面构建“五位一体”现代综合交通体系:

①长途汽车客运:依托沪昆、厦蓉、兰海等国家高速和我市环城高速公路,在集聚区规划建设大型公路长途客运中心,建成后发送客流量4~6万人次/日。

②轨道交通:依托规划建设的轨道交通S2号线,连接贵阳综合保税区、高新技术开发区、贵阳北站、客运西站、西南商贸城。

③环城快铁:在集聚区内规划建设环城快铁西南环线金阳南站,并通过环城快铁与贵安新区、贵州双龙临空经济区及贵阳北部片区的紧密连接,增强集聚区与周边区域及城市组团的快速铁路交通联系。

④公交枢纽:在集聚区内规划建设贵阳市最大的公交枢纽,规划面积200亩,开设公交线路40余条。

⑤城市道路:利用北京西路、宾阳大道等城市干道形成市内交通集散通道(如图6)。

图6 “五位一体”综合交通枢纽

[1]于涛,陈昭,朱鹏宇.高铁驱动中国城市郊区化的特征与机制研究——以京沪高铁为例[J].地理科学,2012(9).

[2]黎晴,徐泽.城际铁路对城镇密集区空间发展的引导与反馈——宁波2030战略中的区域交通支持[J].城市规划,2012,36(8).

[3]李传成.交通枢纽发展阶段新区规划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4]戴帅,程颖,盛志前,著.高铁时代的城市交通规划[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5]侯明明.城市综合交通枢纽发展阶段划分与特点分析[D].上海:同济大学,2008.

U115

A

1673-0038(2015)38-0286-03

2015-9-2

猜你喜欢
火车站换乘客运
火车站英语
Train Station火车站
客运索道设备运行初期的管理与创新
肚子里有个火车站(下)
学生天地(2019年6期)2019-03-07 01:10:52
肚子里有个火车站(上)
学生天地(2019年3期)2019-03-05 08:21:26
天津地铁红旗南路站不同时期换乘客流组织方案研究
大数据在铁路站段客运市场营销中的应用探讨
提高客运驾驶人安全意识
汽车与安全(2016年5期)2016-12-01 05:21:59
台湾客运业:高铁躲过破产危机?
重庆轨道交通换乘站大客流组织探索